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想的含义和特征(1)理想的含义“理想”一词,最初来源于希腊语“ideal”,意思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在中国古代,理想叫做“志”,即志向。孔子讲“三军可夺率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今天,理想从一般的意义上讲,是指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同奋斗自标相联系、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实现的可能性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与向往。理想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产物。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人们对客观现实发展趋势的超前反映,即人们在认识客观规律基础上给自己构成的未来美好蓝图。因此,理想不是人们主观的臆造,不是空想或幻想,而是经过努力可能实现的目标。(2)理想的特征1)理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理想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精神现象,是一定社会生产方式的产物,具有一定社会的时代特征。当代诗人流沙河在诗歌《理想》中写道:“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紧荣。”如2003年,受到“非正义战争”祸害的伊拉克人民盼望拥有安定与和平:受到“非典型肺炎”传染病祸害的全世界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更加强烈而又迫切地感到拥有卫生与健康的极端重要性。“安定与和平”、“卫生与健康”就成为具有鲜明时代性的理想目标。理想与社会实际、时代特征总是紧密联系的,作为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相联系的意识形态,理想只能是时代的产物,呈现时代的特征。2)理想具有深刻的阶级性理想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的集中反映。在阶级社会里,由于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阶级地位之中,所以,人们的理想也必然要受到所处阶级地位和阶级利益的制约,打上一定的阶级烙印。如地主阶级的理想是拼命榨取农民的血汗,追求高官厚禄、广置田宅,而贫苦农民的理想只希望“耕者有其田”过上自给自足的安稳生活。资产阶级的理想是获取高额利润,腰缠万贯,而工人阶级的理想则是消灭一切剥削和压迫,实现共同富裕和全人类的解放。3)理想具有实现的可能性从形式上看,理想是主观的精神现象。主体的需要、价值观、人生观等都会影响人的理想的形成。但从内容上看,理想又具有客观的因素。理想是对客观现实的自觉反映,因而理想的内容是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理想也只有在现实中才有可能实现,如果不具有转化为现实的可能性,就不是理想,而是空想或幻想。理想与空想有着严格的区别。空想是一种没有客观根据、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根本无法实现的想象。与空想相比较,理想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具有科学性,经过努力最终是能够实现的。有的幻想具有潜在的实现可能性,随着人类认识和实践的发展,也有可能转化为现实,如“嫦娥奔月”,是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的一个幻想,现在由于航天工业的发展,人类登上月球已经成为现实。4)理想具有实践性理想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产生,又在社会生活中得到检验和发展,一个人的理想总是随着他所参加的社会实践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巩固起来的。由于社会实践的广度和深度不同,人民的要求和追求的理21
21 1.理想的含义和特征 (1)理想的含义 “理想”一词,最初来源于希腊语“ideal”,意思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在中国古代,理想叫做“志”, 即志向。孔子讲“三军可夺率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今天,理想从一般的意义上讲,是指人们在 实践中形成的、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实现的可能性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与向往。 理想是人类精神生活的产物。理想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人们对客观现实发展趋势的超前反映,即 人们在认识客观规律基础上给自己构成的未来美好蓝图。因此,理想不是人们主观的臆造,不是空想或 幻想,而是经过努力可能实现的目标。 (2)理想的特征 1)理想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理想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精神现象,是一定社会生产方式的产物,具有一定社会的时代特征。当 代诗人流沙河在诗歌《理想》中写道:“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离 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如 2003 年,受到“非正义战争”祸害的伊拉 克人民盼望拥有安定与和平;受到“非典型肺炎”传染病祸害的全世界近 30 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民,更 加强烈而又迫切地感到拥有卫生与健康的极端重要性。