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法适用于某些阔叶树种及树冠各部分结实较均匀的针叶树种来预 测种子产量。 具体作法:在采种林分内,选择有代表性的、结实的母树10一25株 在每株树冠的阴阳两面的上、中、下三层分别随机选取若干带有果实 和花的1长枝条作为标准枝,当截取枝条时,不要故意桃选花或果 实最多的枝条,同时也不要剪取树冠下部被遮荫的枝条。然后再统计 所截取全部枝条上花或果实的总数,并精确地统计所有枝条的总长 度,再求每m长枝条上的花或果实的平均数。根据这个平均数再去 查已定的等级表,即可确定种子产量的等级。例如:剪取20个 长的橡树枝,这20m长的枝条上共有橡实200个,则悔1m长平均 有橡实10个。 生物学法的产量指标是在每1m长的枝条上所结果实的数量,对 不同树种来说有很大区别。为了测定林木种子的丰产程度,应该先确 定每个树种的收获量等级表。 (4)物候观测法 又称目测估计法。该法是通过目测开花结实情况,以判断当年种子的 丰款。根据母树林中林缘木、孤立木及林木的开花结实的多少来评估 等级,一般用0~5六个数字来表示。在开花期及种子成熟前的1~2 个月借助望远镜或飞机低空飞行进行观察,估计收获量。 此法要求观察者对开花结实的观察有经验且技术熟练,受人为影响较 大,差异较大。因此在具体评定时应组织具有实践经验的3~5人组 成观察小组,沿预先确定的调查线路,随机设点,评定等级,最后汇 总各点情况,综合评定全林分的开花、结实等级,可用标准木法或标 准枝法进行核校。 (⑤)可见半面树冠球果估测法 此法主要用于预测针叶树种种子相对产量的一种方法, 理论依据:树冠可见半面树冠上的球果数与全株球果数间存在直线相 关关系。知道可见半面树冠的球果数,便可推算出全树冠的球果数 根据数年的积累数据,即可制定出种子相对产量的等级标准。 具体方法:选取50一60株(或更多一些)结实的母树作为标准木,再 选定观测点。观测点的位置要选在能看到全部半面树冠球果数的地 方,距要观测母树的距离,大约与树高相等。每个观察点要重复观察 3次,取3次的平均值作为该株的可见半面树冠的球果数。同时统计 全株球果数,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林分产量
此法适用于某些阔叶树种及树冠各部分结实较均匀的针叶树种来预 测种子产量。 具体作法:在采种林分内,选择有代表性的、结实的母树 10—25 株, 在每株树冠的阴阳两面的上、中、下三层分别随机选取若干带有果实 和花的 1m 长枝条作为标准枝,当截取枝条时,不要故意挑选花或果 实最多的枝条,同时也不要剪取树冠下部被遮荫的枝条。然后再统计 所截取全部枝条上花或果实的总数,并精确地统计所有枝条的总长 度,再求每 lm 长枝条上的花或果实的平均数。根据这个平均数再去 查已定的等级表,即可确定种子产量的等级。例如:剪取 20 个 lm 长的橡树枝,这 20m 长的枝条上共有橡实 200 个,则每 1m 长平均 有橡实 10 个。 生物学法的产量指标是在每 1m 长的枝条上所结果实的数量,对 不同树种来说有很大区别。为了测定林木种子的丰产程度,应该先确 定每个树种的收获量等级表。 ⑷ 物候观测法 又称目测估计法。该法是通过目测开花结实情况,以判断当年种子的 丰歉。根据母树林中林缘木、孤立木及林木的开花结实的多少来评估 等级,一般用 0~5 六个数字来表示。在开花期及种子成熟前的 1~2 个月借助望远镜或飞机低空飞行进行观察,估计收获量。 此法要求观察者对开花结实的观察有经验且技术熟练,受人为影响较 大,差异较大。