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燃油公司委托天津辉盛达公司提供原油脱硫化氢处理技术7月8日服务,天津辉盛达公司又委托上海祥诚公司进行加剂作业。“宇宙审宝石”油轮开始向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304#原油7月15日15:45罐卸油。作业人员开始通过罐区内2号输油管道排空阀向管道注入7月15日20:00“脱硫化氢剂”。7月16日13:00“宇宙宝石”油轮停泵,开始扫舱作业。7月16日13:20加剂人员接到通知油船已停止卸油,仍继续加注脱硫化氢剂。7月16日18:00“脱硫化氢剂”全部加注完毕。7月16日18:02加注点东侧2号输油管道立管处发生爆炸,引起火灾。7月16日103#原油储罐起火。电力系统损坏,罐区断电,消防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罐区阀7月16日18:20门不能关闭。7月16日火灾扩大。7月17日凌晨地面流消的原油通过罐区排水系统出口流入海域,造成污染。(四)事故损失情况事故造成103#原油储罐(10万立方米)被完全烧毁,油罐一侧已塌陷,临近的输油管线受损,一期罐区油泵房、计量间、变配电间、消防泵房被烧毁,罐区南部控制室被烧毁。受损的管道及其他设备见下图:
7 月 8 日 中燃油公司委托天津辉盛达公司提供原油脱硫化氢处理技术 服务,天津辉盛达公司又委托上海祥诚公司进行加剂作业。 7 月 15 日 15:45 “宇宙宝石”油轮开始向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 304﹟原油 罐卸油。 7 月 15 日 20:00 作业人员开始通过罐区内 2 号输油管道排空阀向管道注入 “脱硫化氢剂”。 7 月 16 日 13:00 “宇宙宝石”油轮停泵,开始扫舱作业。 7 月 16 日 13:20 加剂人员接到通知油船已停止卸油,仍继续加注脱硫化氢剂。 7 月 16 日 18:00 “脱硫化氢剂”全部加注完毕。 7 月 16 日 18:02 加注点东侧 2 号输油管道立管处发生爆炸,引起火灾。 7 月 16 日 103#原油储罐起火。 7 月 16 日 18:20 电力系统损坏,罐区断电,消防系统不能正常工作,罐区阀 门不能关闭。 7 月 16 日 火灾扩大。 7 月 17 日 凌晨 地面流淌的原油通过罐区排水系统出口流入海域,造成污染。 (四)事故损失情况 事故造成 103#原油储罐(10 万立方米)被完全烧毁,油罐一侧已塌陷,临 近的输油管线受损,一期罐区油泵房、计量间、变配电间、消防泵房被烧毁,罐 区南部控制室被烧毁。 受损的管道及其他设备见下图:
格103#消防泵房第二次爆炸点在西侧桥下立管(加剂口侧)原油流店消防车道第一次爆炸点在西侧发生东侧桥下立管7-8次爆炸图4爆炸点位置图图5103#原油罐
图 4 爆炸点位置图 图 5 103#原油罐 消防车道 东 103#罐 消防泵房 第一次爆炸点在 东侧桥下立管 西侧发生 7-8次爆炸 第二次爆炸点在西侧桥 下立管(加剂口侧) 原油流向
图6103#原油罐图7爆裂的管道
图 6 103#原油罐 图 7 爆裂的管道
图8弯折的DN900管道图9泵房阀组(五)事故原因分析1、“脱硫化氢剂”的理化性质和自反应危险性
图 8 弯折的 DN900 管道 图 9 泵房阀组 (五)事故原因分析 1、“脱硫化氢剂”的理化性质和自反应危险性
(1)理化性质天津辉盛达公司生产的原油“脱硫化氢剂”为淡黄色液体,相对密度为1.13,主要成分为:双氧水85%,异丙醇10%,乙醇4.9%,对苯二酚0.1%。双氧水是原油“脱硫化氢剂”主要的活性组份,其它组分起助溶和稳定作用。该样品pH值为1.11,在40℃条件下,6h的最大腐蚀率为0.0122%,单位面积腐蚀率为2143mg/m2。闭杯闪点为36.4℃。“脱硫化氢剂”的原理为:原油中的硫化氢与双氧水反应,生成硫和水,从而去除原油中的硫化氢,反应式如下:H202+H2S=2H20+S↓按照GB/T21620-2008《危险品液体氧化性试验方法》进行测试,该样品与纤维素重量比为1:1的混和物压力从690kPa升至2070kPa的平均时间为1.56s,小于65%的硝酸水溶液和纤维素1:1混合物压力从690kPa升至2070kPa的时间5.48s。国内几乎所有双氧水生产企业均发生过火灾爆炸事故。巴陵石化双氧水生产装置曾发生过因双氧水中带入碱液,造成双氧水溶液储罐着火事故;某企业曾发生过因双氧水流量计误用铜质流量计,使双氧水发生分解,造成双氧水溶液储罐爆炸事故。(2)自反应危险性下图是使用SETARAM公司的C8O量热仪在不同初始温度下对“HD剂”进行的反应失控温度曲线图
(1)理化性质 天津辉盛达公司生产的原油“脱硫化氢剂”为淡黄色液体,相对密度为 1.13, 主要成分为:双氧水 85%,异丙醇 10%,乙醇 4.9%,对苯二酚 0.1%。双氧水是原 油“脱硫化氢剂”主要的活性组份,其它组分起助溶和稳定作用。 该样品 pH 值为 1.11,在 40℃条件下,6h 的最大腐蚀率为 0.0122%,单位 面积腐蚀率为 2143mg/m2。闭杯闪点为 36.4℃。 “脱硫化氢剂”的原理为:原油中的硫化氢与双氧水反应,生成硫和水,从 而去除原油中的硫化氢,反应式如下: H2O2+H2S=2H2O+S↓ 按照 GB/T21620-2008《危险品液体氧化性试验方法》进行测试,该样品与 纤维素重量比为 1:1 的混和物压力从 690kPa 升至 2070kPa 的平均时间为 1.56s, 小于 65%的硝酸水溶液和纤维素 1:1 混合物压力从 690kPa 升至 2070kPa 的时间 5.48s。 国内几乎所有双氧水生产企业均发生过火灾爆炸事故。 巴陵石化双氧水生产装置曾发生过因双氧水中带入碱液,造成双氧水溶液储 罐着火事故;某企业曾发生过因双氧水流量计误用铜质流量计,使双氧水发生分 解,造成双氧水溶液储罐爆炸事故。 (2)自反应危险性 下图是使用 SETARAM 公司的 C80 量热仪在不同初始温度下对“HD 剂”进 行的反应失控温度曲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