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根本目的和任务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开展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2.以爱国主义为重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3.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开展公民道德教育4.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进行素质教育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内容框架第一大块:是专题一到专题五,讲的是提高思想认识的问题,第二大块:是专题六到专题十,讲的是培养道德品质的问题。专题六主要论述了道德的本质、功能和历史发展,以及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专题七、八的部分内容主要论述了社会主义道德在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等社会主要生活领域中的要求。第三大块:专题七至十的部分内容和专题十一至十三的内容,是关于增强法律意识的问题。专题七至十的部分内容主要论述了社会主义法律规范在改革深化、职业生活、家庭生活等主要社会生活领域中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帮助我们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规范。专题七的内容,是帮助我们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培养依法办事、依法治国的思维方式;专题八是帮助我们认识社会主义制度,明确社会主义法律规范,引导我们加强社会主义法律素养。以上三部分内容,有一个轴心,就是本专题的“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四、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荣辱观是人们在依据一定的思想道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关于荣辱观念的总和。(一)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2006年3月4日,胡锦涛同志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发表了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讲话。在讲话中指出:青少年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味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已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在现实生活中,社会道德风气不尽如人意,人们的耻感下降,从枉、不正的行为无论在哪个领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颠倒的荣辱观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社会。表现为:第一,抛弃正当的是非善恶观念,以膨胀的私利为荣辱标准:第二,以不该耻者为耻,不以耻者为耻:第三,放弃自律,追随无耻;第四,对于不正之风和无耻现象的麻木和容忍。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应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引领社会风尚的光辉旗帜。1.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意义16
16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根本目的和任务 1.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开展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 2.以爱国主义为重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 3.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开展公民道德教育 4.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进行素质教育 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内容框架 第一大块:是专题一到专题五,讲的是提高思想认识的问题, 第二大块:是专题六到专题十,讲的是培养道德品质的问题。专题六主要论述了道德的本质、功能 和历史发展,以及公民道德基本规范;专题七、八的部分内容主要论述了社会主义道德在公共生活、职 业生活、家庭生活等社会主要生活领域中的要求。 第三大块:专题七至十的部分内容和专题十一至十三的内容,是关于增强法律意识的问题。专题七 至十的部分内容主要论述了社会主义法律规范在改革深化、职业生活、家庭生活等主要社会生活领域中 的具体要求,有针对性地帮助我们在社会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规范。专题七的内容,是帮助我们领会社 会主义法律精神,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培养依法办事、依法治国的思维方式;专题八是帮助我们认 识社会主义制度,明确社会主义法律规范,引导我们加强社会主义法律素养。 以上三部分内容,有一个轴心,就是本专题的“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四、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荣辱观是人们在依据一定的思想道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关于荣辱观 念的总和。 (一)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2006 年 3 月 4 日,胡锦涛同志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发表了关于社会主义荣辱 观的重要讲话。在讲话中指出:青少年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 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 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 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道德风气不尽如人意,人们的耻感下降,从枉、不正的行为无论在哪个领域都 不同程度地存在,颠倒的荣辱观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的社会。表现为: 第一,抛弃正当的是非善恶观念,以膨胀的私利为荣辱标准; 第二,以不该耻者为耻,不以耻者为耻; 第三,放弃自律,追随无耻; 第四,对于不正之风和无耻现象的麻木和容忍。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什么是真善 美,什么是假恶丑,应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明确了当代中国最基本的价值取 向和行为准则,是引领社会风尚的光辉旗帜。 1.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意义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度,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为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而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紧密相连、有机统一,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指导方针。2.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践意义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各民族、各阶层和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规范,为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思想道德体系指明了方向。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形成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现代文明程度的重大举措,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二)“八荣八耻”解说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一一“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自信心的反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爱国主义的表现: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就是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自觉维护国家的团结和统一:热爱祖国文化:热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爱国主义的典范:岳飞、文天祥、孙中山、周恩来等。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一一人民是社会的主体和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历史作用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中国共产党人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坚持群众路线。党提出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标准;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新时期,全体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强化宗旨意识,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崇高的职责和光荣的使命,把脱离人民群众、危害群众的利益看作是一种耻辱,以票尚科学为荣、以惠味无知为耻一一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检验和严密逻辑论证的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崇尚科学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要求,也是当代公民基本素质的具体体现。票尚科学、反对惠味,就要不断地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对伪科学(如法轮功之流)和愚味迷信保持高度的警觉和有效的抵制。科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了巨大的作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例如:鲁班、扁鹊、张衡、祖冲之、伽利略、布鲁诺、袁隆平和王选等。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一一劳动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勤劳,主要是指人们对待生产劳动的积极态度以及在生产劳动活动中体现出的良好的行为品质,17
