Ⅲ级木(中等木)由于树体生长发育比较落后,受光差,树冠不发 达,开始结实晚,结实量很少 V级木已形成被压状态,经常不结实 不同发育级的母树种子产量和质量也有很大差别。一般来讲,优势木 和亚优势木种子产量高,质量好,是采种的主要对象。 2.林木开花结实习性 (1)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一般来讲,异花授粉种子质量优于自花授 粉,自交育种,种质资源容易退化(如松类自交后代表现为种子发芽 率低,幼苗死亡率高,植株生长停滞,发生畸形等),通常孤立木(自 花授粉机会多所产生的种子及所育成的苗木都不及林木(异花授粉) 好,因此采种应尽可能在林中采。但自花授粉成功率较高,种子产量 较高。 林木避免自花授粉的进化机理 ①雌雄异花:A雌雄花开放时间有先后(如水杉);B雌花居于树的 顶部(如雪松。 ②雌雄同花:A花粉和柱头成熟期不同;B柱头高于雄蕊;C自花 授粉不育。 (2)传粉条件。林木的传粉条件对种子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对雌雄 异花或雌雄异株的树种尤为重要。①花粉浓度。部分树种需要在较高 的花粉浓度下才能完成爱精,如油桐开花很多得结实量不多。②花粉 传播距离。对雌雄异株树种,两性树若相距过远,容易影响传粉和受 精。因此在营建种子园的时候需要考虑到授粉树的搭配问题。 (3)果实着生部位。不同部位着生的果实受精情况和生长发育状况不 同,从而影响种子的产量和质量。如马褂木的聚合果一般上部受精情 况较好,而下部很少受精。而针叶树树冠阳面的球果发育状况较好 种子质量较高。 (4)种子的成熟期。多数树种自开花到种子成熟只需一个生长季,但 有的树种需要二到三个生长季。如松类一般在授粉后受精需要一年 圆柏类中有的第一年球果体积虽已长成,但要到第二年才能成熟,因 此采摘时间掌握不好容易造成损失。另外时间越长,果实易受病、虫 及不良气候的危害,影响种子产量和质量。 (⑤)林木结实的大小年现象! (二,外在因素 1.气候和天气的影响
Ⅲ级木(中等木)由于树体生长发育比较落后,受光差,树冠不发 达,开始结实晚,结实量很少。 Ⅳ级木已形成被压状态,经常不结实 不同发育级的母树种子产量和质量也有很大差别。一般来讲,优势木 和亚优势木种子产量高,质量好,是采种的主要对象。 2. 林木开花结实习性 ⑴ 自花授粉和异花授粉。一般来讲,异花授粉种子质量优于自花授 粉,自交育种,种质资源容易退化(如松类自交后代表现为种子发芽 率低,幼苗死亡率高,植株生长停滞,发生畸形等)。通常孤立木(自 花授粉机会多)所产生的种子及所育成的苗木都不及林木(异花授粉) 好,因此采种应尽可能在林中采。但自花授粉成功率较高,种子产量 较高。 林木避免自花授粉的进化机理: ① 雌雄异花:A 雌雄花开放时间有先后(如水杉);B 雌花居于树的 顶部(如雪松)。 ② 雌雄同花:A 花粉和柱头成熟期不同;B 柱头高于雄蕊;C 自花 授粉不育。 ⑵ 传粉条件。林木的传粉条件对种子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对雌雄 异花或雌雄异株的树种尤为重要。①花粉浓度。部分树种需要在较高 的花粉浓度下才能完成受精,如油桐开花很多得结实量不多。②花粉 传播距离。对雌雄异株树种,两性树若相距过远,容易影响传粉和受 精。因此在营建种子园的时候需要考虑到授粉树的搭配问题。 ⑶ 果实着生部位。不同部位着生的果实受精情况和生长发育状况不 同,从而影响种子的产量和质量。如马褂木的聚合果一般上部受精情 况较好,而下部很少受精。而针叶树树冠阳面的球果发育状况较好, 种子质量较高。 ⑷ 种子的成熟期。多数树种自开花到种子成熟只需一个生长季,但 有的树种需要二到三个生长季。如松类一般在授粉后受精需要一年, 圆柏类中有的第一年球果体积虽已长成,但要到第二年才能成熟,因 此采摘时间掌握不好容易造成损失。另外时间越长,果实易受病、虫 及不良气候的危害,影响种子产量和质量。 ⑸ 林木结实的大小年现象。 (二)、外在因素 1.气候和天气的影响