因此在具体评定时应组织具有实践经验的 3~5 人组 成观察小组,沿预先确定的调查线路,随机设点,评定等级,最后汇 总各点情况,综合评定全林分的开花、结实等级,可用标准木法或标 准枝法进行核校。 ⑸ 可见半面树冠球果估测法 此法主要用于预测针叶树种种子相对产量的一种方法。 理论依据:树冠可见半面树冠上的球果数与全株球果数间存在直线相 关关系。知道可见半面树冠的球果数,便可推算出全树冠的球果数。 根据数年的积累数据,即可制定出种子相对产量的等级标准。 具体方法:选取 50—60 株(或更多一些)结实的母树作为标准木,再 选定观测点。观测点的位置要选在能看到全部半面树冠球果数的地 方,距要观测母树的距离,大约与树高相等。每个观察点要重复观察 3 次,取 3 次的平均值作为该株的可见半面树冠的球果数。同时统计 全株球果数,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林分产量
本法与平均标准木法比较,用工量少,只是它的1/3。受林分密度及 目测的准确度等的限制,因此一般仅适用于树干较矮,种实较稀疏的 林木 (6)球果切开估测法 球果切开法是道布斯(Dobbs R.c.)等提出的方法(1976),也是一 种相对产量估测法。他们认为球果切面上的饱满种子数与全球果饱满 种子数两者之间存在着直线相关关系。 具体方法:在种子胚胎发育基本完成时开始测定,在母树林分中或种 子园内随机选出母树50一60株,将每株母树树冠分成上、中、下3 层,阴阳两面分别采1一2个球果。一般顺着球果的中轴纵向切成相 等的两半。每个球果统计一个切面上露出白色内含物的种子数,然后 进行干燥,使球果中全部种子都脱出。逐粒切开并统计该球果的饱满 种子数。配置相关方程。再将球果切面上种子数代入方程式,即能得 出每个球果中种子粒数,便可推算出种子产量。 本法用于油松母树的球果两年的统计结果,相关系数71一83%。产 量与标准地实际产量相比,误差为6-6.6%,该法海年可在采种种 前2一3个月左右作出精度较高的估测产量预报. (2).基于花芽的预测 前面所讲的6种方法都需要在果实产生后进行,而基于花芽的预测呗侧 可将时间提前,相当于前面所讲的中期预测。相对来讲理论性更强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嫩枝估测法 这种方法最早是60年代四川林科院用于预测杉木的产量。按林木的 基本结实规律,一般的开花及结果枝都为当年生枝(除少量热带树种 老枝结果外),而该法的理论依据是林木的嫩枝数量与结实量有直接 的相关关系。 该法的主要缺点在于嫩枝数量调查时,嫩枝数量的测定比较困难,而 且在不同年份其相关关系不同,同时嫩枝与花芽数量之间又有相关关 系,而且花芽分化的量与天气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结果准确度不高 在实际生产中有一定的困难,只能作为先期预估。 (2)气象学预测法 本方法最早是前苏联提出的理论依据一气象因子与林木花芽分化之 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如在花芽分化时,温度高,空气干燥,则花 芽分化多,相反则少
