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培育学实验指导书 (林学专业用) 石河子大学林学系 二。0四年七月
森林培育学实验指导书 (林学专业用) 石河子大学林学系 二○ ○ 四年七月
实验一 种子形态识别 一、目的要求 根据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识别种子所属的种类 2.通过本次实验,为今后的育苗和造林打下基础。 S、 材料用具 种子标本,放大镜,镊子,方格纸,天平,铅笔。 三、 实习内容 根据下列各点,详细观察种子标本,并用文字简要描述其特征。 1.指出该种子所属的科、属及其果实类型(如球果、翅果等)。 2.种子的大小。用方格纸或测尺度量种子的长度、宽度、厚度。 3 种子的形状。根据种子的外形来描述,圆形,扁平,线形,菱 型,三角型,卵型。球型等。 4.种子外部具有的特殊器官。如发芽孔、种脐、斑纹、斑点。 5.种皮特征。种子表面常具有绒毛,突起斑纹以及其它特征。有 的特征可能微小,应用放大镜观察。 6.色泽。成熟的种子具有一定的色泽,如黑色、褐色、暗褐色、 黄色等。 7.气味。正常的针叶树种带有松脂及松节油香味,坏种子则有发 霉和腐烂的气味。 四、作业 1.依提供的种子的标本,分别填写种子形态记载表。 2.绘图比较,白榆和大叶榆种子,并任选其它两种种子比较。 3. 识别编号的无标签种子,并依次注明各名称。 种子外观形态记载表 树种工科属果实类型种子大小种子形态种皮特征百粒重其它
1 实验一 种子形态识别 一、 目的要求 1. 根据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识别种子所属的种类。 2. 通过本次实验,为今后的育苗和造林打下基础。 二、 材料用具 种子标本,放大镜,镊子,方格纸,天平,铅笔。 三、 实习内容 根据下列各点,详细观察种子标本,并用文字简要描述其特征。 1.指出该种子所属的科、属及其果实类型(如球果、翅果等)。 2.种子的大小。用方格纸或测尺度量种子的长度、宽度、厚度。 3. 种子的形状。根据种子的外形来描述,圆形,扁平,线形,菱 型,三角型,卵型。球型等。 4. 种子外部具有的特殊器官。如发芽孔、种脐、斑纹、斑点。 5. 种皮特征。种子表面常具有绒毛,突起斑纹以及其它特征。有 的特征可能微小,应用放大镜观察。 6. 色泽。成熟的种子具有一定的色泽,如黑色、褐色、暗褐色、 黄色等。 7. 气味。正常的针叶树种带有松脂及松节油香味,坏种子则有发 霉和腐烂的气味。 四、 作业 1. 依提供的种子的标本,分别填写种子形态记载表。 2. 绘图比较,白榆和大叶榆种子,并任选其它两种种子比较。 3. 识别编号的无标签种子,并依次注明各名称。 种子外观形态记载表 树种 科属 果实类型 种子大小 种子形态 种皮特征 百粒重 其它
实验二种子含水量、纯度、千粒重测定 一、种子含水量的测定。 (一)目的:种子含水量是指水分含量占种子重量的百分比率。测 定含水量的目的是为了妥善贮存和调运种子时,控制种子适宜水分 提供依据。通过实验,掌握几种常见的含水量测定方法。 (二)用具:镊子,天平(1/1000),烘箱,干燥器,铝盒。 (三)方法: 1.取样:将送检样品在容器内充分混合,并把种子与大夹杂 物分开,从中分取测定样品。操作时,测定样品暴露在空气中的时 间应减少到最低限度。 种粒小的以及薄皮种子可以原样干燥。种子粒大的,要从检验 样品中随机取50克(不少于8粒),切开或打碎,充分混合后,取 测定样品,测定用两次重复。每一重复的测定样品重量,大粒种子 20克,中粒种子10克,小粒3克。称量精确度要求小数点后三位 2.测定: 1)105℃恒重法: 此法适用于所有的林木种子。将抽取的两份样品分别放在预先 烘干、经称量的铝合中(记清盒号),放入烘箱中,打开盒盖放在 盒旁,洪干至恒重。一般先用80℃烘2~3小时,然后用105℃+2℃ 烘干5~6小时后,放入干燥器内,冷却20~30分钟后称重。按下 列公式计算种子的湿基含水量。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测定样品烘干前重-测定样品烘干后重 含水量(%) x100% 测定样品烘干前重 2)130℃高温快速法 先将烘箱预热至140~145℃,将两份测定样品迅速放入箱内 在5分钟内使温度调至130℃时开始计时,用130+2℃烘干60~90 分钟,立即取出加盖,置于干燥器内冷却,称重。 3)使用其它仪器测定含水量 可采用红外线水分速定仪,各种水分测定仪,甲苯蒸馏法快速 测定种子含水量。但这些测定需于105℃恒重法对照。 3.计算 测定结果按1)法的公式进行计算。两次重复允许误差不超过 0.5%,计算平均含水量。将测定法、计算结果填入下表。 2