“安定与和平”、“卫生与健康”就成为具有鲜明 时代性的理想目标。理想与社会实际、时代特征总是紧密联系的,作为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和一定社会 生产关系相联系的意识形态,理想只能是时代的产物,呈现时代的特征。 2)理想具有深刻的阶级性 理想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的集中反映。在阶级社会里,由于每个人都处于一定的阶级地位之 中,所以,人们的理想也必然要受到所处阶级地位和阶级利益的制约,打上一定的阶级烙印。如地主阶 级的理想是拼命榨取农民的血汗,追求高官厚禄、广置田宅,而贫苦农民的理想只希望“耕者有其田”, 过上自给自足的安稳生活。资产阶级的理想是获取高额利润,腰缠万贯,而工人阶级的理想则是消灭一 切剥削和压迫,实现共同富裕和全人类的解放。 3)理想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从形式上看,理想是主观的精神现象。主体的需要、价值观、人生观等都会影响人的理想的形成。 但从内容上看,理想又具有客观的因素。理想是对客观现实的自觉反映,因而理想的内容是客观的而不 是主观的。理想也只有在现实中才有可能实现,如果不具有转化为现实的可能性,就不是理想,而是空 想或幻想。 理想与空想有着严格的区别。空想是一种没有客观根据、违背社会发展规律、根本无法实现的想象。 与空想相比较,理想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具有科学性,经过努力最终是能够实现的。 有的幻想具有潜在的实现可能性,随着人类认识和实践的发展,也有可能转化为现实,如“嫦娥奔 月”,是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的一个幻想,现在由于航天工业的发展,人类登上月球已经成为现实。 4)理想具有实践性 理想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产生,又在社会生活中得到检验和发展,一个人的理想总是随着他所参加 的社会实践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巩固起来的。由于社会实践的广度和深度不同,人民的要求和追求的理
想也就不一样,理想一旦确立,就会反过来对实践产生作用。它一方面给人生的进取提供一个向导,另一方面也在实践过程中受到检验、修改和发展。理想只有通过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才能实现。要把理想转化为现实,就必须脚踏实地反复实践。离开实践,再美好的想象也不是理想,而是空想。5)理想具有超越性理想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超前反映。理想反映的是科学和理性,代表的是思考和追求。理想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理想所描绘的内容还不是现有的东西,不是已经实际存在的东西,它是人们在对现实的认识、概括和总结的基础上,以观念的形式形成的一种预想的未来形象,以预见的方式超前地反映未来,是指向未来的目标体系。人的理想在对当前现实进行观念性改造过程中,往往对未来的现实在观念上也给予想象性的描绘,这就使理想具有超越现实的特点,并成为人们追求美好未来的动力。(3)理想的类型人生理想源于人的需要,而人的需要又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因此,人的理想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理想分为不同种类:1)从性质上可分为: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票高理想和膚俗理想。凡是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反映人民根本利益的理想是科学理想;否则是非科学的理想。对祖国的繁荣、人民的幸福及人类的彻底解放的希望和向往,是崇高的理想:对个人的狭隘私利、贪图享受的钻营和追逐,是庸俗的理想。2)从时序上可分为: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长远理想是指经过很长时间的艰苦努力和不奋斗才能实现的理想,如共产主义理想:近期理想是指较短时期内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理想,如党中央提出的本世纪初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就是我国人民的近期理想。3)从主体上可分为: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个人理想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对于自己的未来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往和设想。社会理想是指社会集体乃至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是在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本质上说,理想的核心内容是社会理想4)从内容上可分为:社会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社会理想是一定的阶级和社会集团关于最好的社会结构的观念,它通常包含下列内容:实现人的最终使命,在人们之间最公正地分配生活财富,使权利和义务之间、人的才能和社会地位、功劳和报酬、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义务的要求和个人需要之间、合乎美德的生活方式与取得个人幸福之间都相适应。道德理想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的理想人格;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或做人的标准,是道德理想的内容。职业理想是人对专业兴趣的选择、确定。生活理想则是关于爱情、伴侣、饮食、起居的思考、向往和追求。第一,生活理想。生活理想,即人的理想生活。生活理想并不就是对生活条件的期盼,更重要的是人值期望具有怎样的生活方式、怎样生活得更充实更有意义。所以,生活理想是指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式的向往追求。生活条件是人的基本需要。人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家庭生活等。生活理想是指人们对丰富的物质生活、高雅的精神生活及美满的家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人都向往生活美好,但美好的标准却很不相同。有的人向往奢侈的生活,淫逸的生活(有条件时表现为放纵,无条件时就会刺激人走向偷、抢等罪恶),而有的人却崇尚俭朴,既使生活富裕也过着勤俭朴素的生活。从我国古代道德传统来看,对待生活的态度一贯倡导“勤劳为本,俭以养德”,将劳动、勤俭、节约视为美德。这并不是像某些人22