本法与平均标准木法比较,用工量少,只是它的 1/3。受林分密度及 目测的准确度等的限制,因此一般仅适用于树干较矮,种实较稀疏的 林木。 ⑹ 球果切开估测法 球果切开法是道布斯(Dobbs R.c.)等提出的方法(1976),也是一 种相对产量估测法。他们认为球果切面上的饱满种子数与全球果饱满 种子数两者之间存在着直线相关关系。 具体方法:在种子胚胎发育基本完成时开始测定,在母树林分中或种 子园内随机选出母树 50—60 株,将每株母树树冠分成上、中、下 3 层,阴阳两面分别采 l 一 2 个球果。一般顺着球果的中轴纵向切成相 等的两半。每个球果统计一个切面上露出白色内含物的种子数,然后 进行干燥,使球果中全部种子都脱出。逐粒切开并统计该球果的饱满 种子数。配置相关方程。再将球果切面上种子数代入方程式,即能得 出每个球果中种子粒数,便可推算出种子产量。 本法用于油松母树的球果两年的统计结果,相关系数 71—83%。产 量与标准地实际产量相比,误差为 6-6.6%,该法每年可在采种种 前 2—3 个月左右作出精度较高的估测产量预报。 (2). 基于花芽的预测 前面所讲的 6 种方法都需要在果实产生后进行,而基于花芽的预测则 可将时间提前,相当于前面所讲的中期预测。相对来讲理论性更强, 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⑴ 嫩枝估测法 这种方法最早是 60 年代,四川林科院用于预测杉木的产量。按林木的 基本结实规律,一般的开花及结果枝都为当年生枝(除少量热带树种 老枝结果外),而该法的理论依据是林木的嫩枝数量与结实量有直接 的相关关系。 该法的主要缺点在于嫩枝数量调查时,嫩枝数量的测定比较困难,而 且在不同年份其相关关系不同,同时嫩枝与花芽数量之间又有相关关 系,而且花芽分化的量与天气等因素有很大的关系,结果准确度不高, 在实际生产中有一定的困难,只能作为先期预估。 ⑵ 气象学预测法 本方法最早是前苏联提出的,理论依据—气象因子与林木花芽分化之 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如在花芽分化时,温度高,空气干燥,则花 芽分化多,相反则少
该法的关键处在于确定各树种花芽分化的确切时间,以准确把握当时 的气象因子的影响,同时要筛选2·3个气象因子与花芽分化建立回 归关系。 缺点是气象因子中的某一因子何时起作用比较难确定特别要求救对花 芽分化有准确的认识,然后观察花芽分化时的气象因子状况。通常结 果与实际产量相差较大,只能将结实量分为几个等级,不能确定具体 产量 (3)开花强度法 本方法最早是在加拿大利用,只能预测到等级,在中期预测中时比较 可靠的。开花强度指在芽的形成期,所形成的雌性花芽数与营养芽数 量之比。其理论依据也是认为林木的开花强度与结实量等级有一定的 相关关系。 其中:H一开花强度;Mf一雌花芽数;M一雄花芽数;MN一营养 芽数 此法可将预测期提前10个月左右。缺点是在方法形成的初期没有考 虑到花粉的数量所起的作用。即雌花只能与一定数量的雌花授粉(考 虑雌雄比的问题)因此在后期又加以改进,加入雄花芽的影响。 四、采种技术 (P35表3-6种子采收登记表) 种子的采集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们需要了解几方面的内容,包括种子成熟的表 现、种子的脱落方式、如何确定采种期、采种的方法等。 1、种子的成熟(seed maturity) 种子的采集必须在种子成熟后进行,采集时间过早,会影响种子质量, 过晚,等小粒种子脱落飞散后测无法收集。种子成熟指卵细胞受精以 后种子发育过程的终结,林木种子成熟是个复杂的过程。由受精制卵细 胞发育成种胚必备的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在种胚各个器官形成 的同时,其内部不断积累种胚所需的营养物质。种子发育初期,内部 是透明液体,这些液体大部分是可溶性有机化合物,如单糖、脂肪酸 氨基酸,逐渐转化成淀粉、蛋白质、脂肪。富含脂防的种子如冷杉在 种子成熟期间,还原糖、淀粉和可溶性氮减少,粗脂肪增加;松树种 子在发育期间脂防的贮藏迅速增加,含氨化合物增勏加也很快。种子在
