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七中 2011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注意:第I卷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第Ⅱ卷答在答题卷上,作文写在作文纸上 第I卷(选择题,共30分) 、(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载体转载讥诮传俊俏哄堂大笑/一哄而散 B.棱角/菱角伺候饲养硕果累累/白骨累累 C.强求/牵强隽永镌刻刚愎自用/无裨于事 D.入殓眼睑纰漏/霹雳有恃无恐/两山对峙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临摹煞车化妆品声名鹊起 B.寒暄剧增拌脚石防患未然 C.仓皇宣泄公积金一如继往 D.厮打装璜候车室要言不烦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想当初,“芙蓉姐姐”以其夸张的造型风格成为网络媒体的焦点,曾几何时,还是 被杭州乞丐流浪者——“犀利哥ˆ这样的新兴网络红人所替代,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 B.生与死是人生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但在我们的文化中,死亡却是讳莫如深的话题 人们不愿说死,更不愿讨论有关死亡的问题 C.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发射是一项精密、系统的工作,任何一个环节偶尔出现的失误 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D.面对群众的质问,这个假装残疾骗人钱财的“职业乞丐”意识到情况不妙,显得有 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灰溜溜地离开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透过近期频繁的“美韩”联合军演,我们不仅可以预见东亚及泛太平洋地区军事格 局的发展脉络和走向,而且能解读出朝鲜半岛局势的变化。 B.在利比亚安全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中国政府迅速有序地展开了冷战结束后 规模最大的撤侨行动,这进一步激发了海外华侨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C.“中国首善”陈光标赴台高调捐赠的行为究竟是行善还是作秀,香港时事评论员赵
四川省成都七中 2011 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 语 文 试 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总分:150 分 注意:第Ⅰ卷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第Ⅱ卷答在答题卷上,作文写在作文纸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 30 分) 一、(12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载.体/转载. 讥诮./俊俏. 哄.堂大笑/一哄.而散 B.棱.角/菱.角 伺.候/饲.养 硕果累累../白骨累累.. C.强.求/牵强. 隽.永/镌.刻 刚愎.自用/无裨.于事 D.入殓./眼睑. 纰.漏/霹.雳 有恃.无恐/两山对峙.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临摹 煞车 化妆品 声名鹊起 B.寒暄 剧增 拌脚石 防患未然 C.仓皇 宣泄 公积金 一如继往 D.厮打 装璜 候车室 要言不烦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想当初,“芙蓉姐姐”以其夸张的造型风格成为网络媒体的焦点,曾几何时 ....,还是 被杭州乞丐流浪者——“犀利哥”这样的新兴网络红人所替代,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 野。 B.生与死是人生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但在我们的文化中,死亡却是讳莫如深 ....的话题, 人们不愿说死,更不愿讨论有关死亡的问题。 C.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发射是一项精密、系统的工作,任何一个环节偶尔..出现的失误, 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D.面对群众的质问,这个假装残疾骗人钱财的“职业乞丐”意识到情况不妙,显得有 些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 .........,灰溜溜地离开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透过近期频繁的“美韩”联合军演,我们不仅可以预见东亚及泛太平洋地区军事格 局的发展脉络和走向,而且能解读出朝鲜半岛局势的变化。 B.在利比亚安全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中国政府迅速有序地展开了冷战结束后 规模最大的撤侨行动,这进一步激发了海外华侨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C.“中国首善”陈光标赴台高调捐赠的行为究竟是行善还是作秀,香港时事评论员赵
