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的管理与补偿机制 周孝正 我今天借这个机会给大家讲一讲我们参加国家资源报告编写的过程和一些细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在95年的时候由一位副委员长牵头,由许革平亲 自挂帅,要编写一个国家资源报告。编这个报告有23个部委参加,我也是参加者之一。编 这个报告一没有钱,二没有名,因为编完后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名义发表,我们都不能署名。 所以一开始20多个人到最后就剩下3个人了 编这个报告牵扯到各个方面的专家,因为学者没有部门利益,所以就找到我们。大体上它把 地球上的资源分成6个圈。因为中国95%以上的矿产资源都是石油、天然气和煤,太阳能等 很少,所以把岩石圈分成两种资源,一个是矿产资源,一个是能源。岩石圈外头是水圈,水 被分成了海洋资源和淡水资源。关于海洋资源打了一个报告,就是说过去我们老提960万平 方公里的领土,现在看来这个“领土”的提法不对,因为按照1996年11月16号的《海洋 法公约》,我们中国大概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对海水和领空享有完全的主权, 所以说“领土”就不对了,而应改成“领域”或“疆域”。但是,由于这些蓝色国土跟一些 国家牵扯到一些问题,因此这种新的提法也没有最终定下来。中国领域大概有1280多万平 方公里。我主要负责淡水资源的编写,这是一个分报告。水圈外头是土圈,当时分的是“土 森草”,就是土地、森林和草地。按说森林和草地不是土,但因为当时我们国家有林业部, 所以对森林和草地的考察有一套系统的东西,所以就把它们给单列出来了。土圈外头是气圈, 气圈里有气候资源。在土圈、水圈、气圈之间又有一个生物圈,生物资源又分为动物、植物 和微生物,因为中科院有这三个所,它们都是正局级单位,所以就这么来分。再有一个是旅 游资源,这就是自然资源与人为资源相结合了。 编写这个资源报告主要是为了摸清家底,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际上“可持续”这个 词不符合中国语法,因为“持续”本身就是不间断的意思。之所以加了个“可”字,是因为 当时宋健担任国家科委主任,他在一次讲话时,有一位爱国华侨递了一个条子,说中国的“持 续”没有空间不倒塌的意思,只有时间不间断的意思,而国外的这个词有空间可以支撑不倒 塌的意思,所以建议你加一个“可”字。宋健采纳了这个意见,然后记者就给发了,于是创 造了“可持续”这么一个词。实际上应该叫做“持续发展和永续发展”,或者叫“可持久发 展”。现在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了我们国家的发展战略了,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摸清家底 今天我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水资源。首先是对于水资源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水资源应该有 两个概念,一个是狭义的,一个是广义的。广义的水是指3种氢的同位素和9种氧的同位素 构成的195种同素异形体混合物。通常说的水就是指这个。广义的水可以以2700米的高度 把地球整个围一圈,所以水资源粗略的估算是140亿亿吨,如果世界人口按70亿算,人均 是2亿吨,而且水是可以再生的一种资源。我们实际上用的水资源只占全部水资源的万分之 0.7,但这指的是在现有条件下可以比较容易的直接利用的淡水。我们中国大约人均是2000 多立方米。这样就为水资源的管理和补偿留下一个很大的缺口,就是说随着政策到位,如果 人们有这个积极性,水资源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但另一方面又表现为我们现在缺水。 我们国家水资源可以说是先天不足,也就是说我们国家有13亿人,人均水资源2000多立方
1 水资源的管理与补偿机制 周孝正 我今天借这个机会给大家讲一讲我们参加国家资源报告编写的过程和一些细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在 95 年的时候由一位副委员长牵头,由许革平亲 自挂帅,要编写一个国家资源报告。编这个报告有 23 个部委参加,我也是参加者之一。编 这个报告一没有钱,二没有名,因为编完后以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名义发表,我们都不能署名。 所以一开始 20 多个人到最后就剩下 3 个人了。 编这个报告牵扯到各个方面的专家,因为学者没有部门利益,所以就找到我们。大体上它把 地球上的资源分成 6 个圈。因为中国 95%以上的矿产资源都是石油、天然气和煤,太阳能等 很少,所以把岩石圈分成两种资源,一个是矿产资源,一个是能源。岩石圈外头是水圈,水 被分成了海洋资源和淡水资源。关于海洋资源打了一个报告,就是说过去我们老提 960 万平 方公里的领土,现在看来这个“领土”的提法不对,因为按照 1996 年 11 月 16 号的《海洋 法公约》,我们中国大概有 300 多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对海水和领空享有完全的主权, 所以说“领土”就不对了,而应改成“领域”或“疆域”。但是,由于这些蓝色国土跟一些 国家牵扯到一些问题,因此这种新的提法也没有最终定下来。中国领域大概有 1280 多万平 方公里。