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把高尚充实的人生与俗空虚的人生区别开来。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首先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念,还应正确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人生需要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首先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念,还应正确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的统一关系。(一)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为什么选择这一理论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呢?这主要是由马克思主义严密的科学体系、鲜明的阶级立场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决定的,具体说来,有以下三点理由: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理论,它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家知道,自古以来人们就对未来的“美好社会”心存向往,并作过种种描绘和设想(孔子、陶渊明、康有为、柏拉图、莫尔、康帕内拉)。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进一步发展,19世纪初在欧洲出现了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们尖锐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合理性,同时,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的“理想社会”又作了种种美好的设想。但是他们既找不到实现这种社会的途径,又找不到实现这种社会的方向。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学说,是在深入地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创立的。马克思一生有两大发现:一个是历史唯物主义,一个是剩余价值学说。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社会内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这一矛盾在阶级社会中就表现为阶级斗争,所以,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冲突,指出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掘墓人。这就不仅找到了实现未来理想社会的途径,而且找到了实现未来理想社会的力量,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尽管出现过种种曲折,但它所显示的巨大生命力是不容置疑的。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2.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并没有停留在19世纪,而是不断地发展着。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等,都根据革命和建设的现实情况,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150多年来,它不断在创新中前进,始终与时代同行,与实践共进,因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3.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在马克思墓碑上,镌刻着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鲜明地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一个半世纪以来,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由科学理论转变为社会实践,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深刻改变着人类历史的走向。虽然苏东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了严重挫折,但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并没有改变。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所探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社会主义具有光明的未来。同时也证明,马克思主义仍然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社会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社会共同理想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在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26
26 又把高尚充实的人生与庸俗空虚的人生区别开来。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首先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还应正确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人生需要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首先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信念,还应正确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共同理想与 远大理想的统一关系。 (一)确立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为什么选择这一理论作为我们的指导思想呢?这主要 是由马克思主义严密的科学体系、鲜明的阶级立场和巨大的实践指导作用决定的,具体说来,有以下三 点理由: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又是崇高的。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理论,它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 趋势。大家知道,自古以来人们就对未来的“美好社会”心存向往,并作过种种描绘和设想(孔子、陶 渊明、康有为、柏拉图、莫尔、康帕内拉)。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进一步发展,19 世纪初在欧洲出现了 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他们尖锐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合理性,同时,三大 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的“理想社会”又作了种种美好的设想。但是他们既找不到实现这种社会的途径, 又找不到实现这种社会的方向。 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学说,是在深入地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剖析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 盾的基础上创立的。