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羅馬史家傳統的說法,由西元前753年至西元509年 是羅馬的王政時期,羅馬由國王所統治。在這一段時期中 羅馬由一小聚落發展成為一個有組織的國家,國内也逐漸 分化為貴族和平民两大階級。在這段期間,羅馬人和附近 的伊特拉士坎人有密切的關係,而王政的最後一段時期, 伊特拉士坎實際上是當時義大利中部最強大的力量,甚至 羅馬王為亦是由伊特拉士坎人所檐任。到了509年,伊特 拉士坎王為一批羅馬貴族所推翻,廢除了王政,建立了 「共和」
• 根據羅馬史家傳統的說法,由西元前753年至西元509年 是羅馬的王政時期,羅馬由國王所統治。在這一段時期中, 羅馬由一小聚落發展成為一個有組織的國家,國內也逐漸 分化為貴族和平民兩大階級。在這段期間,羅馬人和附近 的伊特拉士坎人有密切的關係,而王政的最後一段時期, 伊特拉士坎實際上是當時義大利中部最強大的力量,甚至 羅馬王為亦是由伊特拉士坎人所擔任。到了509年,伊特 拉士坎王為一批羅馬貴族所推翻,廢除了王政,建立了 「共和」
西元前二世纪後半期,羅馬的政局主要是由一小 群貴族家庭所把持。但此時已經商致富的一批新 貴也想在政治舞台上扮演要角,於是在貴族之間 的權力鬥爭加入了新的變數。另一個影響羅馬政 局的要素是羅馬的公民,尤其是一大群無恆產、 但有權投票、因而也就容易被野心政客所賄賂的 平民,他們不但使得選舉毫無公平可言,也時常 發生暴動
• 西元前二世紀後半期,羅馬的政局主要是由一小 群貴族家庭所把持。但此時已經商致富的一批新 貴也想在政治舞台上扮演要角,於是在貴族之間 的權力鬥爭加入了新的變數。另一個影響羅馬政 局的要素是羅馬的公民,尤其是一大群無恆產、 但有權投票、因而也就容易被野心政客所賄賂的 平民,他們不但使得選舉毫無公平可言,也時常 發生暴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