22 想也就不一样,理想一旦确立,就会反过来对实践产生作用。它一方面给人生的进取提供一个向导,另 一方面也在实践过程中受到检验、修改和发展。理想只有通过人们的社会生活实践才能实现。要把理想 转化为现实,就必须脚踏实地反复实践。离开实践,再美好的想象也不是理想,而是空想。 5)理想具有超越性 理想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超前反映。理想反映的是科学和理性,代表的是思考和追求。理想来源于 现实,又高于现实。理想所描绘的内容还不是现有的东西,不是已经实际存在的东西,它是人们在对现 实的认识、概括和总结的基础上,以观念的形式形成的一种预想的未来形象,以预见的方式超前地反映 未来,是指向未来的目标体系。人的理想在对当前现实进行观念性改造过程中,往往对未来的现实在观 念上也给予想象性的描绘,这就使理想具有超越现实的特点,并成为人们追求美好未来的动力。 (3)理想的类型 人生理想源于人的需要,而人的需要又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因此,人的理想也是多方面、多层次 的。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理想分为不同种类: 1)从性质上可分为:科学理想和非科学理想、崇高理想和庸俗理想。凡是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 反映人民根本利益的理想是科学理想;否则是非科学的理想。对祖国的繁荣、人民的幸福及人类的彻底 解放的希望和向往,是崇高的理想;对个人的狭隘私利、贪图享受的钻营和追逐,是庸俗的理想。 2)从时序上可分为:长远理想和近期理想。长远理想是指经过很长时间的艰苦努力和不懈奋斗才 能实现的理想,如共产主义理想;近期理想是指较短时期内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理想,如党中央提出的 本世纪初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就是我国人民的近期理想。 3)从主体上可分为: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个人理想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的个体 对于自己的未来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所产生的种种向往和设想。社会理想是指社会集体乃至社会全体成 员的共同理想,是在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本质上说,理想的核心内容是社会理想 4)从内容上可分为:社会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社会理想是一定的阶级和社会 集团关于最好的社会结构的观念,它通常包含下列内容:实现人的最终使命,在人们之间最公正地分配 生活财富,使权利和义务之间、人的才能和社会地位、功劳和报酬、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义务的 要求和个人需要之间、合乎美德的生活方式与取得个人幸福之间都相适应。道德理想是一定社会、一定 阶级的理想人格;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或做人的标准,是道德理想的内容。职业理想是人对专业兴趣 的选择、确定。生活理想则是关于爱情、伴侣、饮食、起居的思考、向往和追求。 第一,生活理想。生活理想,即人的理想生活。生活理想并不就是对生活条件的期盼,更重要的是 人们期望具有怎样的生活方式、怎样生活得更充实更有意义。所以,生活理想是指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 神生活方式的向往追求。 生活条件是人的基本需要。人的生活包括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家庭生活等。生活理想是指人们对 丰富的物质生活、高雅的精神生活及美满的家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人都向往生活美好,但美好的标准 却很不相同。有的人向往奢侈的生活,淫逸的生活(有条件时表现为放纵,无条件时就会刺激人走向偷、 抢等罪恶),而有的人却崇尚俭朴,既使生活富裕也过着勤俭朴素的生活。从我国古代道德传统来看, 对待生活的态度一贯倡导“勤劳为本,俭以养德”,将劳动、勤俭、节约视为美德。这并不是像某些人