马克思一生有两大发现:一个是历史唯物主义,一个是剩余价值学说。历史唯物主 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社会内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 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这一矛盾在阶级社会中就表现为阶级斗争,所以,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 展的直接动力。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冲 突,指出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掘墓人。这就不仅找到了实现未来理想社会的途径,而且找到了实 现未来理想社会的力量,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 展尽管出现过种种曲折,但它所显示的巨大生命力是不容置疑的。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马克思主 义理论的科学性。 2.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的生命力。马克思主义虽然诞生于 19 世纪,但并没有停留在 19 世纪,而是 不断地发展着。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等,都根据革命和建设的现实情况,继承和发展了马 克思主义。150 多年来,它不断在创新中前进,始终与时代同行,与实践共进,因而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3.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在马克思墓碑上,镌刻着马克思的一句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 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鲜明地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一个半世纪以 来,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由科学理论转变为社会实践,社会主义国 家的出现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深刻改变着人类历史的走向。虽然苏东剧变使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了严 重挫折,但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并没有改变。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所探索的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用无可辩驳的事实证明,社会主义具有光明的未来。同时也证明,马 克思主义仍然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社会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社会共同理想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在全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
最高理想是共同理想的最终目标。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是的辩证统一的关系。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1.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艰苦斗争中的选择。在当今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率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中国青年和当代大学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人民紧密结合,为祖国奉献青春,才能大有作为。2.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是中国发展、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同学们就有了立身之本,就能够自觉地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为人、学习、做事,健康成长成才。3.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为人类发展和进步做出了举世公认的重要贡献。但是近代以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饱受磨难。中国共产党勇敢地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开启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获得了新的强大生机。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近30多年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灿烂辉煌的美好前景。三、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理想不等于现实,理想的实现往往要通过一条充满艰难险阻的曲折之路,有赖于脚踏实地、持之以恒地奋斗。因此,只有实践,才是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一)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1.立志当高远生活的悲剧,不在于没有达到目标,而在于没有目标,在于没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对于每一个不甘平康的大学生来说,在奋斗伊始,首先面临的就是立志这一重大人生课题。立志是即开事业的大门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案例4:冯如的飞机梦。从1908年中国人冯如成立第一家飞机制造厂,到2007年国务院原则批准大型飞机研制重大科技专项正式立项,组建大型客机股份公司,中国人的飞机梦,已经整整滑翔了一百年。1908年5月,中国留学生冯如,在美国旧金山以东的奥克兰市东九街359号创办了以制造飞机为目标的“广东制造机器厂”,第一次开启了中国人的飞机梦。27