该法的关键处在于确定各树种花芽分化的确切时间,以准确把握当时 的气象因子的影响,同时要筛选 2-3 个气象因子与花芽分化建立回 归关系。 缺点是气象因子中的某一因子何时起作用比较难确定,特别要求对花 芽分化有准确的认识,然后观察花芽分化时的气象因子状况。通常结 果与实际产量相差较大,只能将结实量分为几个等级,不能确定具体 产量。 ⑶ 开花强度法 本方法最早是在加拿大利用,只能预测到等级,在中期预测中时比较 可靠的。开花强度指在芽的形成期,所形成的雌性花芽数与营养芽数 量之比。其理论依据也是认为林木的开花强度与结实量等级有一定的 相关关系。 其中:FI—开花强度;Mf—雌花芽数;Mm—雄花芽数;Mv—营养 芽数 此法可将预测期提前 10 个月左右。缺点是在方法形成的初期没有考 虑到花粉的数量所起的作用。即雄花只能与一定数量的雌花授粉,(考 虑雌雄比的问题)因此在后期又加以改进,加入雄花芽的影响。 四、采种技术 (P35 表 3-6 种子采收登记表) 二、种子的采集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们需要了解几方面的内容,包括种子成熟的表 现、种子的脱落方式、如何确定采种期、采种的方法等。 1、种子的成熟(seed maturity) 种子的采集必须在种子成熟后进行,采集时间过早,会影响种子质量, 过晚,等小粒种子脱落飞散后则无法收集。种子成熟指卵细胞受精以 后种子发育过程的终结,林木种子成熟是个复杂的过程。由受精卵细 胞发育成种胚必备的胚根、胚芽、胚轴和子叶。在种胚各个器官形成 的同时,其内部不断积累种胚所需的营养物质。种子发育初期,内部 是透明液体,这些液体大部分是可溶性有机化合物,如单糖、脂肪酸、 氨基酸,逐渐转化成淀粉、蛋白质、脂肪。富含脂肪的种子如冷杉在 种子成熟期间,还原糖、淀粉和可溶性氮减少,粗脂肪增加;松树种 子在发育期间脂肪的贮藏迅速增加,含氮化合物增加也很快。种子在
成熟过程中还积累灰分随着成熟的变化,各种灰分比也有较大变化 如磷显著增加.镁也有所增加,而钾减少。经过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变 化,种子内干物质不断积累,含水率渐减,最后干物质的积累结束 种子内含物质硬化,呈现不易溶状态,含水率低,皮致密而坚硬,呼 吸微弱抗逆性增强,进入休眠状态,以利于保证其种的延续与繁殖。 林木种子的成熟一般包括生理成熟和形态成熟两个过程 (1)生理成熟(physiological maturity) 种子发育到一定大小,内部贮藏的营养物质积累到一定数量,种子在 生理上发育完全,种胚具有发芽能力的时候,称为生理成熟 生理成熟的特点①种子含水量较高,②内部营养物质处于易溶状态 ③种皮不够致密,保护组织不健全,内部易溶物质易渗出种皮而遭受 微生物危害。④采收后种子易失水,种仁收缩而干瘪,不易保存,如 处理不当会导致种子失去发芽力。(小麦)但对于长期休眠特性的种 子,如椴树、水曲柳等,用生理成熟的种子播种,能缩短出苗期,提 高发芽率。 (2)形态成熟(morphological maturity) 种子在外观上呈现出各树种成熟时所特有的颜色和光泽特征的时候 称为形态成熟 (大多数林木种子成熟后,球果或果实皮色由绿色变黄褐色、褐色 暗褐色、黄色、紫黑色、紫红色等。) 