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适应性考试(二)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溱湖湖面开阔,湖中岛屿星罗q布,湖水清纯甘lie。漫步zhωn道,自然风光赏心悦 目。泛舟水面,草香、花香扑鼻,遍体qie意。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B.中朝领导人会晤,是中方邀请朝方的?还是朝方建议的? C.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以“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为主题。 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3.下列病句修改错误的一项是(2分) A.随着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的放映,让我们了解了国家在各领域中所取得的举 世瞩目的成就。(删去“随着”或“让”) B.在今年召开的十九大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刻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的美好蓝图。(把“刻画”改为“指出”) C.在中考即将到来之际,不但他自己认真专注地学习,而且还帮助了周围的一大批同 学。(“他”移到“不但”前) D.从现在起到6月份,班主任宣布将对同学们的生活和复习做统一科学的安排。(语 序不当,将“从现在起到6月份”移动到“宣布”的后面,原句中的逗号可以删掉或放在 “宣布”的后面。)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每空1分) ①兼听则明, 诗成泣鬼神。 ③受任于败军之际, ④ ,只有香如故。⑤春天像小姑娘 笑着,走着。 ⑥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不仅是一条文化之路,让那些沉寂在我们课本中的 诗歌焕发出光彩: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_▲_,长河落日 圆”(王维《使至塞上》)等:也是一条经济之路,智慧城市、共享单车、服务机器人,在
1 2018 年中考适应性考试(二)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分) 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 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溱湖湖面开阔,湖中岛屿星罗 qí布,湖水清纯甘 liè。漫步 zhàn 道,自然风光赏心悦 目。泛舟水面,草香、花香扑鼻,遍体 qiè意。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 ...的一项是(2 分) A.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B.中朝领导人会晤,是中方邀请朝方的?还是朝方建议的? C.博鳌亚洲论坛 2018 年年会以“开放创新的亚洲,繁荣发展的世界”为主题。 D.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3.下列病句修改错误..的一项是(2 分) A.随着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的放映,让我们了解了国家在各领域中所取得的举 世瞩目的成就。(删去“随着”或“让”) B.在今年召开的十九大会议中,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刻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的美好蓝图。(把“刻画”改为“指出”) C.在中考即将到来之际,不但他自己认真专注地学习,而且还帮助了周围的一大批同 学。(“他”移到“不但”前) D.从现在起到 6 月份,班主任宣布将对同学们的生活和复习做统一科学的安排。(语 序不当,将“从现在起到 6 月份”移动到“宣布”的后面,原句中的逗号可以删掉或放在 “宣布”的后面。)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 分,每空 1 分) ①兼听则明, ▲ 。 ② ▲ ,诗成泣鬼神。 ③受任于败军之际, ▲ 。 ④ ▲ ,只有香如故。⑤春天像小姑娘, ▲ , 笑着,走着。 ⑥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不仅是一条文化之路,让那些沉寂在我们课本中的 诗歌焕发出光彩: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长河落日 圆”(王维《使至塞上》)等;也是一条经济之路,智慧城市、共享单车、服务机器人,在