27 最高理想是共同理想的最终目标。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是的辩证统一的关系。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 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 1.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艰苦斗争中的选择。 在当今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率领中国人民实现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中国青年和当代大学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人民紧密结合,为祖国 奉献青春,才能大有作为。 2.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中国国情, 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是中国发展、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 同学们就有了立身之本,就能够自觉地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为人、学习、做事,健康成长成才。 3.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伟大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为人类发展和 进步做出了举世公认的重要贡献。但是近代以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国家积贫积弱,人 民饱受磨难。中国共产党勇敢地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庄严使命。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 开启了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找到了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获得了新的强大生机。经过新中国成立 60 多年 特别是近 30 多年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灿烂辉 煌的美好前景。 三、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理想不等于现实,理想的实现往往要通过一条充满艰难险阻的曲折之路,有赖于脚踏实地、持之以 恒地奋斗。因此,只有实践,才是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一)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1.立志当高远 生活的悲剧,不在于没有达到目标,而在于没有目标,在于没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对于每一个不 甘平庸的大学生来说,在奋斗伊始,首先面临的就是立志这一重大人生课题。立志是叩开事业的大门, 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案例 4:冯如的飞机梦。 从 1908 年中国人冯如成立第一家飞机制造厂,到 2007 年国务院原则批准大型飞机研制重大科技专 项正式立项,组建大型客机股份公司,中国人的飞机梦,已经整整滑翔了一百年。 1908 年 5 月,中国留学生冯如,在美国旧金山以东的奥克兰市东九街 359 号创办了以制造飞机为目 标的“广东制造机器厂”,第一次开启了中国人的飞机梦
两年过后,1911年1月18日,“冯如2号”飞机试飞成功。当冯如2号从奥克兰的原野上空缓缓下降地面之时,美国《三藩市星期日呼声报》以整版通栏大标题刊出“他为中国龙插上了翅膀”,并以巨龙、冯如飞机和冯如像作为套题照片。冯如制造的飞机,仅比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载人飞机莱特兄弟号晚8年。2.立志做大事新时代的大学生在确立理想时,不能局限于对自我个人的前途命运的关心,应把个人放之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考虑,必须正确处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社会理想决定、制约着个人理想。个人理想虽然是由自已来确立,但它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是时代所赋予的。个人的理想只有具备了社会的意义,才是真实美好的。因此,个人理想的建立要有社会理想作指导,个人理想只有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可能变为现实。如果仅仅从个人出发去设计和追求个人理想,这种“理想”必定是苍白的、渺小的,往往会在现实中碰壁,甚至出现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他人利益的后果。努力为实现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而奋斗是时代对中国青年的要求。邓小平指出:“现在中国提出“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其中我们最强调的,是有理想。”青年应当不断学习,像历史上有作为的人们那样,珍借青春年华,立下符合社会需要、适合自身情况的远大志向和崇高理想。事实上,理想的形成,总是从具体到一般,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个人理想是社会理想的起点与基础,而社会理想则是个人理想的升华。社会理想决定、制约着个人理想,个人理想要体现社会理想只有升华为社会理想,才更深刻,更富有意义。3.立志须射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现理想的历程,应当从高处着眼,于细微处着手。没有踏踏实实的付出,再美的理想也只是空中楼阁。射行,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具体的行动。射行,不仅仅表现为行动,更需要智慧指引一一看当前的智慧,看未来的智慧;做事的智慧,做人的智慧。因此,大学生在学习中一定要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能只有原则而没有方法:一定要专业知识与社会知识相结合,即会做事,更会做人。把理想束之高阁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大学生不仅要立志,立大志,更要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为理想的实现踏踏实实地学习,踏踏实实地锻炼,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理想的目标前进。古人说得好:“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理想之所以美好,不仅仅在于它的最终实现,而且体现在其实现过程中,体现在实现理想的平凡劳动中。列宁说:“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少说些漂亮话,多做些日常平凡的事情。”伟大来自平凡,任何伟大成就,都是由无数具体、平凡的工作积累、发展起来的。实现理想目标如同登台阶,要经过许多中间步骤才能最后到达。而每一步、每一个小自标的完成都会给人一种踏实感、满足感,同是也增强了实现理想自标的信心。因此,在实现人生理想的过程中,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对于大学生来说,要从学好每一门功课、培养各方面能力、提高基本素质做起,抓住大好时光,刻苦功读,全面锻炼。为今后实现自己的理想做好准备、打好基础。28
28 两年过后,1911 年 1 月 18 日,“冯如 2 号”飞机试飞成功。当冯如 2 号从奥克兰的原野上空缓缓 下降地面之时,美国《三藩市星期日呼声报》以整版通栏大标题刊出“他为中国龙插上了翅膀”,并以 巨龙、冯如飞机和冯如像作为套题照片。冯如制造的飞机,仅比 1903 年世界上第一架载人飞机莱特兄 弟号晚 8 年。 2.立志做大事 新时代的大学生在确立理想时,不能局限于对自我个人的前途命运的关心,应把个人放之于社会历 史发展的大背景下考虑,必须正确处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社会理想决定、制约着个人理想。个人理想虽然是由自 己来确立,但它所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是时代所赋予的。个人的理想只有具备了社会的意义,才是真 实美好的。因此,个人理想的建立要有社会理想作指导,个人理想只有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 合,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可能变为现实。如果仅仅从个人出发去设计和追求个人理想, 这种“理想”必定是苍白的、渺小的,往往会在现实中碰壁,甚至出现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他人 利益的后果。