我主要负责淡水资源的编写,这是一个分报告。水圈外头是土圈,当时分的是“土 森草”,就是土地、森林和草地。按说森林和草地不是土,但因为当时我们国家有林业部, 所以对森林和草地的考察有一套系统的东西,所以就把它们给单列出来了。土圈外头是气圈, 气圈里有气候资源。在土圈、水圈、气圈之间又有一个生物圈,生物资源又分为动物、植物 和微生物,因为中科院有这三个所,它们都是正局级单位,所以就这么来分。再有一个是旅 游资源,这就是自然资源与人为资源相结合了。 编写这个资源报告主要是为了摸清家底,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际上“可持续”这个 词不符合中国语法,因为“持续”本身就是不间断的意思。之所以加了个“可”字,是因为 当时宋健担任国家科委主任,他在一次讲话时,有一位爱国华侨递了一个条子,说中国的“持 续”没有空间不倒塌的意思,只有时间不间断的意思,而国外的这个词有空间可以支撑不倒 塌的意思,所以建议你加一个“可”字。宋健采纳了这个意见,然后记者就给发了,于是创 造了“可持续”这么一个词。实际上应该叫做“持续发展和永续发展”,或者叫“可持久发 展”。现在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了我们国家的发展战略了,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摸清家底。 今天我主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水资源。首先是对于水资源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水资源应该有 两个概念,一个是狭义的,一个是广义的。广义的水是指 3 种氢的同位素和 9 种氧的同位素 构成的 195 种同素异形体混合物。通常说的水就是指这个。广义的水可以以 2700 米的高度 把地球整个围一圈,所以水资源粗略的估算是 140 亿亿吨,如果世界人口按 70 亿算,人均 是 2 亿吨,而且水是可以再生的一种资源。我们实际上用的水资源只占全部水资源的万分之 0.7,但这指的是在现有条件下可以比较容易的直接利用的淡水。我们中国大约人均是 2000 多立方米。这样就为水资源的管理和补偿留下一个很大的缺口,就是说随着政策到位,如果 人们有这个积极性,水资源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但另一方面又表现为我们现在缺水。 我们国家水资源可以说是先天不足,也就是说我们国家有 13 亿人,人均水资源 2000 多立方
米,大概相当于世界的1/4到1/5,不到世界的平均数。但如果跟以色列比,那么我们的水 资源就非常足了。以色列是600万人,它的土地60%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其中沙漠占了50% 人均密度300人,水资源人均才260立方米。中国按照1998年的公报,人均水资源是2600 立方米,正好是以色列的10倍。 所以对水资源的认识必须要结合人口。在人口方面我们又有很多谬误。比如中国有一句话叫 做“越生越穷、越穷越生”,实际上这句话就没有任何根据,因为1959、1960、1961年是 近一百年来最风调雨顺的三年,中国饿死了2200万,这是国家统计局局长、国务院第四次 人口普查办公室主任李成瑞公开发表的数字。而现在我们中国13亿人口却还吃得不错,而 且还要减低粮食播种面积一亿亩,而且朱容基说每年要拿出1200个亿存粮食。所以人家外 国学者问我,你们不是说越生越穷吗?怎么多生出7亿人反倒好了呢?所以这些说法在学术 上都是似是而非的因此要对水资源的情况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我们就把它跟人口联系一下 中国人口大约在北宋盛年时,就是公元1100年左右,是1个亿,当时世界人口是3个亿 而据说当时北宋盛年的国民生产总值相当于世界的30%或更高,跟美国现在占当今世界生产 总值差不多。所以在历史上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而且宋朝是老百姓吃得都很好。 到了公元1600年,中国人口达到2个亿,1800年时达到3个亿,1840年4个亿,1950年5 个亿,到今年年底达到13亿。按照我国的发展战略,再过5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要达到 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小平同志1989年说过,一个15亿人口的国家生活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 家水平是一个了不起的事情,实现这样一个目标应该是可以做到的。但实际上小平同志算错 了,因为他说的61年以后的中等发达水平是按61年以前的标准算的。到2050年的中等发 达国家水平,绝对不是人均4000美元。今年年底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就达到了4万美元 台湾达到了2万美元。但即使是这样一个目标也是非常伟大的了。在人口方面,解放后50 年我们人口净增了8亿人,估计到2050年会达到18亿人,也就是说前50年增加8亿,后 50年增加5亿。所以我们认为中国必须养活、应当养好18亿人。 现在就来分析我们能不能用现在的水资源来养活、养好18亿人。现在党的计划已经变成了 10年净增1个亿。我们把中国和世界上人口超过1000万、国土面积超过300万平方公里的 国家比较一下。