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方式: 讲授+多媒体+习题辅导 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明影与透视两部分讲授结束后,各布置一次综合大作业。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成绩根据出勤、作业、平时表现和期末考试进行评定,课程成绩以百 分制计算,分配 比例如下: (1)平时成绩20%。其中,出勤30%、作业50%、平时表现20%。 (2)期末成绩80%。在期末考试形式为闭卷。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使用教材: 许松照编著。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第三版)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2006. (2)主要参考书: [美]余人道(Rendow Yee).陆卫东等.建筑绘画一 绘图类型与方法图解.北 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李武生.建筑图学(第三版.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黄钟琏编著.建筑阴影和透视.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 撰写人:黄世岩 审核人:陈晓蔓
16 授课方式: 讲授+多媒体+习题辅导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阴影与透视两部分讲授结束后,各布置一次综合大作业。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成绩根据出勤、作业、平时表现和期末考试进行评定,课程成绩以百 分制计算,分配比例如下: (1)平时成绩 20%。其中,出勤 30%、作业 50%、平时表现 20%。 (2)期末成绩 80%。在期末考试形式为闭卷。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使用教材: 许松照编著.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第三版)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2006. (2)主要参考书: [美]余人道(Rendow Yee).陆卫东等.建筑绘画——绘图类型与方法图解.北 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李武生.建筑图学(第三版).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黄钟琏编著.建筑阴影和透视.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 撰写人:黄世岩 审核人:陈晓蔓
《建筑设计基础1》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Architectural Design Foundation 1 总学时:96讲授学时:16课程设计学时:80 字分: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建筑学 开课单位:建筑工程学院 课程简介 《建筑设计基础1》是建筑学专业一门学科基础课。本课程着重阐述了建筑 基本知识,并通过对建筑相关基础技能的训练,包括线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 空间构成、基本制图方法等,有针对性的加强学生建筑学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学生通过讲解及反复的专业练习,从掌握基本表现技法开始,到自己动手进行简 单的或模仿性的设计课题,为此后的建筑设计作好准备。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作业一:字体与线条练习 (12学时) 教学内容 1.集中讲授建筑及其范围 2.集中讲授建筑技术及建筑艺术关系 3.集中讲授建筑与社会 4谁中#授作业要我 5.逐个指导、示范练习 教学要求: 了解建筑及其范围,建筑技术及建筑艺术关系,建筑与社会关系,掌握各种 字体及线条色绘制方法。 授课方式: 一对一指导+集中讲授 作业二:钢笔画临基 ((12学时) 致学内容: 1.集中讲授钢笔画表现特点、 表现方法及技巧 2.分项练习不同材质、不同特征的表现方法 3.集中讲授本次作业要求 4.逐个指导、示范练习 教学要求: 1.理解钢笔画在建筑学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 2.掌握钢笔画表达的技巧与方法 授课方式: 对一指导+集中讲授 作业三:水量渲染 (18学时) 教学内容: 1.集中讲授水墨渲染的意义和工具要求
