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中文名称:电子技术二、课程英文名称:TechnologyofElectronics三、课程编码:0540650四、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五、学时数、学分数、开课学期80、5、第4学期六、课程目的与要求:1、目的《电子技术基础》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等专业在电子技术方面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它具有自身的体系,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获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深入学习电子技术某些领域中的内容,以及为电子技术在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2、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电子电路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主要特性以及电子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了解电子技术发展的概况,为将来的工作中能有较宽的视野,能从学科交叉应用的角度去思考、处理问题,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电子技术基础是各电气工程类、电子信息科学类及计算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本课程是学完普通物理学和电路原理的大部分内容之后开设的一门课程,课程之间的相互配合和衔接非常重要。本课程又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前续课,只有掌握了本课程的最基本的必要的基础知识,才能为以后的后续课程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八、教学方法:本课程为必修课程。教学手段以黑板板书为主九、考核方法:本课程主要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十、选用教材及参考书目:1、选用教材《电子技术基础》,吴利斌主编,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2、参考书目《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5版),康华光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十一、教学进程安排表:学时序号章节教学内容理论实践合计第1章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1.628本电路第2章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22.1012电路第3章场效应管及其基本放3.22大路第5章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4.1010应用5.242第6章直流稳压电源6.44第7章数字逻辑基础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中文名称:电子技术 二、课程英文名称:Technology of Electronics 三、课程编码:0540650 四、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五、学时数、学分数、开课学期 80、5、第4学期 六、课程目的与要求: 1、目的 《电子技术基础》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等专业在电子技术方面 入门性质的技术基础课,它具有自身的体系,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获得 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深 入学习电子技术某些领域中的内容,以及为电子技术在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 2、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电子电路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 基本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主要特性以及电子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了解电子技术发展 的概况,为将来的工作中能有较宽的视野,能从学科交叉应用的角度去思考、处理问题, 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电子技术基础是各电气工程类、电子信息科学类及计算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的一门技术基础 课。本课程是学完普通物理学和电路原理的大部分内容之后开设的一门课程,课程之间的相互配合 和衔接非常重要。本课程又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前续课,只有掌握了本课程的最基本的必要的基础知 识,才能为以后的后续课程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取得满意的学习效果。 八、教学方法:本课程为必修课程。教学手段以黑板板书为主。 九、考核方法:本课程主要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 十、选用教材及参考书目: 1、选用教材 《电子技术基础》,吴利斌主编,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2、参考书目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 第5版),康华光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十一、教学进程安排表: 序号 章节教学内容 学时 理论 实践 合计 1. 第1章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 本电路 6 2 8 2. 第2章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 电路 10 2 12 3. 第3章场效应管及其基本放 大路 2 2 4. 第5章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 应用 10 10 5. 第6章直流稳压电源 2 2 4 6. 第7章数字逻辑基础 4 4