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国家世界上有7个大国,亚洲是中国和印度,欧洲是俄罗 斯,北美是加拿大、美国,南美是巴西,另外一个是澳大利亚。在有可比性的这7个大国当 中,我们国家的人口状况可以用一句顺口溜描述,就是“一年生一个加拿大,一年死一个葡 萄牙,一年净增一个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都是大国。关于我们中国妇女的总体妊 娠结构,我们在1985、87年进行过比较深入的7省2市的生育率调查,这次调查是根据全 世界60个国家都采用的同等的问卷。这次调查首次问了一个我们中国妇女的婚内性交频率 的问题,调査结果是我们中国己婚育龄妇女在婚内所承认的性交频率是每周0.65次,低于 美国1.3次正好1倍。也就是说根据这个调查我们可以推算中国妇女的妊娠结构。中国当时 有3.06亿已婚育龄妇女,每年要发生70亿次性交,平均每140次性交受孕一回,那么中国 每年怀孕是5000万次,终止妊娠2500万,每年生2500万。也就是说每年生一个加拿大 流一个加拿大。我们中国妇女的自然生育力是17个,现在实际上是生2.47个,避孕因素抑 制了9.9,约等于10,婚姻因素抑制了2.5,终止妊娠、堕胎的因素抑制了2个,也就是说 17个生育力抑制了14个半,现在还剩2个半。这2个半的数据是来自于第四次全国人口普 查。在城市平均每对夫妇生1.33,乡村是2.84,全国平均2个半。我们的预期寿命是70 岁,其中男的68,女的72。当然这个数字并不完全准确。我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国家统计 局1995年搞了一个1%人口抽样,它统计的中国妇女平均的生育速度是1.46,但它觉得这个 数字太低了,于是公布的时候改成1.85。1993年国家统计的出生率是15.58,但实际公布 的时候上调了2.51。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它觉得自己调查的结果都太低,于是就找了些专
2 米,大概相当于世界的 1/4 到 1/5,不到世界的平均数。但如果跟以色列比,那么我们的水 资源就非常足了。以色列是 600 万人,它的土地 60%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其中沙漠占了 50%, 人均密度 300 人,水资源人均才 260 立方米。中国按照 1998 年的公报,人均水资源是 2600 立方米,正好是以色列的 10 倍。 所以对水资源的认识必须要结合人口。在人口方面我们又有很多谬误。比如中国有一句话叫 做“越生越穷、越穷越生”,实际上这句话就没有任何根据,因为 1959、1960、1961 年是 近一百年来最风调雨顺的三年,中国饿死了 2200 万,这是国家统计局局长、国务院第四次 人口普查办公室主任李成瑞公开发表的数字。而现在我们中国 13 亿人口却还吃得不错,而 且还要减低粮食播种面积一亿亩,而且朱容基说每年要拿出 1200 个亿存粮食。所以人家外 国学者问我,你们不是说越生越穷吗?怎么多生出 7 亿人反倒好了呢?所以这些说法在学术 上都是似是而非的。因此要对水资源的情况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我们就把它跟人口联系一下。 中国人口大约在北宋盛年时,就是公元 1100 年左右,是 1 个亿,当时世界人口是 3 个亿, 而据说当时北宋盛年的国民生产总值相当于世界的 30%或更高,跟美国现在占当今世界生产 总值差不多。所以在历史上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而且宋朝是老百姓吃得都很好。 到了公元 1600 年,中国人口达到 2 个亿,1800 年时达到 3 个亿,1840 年 4 个亿,1950 年 5 个亿,到今年年底达到 13 亿。按照我国的发展战略,再过 50 年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要达到 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小平同志 1989 年说过,一个 15 亿人口的国家生活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 家水平是一个了不起的事情,实现这样一个目标应该是可以做到的。但实际上小平同志算错 了,因为他说的 61 年以后的中等发达水平是按 61 年以前的标准算的。到 2050 年的中等发 达国家水平,绝对不是人均 4000 美元。今年年底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就达到了 4 万美元, 台湾达到了 2 万美元。但即使是这样一个目标也是非常伟大的了。在人口方面,解放后 50 年我们人口净增了 8 亿人,估计到 2050 年会达到 18 亿人,也就是说前 50 年增加 8 亿,后 50 年增加 5 亿。所以我们认为中国必须养活、应当养好 18 亿人。 现在就来分析我们能不能用现在的水资源来养活、养好 18 亿人。现在党的计划已经变成了 10 年净增 1 个亿。我们把中国和世界上人口超过 1000 万、国土面积超过 300 万平方公里的 国家比较一下。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国家世界上有 7 个大国,亚洲是中国和印度,欧洲是俄罗 斯,北美是加拿大、美国,南美是巴西,另外一个是澳大利亚。