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专业 教学大钢 建筑工程学院 2019年12月
建筑学专业 教学大纲 建筑工程学院 2019 年 12 月
教学大纲目录 一专业基础课程 1.《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1》教学大纲 …l 2.《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2》教学大纲…5 3.《建筑数字技术1》教学大纲…9 4.《基础素描》教学大纲… …14 5.《建筑设计基础1》教学大纲…18 6.《建筑设计基础2》教学大纲…23 7.《模型制作基础》教学大纲…28 8.《基础色彩》教学大纲…3引 9.《建筑材料》教学大纲…35 10.《建筑力学》教学大纲…40 二专业主干课程 1.《建筑设计原理1》教学大纲…46 2.《建筑设计原理2》教学大纲…50 3.《建筑设计原理3》教学大纲 …54 4《建筑设计原理4》教学大纲…58 5.《建筑构造1》教学大纲…62 6.《建筑结构》教学大纲… …66 7.《外国建筑史》教学大纲…71 8.《中国建筑史》教学大纲…77
教学大纲目录 一 专业基础课程 1.《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 1》教学大纲…………………………1 2.《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 2》教学大纲…………………………5 3.《建筑数字技术 1》教学大纲…………………………………9 4.《基础素描》教学大纲………………………………………14 5.《建筑设计基础 1》教学大纲…………………………………18 6.《建筑设计基础 2》教学大纲…………………………………23 7.《模型制作基础》教学大纲…………………………………28 8.《基础色彩》教学大纲………………………………………31 9.《建筑材料》教学大纲………………………………………35 10.《建筑力学》教学大纲………………………………………40 二 专业主干课程 1.《建筑设计原理 1》教学大纲…………………………………46 2.《建筑设计原理 2》教学大纲…………………………………50 3.《建筑设计原理 3》教学大纲…………………………………54 4.《建筑设计原理 4》教学大纲…………………………………58 5.《建筑构造 1》教学大纲………………………………………62 6.《建筑结构》教学大纲………………………………………66 7.《外国建筑史》教学大纲……………………………………71 8.《中国建筑史》教学大纲……………………………………77
9.《建筑设计1》教学大纲…81 10.《建筑设计2》教学大纲… 85 11.《建筑设计3》教学大纲…89 12.《建筑设计4》教学大纲……93 13.《建筑设计5》教学大纲…97 14.《建筑设计6》教学大纲…101 15.《城市设计》教学大纲…105 三个性化发展课程 1.《建筑技法表现》教学大纲…109 2.《建筑写生》教学大纲…13 3.《建筑结构选型》教学大纲……117 4.《建筑物理1》教学大纲 …121 5.《建筑设备》教学大纲…125 6.《建筑物理2》教学大纲…129 7.《建筑构造2》教学大纲…133 8.《建筑经济》教学大纲…137 9.《城市规划原理》教学大纲…141 10.《建筑师业务》教学大纲…146 11.《建筑前沿信息导读》教学大纲…149 12.《建筑BM技术》教学大纲 …152 13.《景观设计》教学大纲…156
9.《建筑设计 1》教学大纲………………………………………81 10.《建筑设计 2》教学大纲……………………………………85 11.《建筑设计 3》教学大纲……………………………………89 12.《建筑设计 4》教学大纲……………………………………93 13. 《建筑设计 5》教学大纲……………………………………97 14.《建筑设计 6》教学大纲……………………………………101 15. 《城市设计》教学大纲……………………………………105 三 个性化发展课程 1.《建筑技法表现》教学大纲…………………………………109 2.《建筑写生》教学大纲………………………………………113 3.《建筑结构选型》教学大纲…………………………………117 4.《建筑物理 1》教学大纲………………………………………121 5.《建筑设备》教学大纲………………………………………125 6.《建筑物理 2》教学大纲………………………………………129 7.《建筑构造 2》教学大纲………………………………………133 8.《建筑经济》教学大纲………………………………………137 9.《城市规划原理》教学大纲…………………………………141 10.《建筑师业务》教学大纲……………………………………146 11.《建筑前沿信息导读》教学大纲……………………………149 12.《建筑 BIM 技术》教学大纲………………………………152 13.《景观设计》教学大纲………………………………………156
14.《场地设计》教学大纲…160 15.《建筑数字技术2》教学大纲…164 16.《当代建筑评析》教学大纲…168 17.《室内设计原理》教学大纲…171 18.《建筑心理学》教学大纲…175 19.《生态建筑》教学大纲…179 20.《建筑施工图设计》教学大纲· …183 21.《建筑外部空间评析》教学大纲…187 22.《园林植物学》教学大纲…190 23.《建筑施工》教学大纲 …194 24.《建筑节能》教学大纲…199 四专业实践环节 1.《建筑认知实习》教学大纲…202 2.《建筑快速设计1》教学大纲…205 3.《建筑测绘实习》教学大纲…207 4.《建筑快速设计2》教学大纲…210 5.《建筑考察》教学大纲… …212 6.《建筑快速设计3》教学大纲…215 7.《建筑专题设计》教学大纲…217 8.《建筑设计院实习》教学大纲…220 9.《毕业设计》教学大纲…224
14.《场地设计》教学大纲………………………………………160 15.《建筑数字技术 2》教学大纲………………………………164 16.《当代建筑评析》教学大纲…………………………………168 17.《室内设计原理》教学大纲…………………………………171 18.《建筑心理学》教学大纲……………………………………175 19.《生态建筑》教学大纲………………………………………179 20.《建筑施工图设计》教学大纲………………………………183 21.《建筑外部空间评析》教学大纲……………………………187 22.《园林植物学》教学大纲……………………………………190 23.《建筑施工》教学大纲………………………………………194 24.《建筑节能》教学大纲………………………………………199 四 专业实践环节 1.《建筑认知实习》教学大纲…………………………………202 2.《建筑快速设计 1》教学大纲…………………………………205 3.《建筑测绘实习》教学大纲…………………………………207 4.《建筑快速设计 2》教学大纲…………………………………210 5.《建筑考察》教学大纲………………………………………212 6.《建筑快速设计 3》教学大纲…………………………………215 7.《建筑专题设计》教学大纲…………………………………217 8.《建筑设计院实习》教学大纲………………………………220 9.《毕业设计》教学大纲………………………………………224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1》教学大纲 (Descriptive Geometry and the Shadow of Perspectivel) 基本信息 课程 课程 代码 B2440171 属性 必修■选修口 学分 2 总学时 32 理论 学时 32 上机 实训 学时 学时 课程 公共基础口 缘合素质口大类基础口院内平台口专业基础口 专业主干口专业方向口专业任选口顶峰课程口 先修 无 课程 单位 建筑工程学院 适用专业 建筑学专业 课程 负责人 赵雅博 撰写人 赵雅博 审核人 黄世岩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1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任务是掌握 画法几何的基本原理,运用正投影方法绘制工程图,解决三维空间形体与二维空 间形体之间互换的问题。