极短时间内涌现出来,真可谓是“ ▲”。(岑参《白 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名著阅读。(6分) (1)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在《水浒传》中李逵想把母亲接到梁山泊,路遇李鬼打劫,因李鬼假称有老母无人 奉养而放他生路,但最后李逵还是杀死了随后又图谋作恶的李鬼。 B.格列佛在小人国喝了掺安眠药的酒,大睡后被小人们捆绑,用滑车把他运到了京都。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过保尔的成长经历,描绘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经十月 革命、国内战争到经济恢复时期广阔的社会画面,被誉为“生活教科书”。 D.在《范爱农》一文中,范爱农和鲁迅是同乡,都在法国留过学,但在对秋瑾等人被 杀要不要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时,他们的意见是不一致的 ②)《西游记》中,孙猴子善“偷”,偷蟠桃,偷金丹,偷妖怪宝贝……·可是他们师徒也 有被人偷的时候。请结合相关情节,举出一例。(2分) (3)“严寒已被战胜,木材也已运出,亲爱的保尔却去了”,这是丽达日记中的话,请问 她为何这么说。(2分)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2018年新年伊始,一档演绎经典诗词的节目一—《经典咏流传》走进公众视野。你所 在的育才学校开展了走近“经典咏流传”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出场宣言】节目邀请了知名歌手音乐人、港台节目主持人、文学院教授、文化名人兼作 曲家作为鉴赏团成员,他们依次登台亮相。请你根据以下“出场宣言”,分别找出与说话 者身份搭配最恰当的选项(填写序号)。(2分)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经典走向大众,让传统焕发新生。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时光千年,距离万里,诗与歌让同文同种的我们用心交 C.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让我们用曾经的盛世文化去拥抱今天的文化盛 世! 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是一次经典诗词与流行音乐的碰撞! ①知名歌手音乐人 ②港台节目主持人▲ 【题目诠释】本节目内容异彩纷呈,题目“经典咏流传”也很有特点,请你结合开场词和 主题曲说说对这一题目的理解。(2分) 开场词: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经典永流传,我们的文化从未断流
2 极短时间内涌现出来,真可谓是“ ▲ , ▲ ”。(岑参《白 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名著阅读。(6 分) (1)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完全正确 .....的一项是 (2 分) A.在《水浒传》中李逵想把母亲接到梁山泊,路遇李鬼打劫,因李鬼假称有老母无人 奉养而放他生路,但最后李逵还是杀死了随后又图谋作恶的李鬼。 B. 格列佛在小人国喝了掺安眠药的酒,大睡后被小人们捆绑,用滑车把他运到了京都。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过保尔的成长经历,描绘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经十月 革命、国内战争到经济恢复时期广阔的社会画面,被誉为“生活教科书”。 D.在《范爱农》一文中,范爱农和鲁迅是同乡,都在法国留过学,但在对秋瑾等人被 杀要不要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时,他们的意见是不一致的。 (2)《西游记》中,孙猴子善“偷”,偷蟠桃,偷金丹,偷妖怪宝贝……可是他们师徒也 有被人偷的时候。请结合相关情节,举出一例。(2 分) ▲ (3)“严寒已被战胜,木材也已运出,亲爱的保尔却去了”,这是丽达日记中的话,请问 她为何这么说。(2 分) ▲ 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 分) 2018 年新年伊始,一档演绎经典诗词的节目——《经典咏流传》走进公众视野。你所 在的育才学校开展了走近“经典咏流传”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出场宣言】节目邀请了知名歌手音乐人、港台节目主持人、文学院教授、文化名人兼作 曲家作为鉴赏团成员,他们依次登台亮相。请你根据以下“出场宣言”,分别找出与说话 者身份搭配最恰当的选项(填写序号)。(2 分)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经典走向大众,让传统焕发新生。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时光千年,距离万里,诗与歌让同文同种的我们用心交 流。 C.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让我们用曾经的盛世文化去拥抱今天的文化盛 世! 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是一次经典诗词与流行音乐的碰撞! ①知名歌手音乐人___▲____ ②港台节目主持人___▲____ 【题目诠释】本节目内容异彩纷呈,题目“经典咏流传”也很有特点,请你结合开场词和 主题曲说说对这一题目的理解。(2 分) 开场词: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经典永流传,我们的文化从未断流