说的是安于贫穷,而是追求一种健康有为的生活方式。大学生尚未参加劳动,所以生活上更应注重勤俭节约,防止盲自攀比和盲自消费。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逐步树立起正确的生活理想。第二,职业理想。劳动的需要是人的本质的需要,是人满足一切需要的基础。人的劳动需要表现为对职业的需要。职业理想就是人们对未来自已所要从事职业的向往和追求。职业理想是关于工作、职业方面的理想。它包括两方面,第一是人们希望自已能选择一种理想的职业,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第二是希望自已在工作和职业活动中达到理想的境界,取得理想的成绩。这第二个方面其实就是事业理想,它是职业理想的核心内容。目前社会现实是:职业日益分化、就业岗位多样化、人员流动大,总是“不是我不明白,这个世界变化太快”。因此在这样一个变动不居的现代社会中,重要的不在于一生中选取某一种最理想的工作,而在于不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要把它当作一种理想来追求。第三,道德理想。道德理想,指人们所向往和追求的理想人格,是人们道德追求的最高标准和境界。道德不只是规范人们日常生活的具体规则,也是一种崇高的精神追求。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就是树立做人的准则和目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追求高尚的理想人格,使自己富有人格魅力,成为一个为社会所需要、为他人所喜欢的人,既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又是生活幸福的根本。第四,社会理想。社会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社会制度的向往、追求和设想。社会理想是时代的产物,它总是这样或那样地反映着一定时代的特征,随着社会关系的变革而发生变化,没有也不可能有一切时代都适用的永恒的社会理想。当前,我们国家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远大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因此,当代青年的个人理想一定要与此相联系,把对祖国的热情和忠诚表现在为祖国建设的实际行动中,表现在各自的岗位上。这样我们的理想就能升华,我们的生命就更有价值。2.信念的含义和特征(1)信念的含义信念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理论主张或思想见解及理想坚信无疑,并身体力行的精神状态。信念以认识为基础,以情感为关键,以意志为保证。信念是高于理想的认知,但又以理想为基础,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信念以一定的认识为基础,这种认识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即使是错误的认识,只要自己相信,就有信念确立。(2)信念的特征1)社会性信念是在人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其中积淀了一个人多年的生活经验,包含了社会环境对他的长期影响,并化为内在的情感。年龄太小的人是没有办法形成自己的信念的,因为社会阅历不够、社会经验不够,是没有办法形成某种稳定的情感。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信念逐渐确立的阶段,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崇高信念。2)稳定性一定的思想观点成为一个人的信念,需要感情上的强烈支持。因此,信念具有高于一般认识的稳定23
23 说的是安于贫穷,而是追求一种健康有为的生活方式。 大学生尚未参加劳动,所以生活上更应注重勤俭节约,防止盲目攀比和盲目消费。养成良好的生活 习惯,逐步树立起正确的生活理想。 第二,职业理想。劳动的需要是人的本质的需要,是人满足一切需要的基础。人的劳动需要表现为 对职业的需要。职业理想就是人们对未来自己所要从事职业的向往和追求。 职业理想是关于工作、职业方面的理想。它包括两方面,第一是人们希望自己能选择一种理想的职 业,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第二是希望自己在工作和职业活动中达到理想的境界,取得理想的成绩。这 第二个方面其实就是事业理想,它是职业理想的核心内容。 目前社会现实是:职业日益分化、就业岗位多样化、人员流动大,总是“不是我不明白,这个世界 变化太快”。因此在这样一个变动不居的现代社会中,重要的不在于一生中选取某一种最理想的工作, 而在于不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要把它当作一种理想来追求。 第三,道德理想。道德理想,指人们所向往和追求的理想人格,是人们道德追求的最高标准和境界。 道德不只是规范人们日常生活的具体规则,也是一种崇高的精神追求。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就是树立做 人的准则和目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追求高尚的理想人格,使自己富有人格魅力,成为一个为 社会所需要、为他人所喜欢的人,既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又是生活幸福的根本。 第四,社会理想。社会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社会制度的向往、追求和设想。社会理想是时代的产 物,它总是这样或那样地反映着一定时代的特征,随着社会关系的变革而发生变化,没有也不可能有一 切时代都适用的永恒的社会理想。当前,我们国家在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我国人民的共同理 想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远大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因此,当代青年的个人理想一定要与此 相联系,把对祖国的热情和忠诚表现在为祖国建设的实际行动中,表现在各自的岗位上。这样我们的理 想就能升华,我们的生命就更有价值。 2.信念的含义和特征 (1)信念的含义 信念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理论主张或思想见解及理想坚信无疑,并身体力行的精 神状态。信念以认识为基础,以情感为关键,以意志为保证。信念是高于理想的认知,但又以理想为基 础,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信念以一定的认识为基础,这种认识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 误的。即使是错误的认识,只要自己相信,就有信念确立。 (2)信念的特征 1)社会性 信念是在人生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其中积淀了一个人多年的生活经验,包含了社会环境对他的长期 影响,并化为内在的情感。年龄太小的人是没有办法形成自己的信念的,因为社会阅历不够、社会经验 不够,是没有办法形成某种稳定的情感。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信念逐渐确立的阶段,所以我们要有意识 地培养自己的崇高信念。 2)稳定性 一定的思想观点成为一个人的信念,需要感情上的强烈支持。因此,信念具有高于一般认识的稳定