在气候和天气条件中,对种子产量和质量影响最大的因素主要是温 度、光照、降雨和风。其中温度、光照起主导作用。 ()温度 气候温暖的地方,积温较高,植物生长期长,营养物质积累的时间长 林木营养生长旺盛,进入成熟期早,结实间隔期短,结实量大,种粒 饱满,质量高。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由于温度低,缺少温暖地区的 优越条件常使林木的雌雄花比例失调不仅不利于花芽分化和形成 而且会因授粉不良,形成大量发育不饱满的种子和空粒种子,如云杉 的空粒种子竟达80%以上。此外,气温还影响林木结实间隔期,如 麻栎在温暖地区,几乎每年的结实量都较多,但越向北推移,因气温 降低,结实的间隔期越明显。 林木开花对温度有一定要求,如果温度满足不了,即不能正常开 花。例如红松开花需要气温稳定在17一18℃。每个树种结实都需要 一定的温度才能征常发育。若在开花期遇到低温害,使子房和花粉受 伤(如松、杉类的雌球花在春季时苞片对胚珠的包被不甚严密,对霜 冻非常敏感),不仅会推迟花期,还会使花大量死亡。果实发育期遇 上低温,会使幼果发育慢,种粒不饱满,不能成熟或不能完全成熟 造成减产,降低了种子质量。因此,温度是影响林木种子产量和质量 的主要因子之一。同样道理,高海拔地区母树的种子产量与质量,不 如低海拔的高。 (2)光照 光是林木进行光合作用的直接能源,对林木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 有很大的影响。有适宜的光照林木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大量碳水 化合物,使林木生长发育快,因而开花结实早,种子的产量和质量也 会相应提高。其中对林木结实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孤立木和林缘木受光比较充分,一般结实较早且产量较高,其产 量一般较林内林木高出40%左右,但质量却并不一定高(主要取决 于授粉情况),因此在调查结实量时不能以林缘木结实的多少来评估 整个林分; ②稀疏的林分较密林光照充分,光合效率高,结实量较多。如郁闭 度为0.4的油松林种子产量49.9kgha,而郁闭度为0.8的仅产 18.9kg/ha,两者相差2.6倍。因此在营建种子园时一般要求密度较 ③同一林木植株树冠的不同部位结实量和种子质量存在一定的差
在气候和天气条件中,对种子产量和质量影响最大的因素主要是温 度、光照、降雨和风。其中温度、光照起主导作用。 ⑴ 温度 气候温暖的地方,积温较高,植物生长期长,营养物质积累的时间长, 林木营养生长旺盛,进入成熟期早,结实间隔期短,结实量大,种粒 饱满,质量高。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由于温度低,缺少温暖地区的 优越条件,常使林木的雌雄花比例失调,不仅不利于花芽分化和形成, 而且会因授粉不良,形成大量发育不饱满的种子和空粒种子,如云杉 的空粒种子竟达 80%以上。此外,气温还影响林木结实间隔期,如 麻栎在温暖地区,几乎每年的结实量都较多,但越向北推移,因气温 降低,结实的间隔期越明显。 林木开花对温度有一定要求,如果温度满足不了,即不能正常开 花。例如红松开花需要气温稳定在 17—18℃。每个树种结实都需要 一定的温度才能正常发育。若在开花期遇到低温害,使子房和花粉受 伤(如松、杉类的雌球花在春季时苞片对胚珠的包被不甚严密,对霜 冻非常敏感),不仅会推迟花期,还会使花大量死亡。果实发育期遇 上低温,会使幼果发育慢,种粒不饱满,不能成熟或不能完全成熟, 造成减产,降低了种子质量。因此,温度是影响林木种子产量和质量 的主要因子之一。同样道理,高海拔地区母树的种子产量与质量,不 如低海拔的高。 ⑵ 光照 光是林木进行光合作用的直接能源,对林木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都 有很大的影响。有适宜的光照林木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大量碳水 化合物,使林木生长发育快,因而开花结实早,种子的产量和质量也 会相应提高。其中对林木结实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 孤立木和林缘木受光比较充分,一般结实较早且产量较高,其产 量一般较林内林木高出 40%左右,但质量却并不一定高(主要取决 于授粉情况),因此在调查结实量时不能以林缘木结实的多少来评估 整个林分; ② 稀疏的林分较密林光照充分,光合效率高,结实量较多。如郁闭 度为 0.4 的油松林种子产量 49.9kg/ha,而郁闭度为 0.8 的仅产 18.9kg/ha,两者相差 2.6 倍。因此在营建种子园时一般要求密度较 小。 ③ 同一林木植株树冠的不同部位结实量和种子质量存在一定的差
