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阅卷人得分 、积累运用(20分) 1、将下面成语中的拼音拼写成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根深di )固参差()不齐浑身xie()数叱咤()风云 2、古诗词默写(4分) ①陆游《书愤》中纯用名词组合在一起,回忆往事,描绘两幅生动逼真的战斗画面的诗 ②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 最的句子是 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④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以水喻愁的名句是 3、下面是学生习作中的一段话,请修改病句、变换句式。(2分) ①在晨曦与晚霞的交替中,阳光少年明白了时光的匆匆;在痛苦与欢笑的轮换中,阳光少年 明白了学习的艰辛。②成绩优异时,对于阳光少年会一脸笑意;成绩下降时,对于阳光少年会自 我安慰。③面对中考,认真思考过努力过拼搏过的阳光少年坚信成功总有一天会向他们招手。 K (1).第②句有语病,请作修改 答 第③句是个长句,请把它改成几个短句。 区 4、欣赏苏轼的《浣溪沙》,然后答题。(3分)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髮唱黄鸡。 (1).用三个四字短语概述上阙描写的三个画面 答 (2).词的下阙由写景转入抒情,请结合全词内容,试从哲理或情感方面加以赏析。 5、探究:请根据下面的三个示意图,联系我国粮食产量基本实现自给自足的现状,评价我国 图的农业发展水平的喜与忧。(2分) 中国耕地面积与世界耕地比 中国人口与世界人口比中国农业人口与世界农业人口比 答:喜: 忧 6、为了引导同学们对生命的价值有更深的思考和理解,学校准备开展以“珍爱生命”为主题的综 合性学习活动。(7分)
九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一、积累运用 (20 分) 1、将下面成语中的拼音拼写成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2 分) 根深 dì( ) 固 参差.. ( ) 不齐 浑身 xiè( )数 叱咤..( )风云 2、古诗词默写 (4 分) ①陆游《书愤》中纯用名词组合在一起,回忆往事,描绘两幅生动逼真的战斗画面的诗 ②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 的句子是 , 。 ③ ,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④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以水喻愁的名句是 , 。 3、下面是学生习作中的一段话,请修改病句、变换句式。(2 分) ①在晨曦与晚霞的交替中,阳光少年明白了时光的匆匆;在痛苦与欢笑的轮换中,阳光少年 明白了学习的艰辛。②成绩优异时,对于阳光少年会一脸笑意;成绩下降时,对于阳光少年会自 我安慰。③面对中考,认真思考过努力过拼搏过的阳光少年坚信成功总有一天会向他们招手。 ⑴.第②句有语病,请作修改。 答: ⑵.第③句是个长句,请把它改成几个短句。 答: 4、欣赏苏轼的《浣溪沙》,然后答题。(3 分)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髮唱黄鸡。 ⑴.用三个四字短语概述上阙描写的三个画面。 答: ⑵.词的下阙由写景转入抒情,请结合全词内容,试从哲理或情感方面加以赏析。 答: 5、探究:请根据下面的三个示意图,联系我国粮食产量基本实现自给自足的现状,评价我国 的农业发展水平的喜与忧。(2 分) 7% 22% 41% 中国耕地面积与世界耕地比 中国人口与世界人口比 中国农业人口与世界农业人口比 答: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了引导同学们对生命的价值有更深的思考和理解,学校准备开展以“珍爱生命”为主题的综 合性学习活动。(7 分) 阅卷人 得分 学 号 姓 名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 装 ……………………………… 订 ……………………………………… 线 ………………………………………