性,人们的某种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因为,人的信念的形成本身,就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而是在人的长期生活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其中积淀了一个人多年的人生经验,包含了社会环境对个人的长期影响。而且,我们前面也分析了,一个人信念不仅是个人长期的认识和经验因素,而且受制于其稳定的情感认同,并与人的生命意志和人格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一个人的信念形成以后,不会因为某个个别事件就发生改变。3)发展性当然信念的稳定性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作为人的一种主观精神现象,信念也会随着现实的变化有所调整。从而更加合理也更加坚定。理想和信念总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理想实现的重要保障。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信念一旦形成,就会使人坚贞不渝、百折不挠地追求理想目标。在很多情况下,理想亦是信念,信念亦是理想。当理想作为信念时,它是指人们确信的一种观点和主张:当信念作为理想时,它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案例2:1934年10月红军长征时,一江西籍的士兵新婚不久就跟随红军长征,出发前对妻子说,一定要等他回来,妻子也坚信丈夫一定会回来的。就这样一天一天、一年一年的等,10年不回来就等十年,后来妻子等了70年还挂着拐杖继续在送丈夫出发前的路口等,心中坚信丈夫肯定会回来,其实她丈夫出征后没几天就牺牲了,而她能坚持70年如一日的等待,靠的就是心中信念。(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么理想就是引航的灯塔,信念就是推进的风帆。没有理想信念的人生,就像失去了方向和动力的小船,在生活的波浪中随处漂泊,甚至会沉没于急流险滩。大学时代正是人生风华正茂之际,远大的理想和票高的信念将帮助一代有为青年扬起生命的风帆。1.理想信念的作用(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理想信念对人生历程起着导向作用,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定向器。理想信念一旦确立,就可以使人方向明确、精神振奋,不论前进的道路如何曲折、人生的境界如何复杂,都可以使人透过乌云,看到未来的希望,永不迷失前进的方向。(2)提供人生的精神动力理想信念是人生力量的源泉,是激励人们向着既定目标奋斗前进的动力。一个人有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就会以惊人的毅力和不邂的努力,成就事业、创造奇迹。(3)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人生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辅相成的统一过程。理想信念作为人的精神生活的核心内容,一方面能使人的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统一起来,使人的内心世界成为一个健康有序的系统,保持心灵的充实和安宁,避免内心世界的空虚和迷范:另一方面又引导人们不断地追求更高人生目标,提升精神境界,塑造高尚人格。一个人的理想信念越崇高、越坚定,精神境界和人格就会越高尚。引入案例3:三个农民工的不同发展,让学生明确理想信念的作用,24
24 性,人们的某种信念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因为,人的信念的形成本身,就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 而是在人的长期生活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其中积淀了一个人多年的人生经验,包含了社会环境对个 人的长期影响。而且,我们前面也分析了,一个人信念不仅是个人长期的认识和经验因素,而且受制于 其稳定的情感认同,并与人的生命意志和人格特点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一个人的信念形成以后,不 会因为某个个别事件就发生改变。 3)发展性 当然信念的稳定性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作为人的一种主观精神现象,信念也会随着现实的 变化有所调整。从而更加合理也更加坚定。 理想和信念总是如影随形,相互依存。理想是信念的根据和前提,信念则是理想实现的重要保障。 信念是对理想的支持,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信念一旦形成,就会使人坚贞不渝、百折不挠 地追求理想目标。在很多情况下,理想亦是信念,信念亦是理想。当理想作为信念时,它是指人们确信 的一种观点和主张;当信念作为理想时,它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案例 2: 1934 年 10 月红军长征时,一江西籍的士兵新婚不久就跟随红军长征,出发前对妻子说,一定要等 他回来,妻子也坚信丈夫一定会回来的。就这样一天一天、一年一年的等,10 年不回来就等十年,后来 妻子等了 70 年还拄着拐杖继续在送丈夫出发前的路口等,心中坚信丈夫肯定会回来,其实她丈夫出征 后没几天就牺牲了,而她能坚持 70 年如一日的等待,靠的就是心中信念。 (二)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么理想就是引航的灯塔,信念就是推进的风帆。