异。 ④在山地林分中,不同坡向林木结实量和种子质量不同。因山地坡 向不同,光照时间相差很大,一般阳坡比阴坡结实多,种子质量高。 因此种子园选址时一般选择阳坡或半阳坡。 光周期对林木开花结实也有很大的影响: 需长日照的红松、樟子松、白桦等仅适于高纬度长日照地区栽培, 移至短日照地区即使能成活,也不能正常开花结实。 光周期影响林木花芽分化及性别分化。如日本赤松的花芽分化需 要短日照;据报道3年生的铁杉实生苗,在长日照下多形成雄花,而 短日照侧有助于形成雌花。松科植物雌雄球花发育于不同时期,原因 在于其分化和发育对日照长短的要求不同。 (3)降雨和风。适宜的降雨有利于林木的营养生长和开花结实。而干 旱容易使花柄、果柄产生离层,导致落花落果,或使果实灌浆不足 影响种子质量。连续的阴雨限制了昆虫的传粉,同时花粉易被雨水浸 湿破裂失去生命力。同时,空气湿度过大影响花粉的飞散,也会导致 授粉不良。种子成熟期的长期阴雨会使成熟期推迟,影响种子的产量 和质量 适当的风有利于传粉,而大风则会导致落花落果」 2.土壤条件的影响 土壤理化性质对种子的产量和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土壤水分和养分 适宜与否,直接影响花芽的形成和果实的发育。一般在授粉后,子房 开始膨大,这时如遇土壤干旱,容易一起落果。在果实发育期,如遇 土壤水分不足,也会造成果实发育不良,种粒不饱满,或早期脱落 水肥条件好,根系能吸收大量养分和水分供林木生长、开花结实 结实早、间隔期短,而且种子质量相对较高。如华山松生长在I地位 级上的母树林种子产量为313.9kg/ha,而生长在Ⅲ地位级上的产量 仅为153.2kg/ha。 适当施肥可以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特别是施以磷肥,可以促进花芽 分化,保花保果。因此应适当进行土壤肥力管理。 3.生物因子的影响 生物因子主要包括病、虫及鸟、兽等的影响,同时还包括人为因素在 内。病害容易导致种子减产,甚至颗粒无收。 昆虫对种子生产的利弊有三个方面:①可为媒花传粉②为害树木 使树木受损,导致种子减产;③以种子或果实为食,损伤种子
异。 ④ 在山地林分中,不同坡向林木结实量和种子质量不同。因山地坡 向不同,光照时间相差很大,一般阳坡比阴坡结实多,种子质量高。 因此种子园选址时一般选择阳坡或半阳坡。 光周期对林木开花结实也有很大的影响: 需长日照的红松、樟子松、白桦等仅适于高纬度长日照地区栽培, 移至短日照地区即使能成活,也不能正常开花结实。 光周期影响林木花芽分化及性别分化。如日本赤松的花芽分化需 要短日照;据报道 3 年生的铁杉实生苗,在长日照下多形成雄花,而 短日照则有助于形成雌花。松科植物雌雄球花发育于不同时期,原因 在于其分化和发育对日照长短的要求不同。 ⑶ 降雨和风。适宜的降雨有利于林木的营养生长和开花结实。而干 旱容易使花柄、果柄产生离层,导致落花落果,或使果实灌浆不足, 影响种子质量。连续的阴雨限制了昆虫的传粉,同时花粉易被雨水浸 湿破裂失去生命力。同时,空气湿度过大影响花粉的飞散,也会导致 授粉不良。种子成熟期的长期阴雨会使成熟期推迟,影响种子的产量 和质量。 适当的风有利于传粉,而大风则会导致落花落果。 2.土壤条件的影响 土壤理化性质对种子的产量和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土壤水分和养分 适宜与否,直接影响花芽的形成和果实的发育。一般在授粉后,子房 开始膨大,这时如遇土壤干旱,容易一起落果。在果实发育期,如遇 土壤水分不足,也会造成果实发育不良,种粒不饱满,或早期脱落。 水肥条件好,根系能吸收大量养分和水分供林木生长、开花、结实, 结实早、间隔期短,而且种子质量相对较高。如华山松生长在 I 地位 级上的母树林种子产量为 313.9kg/ha,而生长在Ⅲ地位级上的产量 仅为 153.2kg/ha。 适当施肥可以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特别是施以磷肥,可以促进花芽 分化,保花保果。因此应适当进行土壤肥力管理。 3.生物因子的影响 生物因子主要包括病、虫及鸟、兽等的影响,同时还包括人为因素在 内。病害容易导致种子减产,甚至颗粒无收。 昆虫对种子生产的利弊有三个方面:①可为虫媒花传粉;②为害树木, 使树木受损,导致种子减产;③以种子或果实为食,损伤种子
