普通高等院校精品课程规划教材 普通高等院校优质精品资源共享教材 设计基础 黄缨徐红蕾编著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普通高等院校精品课程规划教材 普通高等院校优质精品资源共享教材 设 计 基 础 黄缨 徐红蕾 编著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前言 设计是把一种计划、规划或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原始的设计概念更 加突出计划的含义,就是设计为人们创造物质的预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在设计提供 预见性的同时,如何使这些物质更加美观、实用、协调已逐渐提升到与计划同样的高度。美的 设计,能感动人的心灵;功能性设计,能让人们生活得更加舒适并产生愉悦感,所以,越来越 多的人因为有美化生活的意愿而参与到设计专业的学习中来 为了适应高等艺术设计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全面提升设计专业的系统学习并做到有的放 矢,我们精心编写了《设计基础》这本教材。 “设计基础”是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同时也是设计专业的入门课程。设计理 论基础的建立体现在对平面、立体、色彩三个部分的认知上。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对这三个要 素的原始认知做到明确化、系统化和综合化,这样才能对他们在这三个方向上进一步的学习起 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共12章,按照“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顺序系统地 阐述了三个部分的联系、概念和设计手法。在内容上,采用理论说明和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对每一个概念和设计手法进行清晰的论述,同时还深入讲解了设计中所蕴含的人文精髓。学生 通过这本教材,学到的不仅仅是设计的基础知识,还能体会到设计中伟大的人文精神 本教材主要面向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师生以及设计爱好者。本书内容充实、层次明晰, 在编写上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并含有丰富的设计例图,可以有效调动读者的学习 兴趣 本书由黄缨、徐红蕾编著,第三部分图片内容由牟夏、张楚梵提供。本书的出版要感谢参 与评审并提出宝贵意见的专家学者们,也要感谢为本书第一、二部分提供优秀作品的西安建筑 科技大学艺术学院2011级艺术设计专业01班的同学和为本书第三部分提供优秀作品的其他年 级的同学,他们分别是:过云川、韩杰林、霍达、李瑨婧、李晓鑫、鲁超、马艺森、任馨妮、 白俊龙、陈可为、黄倩、高若蒙、田晨阳、刘壁凝、周咪。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当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2012年9月 编者
· ·2· 前 言 设计是把一种计划、规划或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原始的设计概念更 加突出计划的含义,就是设计为人们创造物质的预见性。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在设计提供 预见性的同时,如何使这些物质更加美观、实用、协调已逐渐提升到与计划同样的高度。美的 设计,能感动人的心灵;功能性设计,能让人们生活得更加舒适并产生愉悦感,所以,越来越 多的人因为有美化生活的意愿而参与到设计专业的学习中来。 为了适应高等艺术设计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全面提升设计专业的系统学习并做到有的放 矢,我们精心编写了《设计基础》这本教材。 “设计基础”是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同时也是设计专业的入门课程。设计理 论基础的建立体现在对平面、立体、色彩三个部分的认知上。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对这三个要 素的原始认知做到明确化、系统化和综合化,这样才能对他们在这三个方向上进一步的学习起 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共 12 章,按照“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顺序系统地 阐述了三个部分的联系、概念和设计手法。在内容上,采用理论说明和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对每一个概念和设计手法进行清晰的论述,同时还深入讲解了设计中所蕴含的人文精髓。学生 通过这本教材,学到的不仅仅是设计的基础知识,还能体会到设计中伟大的人文精神。 本教材主要面向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师生以及设计爱好者。本书内容充实、层次明晰, 在编写上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并含有丰富的设计例图,可以有效调动读者的学习 兴趣。 本书由黄缨、徐红蕾编著,第三部分图片内容由牟夏、张楚梵提供。本书的出版要感谢参 与评审并提出宝贵意见的专家学者们,也要感谢为本书第一、二部分提供优秀作品的西安建筑 科技大学艺术学院2011级艺术设计专业01班的同学和为本书第三部分提供优秀作品的其他年 级的同学,他们分别是:过云川、韩杰林、霍达、李瑨婧、李晓鑫、鲁超、马艺森、任馨妮、 白俊龙、陈可为、黄倩、高若蒙、田晨阳、刘壁凝、周咪。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当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2012 年 9 月 编者
目录 第一部分平面构成…… 第一章概述 第二章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第一节点 第三节面 第四节点线面的综合构成 第三章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第一节重复和群化 第二节近似构成 第三节渐变构成 第四节发射构成 第五节特异构成 第六节对比构成 第七节空间构成 第八节肌理构成 第二部分色彩构成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色彩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色彩在美术设计中的重要位置 第三节设计色彩与绘画色彩的区别 第二章基本原理 第一节色彩分类. 第二节色彩属性 第三节色立体 第四节色彩术语 第五节色彩生理现象.…
· ·3· 目 录 第一部分 平面构成....................................................................................................................................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第一节 点............................................................................................................................................ 第二节 线............................................................................................................................................ 第三节 面............................................................................................................................................ 第四节 点 线 面的综合构成............................................................................................................ 第三章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 第一节 重复和群化............................................................................................................................ 