努力为实现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而奋斗是时代对中国青年的要求。邓小平指出:“现 在中国提出‘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其中我们最强调的,是有理想。”青年应当不 断学习,像历史上有作为的人们那样,珍惜青春年华,立下符合社会需要、适合自身情况的远大志向和 崇高理想。 事实上,理想的形成,总是从具体到一般,从低层次向高层次发展的。个人理想是社会理想的起点 与基础,而社会理想则是个人理想的升华。社会理想决定、制约着个人理想,个人理想要体现社会理想, 只有升华为社会理想,才更深刻,更富有意义。 3.立志须躬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现理想的历程,应当从高处着眼,于细微处着手。没有踏踏实实的付出, 再美的理想也只是空中楼阁。躬行,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具体的行动。躬行,不仅仅表现为行动, 更需要智慧指引——看当前的智慧,看未来的智慧;做事的智慧,做人的智慧。因此,大学生在学习中 一定要注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能只有原则而没有方法;一定要专业知识与社会知识相结合,即会做 事,更会做人。 把理想束之高阁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大学生不仅要立志,立大志,更要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 起,为理想的实现踏踏实实地学习,踏踏实实地锻炼,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理想的目标前进。 古人说得好:“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理想之所以美好,不仅仅在于它的最终实 现,而且体现在其实现过程中,体现在实现理想的平凡劳动中。列宁说:“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 一点一滴做起。”“少说些漂亮话,多做些日常平凡的事情。”伟大来自平凡,任何伟大成就,都是由无 数具体、平凡的工作积累、发展起来的。实现理想目标如同登台阶,要经过许多中间步骤才能最后到达。 而每一步、每一个小目标的完成都会给人一种踏实感、满足感,同是也增强了实现理想目标的信心。因 此,在实现人生理想的过程中,必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对于大学生来说, 要从学好每一门功课、培养各方面能力、提高基本素质做起,抓住大好时光,刻苦功读,全面锻炼。为 今后实现自己的理想做好准备、打好基础
(二)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需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在理想和信念方面认识上的误区和态度上的偏颇,会左右看人们追求理想的行动,从而影响到理想的实现。因此,充分认识理想实现的艰巨性和曲折性以正确的认识和态度来追求理想是非常必要的,1.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一般说来,理想目标越小越低,它的实现需要的时间就越短;而理想越是高远,它的实现需要的时间就越长。人们对实现理想所需要时间的估计往往偏少,而事实上理想的实现比所预料的时间要长,特别是比较高远的理想,总是需要长期奋斗。数学家陈景润初中阶段就想在数学方面为祖国作贡献。正是这个志向,鼓舞他奋斗几十年,才取得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世界领先的成就。爱迪生为发明电池经历了17000次失败。著名医学家李时珍,不顾生命安危用自己做实验,对于不认识的草药自己先尝确定药性,最终用27年时间完成了不朽的医学著作《本草纲目》。2.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顺境对于实现理想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在顺境中前进,如同顺水行舟,天时、地利、人和等有利因素,使人们更易于接近和实现目标:但是顺境中的气氛、优越条件,又容易使人产生骄气和娇气,自满自足,意志衰退。逆境对于实现理想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在逆境中奋斗,犹如逆水行舟,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更多的艰辛,才能成功。但逆境可以磨练意志、陶冶品格、丰富战胜困难的经验,丰富人生阅历。只要树立必胜的信念,坚持科学的态度,逆境不但不会把人打倒和压,反而能使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进发出来,创造出乎意料的奇迹。迎高潮而快上,乘顺风而勇进,这是身处顺境的学问,是善于抓住机遇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已的方式处低谷而力争,受磨难而奋进,是将压力变为动力,这是身处逆境的学问。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对于人生的作用都是双重的,关键是怎样去认识和对待它们,只要善于利用顺境,勇于正视逆境和战胜逆境,远大的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1.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理想与现实常常发生矛盾,这使很多同学常常会对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产生困惑。在这个问题上,容易出现两种认识上的误区:一是用理想来否定现实。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对社会现实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有的同学进大学前把大学生活想象得过于美好、浪漫,把大学当作“理想的乐园”,一接触实际发现并非如此,便一下子跌进了深渊,迷范、厌倦,甚至一蹦不振。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学会用辩证的方法来认识与分析现实。二是用现实否认理想。有的人认为现实才是实实在在的,理想只是一种设想,是将来的东西,变幻莫测,难于捉摸,因而摒弃一切理想,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今朝有酒今朝醉,变得盲目、庸俗,无所追求。之所以会出现这些认识误区,从思想方法上讲,是由于不能辩证地看待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2.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29