在有可比性的这 7 个大国当 中,我们国家的人口状况可以用一句顺口溜描述,就是“一年生一个加拿大,一年死一个葡 萄牙,一年净增一个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都是大国。关于我们中国妇女的总体妊 娠结构,我们在 1985、87 年进行过比较深入的 7 省 2 市的生育率调查,这次调查是根据全 世界 60 个国家都采用的同等的问卷。这次调查首次问了一个我们中国妇女的婚内性交频率 的问题,调查结果是我们中国已婚育龄妇女在婚内所承认的性交频率是每周 0.65 次,低于 美国 1.3 次正好 1 倍。也就是说根据这个调查我们可以推算中国妇女的妊娠结构。中国当时 有 3.06 亿已婚育龄妇女,每年要发生 70 亿次性交,平均每 140 次性交受孕一回,那么中国 每年怀孕是 5000 万次,终止妊娠 2500 万,每年生 2500 万。也就是说每年生一个加拿大, 流一个加拿大。我们中国妇女的自然生育力是 17 个,现在实际上是生 2.47 个,避孕因素抑 制了 9.9,约等于 10,婚姻因素抑制了 2.5,终止妊娠、堕胎的因素抑制了 2 个,也就是说 17 个生育力抑制了 14 个半,现在还剩 2 个半。这 2 个半的数据是来自于第四次全国人口普 查。在城市平均每对夫妇生 1.33,乡村是 2.84,全国平均 2 个半。我们的预期寿命是 70 岁,其中男的 68,女的 72。当然这个数字并不完全准确。我举两个例子。一个是国家统计 局 1995 年搞了一个 1%人口抽样,它统计的中国妇女平均的生育速度是 1.46,但它觉得这个 数字太低了,于是公布的时候改成 1.85。1993 年国家统计的出生率是 15.58,但实际公布 的时候上调了 2.51。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它觉得自己调查的结果都太低,于是就找了些专
家搞了一个“专家参数”,这是很荒诞的事情。专家并没有参加调查,只是进行分析。还有 一个例子是彭佩云1991年4月7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一次讲话中,她根据第四次普查的 结果谈到的数字,比1989年统计局统计的人口少了201万。也就是说普查的结果跟统计局 的结果一年就差了201万。还有98年洪水有一个“水落人出”的例子,就是说湖北有一个 镇灾前是57048人,灾后是64096人。为什么呢?因为人口多可以多发水和粮食。所以根据 这些例子,中国现在的人口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口径,不到13个亿,实际上我们认为到今年 年底,我们中国人口已经超过13个亿,高的话可能达到13.6亿 怎么来看待这个问题呢?如果按照人口密度来算,世界上人口超过1000万的有80个国家, 我们排第18位。但由于我们西藏、新疆、青海、内蒙人口较稀少,所以为了精确的进行比 较,我们中国的人口密度就不是140/平方公里,而是240/平方公里了。在比我国人口密度 高的17个国家中,还有12个国家比我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还密。其中有四穷八富。密度 最大的是孟加拉国,940/平方公里:其次是我国台湾省,640/平方公里:第三是韩国,480/ 平方公里;还有荷兰、日本、印度、比利时、斯里兰卡、英国、菲律宾、德国和越南。这 12个国家和地区中只有4个穷的,就是孟加拉国、印度、菲律宾和越南,斯里兰卡跟我们 差不多,剩下7个都远比我们发达。其中最有说服力的是日本,它的人口密度全国平均是 40。所以日本人说,你们中国老说你们各种问题是人多引起的,但这没有道理。还有一个 例子就是以色列。讲到水资源,必须得谈以色列。以色列和我国一样地处东方,都有5000 年历史,所以学以色列不叫西化。中国人口13亿,以色列人口600万,人口密度中国是140/ 平方公里,以色列是300/平方公里。中国建国以后人口增加了2.6倍,从5亿增加到13亿 而以色列人口从60万增加到600万,增长了10倍。中国1998年水资源总量是3.4万亿立 方米,平均是2600平方米:以色列水资源总量是16亿,人均260。我们的淡水里70%用于 灌溉,工业用20%,生活用10%,以色列也是一样。但中国万元产值耗水是683立方米,农 业灌溉488立方米/亩,以色列是350立方米/亩。我们中国有句俗话,叫缺什么浪费什么 缺人才浪费人才,缺水浪费水,缺钱浪费钱。以水为例,我国新疆、宁夏都缺水,新疆人均 2500立方米,宁夏1800立方米,而山西、重庆都是200,北京、天津300。但万元产值用 水量新疆、宁夏是4000立方米,北京200,天津160。这个例子就说明了我们国家是哪缺什 么就浪费什么。以色列的情况给我们作出一个榜样。中国现在又热衷于搞大工程,象什么南 水北调。我觉得在搞这些大工程之前,应该好好考察一下以色列。以色列1948年建国,但 建国不到24小时,某个国家的正规军就入侵,经过独立战争,它死了1%的人口,60万死了 6000。以色列1950年1月就承认了中国,我们国家拖到1992年才承认它。以色列犹太人使 用水已经上升到了一种水文明。就是说一开始人们都说洪水猛兽,都怕水多;到后来就灌溉 了,由漫灌到渠灌,由渠灌到中灌,由中灌到滴灌。以色列用水的文明已经达到了滴灌的境 界。滴灌就是用一个大约200米长、有好多眼的塑料管子进行灌溉。以色列有一个精巧的专 利就是管子上面的这个眼。这个装置有两个作用,一个作用是保证这个眼不被堵,另一个是 离水泵最近的这些眼进水和出水的压力差不多。以色列人这个专利从来不告诉外国人,所以 到目前世界上这个专利还是由以色列人牢牢把握的。但这种堤灌的成本并不高,以色列原装 的这种设备山东寿光进口过,每亩地一次性投资2000元人民币,用好了15-20年。所以我 们学以色列可不是没钱,我们一个三峡就几千个亿。如果拿这些钱去弄堤灌,我们中国就没 问题了 以色列水文明的后面是制度文明,这一点很多人老忽略。什么制度文明呢?比如说以色列人 1952年制定了一部《水法》,里面有几个要点。一是国家的水资源是公共财产的理念,这 跟中国差不多。以色列的土地是可以私有的,但其《水法》中注明地下水等都是国家的。为 工农业和生活提供用水是国家的责任。私人用水的权利取决于用水的目的合不合法。它依法