17 《建筑设计基础 1》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Architectural Design Foundation 1 总学时:96 讲授学时:16 课程设计学时:80 学分:3.5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建筑学 开课单位:建筑工程学院 一、课程简介 《建筑设计基础 1》是建筑学专业一门学科基础课。本课程着重阐述了建筑 基本知识,并通过对建筑相关基础技能的训练,包括线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 空间构成、基本制图方法等,有针对性的加强学生建筑学基础知识和能力的培养。 学生通过讲解及反复的专业练习,从掌握基本表现技法开始,到自己动手进行简 单的或模仿性的设计课题,为此后的建筑设计作好准备。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作业一:字体与线条练习 (12 学时) 教学内容: 1.集中讲授建筑及其范围 2.集中讲授建筑技术及建筑艺术关系 3.集中讲授建筑与社会 4.集中讲授作业要求 5.逐个指导、示范练习 教学要求: 了解建筑及其范围,建筑技术及建筑艺术关系,建筑与社会关系,掌握各种 字体及线条色绘制方法。 授课方式: 一对一指导+集中讲授 作业二:钢笔画临摹 ( 12 学时) 教学内容: 1.集中讲授钢笔画表现特点、表现方法及技巧 2.分项练习不同材质、不同特征的表现方法 3.集中讲授本次作业要求 4.逐个指导、示范练习 教学要求: 1.理解钢笔画在建筑学专业学习中的重要性 2.掌握钢笔画表达的技巧与方法 授课方式: 一对一指导+集中讲授 作业三:水墨渲染 ( 18 学时) 教学内容: 1.集中讲授水墨渲染的意义和工具要求
2.集中讲授水墨渲染的技巧 3逐个指导,示范性练习 教学要求: 1.理解水墨渲染这种表达方式的作用 2.掌握水墨渲染的技巧 授课方式: 指导+集中讲授 作业四:平面构成(一) (18学时) 教学内容: .点、线、面等平面构成要素及其组织手法 2 面构成的类型及其特点 3.题目要求及设计要点 4.分项练习 5.逐个指导、示节练 教学要求: 1.理解平面构成基本要素及其应用: 2.掌握平面单色构成的几种方法。 授课方式: 指导+集中进授 作业五:立体构成(一) (12学时) 教学内容: 1.立体构成的概念和类型 2.立体构成的构成要素和手法 3.集中讲授题目要求(以线为基本构成元素) 4.逐个指导,示范性练习 教学要求: 理解立体构成的主要特征和其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意义。 2. 掌握立体构成的一种形成方法。 授课方式: 一对一指导+集中讲授 作业六:立体构成 (二) (12学时) 教学内容: 1.立体构成的类型 2.立体构成的构成要素和手法 3.集中讲授题目要求(以面为基本构成元素) 4.逐个指导,示范性练习 教学要求: 1.理解立体构成的主要特征和其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意义: 2.掌握立体构成的形成方法 授课方式: 一对一指导+集中讲授 作业六:环境设计练习 (12学时) 教学内容:
18 2.集中讲授水墨渲染的技巧 3.逐个指导,示范性练习 教学要求: 1.理解水墨渲染这种表达方式的作用 2.掌握水墨渲染的技巧 授课方式: 一对一指导+集中讲授 作业四:平面构成(一) ( 18 学时) 教学内容: 1.点、线、面等平面构成要素及其组织手法 2.平面构成的类型及其特点 3.题目要求及设计要点 4.分项练习 5.逐个指导、示范练习 教学要求: 1. 理解平面构成基本要素及其应用; 2. 掌握平面单色构成的几种方法。 授课方式: 一对一指导+集中讲授 作业五:立体构成(一) ( 12 学时) 教学内容: 1.立体构成的概念和类型 2.立体构成的构成要素和手法 3.集中讲授题目要求(以线为基本构成元素) 4.逐个指导,示范性练习 教学要求: 1. 理解立体构成的主要特征和其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意义。 2. 掌握立体构成的一种形成方法。 授课方式: 一对一指导+集中讲授 作业六:立体构成(二) (12 学时) 教学内容: 1.立体构成的类型 2.立体构成的构成要素和手法 3.集中讲授题目要求(以面为基本构成元素) 4.逐个指导,示范性练习 教学要求: 1. 理解立体构成的主要特征和其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意义; 2. 掌握立体构成的形成方法。 授课方式: 一对一指导+集中讲授 作业六:环境设计练习 (12 学时) 教学内容:
1.货中讲授律贫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集中讲授环境的构成要素及其组织手法 3.集中讲授恶目要求 4.逐个指导,示范性练习 教学要求: 1.理解建筑物与环境之间的各种关系 2. 理解建筑环境的设计方法和表现手法。 授课方式: 一对一指导+集中讲授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每个大作业同时安排 个小作业课外做,与大作业同时上交:每个作业根据 具体上课情况安排集中讲评。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期未不进行统一考试,成绩根据课程设计进行评定,各项设计内容得 分平均值为最终成绩,以百分制计算。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使用教材: 田学哲.建筑初步(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主要参考书: 赵殿泽.构成艺术.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9. 邹德依.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贾贝思.型和现代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撰写人:赵剑峰 审核人:李相杰