嘉一对此的评价是肯定的。 D.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形势下,专家们认为,广大出口加工型企业只有大力开拓国 内市场,学会内销外销两条腿走路,才能逐步完善企业销售网络,实现自救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 寻思是作文的第一步重要工作。思有思路,思路有畅通时也有蔽塞时。大约要思路畅通 须是精力弥满,脑筋清醒,再加上风日清和,窗明几净,临时没有外扰败兴,杂念萦怀。这 时候静坐凝思,新意自会像泉水涌现,一新意酿成另一新意;如此辗转生发,写作便成了人 生一件最大的乐事。一般“意兴淋漓″的文章大半都是如此做成。提笔作文时最好能选择这 种境界,并且最好能制造这种境界。不过这是理想,有时这种境界不容易得到,有时虽然条 件具备,文思仍然蔽塞。在蔽塞时,我们是否就应放下呢?抽象的理论姑且丢开,只就许多 著名的作家的经验来看,苦思也有苦思的收获。唐人有“吟成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传说 李白讥诮杜甫说“借问近来太瘦生,总为从来作诗苦”,李长吉的母亲说“呕心肝乃已。福 楼拜有一封信札,写他著书的艰难说:“我今天弄得头昏脑晕,灰心丧气,我做了四个钟头 没有做出一句来,今天整天没有写成一行,虽然涂去了一百行。这工作真难!艺术啊,你是 什么恶魔为什么要这样咀嚼我们的心血?”但是他们的成就未始不从这种艰苦奋斗得来。元 遗山《与张仲杰论文诗》说:“文章岀苦心,谁以苦心为?”大作家看重“苦心",于此可见。 就我个人所能看得到的来说,苦心从不会白费的。思路太畅时,我们信笔直书,少控制,常 易流于浮滑;苦思才能剥茧抽丝,鞭辟λ里,处处从深-层着想,才能沉着委婉,此其一 苦思在当时或许无所得但是在潜意识中它的工作仍在酝酿到成熟时可以冖一旦豁然贯通″, 普通所谓“灵感”大半都先经苦思的准备,到了适当的时机便突然涌现"”,此其二。难关可 以打通,平路便可驰骋自如。苦思是打通难关的努力,经过一番苦思的训练之后,手腕便逐 渐娴熟,思路便不易落平凡,纵遇极难驾御的情境也可以手挥目送,行所无事,此其三。大 抵文章的畅适境界有两种,有生来即畅适者,有经过艰苦经营而后畅适者。就已成功的作品 看,好像都很平易,其实这中间分别很大,入手即平易者难免肤浅,由困难中获得平易者大
嘉一对此的评价是肯定的。 D.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形势下,专家们认为,广大出口加工型企业只有大力开拓国 内市场,学会内销外销两条腿走路,才能逐步完善企业销售网络,实现自救。 二、(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7 题。(9 分) 寻思是作文的第一步重要工作。思有思路,思路有畅通时也有蔽塞时。大约要思路畅通, 须是精力弥满,脑筋清醒,再加上风日清和,窗明几净,临时没有外扰败兴,杂念萦怀。这 时候静坐凝思,新意自会像泉水涌现,一新意酿成另一新意;如此辗转生发,写作便成了人 生一件最大的乐事。一般“意兴淋漓”的文章大半都是如此做成。提笔作文时最好能选择这 种境界,并且最好能制造这种境界。不过这是理想,有时这种境界不容易得到,有时虽然条 件具备,文思仍然蔽塞。在蔽塞时,我们是否就应放下呢?抽象的理论姑且丢开,只就许多 著名的作家的经验来看,苦思也有苦思的收获。唐人有“吟成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传说, 李白讥诮杜甫说“借问近来太瘦生,总为从来作诗苦”,李长吉的母亲说“呕心肝乃已”。福 楼拜有一封信札,写他著书的艰难说:“我今天弄得头昏脑晕,灰心丧气,我做了四个钟头, 没有做出一句来,今天整天没有写成一行,虽然涂去了一百行。这工作真难!艺术啊,你是 什么恶魔?为什么要这样咀嚼我们的心血?”但是他们的成就未始不从这种艰苦奋斗得来。元 遗山《与张仲杰论文诗》说:“文章出苦心,谁以苦心为?”大作家看重“苦心”,于此可见。 就我个人所能看得到的来说,苦心从不会白费的。思路太畅时,我们信笔直书,少控制,常 易流于浮滑;苦思才能剥茧抽丝,鞭辟入里,处处从深一层着想,才能沉着委婉,此其一。 苦思在当时或许无所得,但是在潜意识中它的工作仍在酝酿,到成熟时可以“一旦豁然贯通”, 普通所谓“灵感”大半都先经苦思的准备,到了适当的时机便突然涌现”,此其二。难关可 以打通,平路便可驰骋自如。苦思是打通难关的努力,经过一番苦思的训练之后,手腕便逐 渐娴熟,思路便不易落平凡,纵遇极难驾御的情境也可以手挥目送,行所无事,此其三。大 抵文章的畅适境界有两种,有生来即畅适者,有经过艰苦经营而后畅适者。就已成功的作品 看,好像都很平易,其实这中间分别很大,入手即平易者难免肤浅,由困难中获得平易者大