(1).同学们拟定了以下几个选题,你认为不适合作为选题的一项是【】(1分) A珍爱生命与保护环境B珍爱生命与仿生技术C珍爱生命与远离毒品D.珍爱生命与见义勇为 (2).围绕活动主题,学校准备拟几条公益广告张贴在校园宣传栏,请你代拟一条。(1分 答 改、(3)假如你们小组的活动报告题目拟定为《珍爱生命需要智慧》,你会选用下面哪一则材料?为什么?(3 ]邰丽华身残志坚,为实现梦想,和同伴们起克服重重困难,经过艰苦训练,终于为人们奉献 了精彩绝伦的“干手观音 [乙]22岁的乐刘会,困在地震废墟中冷静等待救援。听不到仼冋声音,她就平静呼吸,保存体力; 听到有人经过的声音,她就大声地呼救。在被困70多个小时后,她终于获救 (4)星期天,课题小组的同学们终于完成了综合性学习活动报告。由于天热,有位同伴提议一起到 河边去游泳,你不赞同他的想法。这时,你看了看活动报告的题目《呵护生命,从现在做起》,灵机 动,说 ”(2分) 、阅读理解(50分)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8-14题。(15分) 我的四季 ①生命如四季 ②春天,我在这片土地上,用我细瘦的胳膊紧扶我锈钝的犁。深埋在泥士里的树根、石块磕 绊着我的犁头,消耗着我成倍的体力。我汘流浃背,四肢颤抖,恨不得立刻躺在那片刚刚开垦的 泥土之上。可我懂得没有权利逃避,上苍在给予我生命的同时也给予我责任。我不应白白地耗费 时间,去无尽地感慨生命的艰辛,也不应该自艾自怜命运怎么这样不济,偏偏给了我这样一块不 毛之地。我要做的是咬紧牙关,闷着脑袋,拼却全身的力气,压到我的犁头上去。(A)我绝不企 望有谁来代替,因为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 ③每天,我怀着希望望着掩盖着我的种孑的那片土地,想像着它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如一个孕育着生命的母亲,期待着自己将来岀生的婴儿。我知道,人要是能够期待,就能够奋力 ④夏日,我曾因千旱,站在地头上,焦灼地盼过南来的风,吹来载着雨滴的花朵。那是怎样
⑴.同学们拟定了以下几个选题,你认为不适合作为选题的一项是【 】(1 分) A.珍爱生命与保护环境 B.珍爱生命与仿生技术 C.珍爱生命与远离毒品 D.珍爱生命与见义勇为 (2). 围绕活动主题,学校准备拟几条公益广告张贴在校园宣传栏,请你代拟一条。(1 分) 答: (3).假如你们小组的活动报告题目拟定为《珍爱生命需要智慧》,你会选用下面哪一则材料?为什么?(3 分) [甲]邰丽华身残志坚,为实现梦想,和同伴们一起克服重重困难,经过艰苦训练,终于为人们奉献 了精彩绝伦的“千手观音”。 [乙]22 岁的乐刘会,困在地震废墟中冷静等待救援。听不到任何声音,她就平静呼吸,保存体力; 听到有人经过的声音,她就大声地呼救。在被困 70 多个小时后,她终于获救。 答: ⑷.星期天,课题小组的同学们终于完成了综合性学习活动报告。由于天热,有位同伴提议一起到 河边去游泳,你不赞同他的想法。这时,你看了看活动报告的题目《呵护生命,从现在做起》,灵机一 动,说:“ 。”(2 分) 二、阅读理解 (50 分)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 8—14 题。(15 分) 我的四季 ①生命如四季。 ②春天,我在这片土地上,用我细瘦的胳膊紧扶我锈钝的犁。深埋在泥土里的树根、石块磕 绊着我的犁头,消耗着我成倍的体力。我汗流浃背,四肢颤抖,恨不得立刻躺在那片刚刚开垦的 泥土之上。可我懂得没有权利逃避,上苍在给予我生命的同时也给予我责任。我不应白白地耗费 时间,去无尽地感慨生命的艰辛,也不应该自艾自怜命运怎么这样不济,偏偏给了我这样一块不 毛之地。我要做的是咬紧牙关,闷着脑袋,拼却全身的力气,压到我的犁头上去。(A)我绝不企 望有谁来代替,因为在这世界上,每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 ③每天,我怀着希望望着掩盖着我的种子的那片土地,想像着它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 如一个孕育着生命的母亲,期待着自己将来出生的婴儿。我知道,人要是能够期待,就能够奋力 以赴。 ④夏日,我曾因干旱,站在地头上,焦灼地盼过南来的风,吹来载着雨滴的花朵。那是怎样 阅卷人 得分