2 实验二 种子含水量、纯度、千粒重测定 一、 种子含水量的测定。 (一)目的:种子含水量是指水分含量占种子重量的百分比率。测 定含水量的目的是为了妥善贮存和调运种子时,控制种子适宜水分 提供依据。通过实验,掌握几种常见的含水量测定方法。 (二)用具:镊子,天平(1/1000),烘箱,干燥器,铝盒。 (三)方法: 1. 取样:将送检样品在容器内充分混合,并把种子与大夹杂 物分开,从中分取测定样品。操作时,测定样品暴露在空气中的时 间应减少到最低限度。 种粒小的以及薄皮种子可以原样干燥。种子粒大的,要从检验 样品中随机取 50 克(不少于 8 粒),切开或打碎,充分混合后,取 测定样品,测定用两次重复。每一重复的测定样品重量,大粒种子 20 克,中粒种子 10 克,小粒 3 克。称量精确度要求小数点后三位。 2. 测定: 1) 105℃恒重法: 此法适用于所有的林木种子。将抽取的两份样品分别放在预先 烘干、经称量的铝合中(记清盒号),放入烘箱中,打开盒盖放在 盒旁,洪干至恒重。一般先用 80℃烘 2~3 小时,然后用 105℃+2℃ 烘干 5~6 小时后,放入干燥器内,冷却 20~30 分钟后称重。按下 列公式计算种子的湿基含水量。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测定样品烘干前重-测定样品烘干后重 含水量(%)= х100% 测定样品烘干前重 2) 130℃高温快速法 先将烘箱预热至 140~145℃,将两份测定样品迅速放入箱内。 在 5 分钟内使温度调至 130℃时开始计时,用 130+2℃烘干 60~90 分钟,立即取出加盖,置于干燥器内冷却,称重。 3) 使用其它仪器测定含水量 可采用红外线水分速定仪,各种水分测定仪,甲苯蒸馏法快速 测定种子含水量。但这些测定需于 105℃恒重法对照。 3. 计算 测定结果按 1)法的公式进行计算。两次重复允许误差不超过 0.5%,计算平均含水量。将测定法、计算结果填入下表
含水量测定表 树种, 组号: 铝盒号 铝盒重 盒一样品重 重 水份重(克) 测定样品重(克) 含水量(%) 平收 允许差距 0.5% 实际差距 测定方法: 检验员: 二.纯度的测定 )目的:测定送检验样品的纯净种子,废种子和夹杂物的数量 并由此测算该种批的纯净程度。纯度是送检样品的纯净种子重量, 占供检样品总重量的百分比。通过该实验掌握纯度测定的操作技术 和计算方法。 二)用具 天平(1/100,1/1000),角匙,镊子,放大镜。 三)方法和步骤 1.测定样品的抽取: 1)十字区分法(四分法)将送检样品倒在干净光滑的桌面 上,用一成斜面的直尺沿不同方向将样品反复混拌后,铺成正方形。 正方形的厚度,大粒种子不超过10cm,中粒种子不超过5cm,小粒 种子不超过3Cm。用直尺将正方形按对角线区分为四个三角形。去 掉其中任意两个相对三角形的种子,把剩下的种子收集起来,继续 按上述方法混拌,摊开,区分,一直到相对的三角形各略大于附表 1中规定的该树种纯度测定所需量。分别合并相对的两个三角形, 即为两份检验样品。注意不要混杂。 2)分样器法:适用于种粒小的、流动性大的种子。分样前 先将种子通过分样器,使种子分成重量大约相等的两份,其重量不 超过两份种子平均重量的5%时,则分样器是正确的。如超过5%, 则应调整分样器
