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大学教案 课程名称 森林培育学 任课班级 林学05(1,2)班 任课教师 胡晓静 农学院林学系森林资源经营与利用教研室 2007一2008学年第一学期
石河子大学教案 课程名称 森林培育学 任课班级 林学 05(1,2)班 任课教师 胡晓静 农 学院 林学系 森林资源经营与利用 教研室 2007—2008 学年第 一 学期
姓名 胡晓静 职称 讲师 总学时44 教材: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森林培有学》沈国舫编著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使用和 参考的 参考书:《造林学》孙时轩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 教材 中国树木志编委会主编。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 黄枢、沈国舫主编.中国造林技术,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森林培有学是研究森林培有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它与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森林 生态学、气象学等有密切的联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良种壮苗的生产, 在无林地上造林,人工林和天然林的主伐更新,幼林及成林的抚育采伐等理论和技术。 在讲授过程中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课程数学的基本题求: 果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期末考试。通过各个教学环节,培养学 教 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 (一)课堂讲授 在内容方面以“少而精”为原则:讲授方法上提倡启发式:增加课堂讨论,培养学 的 生的自学能力和独力思考的学习方法。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联系各项生产实 际把理论讲透彻。充分利用已经制作的教学课件,并逐步增加课件,提高授课效果。 (二)实验环节 通过实验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林木种子的识别方法、林木种子检验方法。 (三)考试环节 期末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章次 草 名 学时 绪论 2 第一章 林木种子的生产和经营 2 第二章 苗木培育 2 第三章 植树造林 2 第四章 农林复合经营 学 2 第五章 苗周总体规划设计与造林规划设计 2 第六章 泰林立地 2 第七章 林种规划和树种选择 2 第八章 林分结构 2 分 第九章 森林的生长发育及其调控 2 第十章 林地及林木抚有管理 配 第十一章 森林抚育采伐(上) 第十二章 森林抚育采伐(下) 第十三章 择找作业与更新 第十四章 皆伐作业与更新 第十五章 森林采伐规划设计大气概念 2 实验课 16
姓名 胡晓静 职称 讲师 总学时 44 使用和 参考的 教材 教材:面向 21 世纪课程教材《森林培育学》 沈国舫 编著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1 参考书:《造林学》 孙时轩主编 中国林业出版社 1981 中国树木志编委会主编. 中国主要树种造林技术,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 黄枢、沈国舫主编. 中国造林技术,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课 程 教 学 目 的 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森林培育学是研究森林培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它与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森林 生态学、气象学等有密切的联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良种壮苗的生产, 在无林地上造林,人工林和天然林的主伐更新,幼林及成林的抚育采伐等理论和技术。 在讲授过程中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并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实验、期末考试。通过各个教学环节,培养学 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课堂讲授 在内容方面以“少而精”为原则;讲授方法上提倡启发式;增加课堂讨论,培养学 生的自学能力和独力思考的学习方法。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下功夫,联系各项生产实 际把理论讲透彻。充分利用已经制作的教学课件,并逐步增加课件,提高授课效果。 (二)实验环节 通过实验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林木种子的识别方法、林木种子检验方法。 (三)考试环节 期末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学 时 分 配 章 次 章 名 学时 绪论 2 第一章 林木种子的生产和经营 2 第二章 苗木培育 2 第三章 植树造林 2 第四章 农林复合经营 2 第五章 苗圃总体规划设计与造林规划设计 2 第六章 森林立地 2 第七章 林种规划和树种选择 2 第八章 林分结构 2 第九章 森林的生长发育及其调控 2 第十章 林地及林木抚育管理 1 第十一章 森林抚育采伐(上) 1 第十二章 森林抚育采伐(下) 2 第十三章 择找作业与更新 1 第十四章 皆伐作业与更新 1 第十五章 森林采伐规划设计大气概念 2 实验课 16
