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芽、新梢生长、落叶物候期的标准 叶芽膨大期 同花芽标准。 叶芽开绽期 同花芽标准。 展叶期 全树萌发的叶芽中有 25%第一片叶展开。 新梢开始生长 从叶芽开放长出 1cm 新梢时算起。 新梢停止生长 新梢生长缓慢停止,没有未开展的叶片,顶端形成顶芽. 二次生长开始 新梢停止生长以后又开始生长时。 二次生长停止 二次生长的新梢停止生长时。 叶片变色期 秋季正常生长的植株叶片变黄或变红。 落叶期 全树有 5%的叶片脱落为落叶始期,25%叶片脱落为落叶 盛期,95%叶片脱落为落叶终期。 2.桃 记载项目和标准与仁果类基本相同。由于核果类是纯花芽,花芽物 候期略有不同。无花芽开绽、花序露出及花蕾分离期,增加露萼期和露瓣期。 记载标准如下: (1)露萼期 鳞片裂开,花萼顶端露出. (2)露瓣期 花萼绽开,花瓣开始露出。 3.葡萄 记载项目和标准大致与仁果类相同。但需增加伤流期、新梢开 始成熟期。记载标准如下: (1)伤流期 春季萌芽前树液开始流动时,新剪口流出多量液体成水滴 状时叫伤流期。 (2)新梢开始成熟期 当年新梢第四节以下的部分表皮已呈黄褐色即为 新梢开始成熟期。 四、作 业 选定几个主要树种和品种,进行周年物候期记载。最后要整理出物候期
萌芽、新梢生长、落叶物候期的标准 叶芽膨大期 同花芽标准。 叶芽开绽期 同花芽标准。 展叶期 全树萌发的叶芽中有 25%第一片叶展开。 新梢开始生长 从叶芽开放长出 1cm 新梢时算起。 新梢停止生长 新梢生长缓慢停止,没有未开展的叶片,顶端形成顶芽. 二次生长开始 新梢停止生长以后又开始生长时。 二次生长停止 二次生长的新梢停止生长时。 叶片变色期 秋季正常生长的植株叶片变黄或变红。 落叶期 全树有 5%的叶片脱落为落叶始期,25%叶片脱落为落叶 盛期,95%叶片脱落为落叶终期。 2.桃 记载项目和标准与仁果类基本相同。由于核果类是纯花芽,花芽物 候期略有不同。无花芽开绽、花序露出及花蕾分离期,增加露萼期和露瓣期。 记载标准如下: (1)露萼期 鳞片裂开,花萼顶端露出. (2)露瓣期 花萼绽开,花瓣开始露出。 3.葡萄 记载项目和标准大致与仁果类相同。但需增加伤流期、新梢开 始成熟期。记载标准如下: (1)伤流期 春季萌芽前树液开始流动时,新剪口流出多量液体成水滴 状时叫伤流期。 (2)新梢开始成熟期 当年新梢第四节以下的部分表皮已呈黄褐色即为 新梢开始成熟期。 四、作 业 选定几个主要树种和品种,进行周年物候期记载。最后要整理出物候期
观察结果及分析。 实验 5 果树根系的观察 一、目的要求 果树的根系,直接影响果树地上部的生长发育,因此,了解根系结构是 十分必要的。 要求了解果树根系结构,认识各种根的形态,学会观察果树根系的方法。 二、材料用具 材料 生长良好的实生树、嫁接树和葡萄的幼树,生长正常的成年果树。 用具 镐(镢),锹,水盆,塑料薄膜,解剖镜,镊子,绘图纸,铅笔, 橡皮,皮卷尺,卡尺,根框(各方格为 10 X 10cm),小木桩,线绳,座标 纸,记载板等。 三、实验内容 (一)观察果树的根系结构 挖生长良好的实生树、嫁接树和葡萄的幼 树各一株。要求尽量不伤根,保存较完整的根系结构。观察其根系各部。 1.根颈 指果树根部与地上部交接处。 实生树 具有真根颈,即是种子的上胚轴与下胚轴的交界处。 自根果树(如葡萄)是假根颈,即不是由胚轴形成的。 嫁接树(如苹果等)具有真根颈或假根颈。用实生苗作砧木的.具有真 根颈;用无性繁殖苗作砧木的,如苹果矮化砧果苗.则具有假根颈。 2.主根 向垂直方向和向水平方向分布的粗大根。实生树和用实生苗作 砧木的嫁接树,都具有强大的主根,而自根树一般没有明显的主根。 3.侧根 着生在主根上比较粗大的根。有水平生长的,也有垂直生长的。 而自根树的侧根,直接生长在根干上,而以根干的节上和基部发根较多