第二节 近似构成................................................................................................................................ 第三节 渐变构成................................................................................................................................ 第四节 发射构成................................................................................................................................ 第五节 特异构成................................................................................................................................ 第六节 对比构成................................................................................................................................ 第七节 空间构成................................................................................................................................ 第八节 肌理构成................................................................................................................................ 第二部分 色彩构成....................................................................................................................................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色彩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 色彩在美术设计中的重要位置............................................................................................ 第三节 设计色彩与绘画色彩的区别................................................................................................ 第二章 基本原理................................................................................................................................ 第一节 色彩分类................................................................................................................................ 第二节 色彩属性................................................................................................................................ 第三节 色立体.................................................................................................................................... 第四节 色彩术语................................................................................................................................ 第五节 色彩生理现象
第三章色彩与心理 第一节色彩与知觉 第二节色彩与情感. 第四章色彩对比与协调 第一节色彩的对比 第二节色调构成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色彩的调和 第三部分立体构成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立体构成的起源 第二节造型艺术的转折点 第二章立体构成的概念 第一节什么是立体构成 第二节立体构成的内涵 第三节立体构成的应用范围 第四节立体构成平面要素 第五节半立体构成 第三章立体构成的要素 第一节点的语义 第二节线的语义 第三节面的立体构成节 第四节块材的构成…… 第四章立体构成的媒介 第一节立体构成与色彩 第二节立体构成与肌理 第三节立体构成与空间 第五章立体构成造型因素与法则 第一节造型因素极其感情特征节 第二节立体构成的美学原则 第三节立体形态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第四节立体构成的材质
· ·4· 第三章 色彩与心理............................................................................................................................ 第一节 色彩与知觉............................................................................................................................ 第二节 色彩与情感............................................................................................................................ 第四章 色彩对比与协调.................................................................................................................... 第一节 色彩的对比............................................................................................................................ 第二节 色调构成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色彩的调和............................................................................................................................ 第三部分 立体构成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立体构成的起源.................................................................................................................... 第二节 造型艺术的转折点................................................................................................................ 第二章 立体构成的概念.................................................................................................................... 第一节 什么是立体构成.................................................................................................................... 第二节 立体构成的内涵.................................................................................................................... 第三节 立体构成的应用范围............................................................................................................ 