3 家搞了一个“专家参数”,这是很荒诞的事情。专家并没有参加调查,只是进行分析。还有 一个例子是彭佩云 1991 年 4 月 7 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一次讲话中,她根据第四次普查的 结果谈到的数字,比 1989 年统计局统计的人口少了 201 万。也就是说普查的结果跟统计局 的结果一年就差了 201 万。还有 98 年洪水有一个“水落人出”的例子,就是说湖北有一个 镇灾前是 57048 人,灾后是 64096 人。为什么呢?因为人口多可以多发水和粮食。所以根据 这些例子,中国现在的人口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口径,不到 13 个亿,实际上我们认为到今年 年底,我们中国人口已经超过 13 个亿,高的话可能达到 13.6 亿。 怎么来看待这个问题呢?如果按照人口密度来算,世界上人口超过 1000 万的有 80 个国家, 我们排第 18 位。但由于我们西藏、新疆、青海、内蒙人口较稀少,所以为了精确的进行比 较,我们中国的人口密度就不是 140/平方公里,而是 240/平方公里了。在比我国人口密度 高的 17 个国家中,还有 12 个国家比我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还密。其中有四穷八富。密度 最大的是孟加拉国,940/平方公里;其次是我国台湾省,640/平方公里;第三是韩国,480/ 平方公里;还有荷兰、日本、印度、比利时、斯里兰卡、英国、菲律宾、德国和越南。这 12 个国家和地区中只有 4 个穷的,就是孟加拉国、印度、菲律宾和越南,斯里兰卡跟我们 差不多,剩下 7 个都远比我们发达。其中最有说服力的是日本,它的人口密度全国平均是 340。所以日本人说,你们中国老说你们各种问题是人多引起的,但这没有道理。还有一个 例子就是以色列。讲到水资源,必须得谈以色列。以色列和我国一样地处东方,都有 5000 年历史,所以学以色列不叫西化。中国人口 13 亿,以色列人口 600 万,人口密度中国是 140/ 平方公里,以色列是 300/平方公里。中国建国以后人口增加了 2.6 倍,从 5 亿增加到 13 亿; 而以色列人口从 60 万增加到 600 万,增长了 10 倍。中国 1998 年水资源总量是 3.4 万亿立 方米,平均是 2600 平方米;以色列水资源总量是 16 亿,人均 260。我们的淡水里 70%用于 灌溉,工业用 20%,生活用 10%,以色列也是一样。但中国万元产值耗水是 683 立方米,农 业灌溉 488 立方米/亩,以色列是 350 立方米/亩。我们中国有句俗话,叫缺什么浪费什么。 缺人才浪费人才,缺水浪费水,缺钱浪费钱。以水为例,我国新疆、宁夏都缺水,新疆人均 2500 立方米,宁夏 1800 立方米,而山西、重庆都是 200,北京、天津 300。但万元产值用 水量新疆、宁夏是 4000 立方米,北京 200,天津 160。这个例子就说明了我们国家是哪缺什 么就浪费什么。以色列的情况给我们作出一个榜样。中国现在又热衷于搞大工程,象什么南 水北调。我觉得在搞这些大工程之前,应该好好考察一下以色列。以色列 1948 年建国,但 建国不到 24 小时,某个国家的正规军就入侵,经过独立战争,它死了 1%的人口,60 万死了 6000。以色列 1950 年 1 月就承认了中国,我们国家拖到 1992 年才承认它。以色列犹太人使 用水已经上升到了一种水文明。就是说一开始人们都说洪水猛兽,都怕水多;到后来就灌溉 了,由漫灌到渠灌,由渠灌到中灌,由中灌到滴灌。以色列用水的文明已经达到了滴灌的境 界。滴灌就是用一个大约 200 米长、有好多眼的塑料管子进行灌溉。以色列有一个精巧的专 利就是管子上面的这个眼。这个装置有两个作用,一个作用是保证这个眼不被堵,另一个是 离水泵最近的这些眼进水和出水的压力差不多。以色列人这个专利从来不告诉外国人,所以 到目前世界上这个专利还是由以色列人牢牢把握的。但这种堤灌的成本并不高,以色列原装 的这种设备山东寿光进口过,每亩地一次性投资 2000 元人民币,用好了 15-20 年。所以我 们学以色列可不是没钱,我们一个三峡就几千个亿。如果拿这些钱去弄堤灌,我们中国就没 问题了。 以色列水文明的后面是制度文明,这一点很多人老忽略。什么制度文明呢?比如说以色列人 1952 年制定了一部《水法》,里面有几个要点。一是国家的水资源是公共财产的理念,这 跟中国差不多。以色列的土地是可以私有的,但其《水法》中注明地下水等都是国家的。为 工农业和生活提供用水是国家的责任。私人用水的权利取决于用水的目的合不合法。它依法