没有理想信念 的人生,就像失去了方向和动力的小船,在生活的波浪中随处漂泊,甚至会沉没于急流险滩。大学时代, 正是人生风华正茂之际,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信念将帮助一代有为青年扬起生命的风帆。 1.理想信念的作用 (1)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 理想信念对人生历程起着导向作用,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定向器。理想信念一旦确立,就可以使人 方向明确、精神振奋,不论前进的道路如何曲折、人生的境界如何复杂,都可以使人透过乌云,看到未 来的希望,永不迷失前进的方向。 (2)提供人生的精神动力 理想信念是人生力量的源泉,是激励人们向着既定目标奋斗前进的动力。一个人有了坚定正确的理 想信念,就会以惊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成就事业、创造奇迹。 (3)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人生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辅相成的统一过程。理想信念作为人的精神生活的核心内容,一方面 能使人的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统一起来,使人的内心世界成为一个健康有序的系统,保持心灵的充实和 安宁,避免内心世界的空虚和迷茫;另一方面又引导人们不断地追求更高人生目标,提升精神境界,塑 造高尚人格。一个人的理想信念越崇高、越坚定,精神境界和人格就会越高尚。 引入案例 3:三个农民工的不同发展,让学生明确理想信念的作用
三个农民工在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砌墙。”第二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高楼。”第三个人边于边婷看歌曲,他的笑容很灿烂开心,说:“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新城市。”10年后,时间将三个人分出了层次,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中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是前两个人的老板。设计问题:是时间将我们分出层次来的吗?不是,是每个人心中的理想信念把人们分成不同的层次的。不同的理想信念,就有不同的人生规划,就有不同的心理体验,也就有广不一样的人生,或碌禄无为,或铸就辉煌。这是理想信念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的一个显著表现。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有无理想信念,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决定了人生是高尚充实,还是庸俗空虚。2.理想信念与大学生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承载着家庭和亲人的嘱托,满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学们在大学期间,不仅要提高知识水平,增强实践才干,更要坚定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明确做人的根本,这对于同学们成长成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1)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人的理想信念,反映的是对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期望。因此,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意味着以什么样的期望和方式去改造自然和社会、塑造和成就自身。在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目标中,“有理想”具有更加突出的位置,这表明理想信念与做什么人关系重大。在大学阶段,“做什么人”是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会时时面对的人生课题,只有树立起高尚的理想信念,才能够很好地解答这一重要的人生课题。(2)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大学时期,同学们都普遍面临着一系列人生课题,如人生目标的确立、生活态度的形成、知识才能的丰富、发展方向的设定、工作岗位的选择,以及如何择友、如何恋爱、如何面对挫折、如何克服困难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有一个总的原则和目标,这就要确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大学时期确立的理想信念,对今后的人生之路将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会影响终身。因此,同学们应当高度重视对理想信念的选择和确立,努力树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使将来的人生道路越走越宽广,使宝贵的一生富有价值,卓有成就,充满自豪。(3)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为什么学的问题,是与走什么路、做什么人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艰巨任务需要同学们努力学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需要同学们努力学习,个人的成长成才也需要同学们努力学习。大学生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激发起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自身成才而发愤学习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努力掌握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本领。同学们不论今后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把个人的奋斗志向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今天的学习进步同祖国明天的繁荣昌盛紧紧联系在一起。二、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人们心灵世界的深层核心。有无理想信念,就像一道分水岭,既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25