29 (二)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需要有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在理想和信念方面认识上的误区和态度上的偏颇, 会左右着人们追求理想的行动,从而影响到理想的实现。因此,充分认识理想实现的艰巨性和曲折性, 以正确的认识和态度来追求理想是非常必要的。 1.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过程 一般说来,理想目标越小越低,它的实现需要的时间就越短;而理想越是高远,它的实现需要的时 间就越长。人们对实现理想所需要时间的估计往往偏少,而事实上理想的实现比所预料的时间要长,特 别是比较高远的理想,总是需要长期奋斗。数学家陈景润初中阶段就想在数学方面为祖国作贡献。正是 这个志向,鼓舞他奋斗几十年,才取得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中世界领先的成就。爱迪生为发明电池经历 了 17000 次失败。著名医学家李时珍,不顾生命安危用自己做实验,对于不认识的草药自己先尝确定药 性,最终用 27 年时间完成了不朽的医学著作《本草纲目》。 2.正确对待实现理想过程中的顺境与逆境 顺境对于实现理想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在顺境中前进,如同顺水行舟,天时、地利、人和等有 利因素,使人们更易于接近和实现目标;但是顺境中的气氛、优越条件,又容易使人产生骄气和娇气, 自满自足,意志衰退。 逆境对于实现理想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在逆境中奋斗,犹如逆水行舟,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和 更多的艰辛,才能成功。但逆境可以磨练意志、陶冶品格、丰富战胜困难的经验,丰富人生阅历。只要 树立必胜的信念,坚持科学的态度,逆境不但不会把人打倒和压垮,反而能使人的潜能最大限度地迸发 出来,创造出乎意料的奇迹。 迎高潮而快上,乘顺风而勇进,这是身处顺境的学问,是善于抓住机遇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方式; 处低谷而力争,受磨难而奋进,是将压力变为动力,这是身处逆境的学问。 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对于人生的作用都是双重的,关键是怎样去认识和对待它们,只要善于利用顺 境,勇于正视逆境和战胜逆境,远大的理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1.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是实现理想的思想基础 理想与现实常常发生矛盾,这使很多同学常常会对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产生困惑。在这个问题上,容 易出现两种认识上的误区:一是用理想来否定现实。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 望,甚至对社会现实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有的同学进大学前把大学生活想象得过于美好、浪漫,把大 学当作“理想的乐园”,一接触实际发现并非如此,便一下子跌进了深渊,迷茫、厌倦,甚至一蹶不振。 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没有学会用辩证的方法来认识与分析现实。 二是用现实否认理想。有的人认为现实才是实实在在的,理想只是一种设想,是将来的东西,变幻 莫测,难于捉摸,因而摒弃一切理想,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今朝有酒今朝醉,变得盲目、庸俗,无所 追求。 之所以会出现这些认识误区,从思想方法上讲,是由于不能辩证地看待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2.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
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以认识为基础,以情感为关键,以意志为保证。信念源于理想,又是实现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3.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再好的理想,如果不付诸行动,就没有实际意义。个人理想的实现,要靠每个人的实际行动。然而,在大学校园中,有的同学却只有美好未来的蓝图,而没有具体的实际行动;期望成为专家、能人,但在学习上却不肯下苦功夫:喜欢谈论理想、前途,却没有脚踏实地地去付诸努力,总是幻想付出最小的代价,而获得最大的效果。这样的人,往往一天一个理想,始终排在现实的此岸,永远到不了理想的彼岸。毫无疑问,以实践为桥梁,用自已辛勤的双手,开辟到达理想境界的通途,就当成为当代大学生的重要品格。大学生只有在实践中踏踏实实,从小事做起,一个一个地实现近期目标,逐渐积累,才有可能实现远大理想。归纳总结:实践是化理想为现实的根本途径。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不可或缺的条件,其主旨在于奋斗,其价值在于为事业而奉献。当代大学生要把敢于吃苦、勇于奋斗的精神落实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在学习上,刻苦钻研、不畏艰难,孜孜不倦;在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在工作上,奋发图强,不怕困难,不避艰险,努力完成各项任务。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考察时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讨论:在一些高校有部分大学生对理想抱有偏见,游戏理想,把理想戏为“利想”,认为“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大目标不如大团结,讲理想不如讲实惠”。请谈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什么样的理想?理想是怎么样推动你的学习和生活的?思考题:1.联系实际,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怎样的重要意义?2.如何正确认识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的关系?30
30 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 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以认识为基础,以情感为关键,以意志为保证。信念源于理想, 又是实现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 3.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再好的理想,如果不付诸行动,就没有实际意义。个人理想的实现,要靠每个人的实际行动。然而, 在大学校园中,有的同学却只有美好未来的蓝图,而没有具体的实际行动;期望成为专家、能人,但在 学习上却不肯下苦功夫;喜欢谈论理想、前途,却没有脚踏实地地去付诸努力,总是幻想付出最小的代 价,而获得最大的效果。这样的人,往往一天一个理想,始终徘徊在现实的此岸,永远到不了理想的彼 岸。毫无疑问,以实践为桥梁,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开辟到达理想境界的通途,就当成为当代大学生的 重要品格。大学生只有在实践中踏踏实实,从小事做起,一个一个地实现近期目标,逐渐积累,才有可 能实现远大理想。 归纳总结: 实践是化理想为现实的根本途径。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不可或缺的条件,其主旨在于奋斗,其价值 在于为事业而奉献。 当代大学生要把敢于吃苦、勇于奋斗的精神落实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在学习上,刻苦钻 研、不畏艰难,孜孜不倦;在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在工作上,奋发图强,不怕困难,不避艰 险,努力完成各项任务。 胡锦涛总书记在西柏坡考察时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 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 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 讨论:在一些高校有部分大学生对理想抱有偏见,游戏理想,把理想戏为“利想”,认为“理想理想 有利就想”,“大目标不如大团结,讲理想不如讲实惠”。请谈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什么样的理想?理 想是怎么样推动你的学习和生活的? 思考题: 1.联系实际,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2.如何正确认识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