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人的历史作用和全面发展 第一节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第二节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第三节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七章 1 • 第一节 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 第二节 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 第三节 人的全面发展 第七章 人的历史作用和全面发展
3)第一节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关于人的本质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各种观点 1.唯心主义的观点: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理性意志和心 2.旧唯物主义的观点: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单纯的自然性 3.上述观点的错误 由于它们都离开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去考察人,不懂得人 的社会性,因而陷入了对人性的抽象理解。 就其实质它们都是形而上学的抽象人性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七章 2 第一节 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一.关于人的本质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各种观点 1.唯心主义的观点: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理性意志和心 2.旧唯物主义的观点: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单纯的自然性 3.上述观点的错误 –由于它们都离开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去考察人,不懂得人 的社会性,因而陷入了对人性的抽象理解。 –就其实质它们都是形而上学的抽象人性论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本质的观点 1、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它认为只有从现实的人出发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 人作为类的存在物,其本质表现为类本质或一般本质,即生 产劳动 人作为个体存在物,其本质表现为个体本质或现实本质,即 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本质观点的内涵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 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表明: 人的本质属性在于社会性 人的本质通过社会关系总和反映出来 人的本质是历史的存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七章 3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本质的观点 1、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 它认为只有从现实的人出发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 • 人作为类的存在物,其本质表现为类本质或一般本质,即生 产劳动 • 人作为个体存在物,其本质表现为个体本质或现实本质,即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本质观点的内涵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 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表明: • 人的本质属性在于社会性 • 人的本质 通过社会关系总和反映出来 • 人的本质是历史的存在
、人的价值 (一)价值和人的价值 价值:表明主体(人)与客体(事物)之间需要和满足 需要的关系。 人的价值:即人对人自身(人类、群体、个人)的意义。 人的价值有如下特征: (1)人的价值在于能够创造价值 (2)人的价值体现了目的性和工具性的统 (3)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价值是权利与义务、享受与奉献、 消费与创造的统一。任何只强调一方面而否认另一方面 的观点和行为都是对人的价值的歪曲理解。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七章 4 二、人的价值 (一)价值和人的价值 • 价值:表明主体(人)与客体(事物)之间需要和满足 需要的关系。 • 人的价值:即人对人自身(人类、群体、个人)的意义。 • 人的价值有如下特征: (1)人的价值在于能够创造价值 (2)人的价值体现了目的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3)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 马克思主义强调人的价值是权利与义务、享受与奉献、 消费与创造的统一。任何只强调一方面而否认另一方面 的观点和行为都是对人的价值的歪曲理解
二)人的价值的实现与评价 1、实现人的价值必须通过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决定着人的价值取向 社会实践是实现人的价值的唯一途径 社会实践及其结果是衡量人的价值的标准 2、实现人的价值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客观条件:社会历史条件 主观条件:主体自身的素质条件 3、人的价值评价的一般原则 要看他的行为与历史发展方向和人民群众的愿望符合程度 要把奉献和索取统一起来;把权利与义务统一起来 把贡献的质与量统一起来;把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统一起来 要客观公正不可偏废任何一方面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七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七章 5 (二)人的价值的实现与评价 1、实现人的价值必须通过社会实践 • 社会实践决定着人的价值取向 • 社会实践是实现人的价值的唯一途径 • 社会实践及其结果是衡量人的价值的标准 2、实现人的价值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 客观条件:社会历史条件 • 主观条件:主体自身的素质条件 3、人的价值评价的一般原则 • 要看他的行为与历史发展方向和人民群众的愿望符合程度 • 要把奉献和索取统一起来;把权利与义务统一起来 • 把贡献的质与量统一起来;把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统一起来 • 要客观公正不可偏废任何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