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固体材料的微裂纹理论 Orowan(奥罗万)近似 Oth ■■■■■■■■■■ V2 以正弦曲线近似原子间约束力σ随原子间距离x的变化曲线 =asn2究) σ为理论断裂强度;λ为正弦曲线的波长
2.1 固体材料的微裂纹理论 Orowan(奥罗万)近似 x /2 th 0 a0 以正弦曲线近似原子间约束力σ 随原子间距离 x 的变化曲线 = th sin 2x ( ) th为理论断裂强度;λ为正弦曲线的波长
2.1固体材料的微裂纹理论 当外力由0瞬间增大至σ从而导致材料断裂这一过程,外力所做的功可以计算如下: 2πX 入0th 2πx] /2 λ0th Oth sin- dx= COS 2π π 当外力所做的功大于或等于材料产生两个新表面所需的表面能(γ)时,材料发生断裂: 能量守衡理论 v 2y 20h 2 得: 2πY Oth= (2.3)
2.1 固体材料的微裂纹理论 当外力由0 瞬间增大至σth从而导致材料断裂这一过程,外力所做的功可以计算如下: 当外力所做的功大于或等于材料产生两个新表面所需的表面能(γ)时,材料发生断裂: th = 2 得: (2.3) = 𝝀𝝈𝒕𝒉 𝝅 𝒗 = න 𝟎 ൗ 𝝀 𝟐 𝝈𝒕𝒉 𝐬𝐢𝐧 𝟐𝝅𝒙 𝝀 𝒅𝒙 = 𝝀𝝈𝒕𝒉 𝟐𝝅 − 𝐜𝐨𝐬 𝟐𝝅𝒙 𝝀 ൗ 𝝀 𝟐 0 2 th ⚫ 能量守衡理论 = =
2.1固体材料的微裂纹理论 在接近平衡位置0的区域内,原子间约束力σ随原子间距离x的变化关系服从胡克定律: =EE=二E (2.4) a α为原子间的平衡距离,可近似处理为材料的晶格常数。 当x很小时, 2πX 2πX (2.5) sin- A≈ 理论断裂强度: Oth a 一般材料的表面能大致为弹性模量与晶格常数乘积的1/100,所以 0th≈E/10
2.1 固体材料的微裂纹理论 在接近平衡位置0的区域内,原子间约束力σ随原子间距离x的变化关系服从胡克定律: 𝝈 = 𝑬𝜺 = 𝒙 𝒂 𝑬 a为原子间的平衡距离,可近似处理为材料的晶格常数。 (2.4) 当x很小时, 𝐬𝐢𝐧 𝟐𝝅𝒙 𝝀 ≈ 𝟐𝝅𝒙 𝝀 (2.5) 𝝈𝒕𝒉 = 𝑬𝜸 𝒂 理论断裂强度: 一般材料的表面能大致为弹性模量与晶格常数乘积的1/100,所以 𝝈𝒕𝒉 ≈E/10
2.1固体材料的微裂纹理论 断裂强度理论值和测定值 材料 th th/Ge 材料 可th th/Ge Kg/mm2 A山203晶须 5000 1540 3.3 A山203宝石 5000 64.4 77.6 铁晶须 3000 1300 2.3 BeO 3570 23.8 150 奥氏型钢 2048 320 6.4 Mgo 2450 30.1 81.4 硼 3480 240 14.5 SigN热压 3850 100 38.5 硬木 10.5 SiC 4900 95 51.6 玻璃 693 10.5 66.0 S1N,烧结 3850 29.5 130 NaCl 400 10 40.0 AIN 2800 60100 46.7~28.0 A山203刚玉 5000 44.1 113
2.1 固体材料的微裂纹理论 材料 th Kg/mm2 c th/ c 材料 th c th/ c Al2O3晶须 5000 1540 3.3 Al2O3宝石 5000 64.4 77.6 铁晶须 3000 1300 2.3 BeO 3570 23.8 150 奥氏型钢 2048 320 6.4 MgO 2450 30.1 81.4 硼 3480 240 14.5 Si3N4热压 3850 100 38.5 硬木 — 10.5 — SiC 4900 95 51.6 玻璃 693 10.5 66.0 Si3N4烧结 3850 29.5 130 NaCl 400 10 40.0 AlN 2800 60~100 46.7~28.0 Al2O3刚玉 5000 44.1 113 断裂强度理论值和测定值
断裂强度的微裂纹理论 如何解释固体材料的实际断裂强度与理论值之间存在的差异? 16
断裂强度的微裂纹理论 如何解释固体材料的实际断裂强度与理论值之间存在的差异?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