第三章种子的采集、调制和贮藏 林业的采种,实际上是采集阔叶树的果实和针叶树的球果,经过调制 后可得到种子如油松、落叶松、马尾松、云南松、杉木、柳杉、云杉 侧柏、柏木、杨树、柳树、泡桐、刺槐等;有的仍是果实,如白蜡 白榆、水曲柳、板栗、栎类等,所以说,林业上播种所用的种子,不 全是种子,既有种子又有果实。 一、种子产量的估测与测定 林木种子产量的测定和预报对採种计划化、种子管理经营集约化、提 高种子产量质量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直接影响育苗、造林的规模 种子产量预测可以分为长期预测(对种子长期的供应和需求变化进行 预测宏观预测,中期预测(目的给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和短 期预测(可以为造林计划及造林方案设计提供依据,主要是采种安排 的前期工作)! 为了科学制定采种计划,并为做好采种准备、种子贮藏、调拨和经营 提供科学依据,有必要对种子、果实产量进行预测和预报。通过估测 种子产量,既预先了解林木种子产量,以便确定供应计划,又便于 了解林木结实规律,给编制采种计划和制订提高种子产量、质量的技 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我国林业科技工作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并总结我国林木结实预测预报 的经验,提出了杉木、油松、樟子松等树种简单实用、精度较高的种 实预测预报方法,如目测法、标准地法、平均标准木法等。对由国外 引进的预测方法也根据本国实际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调整措施。如对 可见半面树冠球果估澳测法的研究结果发现,该法在密度较大的林分中 难以实行,其发明国瑞典应用该法的基本思路是把观测到的数值作为 某个地区结实丰歉的相对指标,用于宏观决策,并不要求用来估测绝 对产量。因此可以设想,通过多年的观测验证,在林分密度较大的地 区,能否选择某些易于观测的单株,如林缘木或稀疏林地的林木,把 他们的平均半面树冠球果数作为该地区结实丰歉的指标,从而避免密 度太大难以估测的困难(喻方圆等,1992). 目前生产上正逐步建立一整套林木结实预测预报的体系,其内容 包括:林木结实量预测时间在果实近熟期进行;预测方法可选用目测 法、标准地法、平均标准木法、标准枝法、可见半面树冠球果估测法 等;预测结果按树种、采集地区、采种林类别分别填写;将结果逐级 上报
第三章 种子的采集、调制和贮藏 林业的采种,实际上是采集阔叶树的果实和针叶树的球果,经过调制 后可得到种子如油松、落叶松、马尾松、云南松、杉木、柳杉、云杉、 侧柏、柏木、杨树、柳树、泡桐、刺槐等;有的仍是果实,如白蜡、 白榆、水曲柳、板栗、栎类等,所以说,林业上播种所用的种子,不 全是种子,既有种子又有果实。 一、种子产量的估测与测定 林木种子产量的测定和预报对采种计划化、种子管理经营集约化、提 高种子产量质量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直接影响育苗、造林的规模。 种子产量预测可以分为长期预测(对种子长期的供应和需求变化进行 预测宏观预测)、中期预测(目的给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和短 期预测(可以为造林计划及造林方案设计提供依据,主要是采种安排 的前期工作)。 为了科学制定采种计划,并为做好采种准备、种子贮藏、调拨和经营 提供科学依据,有必要对种子、果实产量进行预测和预报。通过估测 种子产量,既能预先了解林木种子产量,以便确定供应计划,又便于 了解林木结实规律,给编制采种计划和制订提高种子产量、质量的技 术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我国林业科技工作者经过多年的研究,并总结我国林木结实预测预报 的经验,提出了杉木、油松、樟子松等树种简单实用、精度较高的种 实预测预报方法,如目测法、标准地法、平均标准木法等。对由国外 引进的预测方法也根据本国实际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调整措施。如对 可见半面树冠球果估测法的研究结果发现,该法在密度较大的林分中 难以实行,其发明国瑞典应用该法的基本思路是把观测到的数值作为 某个地区结实丰歉的相对指标,用于宏观决策,并不要求用来估测绝 对产量。因此可以设想,通过多年的观测验证,在林分密度较大的地 区,能否选择某些易于观测的单株,如林缘木或稀疏林地的林木,把 他们的平均半面树冠球果数作为该地区结实丰歉的指标,从而避免密 度太大难以估测的困难(喻方圆等,1992)。 目前生产上正逐步建立一整套林木结实预测预报的体系,其内容 包括:林木结实量预测时间在果实近熟期进行;预测方法可选用目测 法、标准地法、平均标准木法、标准枝法、可见半面树冠球果估测法 等;预测结果按树种、采集地区、采种林类别分别填写;将结果逐级 上报
