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可见,视线传播的极限距离d为d =d, +d, = /2R(Jh, +h,)(3 - 19)在标准大气折射情况下,R。=8500km,故d = 4.12(/h, + /h,)(3 - 20)式中,h,、h,的单位是m,d的单位是km
第3章 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 可见, 视线传播的极限距离d为 2 ( ) d = d1 + d2 = Re ht + hr (3 - 19) 在标准大气折射情况下, Re =8500km, 故 ( ) d = 12 ht + hr 4. (3 - 20) 式中, ht、 hr的单位是m, d的单位是km
第3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3.1.4障碍物的影响与绕射损耗在实际情况下,电波的直射路径上存在各种障碍物,由障碍物引起的附加传播损耗称为绕射损耗设障碍物与发射点和接收点的相对位置如图3-3所示。图中,x表示障碍物顶点P至直射线TR的距离,称为菲涅尔余隙。规定阻挡时余隙为负,如图3-3(a)所示;无阻挡时余隙为正,如图3-3(b)所示。由障碍物引起的绕射损耗与菲涅尔余隙的关系如图3-4所示。图中,纵坐标为绕射引起的附加损耗,即相对于自由空间传播损耗的分贝数。横坐标为x/x1,其中xi是第一菲涅尔区在P点横截面的半径,它由下列关系式可求得:Ad,d2xi=d.+d2(3 - 21)
第3章 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 3.1.4 障碍物的影响与绕射损耗 在实际情况下,电波的直射路径上存在各种障碍物, 由 障碍物引起的附加传播损耗称为绕射损耗。 设障碍物与发射点和接收点的相对位置如图 3 - 3 所示。 图中,x表示障碍物顶点P至直射线TR的距离,称为菲涅尔余 隙。 规定阻挡时余隙为负, 如图 3 - 3(a)所示; 无阻挡时余 隙为正, 如图 3-3(b)所示。 由障碍物引起的绕射损耗与菲涅 尔余隙的关系如图 3-4 所示。图中,纵坐标为绕射引起的附 加损耗, 即相对于自由空间传播损耗的分贝数。 横坐标为 x/x1 , 其中x1是第一菲涅尔区在P点横截面的半径,它由下列关 系式可求得: 1 2 1 2 1 d d d d x + = (3 - 21)
第3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西安电子科P大学出服社西安业T酸莊RRTh西发h西安电子科大学欢版社西安电子科妆大(版社图3-3障碍物与余隙(a)负余隙;(b)正余隙
第3章 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 图 3 - 3 障碍物与余隙 (a) 负余隙; (b) 正余隙
第3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由图3-4可见,当x/x1>0.5时,附加损耗约为0dB,即障碍物对直射波传播基本上没有影响。为此,在选择天线高度时,根据地形尽可能使服务区内各处的菲涅尔余隙x>0.5xi;当x<0,即直射线低于障碍物顶点时,损耗急剧增加;当x=O时,即TR直射线从障碍物顶点擦过时,附加损耗约为6dB
第3章 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 由图3 - 4 可见,当x/x1>0.5 时,附加损耗约为0dB, 即障碍物对直射波传播基本上没有影响。为此,在选 择天线高度时,根据地形尽可能使服务区内各处的菲 涅尔余隙x>0.5x1 ; 当x<0,即直射线低于障碍物顶点 时,损耗急剧增加;当x=0时,即TR直射线从障碍物顶 点擦过时,附加损耗约为 6 dB
第3章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例3-1设图3-3(a)所示的传播路径中,菲涅尔余隙试求出x=-82m,d,=5km,d2=10km,工作频率为150MHz。电波传播损耗。解先由式(3-13)求出自由空间传播的损耗L为[Ls] = 32.44+201g(5+10)+20lg 150 = 99.5dB由式(3-21)求第一菲涅尔区半径xi为2 ×5×103 ×10×103Ad,d2= 81.7mxi =d +d215×103式中,入=clf,c为光速,伪为频率
第3章 移动信道的传播特性 例3-1 设图 3 - 3(a)所示的传播路径中, 菲涅尔余隙 x=-82m, d1 =5km, d2 =10km, 工作频率为150MHz。 试 求出 电波传播损耗。 解 先由式(3 - 13)求出自由空间传播的损耗Lfs为 [Lfs] = 32.44+20lg(5+10)+20lg 150 = 99.5dB 由式(3 - 21)求第一菲涅尔区半径x1为 m d d d d x 81.7 15 10 2 5 10 10 10 3 3 3 1 2 1 2 1 = = + = 式中,λ=c/f, c为光速,f为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