7.44第8章逻辑门电路第9章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68.6与设计9.682第10章组合逻辑模块及应用410.4第11章触发器118210第12章时序逻辑电路第13章脉冲波形的产生与整1244形1344第14章数模与模数转换合计7080十二、主要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1章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半导体器件中扩散与漂移的概念,了解PN结形成的原理掌握半导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和伏安特性。熟悉二极管基本电路及其分析方法。了解一些特殊二极管的作用及工作原理。本章计划6学时。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半导体的基本知识(一)了解常用的两种半导体材料(二)掌握半导体材料的重要特点(三)理解PN结形成的原理(四)掌握PN结的单向导电性第二节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特性(一)了解二极管的基本结构(二)掌握二极管的V-特性(三)熟悉二极管的主要参数第三节特殊二极管(一)了解了解常用的几种特殊二极管(二)掌握特殊二极管工作原理(三)熟悉稳压二极管作用及使用方法第四节1.4二极管的基本应用电路(一)了解简单二极管电路及其分析方法(二)掌握二极管工作状态的判断方法(三)理解光-电转换和电-光转换的工作原理第五节二极管整流及滤波电路(一)了解直流稳压电源在电子技术中的作用(二)掌握单相桥式整流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四)理解稳压管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教学重点:PN结的单向导电性及二极管基本电路及分析方法
7. 第8章逻辑门电路 4 4 8. 第9章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与设计 6 6 9. 第10章组合逻辑模块及应用 6 2 8 10. 第11章触发器 4 4 11 第12章时序逻辑电路 8 2 10 12 第13章脉冲波形的产生与整 形 4 4 13 第14章数模与模数转换 4 4 合计 70 80 十二、主要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第1章 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半导体器件中扩散与漂移的概念,了解PN结形成的原理, 掌握半导体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和伏安特性。熟悉二极管基本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了解一些特殊二极管的作用及工作原理。本章计划6学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半导体的基本知识 (一)了解常用的两种半导体材料 (二)掌握半导体材料的重要特点 (三)理解PN结形成的原理 (四)掌握PN结的单向导电性 第二节 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特性 (一)了解二极管的基本结构 (二)掌握二极管的V-I特性 (三)熟悉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第三节 特殊二极管 (一)了解了解常用的几种特殊二极管 (二)掌握特殊二极管工作原理 (三)熟悉稳压二极管作用及使用方法 第四节 1.4 二极管的基本应用电路 (一)了解简单二极管电路及其分析方法 (二)掌握二极管工作状态的判断方法 (三)理解光-电转换和电-光转换的工作原理 第五节 二极管整流及滤波电路 (一)了解直流稳压电源在电子技术中的作用 (二)掌握单相桥式整流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 (四)理解稳压管稳压电路的工作原理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一)教学重点:PN结的单向导电性及二极管基本电路及分析方法
(二)教学难点:半导体载流子的基本概念和PN结的形成过程(三)教学手段及教学环节:课堂教学四、思考与练习思考:①PN结的单向导电性在什么外部条件下才能显示出来?②如何用万用表的"Q"档来判别一只二极管的阳、阴两极?作业:重点选择二极管的基本应用电路及二极管整流滤波电路方面的习题第2章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半导体三极管的结构、电流分配及放大原理工作原理、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学习的重点是掌握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了解共集电极电路的特点。学习过程中,从共发射极电路入手,掌握分析放大电路的两种基本方法,即图解法和小信号模型分析法。了解稳定静态工作点的作用。本章计划10学时。二、课程内容第一节半导体三极管(一)了解半导体三极管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二)掌握半导体三极管的伏安特性(三)理解半导体三极管三个工作区域的基本概念(四)了解半导体三极管的主要参数第二节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一)掌握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结构(二)了解放大电路中各环节的作用(三)理解放大电路的等效模型第三节共射基本放大电路(一)掌握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二)了解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三)理解放大电路的静态和动态概念(四)掌握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第四节工作点稳定的电路(一)掌握静态工作点不稳定时对放大电路有什么影响(二)理解为什么要稳定静态工作点(三)了解影响Q点不稳定的因素(四)掌握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几种常用方法第五节射极输出器(一)理解射极输出器的基本概念(二)掌握射极输出器的特点(三)了解共集电极和共基极电路的作用或用途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教学重点:掌握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二)教学难点: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三)教学手段及教学环节:课堂教学四、 思考与练习思考:①既然晶体三极管具有两个PN结,可否用两只二极管背靠背相连以构成一只晶体三极管?
