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下列哪种情况称为负辐射A当周围物体表面温度超过人体表面温度时,周围物体对人体发射热辐射B当周围物体表面温度低于人体表面温度时,人体向周围物体散热C当周围空气温度高于人体表面温度,人体散热困难D当周围空气温度低于人体表面温度,人体容易散热E以上都不是56.高温作业指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其气温等于或高于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温度多少的作业A0.2℃B0.2℃以上C1℃D 1℃以上E2℃57.中暑按发病机理分为A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B 轻症中署,重症中暑C热适应,热射病和热衰竭D热适应,热挛和热衰竭E热辐射,热挛和热衰竭58.1989年卫生部颁布的《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中规定职业性中署诊断及分级标准为A轻症中暑,重度中暑和重症中署B中暑先兆,轻症中暑和重症中署C热射病,热挛和热衰竭D轻症中暑,重症中署E以上都不是59.生产性噪声按其产生的来源来分,可分为A机械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和电磁性噪声B稳态噪声、非稳态噪声、脉冲噪声C交通噪声、生活噪声、工业噪声D低频噪声、中频噪声、高频噪声E持续性噪声、脉冲噪声、电磁性噪声60.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频范围是A<20HzB20~20000HzC>20000HzD200~2000HzE>2000Hz61.响度的单位“宋”是A以频率为300Hz,声压级为40dB的声音,由听者所感觉到的响度为基准B以频率为500Hz,声压级为40dB的声音,由听者所感觉到的响度为基准C以频率为1000Hz,声压级为40dB的声音,由听者所感觉到的响度为基准D以频率为1000Hz,声压级为60dB的声音,由听者所感觉到的响度为基准E以频率为1000Hz,声压级为70dB的声音,由听者所感觉到的响度为基准
55.下列哪种情况称为负辐射 A 当周围物体表面温度超过人体表面温度时,周围物体对人体发射热辐射 B 当周围物体表面温度低于人体表面温度时,人体向周围物体散热 C 当周围空气温度高于人体表面温度,人体散热困难 D 当周围空气温度低于人体表面温度,人体容易散热 E 以上都不是 56.高温作业指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其气温等于或高于本地区夏季室外通风设计计算 温度多少的作业 A 0.2℃ B 0.2℃以上 C 1℃ D 1℃以上 E 2℃ 57.中暑按发病机理分为 A 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 B 轻症中暑,重症中暑 C 热适应,热射病和热衰竭 D 热适应,热痉挛和热衰竭 E 热辐射,热痉挛和热衰竭 58.1989 年卫生部颁布的《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中规定职业性中暑诊断及分 级标准为 A 轻症中暑 ,重度中暑和重症中暑 B 中暑先兆,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 C 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 D 轻症中暑 ,重症中暑 E 以上都不是 59.生产性噪声按其产生的来源来分,可分为 A 机械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和电磁性噪声 B 稳态噪声、非稳态噪声、脉冲噪声 C 交通噪声、生活噪声、工业噪声 D 低频噪声、中频噪声、高频噪声 E 持续性噪声、脉冲噪声、电磁性噪声 60.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频范围是 A <20Hz B 20~20000Hz C >20000Hz D 200~2000Hz E >2000Hz 61.响度的单位“宋”是 A 以频率为 300 Hz,声压级为 40dB 的声音,由听者所感觉到的响度为基准 B 以频率为 500 Hz,声压级为 40dB 的声音,由听者所感觉到的响度为基准 C 以频率为 1000 Hz,声压级为 40dB 的声音,由听者所感觉到的响度为基准 D 以频率为 1000 Hz,声压级为 60dB 的声音,由听者所感觉到的响度为基准 E 以频率为 1000 Hz,声压级为 70dB 的声音,由听者所感觉到的响度为基准