通过学习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表 达能力:利用阴影作图原理绘制平面、立面阴影,以增强图面表达的层次感和空 间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设计表达与交流能力、建筑理论与方法应用能力、信息 获取与应用能力。在传授基本理论和技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艺术 素质,最终达到方案形体空间设计和表现的目的。课程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的原则,内容上言简意明、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实践性。 Descriptive geometry and the shadow of perspective I is a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of architecture major.Its main task is to master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drawing geometry,draw engineering drawings by orthographic projection method,and solve the problem of interchanging between three-dimensional space shapes and two-dimensional space shapes.Through learning the basic theory of orthographic projection,cultivate students'spatial imagination and expression ability,The shadow drawing principle is used to draw plane and elevation shadows to enhance the sense of hierarchy and space expressed on the drawing surface.It is beneficial to cultivate students'design expression and communication ability.architectural theory and method application ability,information acquisition and application ability.While imparting basic theories and skills,it also cultivates students'image-thinking ability and artistic quality,and finally achieves the goal of the design and expression of the physical space.The course adopts the principle of"from simple to deep"and"from
1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 1》教学大纲 (Descriptive Geometry and the Shadow of Perspective1) 一、基本信息 课程 代码 B2440171 课程 属性 必修■ 选修□ 学分 2 总学时 32 理论 学时 32 上机 学时 实训 学时 课程 类别 公共基础□ 综合素质□ 大类基础□院内平台□ 专业基础■ 专业主干□专业方向□专业任选□顶峰课程□ 先修 课程 无 开课 单位 建筑工程学院 适用专业 建筑学专业 课程 负责人 赵雅博 撰写人 赵雅博 审核人 黄世岩 二、课程说明 1.课程介绍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 1 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任务是掌握 画法几何的基本原理,运用正投影方法绘制工程图,解决三维空间形体与二维空 间形体之间互换的问题。通过学习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表 达能力;利用阴影作图原理绘制平面、立面阴影,以增强图面表达的层次感和空 间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设计表达与交流能力、建筑理论与方法应用能力、信息 获取与应用能力。在传授基本理论和技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艺术 素质,最终达到方案形体空间设计和表现的目的。课程采用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的原则,内容上言简意明、图文并茂,具有较强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实践性。 Descriptive geometry and the shadow of perspective 1 is a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of architecture major. Its main task is to master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drawing geometry, draw engineering drawings by orthographic projection method, and solve the problem of interchanging between three-dimensional space shapes and two-dimensional space shapes. Through learning the basic theory of orthographic projection, cultivate students' spatial imagination and expression ability; The shadow drawing principle is used to draw plane and elevation shadows to enhance the sense of hierarchy and space expressed on the drawing surface. It is beneficial to cultivate students' design expression and communication ability, architectural theory and method application ability,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and application ability. While imparting basic theories and skills, it also cultivates students' image-thinking ability and artistic quality, and finally achieves the goal of the design and expression of the physical space. The course adopts the principle of "from simple to deep" and "fr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