17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高度,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为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 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而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紧密相连、有机统一, 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 想道德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指导方针。 2.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践意义 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各民族、各阶层和不同利益群体的人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 失,确定价值取向,做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规范,为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 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思想道德体系指明了方向。 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 建设,形成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现代文明程度的重大举措,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 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八荣八耻”解说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 最深厚的感情”,是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自信心的反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爱国主义的表现: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就是要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自觉维 护国家的团结和统一;热爱祖国文化;热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爱国主义的典范:岳飞、文天祥、孙中山、周恩来等。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人民是社会的主体和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尊重人民的主体 地位和历史作用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中国共产党人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坚持群众路线。 党提出以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一切工作的标准; 坚 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在新时期,全体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强化宗旨意识,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崇高的职责和光荣的 使命,把脱离人民群众、危害群众的利益看作是一种耻辱。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科学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检验和严密逻辑论证的, 关于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本质及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 崇尚科学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要求,也是当代公民基本素质的具体体现。崇尚科学、反对愚 昧,就要不断地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对伪科学(如法轮功之流)和愚昧迷信保持高度的警觉和有效的 抵制。 科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了巨大的作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例如:鲁班、扁鹊、张 衡、祖冲之、伽利略、布鲁诺、袁隆平和王选等。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劳动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巨大 的作用。勤劳,主要是指人们对待生产劳动的积极态度以及在生产劳动活动中体现出的良好的行为品质
反映了人们为生存与发展而进行种种活动的应有状态及程度。当前,我们要珍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反对不劳而获,如热衷赌博,六合彩等。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已为耻一一团结互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厂大人民要发扬团结互助精神,精诚合作,团结一心,互相帮助,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不解努力。损人利已是极端利已主义的表现,这种行为对社会有很大危害,是破坏团结的行为。有的人为了一已私利而不惜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他们的做法与社会主义团结互助的道德格格不入、背道而驰,为人们所不齿。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一一忠诚老实,信守诺言,是待人接物方面的一种重要的行为准则。它是安身立命之本、治国安邦之道。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原则。人们要诚信,要“言而有信”,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讲信用,守承诺,公平竞争: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做到“见利思义”、“以义取利”。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一一法律和纪律是社会正常运行和安定有序的重要保障,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就必须使公民树立起法纪意识,自觉地遵纪守法。要在全社会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的价值导向,提高公民的法制素质,向一切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一一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有无艰苦奋斗精神,对一个政党和国家来说,是命运攸关的重大政治问题。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关键在领导干部带头。领导干部的言行有着特殊的导向作用,只有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克勤克俭、艰苦奋斗,才能在全社会形成艰苦奋斗的良好风尚。1.在新时期如何践行“八荣八耻”(1)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弘扬爱国主义;(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服务人民:(3)在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凸显的形势下提倡崇尚科学:(4)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情况下提倡辛勤劳动:(5)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社会关系中提倡团结互助:(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倡诚实守信:(7)在建设法制社会中提倡遵纪守法:(8)在生活改善的情况下仍要提倡艰苦奋斗。2.荣辱观形成的有效途径(1)富有成效的道德教育是荣厚观形成的关键环节:(2)社会道德舆论的正确引导是荣厚观形成的社会条件:(3)建立合理的社会奖罚机制是荣辱观形成的重要措施;(4)加强自身修养是荣辱观形成的内在途径:18