成立了以农业部部长任主席的水利理事会,由其具体来制定配水的标准。理事会有36名成 员,其中2/3来自公众,1/3由政府任命。这是它的一个制度保证。政府任命水利总监监管 国家水资源,农业部长负责实施水法。在司法制度上还设立了一个专门的水利法庭。也就是 说在水法的领域它搞了一个三权分立。它认识到了只有权力才能制约权力。我们中国经常说 胡话,比如说群众监督,群众没有权力怎么监督?有权的人干什么事情连告诉都不告诉你。 此外,以色列政府60年代规定了用水配额,在配额之内的农民灌溉用水一律免费。我们国 家与此不同。我国一有什么事就喊着涨价,涨价的钱就被有关部门分了。所以涨价没有起任 何好作用。比如说最近广州自来水要涨价,《南方周末》里刊登了一篇文章,大体意思就是 说你要涨价按照现在法规要有听众会,听众会里必须得有人民代表,而广东省涨价根本就没 跟人民代表商量。这被记者桶出来以后,就不得不请了人民代表接受质询。人民代表提了几 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广东省自来水公司前年还赚钱,而去年就开始亏损了?他们 答不出来。实际上他们涨价搞了一个双挂钩,就是自来水公司可以按涨价后的营业额提一定 的百分比变成工资。所以有这种利益机制,他当然就喜欢涨价。所以说现在我们应该看看以 色列水资源文明后面的软的东西。也就是说以色列的水非常奇缺,但它管水有一套程序。所 以我们现在不要先去看水价是怎么构成的,因为这些具体问题找一个明白人就能给你搞明 白。现在中国真正的问题是制度上的问题。以色列的用水配额中农民可以无偿用水,而且还 要保证水用在最有效、最经济的地方。以色列60年代制定用水配额后,一直没有改变,因 此农民在得到无偿供水后,就有动力讲水加以最有效的利用。这实际上是逼出来的,因为如 果用水超出配额,水就开始涨价。这个配额也是非常公平的。 咱们国家现在的管理体制原来是按照政治经济原则建立起来的,所以我们现在就提出来应按 照经济生态原则建立用水补偿机制。经济生态原则,就是按照我们现在的9大流域系统、即 按照分水岭的原则,来划分水资源管理的界限。现在我们划界不是按照这个原则,而是按照 政治经济原则。水具有流动性,现在国际法上有一个争论,就是一个国家是否对流经本国的 水享有完全的主权?比如说南长江一出去就叫湄公河,它是亚洲多瑙河,途径几个国家。那 么南长江的水是谁的?按照国际法的一种理念,水具有流动性,所以不能说从哪个国家流水 就是哪个国家的,否则你在上游修一个坝,底下就不干了。所以水有流动性,有主水、客水 之说。因此对水是享有有限主权。这实际上是一个理念的问题。所以我们主张以经济生态原 则取代政治经济原则来划分水的管理体制。比如说黄河在我国流经7、8个省,干旱时大家 都抢水,所以黄河1972年就开始断流,变成季节河,雨季有水旱季无水。到1997年黄河变 成内陆河,就是跨年度断流。所以有句话叫“风在吼,马在叫,黄河没水怎么咆哮”,“黄 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开封不复还”。还有个民谣叫“长江边黄河,黄河变湖泊,华北变沙 漠”。去年还不错,我们有个比较明智的领导就是温家宝总理,他主持黄河几个省的分水工 作,所以去年黄河的水又流到海里去了。所以中国的问题绝对不是人多、不是自然资源的事 中国后头全都是制度问题 说到经济生态原则,我再给大家讲一个我们中国的例子,就是都江堰。大家都知道,我们中 国古代有两个伟大的工程,一个是长城,一个是都江堰。都江堰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古代蜀 国后来被秦国并吞了,当时李滨父子在当地做了官,就带领当地人“三个文明一起抓”修都 江堰。首先他抓“精神文明”,就是说当地人信民间宗教,李滨就尊重这种民间宗教,这实 际上就属于精神文明。他又引进了当时秦国国内用的铁器,这就是“技术文明”。还有他重 视“制度文明”。大家都知道闽江是我国2、300条二级支流中最大的一条。所谓二级支流 就是这条河不直接流进大海。闽江靠的就是它的道文化。同样,都江堰后面也是道文化,道 文化后面又是巫文化。“巫”是什么意思呢?上面一横表示天,下面一横表示地,中间一竖 表示天地的沟通,两人表示沟通天地的全能智者。实际上古代知识分子就叫巫。我们现在把
4 成立了以农业部部长任主席的水利理事会,由其具体来制定配水的标准。理事会有 36 名成 员,其中 2/3 来自公众,1/3 由政府任命。这是它的一个制度保证。政府任命水利总监监管 国家水资源,农业部长负责实施水法。在司法制度上还设立了一个专门的水利法庭。也就是 说在水法的领域它搞了一个三权分立。它认识到了只有权力才能制约权力。我们中国经常说 胡话,比如说群众监督,群众没有权力怎么监督?有权的人干什么事情连告诉都不告诉你。 此外,以色列政府 60 年代规定了用水配额,在配额之内的农民灌溉用水一律免费。我们国 家与此不同。我国一有什么事就喊着涨价,涨价的钱就被有关部门分了。所以涨价没有起任 何好作用。比如说最近广州自来水要涨价,《南方周末》里刊登了一篇文章,大体意思就是 说你要涨价按照现在法规要有听众会,听众会里必须得有人民代表,而广东省涨价根本就没 跟人民代表商量。这被记者桶出来以后,就不得不请了人民代表接受质询。人民代表提了几 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广东省自来水公司前年还赚钱,而去年就开始亏损了?他们 答不出来。实际上他们涨价搞了一个双挂钩,就是自来水公司可以按涨价后的营业额提一定 的百分比变成工资。所以有这种利益机制,他当然就喜欢涨价。所以说现在我们应该看看以 色列水资源文明后面的软的东西。也就是说以色列的水非常奇缺,但它管水有一套程序。所 以我们现在不要先去看水价是怎么构成的,因为这些具体问题找一个明白人就能给你搞明 白。现在中国真正的问题是制度上的问题。以色列的用水配额中农民可以无偿用水,而且还 要保证水用在最有效、最经济的地方。以色列 60 年代制定用水配额后,一直没有改变,因 此农民在得到无偿供水后,就有动力讲水加以最有效的利用。这实际上是逼出来的,因为如 果用水超出配额,水就开始涨价。这个配额也是非常公平的。 咱们国家现在的管理体制原来是按照政治经济原则建立起来的,所以我们现在就提出来应按 照经济生态原则建立用水补偿机制。经济生态原则,就是按照我们现在的 9 大流域系统、即 按照分水岭的原则,来划分水资源管理的界限。现在我们划界不是按照这个原则,而是按照 政治经济原则。