2007年8月27日 教学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森林培育学的研究内容及研究进展和动态。 目的 绪论 一、森林培育学的概念 二、 我因森林培有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三、新时期林业的战略性转变及对森林培育的要求 四、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问题 五、学习森林培有学的目的、意义及方法 重点:1、森林培育学的概念 2、森林培育技术体系 教学重 3、我国森林培有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点、难点 4、新时期林业的战略性转变 及教学 方法 难点:新时期林业的战略性转变对森林培育提出的要求 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自修为辅,课后进行作业练习。 1、森林培育学的概念。 作业、思2、完整的森林培育技术体系包括哪些方面? 考题(讨 3、分析我因造林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论题) 阅读材 4、我国林业经历了哪些战略性的转变? 料 5、新世纪我国森林培有事业的基本任务 曾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2007 年 8 月 27 日 教 学 目 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森林培育学的研究内容及研究进展和动态。 教 学 内 容 绪论 一、森林培育学的概念 二、我国森林培育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三、新时期林业的战略性转变及对森林培育的要求 四、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问题 五、学习森林培育学的目的、意义及方法 教学重 点、难点 及教学 方法 重点:1、森林培育学的概念 2、森林培育技术体系 3、我国森林培育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4、新时期林业的战略性转变 难点:新时期林业的战略性转变对森林培育提出的要求 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自修为辅,课后进行作业练习。 作业、思 考题(讨 论题)、 阅读材 料 1、森林培育学的概念。 2、完整的森林培育技术体系包括哪些方面? 3、分析我国造林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 4、我国林业经历了哪些战略性的转变? 5、新世纪我国森林培育事业的基本任务。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2007年8月28日 教学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林子良种生产的基地、种实的调制与种子贮藏方法及在 目的 调制与贮藏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章林木种子的生产和经营 第一节造林用种的种源 教 第二节林木良种生产基地 内 第三节采种及种实的调制 第四节种子的贮藏与品质检验 第五节种子的休眠及催芽 重点:1、种子调拔的影响因素 2、母树林、种子园各自的优点 教学重 3、影响种子寿命的因素 点、难点 4、种实调制的方法 及教学 5、种子品质检验的过程 方法 难点:种子的休眠及催芽。 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自修及实验为辅,加强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课后作业练习。 作业、思 1、用材林优良采种母树应具备的条件。 考题(讨 2、与母树林相比,种子园的优点在哪? 论题) 3、影响种子寿命的内在因素与外界环境因素有哪些? 阅读材 4、何谓种子生理成熟与形态成熟。 料 5、种子在贮藏期间的生理变化。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2007 年 8 月 28 日 教 学 目 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林子良种生产的基地、种实的调制与种子贮藏方法及在 调制与贮藏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 学 内 容 第一章 林木种子的生产和经营 第一节 造林用种的种源 第二节 林木良种生产基地 第三节 采种及种实的调制 第四节 种子的贮藏与品质检验 第五节 种子的休眠及催芽 教学重 点、难点 及教学 方法 重点:1、种子调拔的影响因素 2、母树林、种子园各自的优点 3、影响种子寿命的因素 4、种实调制的方法 5、种子品质检验的过程 难点:种子的休眠及催芽 。 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自修及实验为辅,加强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课后作业练习。 作业、思 考题(讨 论题)、 阅读材 料 1、用材林优良采种母树应具备的条件。 2、与母树林相比,种子园的优点在哪? 3、影响种子寿命的内在因素与外界环境因素有哪些? 4、何谓种子生理成熟与形态成熟。 5、种子在贮藏期间的生理变化。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2007年9月3日 教学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重点掌握裸根苗与容器苗培育的技术措施,以及进行 目的 苗木质量评价的各种指标。 第二章苗木培育 第一节裸根苗培育 第二节 裸根苗活力及保护 第三节容器苗培育 第四节苗木质量评价 重点:1、苗圃地选择的条件 2、播种苗的年生长规律 教学重 3、种子播种量的确定 点、难点 4、苗木质量评价的指标 及教学 方法 难点:裸根苗活力及保护 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自修为辅,课后作业练习。 1、苗圃地选择要考虑哪些条件? 作业、思2、营养土应具备的条件 考题(讨 3、壮苗应具备哪些条件。 论题) 4、播种苗的年生长规律」 阅读材 料 5、苗木质量的主要指标有哪些?在培育过程中注意哪些环节有利于提高苗木 质量?(以播种苗为主要对象) 题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
2007 年 9 月 3 日 教 学 目 的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重点掌握裸根苗与容器苗培育的技术措施,以及进行 苗木质量评价的各种指标。 教 学 内 容 第二章 苗木培育 第一节 裸根苗培育 第二节 裸根苗活力及保护 第三节 容器苗培育 第四节 苗木质量评价 教学重 点、难点 及教学 方法 重点:1、苗圃地选择的条件 2、播种苗的年生长规律 3、种子播种量的确定 4、苗木质量评价的指标 难点:裸根苗活力及保护 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自修为辅,课后作业练习。 作业、思 考题(讨 论题)、 阅读材 料 1、苗圃地选择要考虑哪些条件? 2、营养土应具备的条件。 3、壮苗应具备哪些条件。 4、播种苗的年生长规律。 5、苗木质量的主要指标有哪些?在培育过程中注意哪些环节有利于提高苗木 质量?(以播种苗为主要对象) 题 后 记 注:课后记包括学生课堂纪律、教学完成情况及教学体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