的望眼欲穿、望眼欲穿呐!昐着、昐着,有风吹过来了,但那阵风强了一点,把那片载着雨滴的 花朵吹了过去,吹到另一片土地上。我恨过,恨我不能一下子跳到天上,死死(a)[抓扯 揪握]住那片云,求它给我滴雨。可那是怎样的痴心妄想!(B)我终于明白,这妄想如同想要 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大地。 ⑤我顿足,我懊恼,我哭泣,恨不得把自己撕成碎片。有什么用呢?再重新开始吧。这样浅 显的经验却需要比别人付出加倍的代价来记取。不应该怨天尤人,会有一个时辰,留给我自己检 点! ⑥我眼睁睁地看过,在无情的冰雹下,我那刚刚灌浆,远远没有长成的谷穗,在细弱的稻杄 上摇摇摆摆地挣扎,却无力挣脱生养它,却又牢牢地锁住它的大地,永远没有尝过成熟是怎么一 种滋味,便天折了。 ⑦我曾张开我的双臂,愿将我全身的皮肉,碾成一张大幕,为我的青苗遮挡狂风、暴雨、冰 雹……善良过分,就会变成糊涂和愚昧,厄运只能将弱者淘汰,即使为它挡过这次灾难,它也会在 另一次灾难里沉没。而强者却会留下,继续走完自己的路。 ⑧秋天,我和别人一样收获。望着我那干瘪的谷粒,心里有种又苦又酸的快乐。但我并不 因我的谷粒比别人干瘪便灰心丧气,我把它们(b)[攥捧捏抓]在手里,紧紧地贴在 我心窝,仿佛那是新诞生的一个自我。 ⑨我有一种特别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和谷物同时收获的还有人生。(C)我已感动 过、爱过、恨过、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细细想来,便知晴日多于阴雨,收获多于 劳作。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 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 ⑩到了冬日,那生命的黄昏,难道就没有什么事情好做?不,我可以在炉子里加上几块木柴, 使屋子里更加温暖;我将冷静地检点自己:我为什么失败,我做错过什么,我欠过别人什么.…
的望眼欲穿、望眼欲穿呐!盼着、盼着,有风吹过来了,但那阵风强了一点,把那片载着雨滴的 花朵吹了过去,吹到另一片土地上。我恨过,恨我不能一下子跳到天上,死死( a )[ 抓 扯 揪 握 ]住那片云,求它给我一滴雨。可那是怎样的痴心妄想!(B)我终于明白,这妄想如同想要 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大地。 ⑤我顿足,我懊恼,我哭泣,恨不得把自己撕成碎片。有什么用呢?再重新开始吧。这样浅 显的经验却需要比别人付出加倍的代价来记取。不应该怨天尤人,会有一个时辰,留给我自己检 点! ⑥我眼睁睁地看过,在无情的冰雹下,我那刚刚灌浆,远远没有长成的谷穗,在细弱的稻杆 上摇摇摆摆地挣扎,却无力挣脱生养它,却又牢牢地锁住它的大地,永远没有尝过成熟是怎么一 种滋味,便夭折了。 ⑦我曾张开我的双臂,愿将我全身的皮肉,碾成一张大幕,为我的青苗遮挡狂风、暴雨、冰 雹……善良过分,就会变成糊涂和愚昧,厄运只能将弱者淘汰,即使为它挡过这次灾难,它也会在 另一次灾难里沉没。而强者却会留下,继续走完自己的路。 ⑧秋天,我和别人一样收获。望着我那干瘪的谷粒,心里有一种又苦又酸的快乐。但我并不 因我的谷粒比别人干瘪便灰心丧气,我把它们( b )[ 攥 捧 捏 抓 ]在手里,紧紧地贴在 我心窝,仿佛那是新诞生的一个自我。 ⑨我有一种特别的量具,它不量谷物只量感受。和谷物同时收获的还有人生。(C)我已感动 过、爱过、恨过、欢笑过、哭泣过、体味过、彻悟过……细细想来,便知晴日多于阴雨,收获多于 劳作。只要我认真地活过,无愧地付出过。人们将无权耻笑我是入不敷出的傻瓜,也不必用他的 尺度来衡量我值得或是不值得。 ⑩到了冬日,那生命的黄昏,难道就没有什么事情好做?不,我可以在炉子里加上几块木柴, 使屋子里更加温暖;我将冷静地检点自己:我为什么失败,我做错过什么,我欠过别人什么……
但愿只是别人欠我,那最后的日子,便会安心得多! 1再没有可能纠正已经成为往事的过错,一个生命不可能再有一次四季。未来的四季将属于 另一个新的生命。 2在生命的黄昏里,哀叹和寂寞的,将不会是我!(作者:张洁选文有删改) 7、根据语境,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2分) 答:文中(a)处应填 ),(b)处应填( 8、文章把生命比作四季,并以之为序写出了“我”奋斗的一生。请模仿下面对春、秋两季的 概括,再各用一句话对另外两季加以简要概括(答案不超过方格限定的字数)。(3分) 春天艰难开拓播种人生夏天 秋天酸苦交加收获人生冬天 由此可见,贯穿作者人生四季的一条主线是 9、选文中的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且独立成段。请你从选文的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说说它 在全文中的作用。(2分) 答:(1).结构上的作用是 (2).