62.声级计A声级的设计是根据A模拟人耳对100方的响度曲线B模拟人耳对70方的响度曲线C模拟人耳对40方的响度曲线D模拟人耳对1000Hz标准音等响曲线E模拟人耳对40dB纯音的响度曲线63.噪声引起的听觉器官损害特点是早期表现为A耳蜗底部受损B高频听力下降C低频听力下降D语频听力下降E以上都是64.永久性听阅位移包括A听觉适应、听觉疲劳B听觉疲劳、听觉损伤C昕觉适应、噪声性耳聋D听力损伤、噪声性耳聋E听觉疲劳、噪声性耳聋65.听觉适应是指A强噪声下暴露时间短,听阈提高10dB以上,离开噪声环境数分钟即可恢复B一种器质性听觉器官损伤C是一种永久性的听阈位移D强噪声暴露时间常,听阈明显下降,听阅提高15dB,离开噪声环境后较长时间内才能恢复E强噪声暴露时间常,听阅明显下降,听阅提高30dB,离开噪声环境后较长时间内才能恢复66.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原则A有明确的职业噪声接触史B排除其他致聋原因C纯音测定为感音性耳聋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67.对职业性噪声聋的分级必须排除哪种因素的影响A性别B接触噪声的时间C年龄D接触噪声的强度E工龄68.噪声对其他系统的影响还包括A神经系统B消化系统C生殖系统D心血管系统E以上都是
62.声级计 A 声级的设计是根据 A 模拟人耳对 100 方的响度曲线 B 模拟人耳对 70 方的响度曲线 C 模拟人耳对 40 方的响度曲线 D 模拟人耳对 1000 Hz 标准音等响曲线 E 模拟人耳对 40dB 纯音的响度曲线 63.噪声引起的听觉器官损害特点是早期表现为 A 耳蜗底部受损 B 高频听力下降 C 低频听力下降 D 语频听力下降 E 以上都是 64.永久性听阈位移包括 A 听觉适应、听觉疲劳 B 听觉疲劳、听觉损伤 C 听觉适应、噪声性耳聋 D 听力损伤、噪声性耳聋 E 听觉疲劳、噪声性耳聋 65.听觉适应是指 A 强噪声下暴露时间短,听阈提高 10dB 以上,离开噪声环境数分钟即可恢复 B 一种器质性听觉器官损伤 C 是一种永久性的听阈位移 D 强噪声暴露时间常,听阈明显下降,听阈提高 15dB,离开噪声环境后较长时间内 才能恢复 E 强噪声暴露时间常,听阈明显下降,听阈提高 30dB,离开噪声环境后较长时间内 才能恢复 66.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原则 A 有明确的职业噪声接触史 B 排除其他致聋原因 C 纯音测定为感音性耳聋 D 以上都是 E 以上都不是 67.对职业性噪声聋的分级必须排除哪种因素的影响 A 性别 B 接触噪声的时间 C 年龄 D 接触噪声的强度 E 工龄 68.噪声对其他系统的影响还包括 A 神经系统 B 消化系统 C 生殖系统 D 心血管系统 E 以上都是
69.影响噪声对机体作用的因素有A噪声强度、接触时间B噪声的频谱、类型、接触方式C机体的健康状况和敏感性D上述A和B两项E上述A、B和C三项都是70我国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采用A总声级BA声级CB声级DC声级ED声级71.防止噪声危害最根本的措施是A制定合理的噪声卫生标准B控制噪声传播和反射C控制和消除噪声源D使用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E厂区厂房的合理规划72.我国《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规定新建企业的噪声容许标准为A85dB(A)B 75 dB(A)C 65 dB(A)D 55 dB(A)E90 dB(A)73.生产性振动按作用人体的部分分为A垂直振动水平振动B全部振动部分振动C机械振动电动振动D全身振动局部振动E以上全不是74.振动本身特性中,对机体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加速度、频率、位移B位移、振幅、加速度C接触方式、加速度、位移D频率、振幅、加速度E振幅、频率、速度75.有关局部振动对机体的影响,以下错误的是A对神经系统能产生影响B可以引起高频段听力下降C可以出现雷诺征D可以引起肌无力、肌疼痛、肌萎缩E可以引起心血管系统的改变76.局部振动病的典型表现为A发作性手指变白
69.影响噪声对机体作用的因素有 A 噪声强度、接触时间 B 噪声的频谱、类型、接触方式 C 机体的健康状况和敏感性 D 上述 A 和 B 两项 E 上述 A、B 和 C 三项都是 70.我国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采用 A 总声级 B A 声级 C B 声级 D C 声级 E D 声级 71.防止噪声危害最根本的措施是 A 制定合理的噪声卫生标准 B 控制噪声传播和反射 C 控制和消除噪声源 D 使用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 E 厂区厂房的合理规划 72.