3 含水量测定表 树种: 组号: 铝盒号 铝盒重 盒-样品重 烘 至 恒 重 水份重(克) 测定样品重(克) 含水量(%) 平均 允许差距 0.5% 实际差距 % 测定方法: 检验员: 二.纯度的测定 一) 目的:测定送检验样品的纯净种子,废种子和夹杂物的数量, 并由此测算该种批的纯净程度。纯度是送检样品的纯净种子重量, 占供检样品总重量的百分比。通过该实验掌握纯度测定的操作技术 和计算方法。 二) 用具 天平(1/100,1/1000),角匙,镊子,放大镜。 三) 方法和步骤 1. 测定样品的抽取: 1) 十字区分法(四分法) 将送检样品倒在干净光滑的桌面 上,用一成斜面的直尺沿不同方向将样品反复混拌后,铺成正方形。 正方形的厚度,大粒种子不超过 10cm,中粒种子不超过 5cm,小粒 种子不超过 3cm。用直尺将正方形按对角线区分为四个三角形。去 掉其中任意两个相对三角形的种子,把剩下的种子收集起来,继续 按上述方法混拌,摊开,区分,一直到相对的三角形各略大于附表 1 中规定的该树种纯度测定所需量。分别合并相对的两个三角形, 即为两份检验样品。注意不要混杂。 2) 分样器法:适用于种粒小的、流动性大的种子。分样前, 先将种子通过分样器,使种子分成重量大约相等的两份,其重量不 超过两份种子平均重量的 5%时,则分样器是正确的。如超过 5%, 则应调整分样器
分样时先将送检样品过分样器三次,使之充分混合,然后开 始分取样品,取其一份,继续分取,直到每份符合附表1中规定的 该种子的纯度测定样品的最低量为止。 2.纯度测定称量精确度要求见表1-1。 3. 测定方法 分别将已抽取的两份检验样品倒在光洁的桌面上,把纯净种 子、废种子和杂物分开。 如果送检样品中混有较大的或多量的杂物时,要在样品称重 后,在分取样品前,进行必要的清理并称重。 1)纯净种子包括 完整的、没受伤害的、发育正常的种子;发育不完全的和不能 识别的空粒:虽以破口或发芽,但仍具发芽能力的种子。 2)废种子包括 能明显识别的空粒,腐坏粒,已萌发的显然丧失发芽能力的种 子:严重损伤的种子和无种皮的裸粒种子。 3)夹杂物包括 a. 不属于被检验的其它植物种子 b.叶子、鳞片、苞片、果皮、种翅、种子碎片和其它非生 命性的杂质。 c.昆虫的卵块、成虫、幼虫和蛹。 结果计算 1)将检验样品组成的各个部分,分别按表1-1中精确度要求 称重,填入表1-4。如果原检验样品重量减去纯度测定后的纯净种 子,废种子和夹杂物的总量,其差距不超过表1-2的规定时,即可 计算纯度。 2)纯度计算 一般按下式计算 纯净种子 纯度(%)= x100% 纯净种子+废种子+夹杂物 送检样品先行清理的其纯度按下式计算: 纯度=送检样品纯度x测定样品纯度/100 送检样品纯度(%)=除去杂质后的样品x100/送检样品重 3)判断两份样品测定结果是否在允许误差之内。先计算两份 测定的平均数。如两次测定的百分数差距不超出表1-3中的规定误 差,则测定结果符合要求,以其平均值做为该种的纯度。如超过差 距允许范围,则需重作。 4
4 分样时先将送检样品过分样器三次,使之充分混合,然后开 始分取样品,取其一份,继续分取,直到每份符合附表 1 中规定的 该种子的纯度测定样品的最低量为止。 2. 纯度测定称量精确度要求见表 1-1。 3. 测定方法 分别将已抽取的两份检验样品倒在光洁的桌面上,把纯净种 子、废种子和杂物分开。 如果送检样品中混有较大的或多量的杂物时,要在样品称重 后,在分取样品前,进行必要的清理并称重。 1) 纯净种子包括 完整的、没受伤害的、发育正常的种子;发育不完全的和不能 识别的空粒;虽以破口或发芽,但仍具发芽能力的种子。 2) 废种子包括 能明显识别的空粒,腐坏粒,已萌发的显然丧失发芽能力的种 子;严重损伤的种子和无种皮的裸粒种子。 3) 夹杂物包括 a.不属于被检验的其它植物种子。 b.叶子、鳞片、苞片、果皮、种翅、种子碎片和其它非生 命性的杂质。 c.昆虫的卵块、成虫、幼虫和蛹。 4.结果计算 1) 将检验样品组成的各个部分,分别按表 1-1 中精确度要求 称重,填入表 1-4。如果原检验样品重量减去纯度测定后的纯净种 子,废种子和夹杂物的总量,其差距不超过表 1-2 的规定时,即可 计算纯度。 2) 纯度计算 一般按下式计算 纯净种子 纯度(%)= х100% 纯净种子 + 废种子 + 夹杂物 送检样品先行清理的其纯度按下式计算: 纯度=送检样品纯度х测定样品纯度/100 送检样品纯度(%)=除去杂质后的样品х100/送检样品重 3) 判断两份样品测定结果是否在允许误差之内。先计算两份 测定的平均数。如两次测定的百分数差距不超出表 1-3 中的规定误 差,则测定结果符合要求,以其平均值做为该种的纯度。如超过差 距允许范围,则需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