内容上的作用是 10、批注是一种常用的读书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对文章的内容、结构、语言等方 面进行分析点评。请从文中画横线的A、B、C三句中任选一句对其内容上的深刻含义进行品味 并作批注。(2分) 答:我选()句,我的批注是 11、阅读了选文后,透过文中的比喻,请你说说现实中的“我”(即作者)经历了一个怎样的 人生?(2分) 答 12、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1).阅读下面材料,你认为本文作者对材料中的人物会持什么态度,请说明理由。(2分) 中华第一蛙——石蛙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都非常高,但人工养殖石蛙无一成功的先例。有 位捉石蛙的山民偏偏不信这个“邪”,他经过多年的尝试,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花费了他十几年 的积蓄,还欠下了几十万元的债务,终于养活了几十只石蛙。许多人都认为他活得太累、太不值 得了,简直是个傻子。 答 (2).“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
但愿只是别人欠我,那最后的日子,便会安心得多! ⑾再没有可能纠正已经成为往事的过错,一个生命不可能再有一次四季。未来的四季将属于 另一个新的生命。 ⑿在生命的黄昏里,哀叹和寂寞的,将不会是我! (作者:张洁 选文有删改) 7、根据语境,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2 分) 答:文中(a)处应填( ),(b)处应填( )。 8、文章把生命比作四季,并以之为序写出了“我”奋斗的一生。请模仿下面对春、秋两季的 概括,再各用一句话对另外两季加以简要概括(答案不超过方格限定的字数)。(3 分) 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由此可见,贯穿作者人生四季的一条主线是 。 9、选文中的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且独立成段。请你从选文的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说说它 在全文中的作用。(2 分) 答:⑴.结构上的作用是 ⑵.内容上的作用是 10、批注是—种常用的读书方法,运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对文章的内容、结构、语言等方 面进行分析点评。请从文中画横线的 A、B、C 三句中任选一句对其内容上的深刻含义进行品味, 并作批注。(2 分) 答:我选( )句,我的批注是 11、阅读了选文后,透过文中的比喻,请你说说现实中的“我”(即作者)经历了一个怎样的 人生?(2 分) 答: 12、阅读下面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⑴.阅读下面材料,你认为本文作者对材料中的人物会持什么态度,请说明理由。(2 分) 中华第一蛙——石蛙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都非常高,但人工养殖石蛙无一成功的先例。有 位捉石蛙的山民偏偏不信这个“邪”,他经过多年的尝试,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花费了他十几年 的积蓄,还欠下了几十万元的债务,终于养活了几十只石蛙。许多人都认为他活得太累、太不值 得了,简直是个傻子。 答: ⑵.“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 艰 难 开 拓 播 种 人 生 酸 苦 交 加 收 获 人 生
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 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一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上面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作为座右铭的文字,是出自前苏联作家 的小说《 》,这是书中主人公对生命的诠释。(2分) 阅卷人得分](=)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19题。(12分) 气候的威力(节选 ①人类在与大自然的较量中,最直接、最经常的对手则是变幻莫测的 气候。