形态成熟的特点:①种子含水率降低,②种子内部的营养物质积累结 束,体内营养物质有易溶状态转为难溶状态的脂肪、蛋白质、淀粉等 种皮致密坚实,③外观上种粒饱满坚硬,抗逆性强,④呼吸作用微弱 开始进入休眠,容易贮藏。因此生产上一般将种子形态成熟作为采种 的标志。(在形态成熟时采种) 大部分树种种子生理成熟和形态成熟的时间几乎是一致的,如 杨、柳等。 而大多数树种均需在生理成熟后隔一定时间才能达到形态成 晚 但也有些树种当种子形态成熟后,种胚仍需经过一段时间的继 续发育,才能具备发芽能力,如银杏、白蜡、七叶树等,这种生理成 熟在形态成熟之后的现象称为生理后熟。 有生理后熟现象的树种种子一般需经过催芽处理后才能进行播种 (了解生理成熟所需的时间便于掌握采种适期,采种时不会出现“掠
成熟过程中还积累灰分,随着成熟的变化,各种灰分比也有较大变化, 如磷显著增加.镁也有所增加,而钾减少。经过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变 化,种子内干物质不断积累,含水率渐减,最后干物质的积累结束, 种子内含物质硬化,呈现不易溶状态,含水率低,皮致密而坚硬,呼 吸微弱,抗逆性增强,进入休眠状态,以利于保证其种的延续与繁殖。 林木种子的成熟一般包括生理成熟和形态成熟两个过程。 (1) 生理成熟(physiological maturity) 种子发育到一定大小,内部贮藏的营养物质积累到一定数量,种子在 生理上发育完全,种胚具有发芽能力的时候,称为生理成熟。 生理成熟的特点:①种子含水量较高,②内部营养物质处于易溶状态, ③种皮不够致密,保护组织不健全,内部易溶物质易渗出种皮而遭受 微生物危害。④采收后种子易失水,种仁收缩而干瘪,不易保存,如 处理不当会导致种子失去发芽力。(小麦)但对于长期休眠特性的种 子,如椴树、水曲柳等,用生理成熟的种子播种,能缩短出苗期,提 高发芽率。 (2) 形态成熟(morphological maturity) 种子在外观上呈现出各树种成熟时所特有的颜色和光泽特征的时候 称为形态成熟。 (大多数林木种子成熟后,球果或果实皮色由绿色变黄褐色、褐色、 暗褐色、黄色、紫黑色、紫红色等。) 形态成熟的特点:①种子含水率降低,②种子内部的营养物质积累结 束,体内营养物质有易溶状态转为难溶状态的脂肪、蛋白质、淀粉等, 种皮致密坚实,③外观上种粒饱满坚硬,抗逆性强,④呼吸作用微弱, 开始进入休眠,容易贮藏。因此生产上一般将种子形态成熟作为采种 的标志。(在形态成熟时采种) 大部分树种种子生理成熟和形态成熟的时间几乎是一致的,如 杨、柳等。 而大多数树种均需在生理成熟后隔一定时间才能达到形态成 熟。 但也有些树种当种子形态成熟后,种胚仍需经过一段时间的继 续发育,才能具备发芽能力,如银杏、白蜡、七叶树等,这种生理成 熟在形态成熟之后的现象称为生理后熟。 有生理后熟现象的树种种子一般需经过催芽处理后才能进行播种。 (了解生理成熟所需的时间,便于掌握采种适期,采种时不会出现“掠
