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参考意見(1980年修訂本) 本書此次修訂,得到了許多任課教師的寶貴意見。由于各種 原因,有一些意見未能接受。我們認爲有責任在這裹解釋一下,以 供教學上的參考。 (1)關於教材分量的問題 此書四大册,許多學校特别是師範學院表示講不完,希望我們 壓縮一半。我們認爲各校古代漢語的課時不一樣,材料多了,可以 有選擇地教,不必全教。有些學校古代漢語課時較多,如果我們削 减教材,對這些學校反而不便。 課時不够,可以删去《古代文化常藏》不講:再不够,可以删去 一些長篇文章(如《淮陰侯列傅》、《霍光傅》)和長篇詞曲(如《鶯啼 序》、《西厢記》)。總之,要删到分量適合課時,不宜趕進度,勉强把 全書教完。 (2)關於文選、常用詞、通論三結合的問題 我們仍舊壑持三結合的原則。有人主張把文選、常用詞、通論 分爲三册,我們不贊成。那樣就成爲三個課程,不是一個課程了。 我們認爲文選、常用詞、通論三個内容應該是有機聯繁,應該互相 穿插地教。此次徵求意見,也有同志鼓勵我們堅持三結合原則。 這是這部教材的特點,我們堅持這樣做
古代漢語 (3)關於常用詞的教學問題 有的同志認爲,常用詞不好教,學生記不住常用詞的各個義 項,看不懂例句,不如取消常用詞。現在有了《古漢語常用字字 典》,學生讀古書不懂字義時,可以查看《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我們認爲,這是教授法的問題。常用詞不需要講授。教師先 指導一下,然後讓學生自學。也不需要死記每一個詞的每一個義 項,祇要注意記住古今不同的義項(以⊙號爲記)。記不牢也不要 緊,將來遇到類似的語句,會想起這個詞義來的。某些例句看不懂 也不要緊,祇懂得一個大意就行了。 教材中的常用詞的作用,和《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的作用是不 同的。人們閱讀古書,祇有看不懂某一語句時,才去查字典。有時 候,自己以爲看懂了,其實是不懂。在這種情况下,他是不會去查 字典的。例如,《左傅隱公元年》:“小人有母,皆普小人之食矣,未 嘗君之羹。”《史記·項羽本紀》:“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 我一杯羹。”許多人誤解“羹”爲“羹湯”,不會再去查字典。如果學 了常用詞,知道“羹”是帶汁的肉,就不會誤解爲“羹湯”了。教材中 的常用詞是識字教育,與作爲工具書的字典的作用是截然不同的。 (4)關於語法的教學問題 有的同志批評說,本書的語法講得太零碎,不全面,不系統。 希望我們講得更詳細些。 這也是教授法的間題。我們把古漢語的語法講得比較簡單, 是假定學生先學習了現代漢語語法。古今語法差别不大,古今相 同的語法不必再講,以免浪費時間,教學效果不好。本來許多學校 古代漢語的課時就嫌不够,如果我們全面系統地講授語法,勢必影 響講授文選的時間,那就得不償失。如果講課教師知道班上學生
教學參考意見 3 没有學過現代漢語語法,可以根據需要,爲他們補課。 這也關係到課程的目的性問題。本課程的目的是培養學生閱 讀古書的能力。我們認爲,古代漢語的問題,主要是詞彙的問題, 語法的關係不大,因爲語法富於穩定性,古今語法的差别是不大 的。學生們讀不懂古書,在多數情况下,都是因爲他們不懂文字的 意義,而不是因爲他們不懂古代語法。我們在古代漢語課程中,不 講語法是不對的,大講語法也是不必要的。 (5)關於語法體系的問題 有的同志認爲,本書講語法時應該採用中學課本的暫擬語法 系統。特别是師範學院,在别的課程中用的是暫擬語法系統,在古 代漢語這一課程中用的是另一語法體系,非常不便。 我們認爲,王力主编的《古代漢語》不用王力的語法體系,是說 不過去的①。况且本書涉及的語法醴系(如以“之”字爲介詞,“所” 字爲代詞)並不是王力自己的語法體系,而是馬建忠以及許多語法 學家的語法體系。講課教師如果認爲不合適,可以改用暫擬語法 系統或其他語法體系。在語法問題上,應該提倡百家争鳴。 (6)關於難句的注釋問題 古書中有些難句,後人有各種不同的解釋,我們採用其中一 說,注明依某人說。有的同志認爲,應該把諸說羅列出來,以供選 擇。我們認爲這種作法不妥。因爲我們的學生初學古代漢語,還 没有分析判斷的能力,羅列衆説反而使他們無所適從。教師如果 不同意我們所採的一說,也可以另採他說講授。 ①王力注:我最近窝了一本《古代漢語常識》,爲了照顧中學教課的方便,採用了 暫凝語法系統,引起了很多人的誤會,以爲我放棄了我的語法體系了,我在這 裹聲明一句,我没有放棄我的語法髓系
4 古代漢語 有些句子本來並非難句,後來被曲解了,我們爲了恢復其本來 面目,採用了傳統的解釋,也注明依某人說。例如《詩經·魏風·伐 檀》:“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億兮?”注:“億,十萬,指禾把的敷目 (依鄭玄說)。”言外之意,是反對俞樾的曲解(他以“億”爲“繶”)c
錄 緒論… 第一單元 文選:左傅… 7 鄭伯克段于鄢(8) 齊桓公伐楚(13) 官之奇諫假道(16) 燭之武退秦師(20) 蹇叔哭師(22) 晉靈公不君(25) 齊晉案之戰(30) 楚歸晉知(35) 祁奚薦賢(38) 子座不毁鄉校(40) 常用詞(一)… 41 古漢語通論:(一)怎樣查字典辭書 67 (二)古今詞義的舆同 82 (三)單音詞,複音詞,同義詞 … 88 (四)詞的本義和引申義… 93 第二單元 文選:戰國策 100 馮諼客孟首君(101) 趙威后問齊使(107) 江乙對荆宣王(110) 莊辛說楚襄王(111) 魯仲連義不帝秦(117) 觸善說趙太后(127) 常用詞(二)… o. 131 古漢語通論:(五)漢字的構造 160 (六)古今字,異醴字,繁簡字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