主题曲(节选):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歌一阕词让唇齿留香满心田 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歌一阕词让荡气回肠咏流传 【巧妙劝说】你的同学小华,自从看了《偶像练习生》这档节目后,情绪低落,觉得自己 没颜值,二没背景,学习成绩又一般。临近中考他反而丧失了信心。请你借助因《经典 咏流传》第一期而家喻户晓的袁枚的小诗《苔》,对他进行巧妙地劝说。(4分) 链接材料: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袁枚《苔》 、阅读理解(共60分) (一)阅读宋朝欧阳修《奉使道中作》,完成第7题。(6分) 客梦方在家,角声己催晓 匆匆行人起,共怨角声早。 马蹄终日践冰霜,未到思回空断肠。 少贪梦里还家乐,早起前山路正长 【注释】①至和二年(公元1055年)冬天,宋仁宗派欧阳修到契丹国去贺新君登位 7.(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不完全正确的两项是(3分) A.“奉使道中作”总括全篇,下文用梦境、角声、行人、马蹄等意象加以照应 B.前四句虚实结合,通过虚写梦中凄厉的角声、艰辛的行人,衬托出使的艰难 C.行人“共怨角声早”,写出了行人匆忙起身,对角声惊梦和路途辛苦的不满。 D.“马蹄终日践冰霜”一句写马蹄整天踩踏着冰霜,表现出了塞外冬天的苦寒。 E.“还家乐”和“路正长”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不愿旅途奔波劳苦的心情。 (2)诗人在前四句和后四句中表达的情感有明显的变化,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3分) (二)阅读《刘氏善举》,完成8-11题。(14分)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疾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 贫乏者,刘氏辄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 心有憾。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卒三年,刘家大火, 屋舍衣物皆尽,乡邻纷纷给其衣物,且为之伐木建第,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 善举也。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竟年如是( ②刘氏辄以斗升相济( ③刘氏以己之衣遗之( ④心有憾
3 主题曲(节选):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歌一阕词让唇齿留香满心田 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歌一阕词让荡气回肠咏流传 _▲ 【巧妙劝说】你的同学小华,自从看了《偶像练习生》这档节目后,情绪低落,觉得自己 一没颜值,二没背景,学习成绩又一般。临近中考他反而丧失了信心。请你借助因《经典 咏流传》第一期而家喻户晓的袁枚的小诗《苔》,对他进行巧妙地劝说。(4 分) 链接材料: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袁枚《苔》 ▲ 二、阅读理解(共 60 分) (一)阅读宋朝欧阳修《奉使道中作①》,完成第 7 题。(6 分) 客梦方在家,角声已催晓。 匆匆行人起,共怨角声早。 马蹄终日践冰霜,未到思回空断肠。 少贪梦里还家乐,早起前山路正长。 【注释】①至和二年(公元 1055 年)冬天,宋仁宗派欧阳修到契丹国去贺新君登位。 7.(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分析,不完全正确 .....的两项是(3 分) A.“奉使道中作”总括全篇,下文用梦境、角声、行人、马蹄等意象加以照应。 B.前四句虚实结合,通过虚写梦中凄厉的角声、艰辛的行人,衬托出使的艰难。 C.行人“共怨角声早”,写出了行人匆忙起身,对角声惊梦和路途辛苦的不满。 D.“马蹄终日践冰霜”一句写马蹄整天踩踏着冰霜,表现出了塞外冬天的苦寒。 E.“还家乐”和“路正长”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不愿旅途奔波劳苦的心情。 (2)诗人在前四句和后四句中表达的情感有明显的变化,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3 分) ▲ (二)阅读《刘氏善举》,完成 8—11 题。(14 分) 刘氏者,某乡寡妇也。育一儿,昼则疾耕作于田间,夜则纺织于烛下,竟年如是。邻有 贫乏者,刘氏辄以斗升相济。偶有无衣者,刘氏以己之衣遗之。乡里咸称其善。然儿不解, 心有憾。母诫之曰:“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谁无缓急之事?”母卒三年,刘家大火, 屋舍衣物皆尽,乡邻纷纷给其衣物,且为之伐木建第,皆念刘氏之情也。时刘儿方悟母之 善举也。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 ⑴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①竟.年如是( ▲ ) ②刘氏辄.以斗升相济( ▲ ) ③刘氏以己之衣遗.之( ▲ ) ④心有憾.