青”现象。如杨树、柳树等种子,从生理成熟到形态成熟时间很短 约1一3天,而针叶树种及大部分阔叶树种的间隔期较长) 2、影响种子成熟期的因素 各树种种子成熟的季节、成熟时果实的形态、颜色以及积累营养物质 所需的时间等,都是树种遗传性所决定的。 成熟的具体时间、果实和种子的物理性状等,环境条件起一定作用。 因此,林木种子的成熟期因树种的生物学特性(遗传性)以及不同的 生长环境而不同。 ()不同树种种子成熟期不同,受树种的遗传性的影响,不同树种, 开花后种子发育和积累营养物质所需时间不同。 开花后经过1-3个月种子就成熟,即春、夏季成熟的树种有: 柳树、杨树、白榆、喜树、台湾相思、桑树、山杏等 春季开花当年秋季种子成熟的树种最多,如落叶松、侧柏、杉 木、柳杉、银杏、檫树、楠木、樟树、光叶榉树、刺槐、水曲柳、五 角槭和桦木等等; 开花后要经过1年以上,到翌年秋、冬季种子成熟的树种也较 多,如红松、樟子松、油松、马尾松、云南松、柏木、圆柏、栓皮栎 麻栎、木荷、油茶等;杜松开花后要经过2年多,到第三个生长期的 秋季种子才成熟。 还有部分树种一年开两次花,结两次果,如八角、枇杷: (2)同一树种由于生长的地理位置不同,其成熟期也不同。 主要是受气温、光照、天气与土壤湿度等的影响。一般纬度越高,达 到一定积温所需要的时间越长,成熟期越晚。(如白桦在小兴安岭8 月上旬成熟,到哈尔滨则在7月中、下旬): 般气候温暖地区的母树因气温较高,生长期长,利于种子积 累营养物质所以种子成熟期比气候寒冷地区早。寒冷地区因气温低, 生长期短,树木开始生长晚,开花晚。气温低也不利于积累营养物质 所以成熟晚。以小叶杨为例,在北京地区成熟期一般多在5月上、中 旬,辽宁省南部地区多在5月中、下旬,黑龙江省则在6月上、中 旬。 (3)同一树种在同一地区,母树所处的海拔和立地条件等条件不同, 种子成熟期也不同。 从垂直距离而言,因低海拔的气温高,所以种子成熟期比高海 拔的母树早
青”现象。如杨树、柳树等种子,从生理成熟到形态成熟时间很短, 约 1—3 天,而针叶树种及大部分阔叶树种的间隔期较长) 2、 影响种子成熟期的因素 各树种种子成熟的季节、成熟时果实的形态、颜色以及积累营养物质 所需的时间等,都是树种遗传性所决定的。 成熟的具体时间、果实和种子的物理性状等,环境条件起一定作用。 因此,林木种子的成熟期因树种的生物学特性(遗传性)以及不同的 生长环境而不同。 ⑴ 不同树种种子成熟期不同,受树种的遗传性的影响,不同树种, 开花后种子发育和积累营养物质所需时间不同。 开花后经过 l-3 个月种子就成熟,即春、夏季成熟的树种有: 柳树、杨树、白榆、喜树、台湾相思、桑树、山杏等; 春季开花当年秋季种子成熟的树种最多,如落叶松、侧柏、杉 木、柳杉、银杏、檫树、楠木、樟树、光叶榉树、刺槐、水曲柳、五 角槭和桦木等等; 开花后要经过 1 年以上,到翌年秋、冬季种子成熟的树种也较 多,如红松、樟子松、油松、马尾松、云南松、柏木、圆柏、栓皮栎、 麻栎、木荷、油茶等;杜松开花后要经过 2 年多,到第三个生长期的 秋季种子才成熟。 还有部分树种一年开两次花,结两次果,如八角、枇杷; ⑵ 同一树种由于生长的地理位置不同,其成熟期也不同。 主要是受气温、光照、天气与土壤湿度等的影响。一般纬度越高,达 到一定积温所需要的时间越长,成熟期越晚。(如白桦在小兴安岭 8 月上旬成熟,到哈尔滨则在 7 月中、下旬); 一般气候温暖地区的母树因气温较高,生长期长,利于种子积 累营养物质,所以种子成熟期比气候寒冷地区早。寒冷地区因气温低, 生长期短,树木开始生长晚,开花晚。气温低也不利于积累营养物质, 所以成熟晚。以小叶杨为例,在北京地区成熟期一般多在 5 月上、中 旬,辽宁省南部地区多在 5 月中、下旬,黑龙江省则在 6 月上、中 旬。 ⑶ 同一树种在同一地区,母树所处的海拔和立地条件等条件不同, 种子成熟期也不同。 从垂直距离而言,因低海拔的气温高,所以种子成熟期比高海 拔的母树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