第四节 立体构成平面要素................................................................................................................ 第五节 半立体构成............................................................................................................................ 第三章 立体构成的要素.................................................................................................................... 第一节 点的语义................................................................................................................................ 第二节 线的语义................................................................................................................................ 第三节 面的立体构成节.................................................................................................................... 第四节 块材的构成............................................................................................................................ 第四章 立体构成的媒介.................................................................................................................... 第一节 立体构成与色彩.................................................................................................................... 第二节 立体构成与肌理.................................................................................................................... 第三节 立体构成与空间.................................................................................................................... 第五章 立体构成造型因素与法则................................................................................................... 第一节 造型因素极其感情特征节.................................................................................................... 第二节 立体构成的美学原则............................................................................................................ 第三节 立体形态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第四节 立体构成的材质
第一部分平面构成 第一章平面构成概述 第一节平面构成的产生 、现代设计对构成体系的影响 20世纪初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艺术家们认识到科学对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同时设 计也被赋予了崭新的含义。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普及、科技的进步、印刷技术的出现等因素无 不促使和引导设计观念的变革,艺术家们也只有不断更新设计功能和艺术风格才能顺应社会发 展的趋势 “构成”一词来源于俄国的艺术运动,约开始于1917年。“构成主义”属于哲学和艺术范 畴,有具体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行为准则,是一种风格和流派。“构成”更多的是哲学和科学 的含义:“对象世界诸要素的分解与组合,使新功能显现。”“构成艺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国际平面设计风格的形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包豪斯”与平面构成 “包豪斯”的平面设计风格是在荷兰的“风格派”和俄国的“构成主义”影响下,与德国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相结合而形成的理性化、极简化的现代设计风貌,这一风格的出现影响 到了包括平面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等众多领域,为现代设计教育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构成教学源于包豪斯的设计基础课程体系,长期以来一直被世界各国的艺术院校和研究机 构作为造型基础的训练课程。20世纪80年代,系统的构成体系引入我国的设计领域。 第二节平面构成的特征 构成是创造形态的方法,研究如何创造形象,形与形之间怎样组合以及形象排列的方法 构成艺术是现代视觉传达艺术的基础理论 平面构成是一种视觉形象的构成,它的研究对象是在平面设计中如何创造形象、怎样处理 形象与形象之间的联系、如何掌握美的形式规律并按照美的形式法则构成设计所需要的图形 我们学习构成不是目的,而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是一种创造观念的培养。平面构成一般只用黑 白两色,目的是便于研究和表现形态自身的情感力量 练习与思考 1.了解“包豪斯”设计运动与平面构成的关系 2.列举平面构成在生活中的体现
· ·5· 第一部分 平面构成 第一章 平面构成概述 第一节 平面构成的产生 一、现代设计对构成体系的影响 20 世纪初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艺术家们认识到科学对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同时设 计也被赋予了崭新的含义。社会的发展、教育的普及、科技的进步、印刷技术的出现等因素无 不促使和引导设计观念的变革,艺术家们也只有不断更新设计功能和艺术风格才能顺应社会发 展的趋势。 “构成”一词来源于俄国的艺术运动,约开始于 1917 年。“构成主义”属于哲学和艺术范 畴,有具体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行为准则,是一种风格和流派。“构成”更多的是哲学和科学 的含义:“对象世界诸要素的分解与组合,使新功能显现。”“构成艺术”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国际平面设计风格的形式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二、“包豪斯”与平面构成 “包豪斯”的平面设计风格是在荷兰的“风格派”和俄国的“构成主义”影响下,与德国 “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相结合而形成的理性化、极简化的现代设计风貌,这一风格的出现影响 到了包括平面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计等众多领域,为现代设计教育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构成教学源于包豪斯的设计基础课程体系,长期以来一直被世界各国的艺术院校和研究机 构作为造型基础的训练课程。20 世纪 80 年代,系统的构成体系引入我国的设计领域。 第二节 平面构成的特征 构成是创造形态的方法,研究如何创造形象,形与形之间怎样组合以及形象排列的方法。 构成艺术是现代视觉传达艺术的基础理论。 平面构成是一种视觉形象的构成,它的研究对象是在平面设计中如何创造形象、怎样处理 形象与形象之间的联系、如何掌握美的形式规律并按照美的形式法则构成设计所需要的图形。 我们学习构成不是目的,而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是一种创造观念的培养。平面构成一般只用黑 白两色,目的是便于研究和表现形态自身的情感力量。 练习与思考: 1.了解“包豪斯”设计运动与平面构成的关系。 2.列举平面构成在生活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