半深刻耐人寻味,这是铅锡与百炼精钢的分别;也是衰简斋与陶渊明的分别。王介甫所说的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是文章的胜境。(节选自朱光潜《谈文学》) 5.原文有画线句子“一般‘意兴淋漓”的文章大半都是如此做成”,不符合句中“此”字所 指的一项是 A.做好“寻思”这一作文的第一步的重要工作 B.精力弥满,脑筋清醒,周围环境宜人,适合创作 C.思想上没有杂念,外界没有影响、干扰的因素。 D.凝神中新意不断地涌现,达到了写作最理想的境界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人有“吟成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传说,这说的就是“苦思”,正是这种苦思 才有了作者的创作成就。 B.思路太畅时信笔直书,缺少控制,就会流于浮滑;而苦思就能逐步深入,想得深刻, 写出的文章沉着委婉, C.人们所说的“灵感”大都是在苦思中酝酿,它会经过苦思的准备,一旦到了成熟的 时候就突然涌现出来 D.苦思的训练会使写作方法逐渐娴熟,思路不易不落平凡,即使极难驾御的情境也可 以得心应手地把握和表现 7.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思路畅通是作文的理想境界,但是这种境界不容易得到,一旦具备了思路畅通的条 件,文思就不会蔽塞了 B.苦思有多方面的收获,它能使作文摆脱浮滑,为“灵感”的涌现做准备,可以打破 作文中的难关,达到作文的最佳境界。 C.作文的畅适境界有生来的,也有艰苦经营的,成功的作品虽然分别很大,但是它们 具有共同点,那就是平易 D.由苦思获得平易的文章深刻耐人寻味,王介甫的“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 辛”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梁彦光,字脩芝,安定乌氏人也。彦光少岐嶷,有至性,其父毎谓所亲曰 此兒有风骨,当兴吾宗。魏大统未,入学,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 母忧去职,毁瘠过礼。未几,起令视事,帝见其毁甚,嗟叹久之。后为御正下大 夫,从帝平齐,以功授开府、阳城县公。宣帝即位,拜华州刺史,进封华阴郡公, 以阳城公转封一子。后拜柱国、青州刺史。属帝崩,不之官。 隋文帝受禅,以为岐州刺史,兼领宫监,甚有惠政,嘉禾连理,岀于州境 上嘉其能,下诏褒美,赐粟五百斛,以厉清正。后转相州刺史。彦光前在岐州
半深刻耐人寻味,这是铅锡与百炼精钢的分别;也是衰简斋与陶渊明的分别。王介甫所说的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是文章的胜境。(节选自朱光潜《谈文学》) 5.原文有画线句子“一般‘意兴淋漓’的文章大半都是如此做成”,不符合句中“此”字所 指的一项是 ( ) A.做好“寻思”这一作文的第一步的重要工作。 B.精力弥满,脑筋清醒,周围环境宜人,适合创作。 C.思想上没有杂念,外界没有影响、干扰的因素。 D.凝神中新意不断地涌现,达到了写作最理想的境界。 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唐人有“吟成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传说,这说的就是“苦思”,正是这种苦思 才有了作者的创作成就。 B.思路太畅时信笔直书,缺少控制,就会流于浮滑;而苦思就能逐步深入,想得深刻, 写出的文章沉着委婉, C.人们所说的“灵感”大都是在苦思中酝酿,它会经过苦思的准备,一旦到了成熟的 时候就突然涌现出来。 D.苦思的训练会使写作方法逐渐娴熟,思路不易不落平凡,即使极难驾御的情境也可 以得心应手地把握和表现。 7.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 A.思路畅通是作文的理想境界,但是这种境界不容易得到,一旦具备了思路畅通的条 件,文思就不会蔽塞了。 B.苦思有多方面的收获,它能使作文摆脱浮滑,为“灵感”的涌现做准备,可以打破 作文中的难关,达到作文的最佳境界。 C.作文的畅适境界有生来的,也有艰苦经营的,成功的作品虽然分别很大,但是它们 具有共同点,那就是平易。 D.由苦思获得平易的文章深刻耐人寻味,王介甫的“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 辛”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三、(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0 题。 梁彦光,字脩芝,安定乌氏人也。彦光少岐嶷,有至性,其父每谓所亲曰: “此兒有风骨,当兴吾宗。”魏大统末,入学,略涉经史,有规检,造次..必以礼。 母忧去职,毁瘠过礼。未几,起令视事..,帝见其毁甚,嗟叹久之。后为御正下大 夫,从帝平齐,以功授开府、阳城县公。宣帝即位,拜华州刺史,进封华阴郡公, 以阳城公转封一子。后拜柱国、青州刺史。属.帝崩,不之官。 隋文帝受禅,以为岐州刺史,兼领宫监,甚有惠政,嘉禾连理,出于州境。 上嘉其能,下诏褒美,赐粟五百斛,以厉清正。后转相州刺史。彦光前在岐州