水具有流动性,现在国际法上有一个争论,就是一个国家是否对流经本国的 水享有完全的主权?比如说南长江一出去就叫湄公河,它是亚洲多瑙河,途径几个国家。那 么南长江的水是谁的?按照国际法的一种理念,水具有流动性,所以不能说从哪个国家流水 就是哪个国家的,否则你在上游修一个坝,底下就不干了。所以水有流动性,有主水、客水 之说。因此对水是享有有限主权。这实际上是一个理念的问题。所以我们主张以经济生态原 则取代政治经济原则来划分水的管理体制。比如说黄河在我国流经 7、8 个省,干旱时大家 都抢水,所以黄河 1972 年就开始断流,变成季节河,雨季有水旱季无水。到 1997 年黄河变 成内陆河,就是跨年度断流。所以有句话叫“风在吼,马在叫,黄河没水怎么咆哮”,“黄 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开封不复还”。还有个民谣叫“长江边黄河,黄河变湖泊,华北变沙 漠”。去年还不错,我们有个比较明智的领导就是温家宝总理,他主持黄河几个省的分水工 作,所以去年黄河的水又流到海里去了。所以中国的问题绝对不是人多、不是自然资源的事, 中国后头全都是制度问题。 说到经济生态原则,我再给大家讲一个我们中国的例子,就是都江堰。大家都知道,我们中 国古代有两个伟大的工程,一个是长城,一个是都江堰。都江堰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古代蜀 国后来被秦国并吞了,当时李滨父子在当地做了官,就带领当地人“三个文明一起抓”修都 江堰。首先他抓“精神文明”,就是说当地人信民间宗教,李滨就尊重这种民间宗教,这实 际上就属于精神文明。他又引进了当时秦国国内用的铁器,这就是“技术文明”。还有他重 视“制度文明”。大家都知道闽江是我国 2、300 条二级支流中最大的一条。所谓二级支流 就是这条河不直接流进大海。闽江靠的就是它的道文化。同样,都江堰后面也是道文化,道 文化后面又是巫文化。“巫”是什么意思呢?上面一横表示天,下面一横表示地,中间一竖 表示天地的沟通,两人表示沟通天地的全能智者。实际上古代知识分子就叫巫。我们现在把
巫贬的全成巫婆了。巫文化中发展出道家的水文化,它认为水是最好的,把水当作一种原始 的宗教信仰,是一种“精神文明”。所以我们国家在这个地方经常发生错误。比如我们经常 说的“相信科学、反对迷信”就是一种错误说法,因为科学是求真的问题,它是与荒谬相对 立而言的,善和美是它所解决不了的。而宗教信仰本来就不是科学,而是神学。神学和科学 都有价值,它解决的是人的信仰问题,也就是说人的心灵的一种寄托、对社会公正的一种内 心的追求。科学属于理性,而信仰属于感性,二者完全不是一回事。一个健全的社会两者都 得具备。迷信的对立面是轻信,所以用科学反对迷信,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所以我们在 研究水资源的时候必须得重视都江堰的这种美学、这种信仰。都江堰属于巴蜀文化,而巴蜀 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它对于水、对于天人合一、对于天地人的关系处理得很好。它不象工 业化,工业化我们叫“理性的狂妄”。我们把这种“理性的狂妄”也学来了,而且有过之而 无不及。我们当时有一首诗,叫“天上没有玉皇,海底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 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我说你是谁?你就是混蛋。都江堰现在是自由灌溉2250年, 是全世界“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一典范,举世无双。最近四川要修一个水库,被列为西部 10大工程之一和四川省1号工程。本来这个坝是在1958年大跃进时,人们说李滨父子都老 了,古代没有本事修坝,现在我们有本事了。这种认识是个阴暗心理,就是不去正面、积极 的理解古人,而怨人家没本事。当时坝修好以后,1961、62年一场大雨泥沙俱下给冲垮了。 现在还有坝的残址。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就是西高东低、雨热同期、泥沙俱下、旱涝交替。 所以中国古代为什么不修坝,用积极的态度来理解,就是解决不了泥沙问题。如果坝修起来, 则泥沙俱下时坝就变成了泥库。所有的水库都解决不了泥沙问题。而我们国家对泥沙的硏究 是非常不认真的。我们这次到闽江,听他们的总工程师讲,我们中国真正的泥沙观测站就没 有几个,历史最悠久的就是闽江,但无非也就是观测100米。所以我们国家关于泥沙的原始 数据、泥沙的基础工作根本就没底。我们认为都江堰的四六分水非常之美、非常之善,它是 二十一世纪国际新秩序的量化原则。就是说我们不能对半分,这是平均主义:但我们又不能 三七开、二八开,这样太欺负人了。所以我修一个水坝,洪水的时候要四,枯水的时候要六 我就多要一点。这也是我们设立水资源管理和补偿机制的一个量化原则。这个量化原则可不 是什么“专家参数”,它是2250年实践检验的结果。所以外国的水利专家来到中国,都开 玩笑说都江堰是外星人修的,也就是活神仙从天上下来修的。也就是说对于中国古代人的这 种智慧,即使现在工业化的西方也佩服的五体投地。为什么呢?从70年代末、90年代初, 美国开始不修坝了,它经过仔细反思和权衡,认为修坝的弊大于利。有一本书里说,一个日 本议员1996年考察美国,目的是了解拥有一流的筑坝技术、在国内外修筑了许多著名大坝 的美国,何以能翻然改进,官民一心的宣布,美国己经告别了修坝的时代,美国永远不再修 筑大型水坝?今天美国的河流政策有了极大的转变,第一不再建筑大型水坝,第二拆除存在 老化和安全问题的大坝,第三没有拆除的水坝按照规定向下游开闸放水。