19 1.集中讲授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集中讲授环境的构成要素及其组织手法 3.集中讲授题目要求 4.逐个指导,示范性练习 教学要求: 1. 理解建筑物与环境之间的各种关系; 2. 理解建筑环境的设计方法和表现手法。 授课方式: 一对一指导+集中讲授 三、其他教学环节安排 每个大作业同时安排一个小作业课外做,与大作业同时上交;每个作业根据 具体上课情况安排集中讲评。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期末不进行统一考试,成绩根据课程设计进行评定,各项设计内容得 分平均值为最终成绩,以百分制计算。 五、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使用教材: 田学哲.建筑初步(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主要参考书: 赵殿泽.构成艺术.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1999. 邹德侬.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 贾贝思.型和现代建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撰写人:赵剑峰 审核人:李相杰
《建筑设计基础2》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Architectural Design Foundation2 总学时:112 讲授学时:16设计学时:96 学分 先修课程:建筑设计基础1 适用专业:建筑学 开课单位:建筑工程学院 ,理积简 《建筑设计基础2》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在《建筑设 基础1》的基础上,通过一些列设计作业对色彩、构成、空间、形体、设计绘图 等方面进行训练,培养学生审美造型的能力,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了解 体会形式美的原则,掌握平面构图、空间构成、形态塑造的基本手法,使学生具 备基本的专业美学素养 为后续的建筑设计打下牢固基础。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作业一:水彩渲染 (14学时) 教学内容: 1.集中讲授色彩的基本知识、水彩的特性 2.集中进授水彩宿染的步骤和基本技法 3.集中讲授题目要求 4逐个指导、 示范练习 教学要求: 1.了解水彩的基本特性;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 2.掌握水彩渲染的基本技法。 授课方式: 一指导+集中讲授 作业二:平面构成(二) (14学时) 教学内容: 1.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 2.肌理基本知识讲解 3.形式美基本原则讲解 4.题目讲解 5.逐个辅导、示范性改图 教学要求 1.理解平面构成的形式美原则。 2.掌握平面构图的基本手法。 授课方式: 对一指导+集中讲授 作业三:色彩构成 (21学时) 教学内容: 1.色彩的基本知识
20 《建筑设计基础 2》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 课程性质:必修 英文名称:Architectural Design Foundation 2 总学时:112 讲授学时:16 设计学时:96 学分:4 先修课程:建筑设计基础 1 适用专业:建筑学 开课单位:建筑工程学院 一、课程简介 《建筑设计基础 2》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在《建筑设计 基础 1》的基础上,通过一些列设计作业对色彩、构成、空间、形体、设计绘图 等方面进行训练,培养学生审美造型的能力,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了解 体会形式美的原则,掌握平面构图、空间构成、形态塑造的基本手法,使学生具 备基本的专业美学素养,为后续的建筑设计打下牢固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作业一:水彩渲染 (14 学时) 教学内容: 1.集中讲授色彩的基本知识、水彩的特性 2.集中讲授水彩渲染的步骤和基本技法 3.集中讲授题目要求 4.逐个指导、示范练习 教学要求: 1.了解水彩的基本特性;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 2.掌握水彩渲染的基本技法。 授课方式: 一对一指导+集中讲授 作业二:平面构成(二) (14 学时) 教学内容: 1.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 2.肌理基本知识讲解 3.形式美基本原则讲解 4.题目讲解 5.逐个辅导、示范性改图 教学要求: 1.理解平面构成的形式美原则。 2.掌握平面构图的基本手法。 授课方式: 一对一指导+集中讲授 作业三:色彩构成 (21 学时) 教学内容: 1.色彩的基本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