其俗颇质,以静镇之,合境大安,奏课连最,为天下第一。及居相州,如岐州法。 鄴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政。上闻而谴之,竟坐免。岁余, 拜赵州刺史。彦光日:“臣前待罪相州,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 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从之,复为相州刺史 豪猾者闻彦光自请来,莫不嗤笑。彦光下车,发擿奷隐,有若神明,狡猾莫不潜 窜,合境大骇。初,齐亡后,衣冠士人,多迁关内,唯技巧商贩及乐户之家,移 实州郭。由是人情险玻,妄起风谣,诉讼官人,万端干变。彦光欲革其弊,乃用 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 亲临策试。有勤学异等,聪令有闻者,升堂设馔,其余并坐廊下。有好诤讼惰业 无成者,坐之庭中,设以草具。及大成当举,行宾贡之礼;又于郊外祖道,并以 财物资之。于是人皆克励,风俗大改 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 令观孔子庙中韩伯瑜母杖不痛,哀母力衰,对母悲泣之像。通遂感悟,悲愧若无 容者。彦光训喻而遣之,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吏人感悦,略无诤讼。卒官, 赠冀定瀛青四州刺史,谥日襄。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造次必以礼 造次:匆忙 B.未几,起令视事 视事:到职办公 C.属帝崩,不之官 属:告诉,吩咐 上闻而谴之,竟坐免 坐:因此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彦光训喻而遣之 ②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B.①赐粟五百斛,以厉清正 ②敛赀财以送其行 C.①称其不能理政 ②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D.①乃用秩俸之物 ②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彦光极有孝心,母亲去世,他悲痛欲绝,超过礼法,皇上也为之感叹
其俗颇质,以静镇之,合境大安,奏课连最,为天下第一。及居相州,如岐州法。 鄴都杂俗,人多变诈,为之作歌,称其不能理政。上闻而谴之,竟坐.免。岁余, 拜赵州刺史。彦光曰:“臣前待罪相州,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不谓天恩 复垂收采。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从之,复为相州刺史。 豪猾者闻彦光自请来,莫不嗤笑。彦光下车,发擿奸隐,有若神明,狡猾莫不潜 窜,合境大骇。初,齐亡后,衣冠士人,多迁关内,唯技巧商贩及乐户之家,移 实州郭。由是人情险诐,妄起风谣,诉讼官人,万端千变。彦光欲革其弊,乃用 秩俸之物,招致山东大儒,每乡立学,非圣哲之书不得教授。常以季月召集之, 亲临策试。有勤学异等,聪令有闻者,升堂设馔,其余并坐廊下。有好诤讼惰业 无成者,坐之庭中,设以草具。及大成当举,行宾贡之礼;又于郊外祖道,并以 财物资之。于是人皆克励,风俗大改。 有滏阳人焦通,性酗酒,事亲礼阙,为从弟所讼。彦光弗之罪,将至州学, 令观孔子庙中韩伯瑜母杖不痛,哀母力衰,对母悲泣之像。通遂感悟,悲愧若无 容者。彦光训喻而遣之,后改过励行,卒为善士。吏人感悦,略无诤讼。卒官, 赠冀定瀛青四州刺史,谥曰襄。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造次..必以礼 造次:匆忙 B.未几,起令视事.. 视事:到职办公 C.属.帝崩,不之官 属:告诉,吩咐 D.上闻而谴之,竟坐.免 坐:因此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彦光训喻而.遣之 ②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B.①赐粟五百斛,以.厉清正 ②敛赀财以.送其行 C.①称其.不能理政 ②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D.①乃.用秩俸之物 ②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梁彦光极有孝心,母亲去世,他悲痛欲绝,超过礼法,皇上也为之感叹