25 三个农民工在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 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 砌墙。”第二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高楼。”第三个人边干边哼着歌曲,他的笑容很灿烂 开心,说:“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新城市。”10 年后,时间将三个人分出了层次,第一个人在另一个工 地上砌墙;第二个人坐在办公室中画图纸,他成了工程师;第三个人呢,是前两个人的老板。 设计问题:是时间将我们分出层次来的吗? 不是,是每个人心中的理想信念把人们分成不同的层次的。不同的理想信念,就有不同的人生规划, 就有不同的心理体验,也就有了不一样的人生,或碌碌无为,或铸就辉煌。这是理想信念提高人生的精 神境界的一个显著表现。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有无理想信念,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决定 了人生是高尚充实,还是庸俗空虚。 2.理想信念与大学生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承载着家庭和亲人的嘱托,满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学们在大学期间,不仅要提高知识水平,增强实践才干,更要坚定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明确做人 的根本,这对于同学们成长成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人的理想信念,反映的是对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期望。 因此,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意味着以 什么样的期望和方式去改造自然和社会、塑造和成就自身。在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 有”新人的目标中, “有理想”具有更加突出的位置,这表明理想信念与做什么人关系重大。在大学 阶段,“做什么人”是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会时时面对的人生课题,只有树立起高尚的理想信念,才能 够很好地解答这一重要的人生课题。 (2)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大学时期,同学们都普遍面临着一系列人生课题,如人生目标的确立、生活态度的形成、知识才能 的丰富、发展方向的设定、工作岗位的选择,以及如何择友、如何恋爱、如何面对挫折、如何克服困难 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有一个总的原则和目标,这就要确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大学时期 确立的理想信念,对今后的人生之路将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会影响终身。因此,同学们应当高度重视对 理想信念的选择和确立,努力树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使将来的人生道路越走越宽广,使宝贵的一 生富有价值,卓有成就,充满自豪。 (3)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 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为什么学的问题,是与走什么路、做什么人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艰巨任务需要同学们努力学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需要 同学们努力学习,个人的成长成才也需要同学们努力学习。大学生只有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才能明确 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激发起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自身成才而发愤学习的强烈责任感与使命感,努力 掌握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本领。同学们不论今后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把个人的奋斗志向同国家和民族 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今天的学习进步同祖国明天的繁荣昌盛紧紧联系在一起。 二、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人们心灵世界的深层核心。有无理想信念,就像一道分水岭,既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