1、种子产量预测 林木种子产量的测定和预报对採种计划化、种子管理经营集约化、提 高种子产量质量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直接影响育苗、造林的规模。 种子产量预测可以分为长期预测(对种子长期的供应和需求进行预 测入中期预测(目的是给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和短期预测(采 种安排的前期工作,可以为造林计划及造林方案设计提供依据,种 子产量预测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基于球果的预测(近期预测) ()标准地法(evaluation by sample plot) 在林分普查的基础上,选有代表性的地段设立标准地,采收全部果实 或种子,实测其种子产量,再推算整个林分的产量。 具体方法是在林分中设定0.25~0.5ha的标准地,伐倒林木,调查种 实产量,以此推测全林分的结实量。该法精度高,但费工费力。适用 于伐区采种、种子园以及科研调查等。 (2)平均标准木法 前人研究结果表明林木胸高直径和结实量之间存在密切的线性正相 关,因此林分内平均标准木的植株结实量可以代表林木的平均结实 量,从而可以推算出全林分的结实量。平均标准木法适于测定同龄母 树林的种子产量 具体方法:在林分内设置标准地(面积不小于0.25ha),在标准地上 进行每木调查,测定胸高直径和树高,并算出平均胸高直径和平均树 高。然后,在标准地内选取胸高直径和树高为平均胸高直径和平均树 高5~10株母树作为平均标准木,采收全部种实,求出平均单株结 实量,统计标准地的母树株数,即可算出全标准地上种子地产量,推 算出林分的结实量。(要求标准地和平均标准木都要有代表性,也就 是要求林分分布均匀,最好是同龄母树林,如果不是就会造成结果和 实际产量相差较多)母树结实的变异性很大 这一方法优点是:方法比较简单,砍伐标准木的数量少,省工、省时 精度也较高,既适于生产也适于科研,对同龄母树林更适用,前苏联 受干扰少的天然林中使用较多 (3)标准枝法 在原苏联又称为生物学法。是根据选取一定数量的、有代表性的枝条 上的花和种实的数量,来定种子产量的等级。然后根据这个等级再参 考历年不同等级的种子产量,即可估算出林木种子产量
1、种子产量预测 林木种子产量的测定和预报对采种计划化、种子管理经营集约化、提 高种子产量质量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直接影响育苗、造林的规模。 种子产量预测可以分为长期预测(对种子长期的供应和需求进行预 测)、中期预测(目的是给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依据)和短期预测(采 种安排的前期工作,可以为造林计划及造林方案设计提供依据)。种 子产量预测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基于球果的预测(近期预测) ⑴ 标准地法(evaluation by sample plot) 在林分普查的基础上,选有代表性的地段设立标准地,采收全部果实 或种子,实测其种子产量,再推算整个林分的产量。 具体方法是在林分中设定 0.25~0.5ha 的标准地,伐倒林木,调查种 实产量,以此推测全林分的结实量。该法精度高,但费工费力。适用 于伐区采种、种子园以及科研调查等。 ⑵ 平均标准木法 前人研究结果表明,林木胸高直径和结实量之间存在密切的线性正相 关,因此林分内平均标准木的植株结实量可以代表林木的平均结实 量,从而可以推算出全林分的结实量。平均标准木法适于测定同龄母 树林的种子产量。 具体方法:在林分内设置标准地(面积不小于 0.25ha),在标准地上 进行每木调查,测定胸高直径和树高,并算出平均胸高直径和平均树 高。然后,在标准地内选取胸高直径和树高为平均胸高直径和平均树 高 5~10 株母树作为平均标准木,采收全部种实,求出平均单株结 实量,统计标准地的母树株数,即可算出全标准地上种子地产量,推 算出林分的结实量。(要求标准地和平均标准木都要有代表性,也就 是要求林分分布均匀,最好是同龄母树林,如果不是就会造成结果和 实际产量相差较多)母树结实的变异性很大 这一方法优点是:方法比较简单,砍伐标准木的数量少,省工、省时, 精度也较高,既适于生产也适于科研,对同龄母树林更适用,前苏联 受干扰少的天然林中使用较多。 ⑶ 标准枝法 在原苏联又称为生物学法。是根据选取一定数量的、有代表性的枝条 上的花和种实的数量,来定种子产量的等级。然后根据这个等级再参 考历年不同等级的种子产量,即可估算出林木种子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