我国《工业企业噪声卫生标准》规定新建企业的噪声容许标准为 A 85dB(A) B 75 dB(A) C 65 dB(A) D 55 dB(A) E 90 dB(A) 73.生产性振动按作用人体的部分分为 A 垂直振动水平振动 B 全部振动部分振动 C 机械振动电动振动 D 全身振动局部振动 E 以上全不是 74.振动本身特性中,对机体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加速度、频率、位移 B 位移、振幅、加速度 C 接触方式、加速度、位移 D 频率、振幅、加速度 E 振幅、频率、速度 75.有关局部振动对机体的影响,以下错误的是 A 对神经系统能产生影响 B 可以引起高频段听力下降 C 可以出现雷诺征 D 可以引起肌无力、肌疼痛、肌萎缩 E 可以引起心血管系统的改变 76.局部振动病的典型表现为 A 发作性手指变白
B感应迟钝C血管痉挛和变形D肌无力、肌菱缩E听力下降77.影响振动不良作用的重要外界条件是A潮湿B高温C寒冷D热辐射E以上都是78.下列有关局部振动病论述错误的是A以末梢循环障碍为主B还可累及肢体神经及运动功能C典型表现为发作性手指变白D多从手指近端开始E冷水复温实验阳性79.局部振动病的诊断原则A有长期从事局部振动作业的职业史B有有关的主要临床表现C要结合末梢循环功能及神经功能检查D排除其他疾病E以上都是80.我国《局部振动卫生标准》中规定接触工具手柄或工件的4小时等能量频率计权加速度有效值不得超过A2m/s2B 2 m/s?C 5 m/s2D5cm/m2E6cm/m281.以下哪种不属于非电离辐射A激光BX射线C紫外线D红外线E可见光82.射频辐射是指A高频电磁场和微波B高频电磁场和紫外线C高频电磁场和激光D微波和激光E激光与X射线83.微波对眼的主要危害是A结膜炎B晶体混浊
B 感应迟钝 C 血管痉挛和变形 D 肌无力、肌萎缩 E 听力下降 77.影响振动不良作用的重要外界条件是 A 潮湿 B 高温 C 寒冷 D 热辐射 E 以上都是 78.下列有关局部振动病论述错误的是 A 以末梢循环障碍为主 B 还可累及肢体神经及运动功能 C 典型表现为发作性手指变白 D 多从手指近端开始 E 冷水复温实验阳性 79.局部振动病的诊断原则 A 有长期从事局部振动作业的职业史 B 有有关的主要临床表现 C 要结合末梢循环功能及神经功能检查 D 排除其他疾病 E 以上都是 80.我国《局部振动卫生标准》中规定接触工具手柄或工件的 4 小时等能量频率计权加速 度有效值不得超过 A 2m/s2 B 2 m/s2 C 5 m/s2 D 5cm/m2 E 6 cm/m2 81.以下哪种不属于非电离辐射 A 激光 B X 射线 C 紫外线 D 红外线 E 可见光 82.射频辐射是指 A 高频电磁场和微波 B 高频电磁场和紫外线 C 高频电磁场和激光 D 微波和激光 E 激光与 X 射线 83.微波对眼的主要危害是 A 结膜炎 B 晶体混浊
C角膜炎D视网膜灼伤E视网膜剥离84.高频电磁场感应近区场和射频近区场的分界是A距场源1/2入B距场源1/4入C距场源1/5入D距场源1/6入E距场源一个波长处85.有关高频电磁场与微波作用的一般规律,以下哪个是错误的A波长愈短生物学作用愈大B穿透能力取决于频率C只有被组织吸收的电磁波才能发生生物效应D对机体的作用主要为器质性改变E是电磁辐射的一部分86.下列哪种电磁辐射对皮肤无明显改变A微波B紫外线C红外线D激光EX射线87.红外线对眼睛的损伤不包括A角膜的热损伤B热性白内障C急性角膜结膜炎D慢性充血性脸缘炎E视网膜灼伤88.紫外线对皮肤作用最强的波长是A400nmB 320 nmC275nmD 297 nmE180nm89.高温作业的主要类型有A高温强辐射作业B高温高湿作业C夏季露天作业D以上都不是E以上都是90.微波对血液系统的影响是A 白血病B 贫血C血小板减少D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下降
C 角膜炎 D 视网膜灼伤 E 视网膜剥离 84.高频电磁场感应近区场和射频近区场的分界是 A 距场源 1/2λ B 距场源 1/4λ C 距场源 1/5λ D 距场源 1/6λ E 距场源一个波长处 85.有关高频电磁场与微波作用的一般规律,以下哪个是错误的 A 波长愈短生物学作用愈大 B 穿透能力取决于频率 C 只有被组织吸收的电磁波才能发生生物效应 D 对机体的作用主要为器质性改变 E 是电磁辐射的一部分 86.下列哪种电磁辐射对皮肤无明显改变 A 微波 B 紫外线 C 红外线 D 激光 E X 射线 87.红外线对眼睛的损伤不包括 A 角膜的热损伤 B 热性白内障 C 急性角膜结膜炎 D 慢性充血性睑缘炎 E 视网膜灼伤 88.紫外线对皮肤作用最强的波长是 A 400nm B 320 nm C 275 nm D 297 nm E 180 nm 89.高温作业的主要类型有 A 高温强辐射作业 B 高温高湿作业 C 夏季露天作业 D 以上都不是 E 以上都是 90.微波对血液系统的影响是 A 白血病 B 贫血 C 血小板减少 D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