不已。 B.梁彦光在治理各州县时,采用清静无为的治理方法,多次考核获得第一, 深受老百姓欢迎。 C.梁彦光崇尚教化,延请学者,广建学校,向学生传授圣人的思想,并赏 罚分明,激励学生,风俗为之一改 D.梁彦光讲究教育方式,通过环境感染来启发没有孝心的人,效果极好, 其他人也受到了正面的影响 第Ⅱ卷(共120分) 四、(23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前待罪相州,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3分) (2)彦光下车,发擿奷隐,有若神明,狡猾莫不潜窜,合境大骇。(4分) (3)有好诤讼惰业无成者,坐之庭中,设以草具。(3分)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阮郎归秦观 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虚。丽谯吹罢小单于,迢迢清夜徂。 乡梦断,旅魂孤,峥嵘岁又除。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 注:①此词作于郴州贬所;②丽谯:壮美的高楼。小单于,唐曲调名。李益《听晓角》 诗:“无数塞鸿飞主度,秋风卷入小单于。” (1)词的上阕主要描写了怎样的环境?请作简要分析。(4分) (2)词的最后两句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抒发感情?请作简要分析。(4分) 13.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每空1分) (1)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阁序》)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但愿长醉不复醒。(李白《将进酒》) 越陌度阡 (曹操《短歌行》) (2)司马迁《屈原列传》中“推此志也, 抒发了对屈原的 赞美之情:李密《陈情表》中“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叙述了家门人丁不旺的境况: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的“女 娲炼石补天处, 形容正在补天的女娲听李凭演奏箜篌 入了迷,忘了自己的职责:苏轼《赤壁赋》中的“酾酒临江 表现了曹操威风凛凛、蕴藉风流的英雄气概。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固知一死
不已。 B.梁彦光在治理各州县时,采用清静无为的治理方法,多次考核获得第一, 深受老百姓欢迎。 C.梁彦光崇尚教化,延请学者,广建学校,向学生传授圣人的思想,并赏 罚分明,激励学生,风俗为之一改。 D.梁彦光讲究教育方式,通过环境感染来启发没有孝心的人,效果极好, 其他人也受到了正面的影响。 第Ⅱ卷(共 120 分) 四、(23 分)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臣前待罪相州,臣自分废黜,无复衣冠之望。(3 分) (2)彦光下车,发擿奸隐,有若神明,狡猾莫不潜窜,合境大骇。(4 分) (3)有好诤讼惰业无成者,坐之庭中,设以草具。(3 分) 1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8 分) 阮郎归① 秦观 湘天风雨破寒初,深沉庭院虚。丽谯②吹罢小单于,迢迢清夜徂。 乡梦断,旅魂孤,峥嵘岁又除。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 注:①此词作于郴州贬所;②丽谯:壮美的高楼。小单于,唐曲调名。李益《听晓角》 诗:“无数塞鸿飞主度,秋风卷入小单于。” (1)词的上阕主要描写了怎样的环境?请作简要分析。(4 分) (2)词的最后两句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抒发感情?请作简要分析。(4 分) 13.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 分,每空 1 分) (1)北海虽赊,扶摇可接。 ,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阁序》)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但愿长醉不复醒。 (李白《将进酒》) 越陌度阡, 。(曹操《短歌行》) (2)司马迁《屈原列传》中“推此志也, ”,抒发了对屈原的 赞美之情;李密《陈情表》中“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叙述了家门人丁不旺的境况;李贺《李凭箜篌引》中的“女 娲炼石补天处, ”, 形容正在补天的女娲听李凭演奏箜篌 入了迷,忘了自己的职责;苏轼《赤壁赋》中的“酾酒临江, ”, 表现了曹操威风凛凛、蕴藉风流的英雄气概。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固知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