18 反映了人们为生存与发展而进行种种活动的应有状态及程度。 当前,我们要珍重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反对不劳而获,如热衷赌博,六合彩等。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团结互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广大人民要发扬团结互助精神,精诚合作,团结一心,互相帮助,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实现全面建 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损人利己是极端利己主义的表现,这种行为对社会有很大危害,是破坏团结的行为。有的人为了一 己私利而不惜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他们的做法与社会主义团结互助的道德格格不入、背道而 驰,为人们所不齿。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忠诚老实,信守诺言,是待人接物方面的一种重要的行为准 则。它是安身立命之本、治国安邦之道。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原则。 人们要诚信,要“言而有信”,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讲信用, 守承诺,公平竞争;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做到“见利思义”、“以义取利”。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法律和纪律是社会正常运行和安定有序的重要保障,构建社 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就必须使公民树立起法纪意识,自觉地遵纪守法。 要在全社会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的价值导向,提高公民的法制素质,向一切违法乱 纪行为作斗争。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 统和作风。有无艰苦奋斗精神,对一个政党和国家来说,是命运攸关的重大政治问题。 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关键在领导干部带头。领导干部的言行有着特殊的导向作用,只有各级领导 干部带头克勤克俭、艰苦奋斗,才能在全社会形成艰苦奋斗的良好风尚。 1.在新时期如何践行“八荣八耻” (1)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弘扬爱国主义;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服务人民; (3)在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凸显的形势下提倡崇尚科学; (4)在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情况下提倡辛勤劳动; (5)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经济社会关系中提倡团结互助; (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倡诚实守信; (7)在建设法制社会中提倡遵纪守法; (8)在生活改善的情况下仍要提倡艰苦奋斗。 2.荣辱观形成的有效途径 (1)富有成效的道德教育是荣辱观形成的关键环节; (2)社会道德舆论的正确引导是荣辱观形成的社会条件; (3)建立合理的社会奖罚机制是荣辱观形成的重要措施; (4)加强自身修养是荣辱观形成的内在途径;
3.青年大学生如何形成荣辱观基本原则:学思统一;知行合一;内外如一。两个途径:加强理论学习,深刻形成道德认知;参与社会实践,自觉践行道德规范。大学生应该明确认知:热爱祖国、服务人民是“立身之本”崇尚科学、辛勤劳动是“成人之路”团结互助、诚实守信是“做人之道”遵纪守法、艰苦奋斗是“律己之规”讨论:如何学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1.学习理论知识与理论联系实际2.知行统一:加强自身修养与践行道德规范思考题1.谈谈入学以来的感受,你准备如何解决遇到的困难?2.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19
19 3.青年大学生如何形成荣辱观 基本原则:学思统一;知行合一;内外如一. 两个途径:加强理论学习,深刻形成道德认知; 参与社会实践,自觉践行道德规范。 大学生应该明确认知: 热爱祖国、服务人民是“立身之本” 崇尚科学、辛勤劳动是“成人之路” 团结互助、诚实守信是“做人之道” 遵纪守法、艰苦奋斗是“律己之规” 讨论:如何学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1.学习理论知识与理论联系实际 2.知行统一:加强自身修养与践行道德规范 思考题 1.谈谈入学以来的感受,你准备如何解决遇到的困难? 2.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专题二道求远大理想坚定票高信念一、教学目的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充分认识理想实现过程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巨性,引导他们走出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坚定为实现理想而艰苦奋斗的信念,用实际行动把美好理想化为现实。二、教学重点理想信念的科学概念;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作用;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基本内容:理想信念的确立、追求和实现。三、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树立最高理想,坚信社会主义信念,对社会主义充满信心。如何把理想化为现实。四、教学设计1.课程导入有一位诗人曾经说过,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这首诗的蕴义在于它强调理想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理想是人生引航的灯塔和推进的风帆。没有理想的人生,就像失去了方向和动力的小船,会在生活的波浪中随处漂泊,甚至会沉没于急流之中。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在行刑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觉得没有理想是最大的失败。这几年没什么追求,就是很失败。”他还说“有信念的人,活着才会快乐。”这是马加爵在生命最后时刻的人生感悟。没有理想的,也许并不是马加爵一个人。我们在座的有些同学可能就没有什么理想,整天处在一种浑浑需、找不到目标和方向的状态中。那么,什么是理想和信念,当代的大学生应该树立什么样理想和信念呢?理想信念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有无理想信念,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决定了人生是高尚充实,还是庸俗空虚。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要认清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必须从弄清理想信念的含义入手。一、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案例1: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调查美国哈佛大学30年前曾对当时在校学生做过一项调查,发现没有目标的人占27%,目标模糊的人占60%,短期目标清晰的人占10%,长期目标清晰的人只有3%。30年后追踪结果表明,第一类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长期在失败的阴影里挣扎:第二类人基本上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他们没有多大的理想和抱负,整日只知为生存而疲于奔命;第三类人大多进入了白领阶层,他们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只有第四类人,他们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几十年如一日,努力拼搏,积极进取,百折不挠,最终成了百万富翁、行业领袖或精英人物。问:什么是理想,理想对我们大学生成长成才有什么样的作用?(一)理想信念的含义和特征20
20 专题二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一、教学目的 帮助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充分认识理想实现过程的长期性、曲折性和艰巨性,引导他们走 出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坚定为实现理想而艰苦奋斗的信念,用实际行动把美好理想化为现实。 二、教学重点 理想信念的科学概念;理想信念在人生中的作用;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基本内容;理想信念的确立、 追求和实现。 三、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树立最高理想,坚信社会主义信念,对社会主义充满信心。如何把理想化为现实。 四、教学设计 1.课程导入 有一位诗人曾经说过,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 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这首诗的蕴义在于它强调理想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理想是人生 引航的灯塔和推进的风帆。没有理想的人生,就像失去了方向和动力的小船,会在生活的波浪中随处漂 泊,甚至会沉没于急流之中。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在行刑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觉得没有理想是最 大的失败。这几年没什么追求,就是很失败。”他还说“有信念的人,活着才会快乐。”这是马加爵在生 命最后时刻的人生感悟。没有理想的,也许并不是马加爵一个人。我们在座的有些同学可能就没有什么 理想,整天处在一种浑浑噩噩、找不到目标和方向的状态中。那么,什么是理想和信念,当代的大学生 应该树立什么样理想和信念呢? 理想信念是人的心灵世界的核心。有无理想信念,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决定了人生是高尚充实, 还是庸俗空虚。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 前进动力。 要认清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必须从弄清理想信念的含义入手。 一、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案例 1:美国哈佛大学的一项调查 美国哈佛大学 30 年前曾对当时在校学生做过一项调查,发现没有目标的人占 27%,目标模糊的人占 60%,短期目标清晰的人占 10%,长期目标清晰的人只有 3%。30 年后追踪结果表明,第一类人几乎都生 活在社会的最底层,长期在失败的阴影里挣扎;第二类人基本上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他们没有多大 的理想和抱负,整日只知为生存而疲于奔命;第三类人大多进入了白领阶层,他们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只有第四类人,他们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几十年如一日,努力拼搏,积极进取,百折不挠,最终成了 百万富翁、行业领袖或精英人物。 问:什么是理想,理想对我们大学生成长成才有什么样的作用?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和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