气候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将人类置于死地。因此,人类对于气候是既乞求,又敬畏 既感激,又恐惧,所以才有“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的感慨。 ②然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在到达南极之前,实际上并不真正了解气候到底有多大的 威力! ③就拿风来说吧,在世界其他地方,12级台风的风速也不过是326米每秒,但10级以上的大 风就足以使墙倾屋毁、地动山摇,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使人类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而在南 极,风速却常常可以达到556米每秒,有时甚至可达三百多干米每小时!因此,人们把南极叫做 “暴风雪之家”,或者称之为“风极”。这样的风速对于人类的生存来说,无疑是一种严重的威 胁。例如,1960年,在日本昭和基地越冬的考察队员福岛,走岀基地楼房没有几步,便被咆哮而 来的大风席卷而去,不知去向。直到7年之后,人们才在很远的地方发现了他的尸体 ④大风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了极度的寒冷。1960年8月24日,前苏联人在他们设在东南极中心地 区的东方站里,观测到了-883℃的极低温度。而在1983年7月21日,在东方站又记录到了-896°C 的低温;同年7月,新西兰人在他们的万达站也记录到了同样的温度。这还不是最低温度。据说, 1967年初,挪威人在极点站曾经记录到-945°℃的最低温度。在这样的气温之中,一块钢板掉在 地上就会摔得粉碎,一杯热水泼到空中落下来就变成了冰雹。在这种条件之下,人类的生存将会 受到多大的威胁和考验就可想而知了。 ⑤南极的气候不仅表现在狂风和严寒上,而且表现在它的变幻莫测上,常常出人意料,防不胜
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 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上面这段激动人心、被千千万万青年人作为座右铭的文字,是出自前苏联作家 的小说《 》,这是书中主人公对生命的诠释。(2 分)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15—19 题。(12 分) 气 候 的 威 力(节选) ①人类在与大自然的较量中,最直接、最经常的对手则是变幻莫测的 气候。气候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以将人类置于死地。因此,人类对于气候是既乞求,又敬畏; 既感激,又恐惧,所以才有“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的感慨。 ②然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在到达南极之前,实际上并不真正了解气候到底有多大的 威力! ③就拿风来说吧,在世界其他地方,12级台风的风速也不过是32.6米每秒,但10级以上的大 风就足以使墙倾屋毁、地动山摇,造成灾难性的后果,使人类的生命财产遭受巨大损失。而在南 极,风速却常常可以达到55.6米每秒,有时甚至可达三百多千米每小时!因此,人们把南极叫做 “暴风雪之家”,或者称之为“风极”。这样的风速对于人类的生存来说,无疑是一种严重的威 胁。例如,1960年,在日本昭和基地越冬的考察队员福岛,走出基地楼房没有几步,便被咆哮而 来的大风席卷而去,不知去向。直到7年之后,人们才在很远的地方发现了他的尸体。 ④大风的直接后果是导致了极度的寒冷。1960年8月24日,前苏联人在他们设在东南极中心地 区的东方站里,观测到了-88.3℃的极低温度。而在1983年7月21日,在东方站又记录到了-89.6℃ 的低温;同年7月,新西兰人在他们的万达站也记录到了同样的温度。这还不是最低温度。据说, 1967年初,挪威人在极点站曾经记录到-94.5℃的最低温度。在这样的气温之中,一块钢板掉在 地上就会摔得粉碎,一杯热水泼到空中落下来就变成了冰雹。在这种条件之下,人类的生存将会 受到多大的威胁和考验就可想而知了。 ⑤南极的气候不仅表现在狂风和严寒上,而且表现在它的变幻莫测上,常常出人意料,防不胜 阅卷人 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