这是因为美国人认 识到了,大型水坝对河流和生态造成的破坏是不可挽回的,也是大坝带来的效益所不能弥补 的。这就修正了对自然的看法,批判了300年来工业化的所谓“理性的狂妄”,用环保主义 代替了物质至上主义。日本人也认为美国的方向是正确的,日本应当学习美国,尽早停止人 类的愚行,给后代留下健康流淌的河流。都江堰这种自由灌溉的思想已被现在的实践所证明 是正确的。所以说都江堰背后的这种系统工程、水的文化、对人的信仰尊重都是现代人应当 借鉴的。在国外一提起都江堰,凡是文明程度比较高的外国人都非常佩服。 所以一个是以色列,一个是都江堰,都值得我们认真的研究。 现在我再谈谈所谓搞大型工程背后的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准备。如果我们没有一个合理的 制度安排,那么只要搞大型工程,必败无疑。此外,光找一些只懂技术、而没有人文色彩的 专家是不行的。有一句话叫做“如果科学家没有人文,他们就是瞎子;如果他们贬低人文
5 巫贬的全成巫婆了。巫文化中发展出道家的水文化,它认为水是最好的,把水当作一种原始 的宗教信仰,是一种“精神文明”。所以我们国家在这个地方经常发生错误。比如我们经常 说的“相信科学、反对迷信”就是一种错误说法,因为科学是求真的问题,它是与荒谬相对 立而言的,善和美是它所解决不了的。而宗教信仰本来就不是科学,而是神学。神学和科学 都有价值,它解决的是人的信仰问题,也就是说人的心灵的一种寄托、对社会公正的一种内 心的追求。科学属于理性,而信仰属于感性,二者完全不是一回事。一个健全的社会两者都 得具备。迷信的对立面是轻信,所以用科学反对迷信,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所以我们在 研究水资源的时候必须得重视都江堰的这种美学、这种信仰。都江堰属于巴蜀文化,而巴蜀 文化的一个特点,就是它对于水、对于天人合一、对于天地人的关系处理得很好。它不象工 业化,工业化我们叫“理性的狂妄”。我们把这种“理性的狂妄”也学来了,而且有过之而 无不及。我们当时有一首诗,叫“天上没有玉皇,海底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 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我说你是谁?你就是混蛋。都江堰现在是自由灌溉 2250 年, 是全世界“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一典范,举世无双。最近四川要修一个水库,被列为西部 10 大工程之一和四川省 1 号工程。本来这个坝是在 1958 年大跃进时,人们说李滨父子都老 了,古代没有本事修坝,现在我们有本事了。这种认识是个阴暗心理,就是不去正面、积极 的理解古人,而怨人家没本事。当时坝修好以后,1961、62 年一场大雨泥沙俱下给冲垮了。 现在还有坝的残址。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就是西高东低、雨热同期、泥沙俱下、旱涝交替。 所以中国古代为什么不修坝,用积极的态度来理解,就是解决不了泥沙问题。如果坝修起来, 则泥沙俱下时坝就变成了泥库。所有的水库都解决不了泥沙问题。而我们国家对泥沙的研究 是非常不认真的。我们这次到闽江,听他们的总工程师讲,我们中国真正的泥沙观测站就没 有几个,历史最悠久的就是闽江,但无非也就是观测 100 米。所以我们国家关于泥沙的原始 数据、泥沙的基础工作根本就没底。我们认为都江堰的四六分水非常之美、非常之善,它是 二十一世纪国际新秩序的量化原则。就是说我们不能对半分,这是平均主义;但我们又不能 三七开、二八开,这样太欺负人了。所以我修一个水坝,洪水的时候要四,枯水的时候要六, 我就多要一点。这也是我们设立水资源管理和补偿机制的一个量化原则。这个量化原则可不 是什么“专家参数”,它是 2250 年实践检验的结果。所以外国的水利专家来到中国,都开 玩笑说都江堰是外星人修的,也就是活神仙从天上下来修的。也就是说对于中国古代人的这 种智慧,即使现在工业化的西方也佩服的五体投地。为什么呢?从 70 年代末、90 年代初, 美国开始不修坝了,它经过仔细反思和权衡,认为修坝的弊大于利。有一本书里说,一个日 本议员 1996 年考察美国,目的是了解拥有一流的筑坝技术、在国内外修筑了许多著名大坝 的美国,何以能翻然改进,官民一心的宣布,美国已经告别了修坝的时代,美国永远不再修 筑大型水坝?今天美国的河流政策有了极大的转变,第一不再建筑大型水坝,第二拆除存在 老化和安全问题的大坝,第三没有拆除的水坝按照规定向下游开闸放水。这是因为美国人认 识到了,大型水坝对河流和生态造成的破坏是不可挽回的,也是大坝带来的效益所不能弥补 的。这就修正了对自然的看法,批判了 300 年来工业化的所谓“理性的狂妄”,用环保主义 代替了物质至上主义。日本人也认为美国的方向是正确的,日本应当学习美国,尽早停止人 类的愚行,给后代留下健康流淌的河流。都江堰这种自由灌溉的思想已被现在的实践所证明 是正确的。所以说都江堰背后的这种系统工程、水的文化、对人的信仰尊重都是现代人应当 借鉴的。在国外一提起都江堰,凡是文明程度比较高的外国人都非常佩服。 所以一个是以色列,一个是都江堰,都值得我们认真的研究。 现在我再谈谈所谓搞大型工程背后的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准备。如果我们没有一个合理的 制度安排,那么只要搞大型工程,必败无疑。此外,光找一些只懂技术、而没有人文色彩的 专家是不行的。有一句话叫做“如果科学家没有人文,他们就是瞎子;如果他们贬低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