(二)教学难点:半导体载流子的基本概念和PN结的形成过程 (三)教学手段及教学环节:课堂教学 四、思考与练习 思考:① PN结的单向导电性在什么外部条件下才能显示出来? ② 如何用万用表的"Ω"档来判别一只二极管的阳、阴两极? 作业:重点选择二极管的基本应用电路及二极管整流滤波电路方面的习题 第2章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半导体三极管的结构、电流分配及放大原理工作原理、特 性曲线和主要参数。学习的重点是掌握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了解共集电极电路的特点。学习过程 中,从共发射极电路入手,掌握分析放大电路的两种基本方法,即图解法和小信号模型分析法。了 解稳定静态工作点的作用。本章计划10学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半导体三极管 (一)了解半导体三极管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二)掌握半导体三极管的伏安特性 (三)理解半导体三极管三个工作区域的基本概念 (四)了解半导体三极管的主要参数 第二节 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 (一)掌握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结构 (二)了解放大电路中各环节的作用 (三)理解放大电路的等效模型 第三节 共射基本放大电路 (一)掌握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二)了解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 (三)理解放大电路的静态和动态概念 (四)掌握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 第四节 工作点稳定的电路 (一)掌握静态工作点不稳定时对放大电路有什么影响 (二)理解为什么要稳定静态工作点 (三)了解影响Q点不稳定的因素 (四)掌握稳定静态工作点的几种常用方法 第五节 射极输出器 (一)理解射极输出器的基本概念 (二)掌握射极输出器的特点 (三)了解共集电极和共基极电路的作用或用途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一)教学重点:掌握晶体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 (二)教学难点: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三)教学手段及教学环节:课堂教学 四、思考与练习 思考:① 既然晶体三极管具有两个PN结,可否用两只二极管背靠背相连以构成一只晶体三极 管?
②晶体三极管微变等效电路是在什么条件下建立的?作业:重点选择半导体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分析、计算等方面的习题。第3章场效应管及其基本放大路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MOS)场效应管的结构及分类、掌握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熟悉MOSFET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本章计划2学时。二、课程内容第一节绝缘栅型场效应管(一)了解MOS场效应管的结构、分类及工作特点(二)掌握MOS效应管的工作原理(三)理解场效应管与双极结型三极管工作原理的区别第二节效应管放大电路(一)理解效应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基本概念(二)了解常用的几种效应管放大电路(三)掌握效应管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方法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教学重点:MOS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及放大电路(二)教学难点:MOS场效应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三)教学手段及教学环节:课堂教学四、思考与练习思考:为什么说晶体三极管是电流控制器件?而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器件?第5章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集成运放的主要技术指标及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一般电路结构了解集成运放的结构组成及特点,理解理想运算放大特点及重要概念,并根据它的特点及重要概念掌握运算放大器的应用方法、理解反馈的基本概念。本章计划10学时。二、课程内容第一节集成电路与集成运算放大器简介(一)了解集成电路与集成运放的分类和特点(三)掌握集成运放的基本组成结构(四)理解集成运放中内部各单元的作用及特点第二节差动放大电路(一)了解差动放大电路的结构特点(二)理解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的基本概念(三)掌握差动放大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差模放大倍数第五节理想集成运算放大器及符号(一)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符号(二)了解理想运放的技术指标(三)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传输特性第六节反馈在集成运放中的应用(一)了解反馈的基本概念(二)掌握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组态及它们的重要特点(三)理解负反馈放大器一般表达式的含义
② 晶体三极管微变等效电路是在什么条件下建立的? 作业:重点选择半导体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分析、计算等方面的习题。 第3章 场效应管及其基本放大路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MOS)场效应管的结构及分类、掌握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 熟悉MOSFET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本章计划2学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绝缘栅型场效应管 (一)了解MOS场效应管的结构、分类及工作特点 (二)掌握MOS效应管的工作原理 (三)理解场效应管与双极结型三极管工作原理的区别 第二节 效应管放大电路 (一)理解效应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基本概念 (二)了解常用的几种效应管放大电路 (三)掌握效应管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方法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一)教学重点:MOS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及放大电路 (二)教学难点:MOS场效应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三)教学手段及教学环节:课堂教学 四、思考与练习 思考:为什么说晶体三极管是电流控制器件?