( ▲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乃”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 A.乃悟前狼假寐(《狼》 B.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D.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刘氏以己之衣遗之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乡里咸称其善。 译文: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译文 11.“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请问刘家儿子最后“悟”出了什么。(2分) (三)阅读《桌里乾坤》一文,完成12-14题。(10分) ①桌子经过了漫长的演变,有着不同的材质、形状与名称。最早的桌子叫“俎”。以 前,我对“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一句中的“俎”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切菜用的砧板,并 没有去追溯它的起源。査了一下资料,才知道俎最初是我们的祖先祭奠时放祭品的祭器, 其原材料多为铁、铜等,形状为长条形,这就是桌子的雏形。因此,最早的桌子——“俎”, 就显得特别神圣高贵。 ②后来,出现了“案”,其形状和俎相似,长条形。相比桌子,它似乎更能代表一种 高尚的情感。如形容一个人读书时进入忘我的境界,被书中的山光云影所激荡,就会“拍 案叫绝”;当外界的纷繁万象入于目,成于思,动于心,我们忍不住想要用文字表达出来 的时候,就会“伏案而书”,写出笔底波澜,纸上清风。闻一多先生的拍案而起,更拍出 了他的一腔正气,大义凛然。 ③当然,最早的“案”其实比较短小,也不是可以用来书写的书桌,而是相当于可以 用来放碗的托盘。耳熟能详的“举案齐眉”,小小的案盘中,孟光举起的是对丈夫的一片 柔情—一否则,孟光举起与眉齐平的书桌,呈现在梁鸿面前,不是显得太可笑了吗?“举 案齐眉”与闻一多的“拍案而起”在风格上可谓霄壤之别,一为正义之声,一为夫妻之礼, 却又都统一在中华民族的美德中 ④“几”与“案”是相对而言的,一般多把似案而小者称为“几”,如炕几、茶几、 香几等。几起初也只用于祭祀等场合,是等级身份的象征,不是一般平民可用的。后来“几” 成了长者、尊者所设的凭倚用具,一般放在身前或身侧,成为靠背的母型。到了现代,“几” 就多指茶几了。尤其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它几泙成了喝茶人的专属
4 ⑵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乃”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例句:与人为善,乃.为人之本 A.乃.悟前狼假寐(《狼》) B.乃.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C.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D.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 分) 刘 氏 以 己 之 衣 遗 之 10.翻译下列句子。(4 分) ⑴乡里咸称其善。 译文: ▲ ⑵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译文: ▲ 11.“时刘儿方悟母之善举也”,请问刘家儿子最后“悟”出了什么。 (2 分) ▲ (三)阅读《桌里乾坤》一文,完成 12-14 题。(10 分) ①桌子经过了漫长的演变,有着不同的材质、形状与名称。最早的桌子叫“俎”。以 前,我对“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一句中的“俎”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切菜用的砧板,并 没有去追溯它的起源。查了一下资料,才知道俎最初是我们的祖先祭奠时放祭品的祭器, 其原材料多为铁、铜等,形状为长条形,这就是桌子的雏形。因此,最早的桌子——“俎”, 就显得特别神圣高贵。 ②后来,出现了“案”,其形状和俎相似,长条形。相比桌子,它似乎更能代表一种 高尚的情感。如形容一个人读书时进入忘我的境界,被书中的山光云影所激荡,就会“拍 案叫绝”;当外界的纷繁万象入于目,成于思,动于心,我们忍不住想要用文字表达出来 的时候,就会“伏案而书”,写出笔底波澜,纸上清风。闻一多先生的拍案而起,更拍出 了他的一腔正气,大义凛然。 ③当然,最早的“案”其实比较短小,也不是可以用来书写的书桌,而是相当于可以 用来放碗的托盘。耳熟能详的“举案齐眉”,小小的案盘中,孟光举起的是对丈夫的一片 柔情——否则,孟光举起与眉齐平的书桌,呈现在梁鸿面前,不是显得太可笑了吗?“举 案齐眉”与闻一多的“拍案而起”在风格上可谓霄壤之别,一为正义之声,一为夫妻之礼, 却又都统一在中华民族的美德中。 ④“几”与“案”是相对而言的,一般多把似案而小者称为“几”,如炕几、茶几、 香几等。几起初也只用于祭祀等场合,是等级身份的象征,不是一般平民可用的。后来“几” 成了长者、尊者所设的凭倚用具,一般放在身前或身侧,成为靠背的母型。到了现代,“几” 就多指茶几了。尤其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它几乎成了喝茶人的专属