而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器件? 第5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集成运放的主要技术指标及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一般电路结构, 了解集成运放的结构组成及特点,理解理想运算放大特点及重要概念,并根据它的特点及重要概念 掌握运算放大器的应用方法、理解反馈的基本概念。本章计划10学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集成电路与集成运算放大器简介 (一)了解集成电路与集成运放的分类和特点 (三)掌握集成运放的基本组成结构 (四)理解集成运放中内部各单元的作用及特点 第二节 差动放大电路 (一)了解差动放大电路的结构特点 (二)理解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的基本概念 (三)掌握差动放大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差模放大倍数 第五节 理想集成运算放大器及符号 (一)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符号 (二)了解理想运放的技术指标 (三)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传输特性 第六节 反馈在集成运放中的应用 (一)了解反馈的基本概念 (二)掌握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组态及它们的重要特点 (三)理解负反馈放大器一般表达式的含义
第八节集成运放的线性应用一)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在线性范围内所构成的各种电路(二)理解理想运算放大器的两个重要概念(三)根据两个重要概念掌握运算放大器的应用方法第九节集成运放的非线性应用(电压比较器)(一)了解电压比较器的基本概念(二)掌握各种比较器的门限电压计算方法(三)理解为什么迟滞电压比较器可以提高抗于扰能力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教学重点:集成运放的应用(二)教学难点:反馈在集成运放中的应用(三)教学手段及教学环节:课堂教学四、思考与练立思考:集成运算放大器中所提到的虚短、虚断、虚地中的虚"是什么意思?第6章直流稳压电源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整流、滤波的概念。掌握串联反馈稳压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输出电压及调节范围的估算。熟悉集成三端稳压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本章计划2学时二、课程内容第一节串联型稳压电源(一)了解稳压电源的各项技术指标(二)掌握串联反馈式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三)理解简单分立元件组成的稳压电路第二节集成稳压电源(一)理解三端集成稳压器的概念(二)了解常用的三端集成稳压器系列(三)掌握三端集成稳压器的作用及应用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教学重点:直流稳压电源各环节工作原理(二)教学难点:串联反馈稳压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三)教学手段及教学环节:课堂教学四、思考与练习思考: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由哪儿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如何?第7章数字逻辑基础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数字电路是数字电子技术的核心,是计算机和数字通信的硬件基础。要了解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熟悉常用的数制及转换、掌握最基本的数字逻辑代数及运算方法本章计划4学时。二、 课程内容第一节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一)了解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二)理解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定义(三)掌握数字电路中的正逻辑体制和负逻辑体制
第八节 集成运放的线性应用 (一)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在线性范围内所构成的各种电路 (二)理解理想运算放大器的两个重要概念 (三)根据两个重要概念掌握运算放大器的应用方法 第九节 集成运放的非线性应用(电压比较器) (一)了解电压比较器的基本概念 (二)掌握各种比较器的门限电压计算方法 (三)理解为什么迟滞电压比较器可以提高抗干扰能力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一)教学重点:集成运放的应用 (二)教学难点:反馈在集成运放中的应用。 (三)教学手段及教学环节:课堂教学 四、思考与练习 思考:集成运算放大器中所提到的虚短、虚断、虚地中的"虚"是什么意思? 第6章 直流稳压电源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整流、滤波的概念。掌握串联反馈稳压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输出电压及调节范围的估算。熟悉集成三端稳压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本章计划2学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串联型稳压电源 (一)了解稳压电源的各项技术指标 (二)掌握串联反馈式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 (三)理解简单分立元件组成的稳压电路 第二节 集成稳压电源 (一)理解三端集成稳压器的概念 (二)了解常用的三端集成稳压器系列 (三)掌握三端集成稳压器的作用及应用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一)教学重点:直流稳压电源各环节工作原理 (二)教学难点:串联反馈稳压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三)教学手段及教学环节:课堂教学 四、思考与练习 思考: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由哪儿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如何? 第7章数字逻辑基础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数字电路是数字电子技术的核心,是计算机和数字通信的硬件基础。要了 解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熟悉常用的数制及转换、掌握最基本的数字逻辑代数及运算方法。 本章计划4学时。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 (一)了解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 (二)理解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定义 (三)掌握数字电路中的正逻辑体制和负逻辑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