⑤“八仙桌”的出现,使桌文化更添了些神秘的色彩。桌面厚实宽阔,桌脚稳固,整 个一沉稳大气的儒者形象,与中国的儒家文化极其相称。端午、中秋、春节,坐在八仙桌 旁,没时间唠嗑的家常,一下子冲出了心门。欢声笑语充满了屋子,浓浓情意弥漫了心田。 ⑥麻将桌与电脑桌似乎是相互排斥的两个极端。前者使得快节奏的生活慢了下来,只 要麻将瘾上来,再忙都要抽时间去摸几把。一坐在麻将桌旁,所有的压力都可以置之脑后 电脑桌则不然,它将我们拉上时代最前沿的列车。电脑里面,纷至沓来的信息、邮件、弹 窗、网站以及文件等等,一应闯入我们的视野,让人应接不暇。麻将桌前,更多的是消耗; 电脑桌前,更多的是创造 ⑦桌文化发展到今天,物质的丰盛,网络的兴起,使得人们的生活也出现了一些异化。 大家低头玩手机的时间多了,围聚一桌话家常的时间少了;坐在餐厅华丽的餐桌旁,虚与 委蛇的应酬时间多了,在家中餐桌前吃饭的时间少了;在麻将桌,酒吧或夜总会的小桌前 挥霍光阴的时候多了,在书桌前与书本为友的时间少了 ⑧当然,时代带来的变化,我们要适应:但是,应变之中也别忘了要坚守的精神与情 感 12.本文按照 顺序进行说明。由古至今桌子的名字不断演变:俎 八仙桌→麻将桌、电脑桌等。(3分) 13.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两小题。(4分) (1)第④段划线句中的“几乎”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2)请你利用文中相关内容为最早的桌子“俎”下定义。(2分) 14.结合全文,说说我们为什么要坚守和传承沿袭至今的桌文化。(3分) (四)阅读《学会包容》一文,完成15-17题。(10分) ①二百多年前,法国的雨果曾经这样感叹:“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 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我国也世代传承着一句浅白的俗语;“ 相肚里能撑船。”这两句话指向一个共同的话题,那就是包容。法国人的浪漫和中国人的 实在碰撞在一起,于是人们发现:包容,超越了国家、语言、民族和文明的界限:包容, 是地球上的子民所共同拥有和赞美的品德 ②包容需要一种智慧,一种气度。中国俗语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他人的 包容,要建立在对他人的体谅和理解之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要想包容没有一定的智慧 和气度是做不到的。蔺相如正是靠自己的智慧和气度,包容了廉颇,才成就了“将相和” 的佳话。鲍叔牙对管仲的包容,成就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壮举;李世民对魏征的
5 ⑤“八仙桌”的出现,使桌文化更添了些神秘的色彩。桌面厚实宽阔,桌脚稳固,整 个一沉稳大气的儒者形象,与中国的儒家文化极其相称。端午、中秋、春节,坐在八仙桌 旁,没时间唠嗑的家常,一下子冲出了心门。欢声笑语充满了屋子,浓浓情意弥漫了心田。 ⑥麻将桌与电脑桌似乎是相互排斥的两个极端。前者使得快节奏的生活慢了下来,只 要麻将瘾上来,再忙都要抽时间去摸几把。一坐在麻将桌旁,所有的压力都可以置之脑后。 电脑桌则不然,它将我们拉上时代最前沿的列车。电脑里面,纷至沓来的信息、邮件、弹 窗、网站以及文件等等,一应闯入我们的视野,让人应接不暇。麻将桌前,更多的是消耗; 电脑桌前,更多的是创造。 ⑦桌文化发展到今天,物质的丰盛,网络的兴起,使得人们的生活也出现了一些异化。 大家低头玩手机的时间多了,围聚一桌话家常的时间少了;坐在餐厅华丽的餐桌旁,虚与 委蛇的应酬时间多了,在家中餐桌前吃饭的时间少了;在麻将桌,酒吧或夜总会的小桌前 挥霍光阴的时候多了,在书桌前与书本为友的时间少了。 ⑧当然,时代带来的变化,我们要适应;但是,应变之中也别忘了要坚守的精神与情 感。 12.本文按照 ▲ 顺序进行说明。由古至今桌子的名字不断演变:俎→ ▲ → ▲ →八仙桌→麻将桌、电脑桌等。(3 分) 13. 根据要求,完成以下两小题。(4 分) (1)第④段划线句中的“几乎”能否去掉?为什么?(2 分) ▲ (2)请你利用文中相关内容为最早的桌子“俎”下定义。(2 分) ▲ 14.结合全文,说说我们为什么要坚守和传承沿袭至今的桌文化。(3 分) ▲ (四)阅读《学会包容》一文,完成 15-17 题。(10 分) ①一百多年前,法国的雨果曾经这样感叹:“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 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我国也世代传承着一句浅白的俗语:“宰 相肚里能撑船。”这两句话指向一个共同的话题,那就是包容。法国人的浪漫和中国人的 实在碰撞在一起,于是人们发现:包容,超越了国家、语言、民族和文明的界限;包容, 是地球上的子民所共同拥有和赞美的品德。 ②包容需要一种智慧,一种气度。中国俗语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对他人的 包容,要建立在对他人的体谅和理解之上。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要想包容没有一定的智慧 和气度是做不到的。蔺相如正是靠自己的智慧和气度,包容了廉颇,才成就了“将相和” 的佳话。鲍叔牙对管仲的包容,成就了“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壮举;李世民对魏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