观察结果及分析。 实验 5 果树根系的观察 一、目的要求 果树的根系,直接影响果树地上部的生长发育,因此,了解根系结构是 十分必要的。 要求了解果树根系结构,认识各种根的形态,学会观察果树根系的方法。 二、材料用具 材料 生长良好的实生树、嫁接树和葡萄的幼树,生长正常的成年果树。 用具 镐(镢),锹,水盆,塑料薄膜,解剖镜,镊子,绘图纸,铅笔, 橡皮,皮卷尺,卡尺,根框(各方格为 10 X 10cm),小木桩,线绳,座标 纸,记载板等。 三、实验内容 (一)观察果树的根系结构 挖生长良好的实生树、嫁接树和葡萄的幼 树各一株。要求尽量不伤根,保存较完整的根系结构。观察其根系各部。 1.根颈 指果树根部与地上部交接处。 实生树 具有真根颈,即是种子的上胚轴与下胚轴的交界处。 自根果树(如葡萄)是假根颈,即不是由胚轴形成的。 嫁接树(如苹果等)具有真根颈或假根颈。用实生苗作砧木的.具有真 根颈;用无性繁殖苗作砧木的,如苹果矮化砧果苗.则具有假根颈。 2.主根 向垂直方向和向水平方向分布的粗大根。实生树和用实生苗作 砧木的嫁接树,都具有强大的主根,而自根树一般没有明显的主根。 3.侧根 着生在主根上比较粗大的根。有水平生长的,也有垂直生长的。 而自根树的侧根,直接生长在根干上,而以根干的节上和基部发根较多
4.须根 着生在主根和侧根上的纤细恨。寿命较短,是根系最活跃的部分, 具有吸收和输导功能, 5.吸收根 着生在须根尖端的未木栓化的白色新根。为初生结构组织。 在根系旺盛生长期,此类根发生较多,但寿命较短,主要功能是吸收作用。 6.过渡根 由吸收根转变成的浅灰色初生结构的根,过一定时间就自疏 死亡;但也有的经过一段时间,变为次生结构的输导根。 7.输导根 由过渡根转变为黄褐色次生结构根。它的功能是起输导作用。 8.根毛 着生在白色吸收根上。需挖掘带根土块,用水轻轻冲洗,在解 剖镜下镜检。 9.菌根 盘旋着生在白色吸收根上。需挖掘带根土块,带回室内,用水 轻轻冲洗,在解剖镜下观察其形态。 (二)根系观察方法 1.壕沟法 又叫奥斯坎普(OskamP)法或部分挖根法。 从果树主干开始,自内往外每隔 1 米,挖宽为 60cm 的土壤剖面,剖面深 度以根深为准,剖面的数量决定于水平根的长度、挖掘剖面先从树冠最外围, 估计在水平根的尖端开始向树干处挖掘,要避免在相邻果树根系交叉处挖掘 剖面,最好选在果园缺株方向挖掘,或者在边行树进行。挖掘前先用皮卷尺 从树干往外拉一直线,距干二米处开始。每隔 1 米在皮卷尺两边各 30cm 处打 小木桩,然后两木桩间拉一线绳,以标志挖掘剖面部位。从树冠最外围的剖 面开始挖掘。挖时先距线绳 3 一 4cm 处下铁锹,以便修平剖面。挖出剖面, 修理平整,然后将根系观察框立于剖面上,用卡尺测量每方格内根的粗度和 分布位置。按 10﹕1 的比例,以一定符号标记在座标纸上。一般根系标记的 符号为: ·表示 2mm 以下的细根; 0 表示 2——10mm 的根; ①表示 10mm 以上的粗根; ×表示死根。 同时标明每一剖面中的土壤质地的差异情况。把完最后一个剖面,就可 得出水平根分布的大概情况。 2.扇形法 在果树树干的南侧或东侧作一垂直线,沿垂直线两边划出等 边三角形,每边 1 米,再沿三角形的两角作出两条平行线,向外延伸至估计 根系最远分布区。由外往内的每 1 平方米内用手锄仔细扒开土壤 20cm 深,露
4.须根 着生在主根和侧根上的纤细恨。寿命较短,是根系最活跃的部分, 具有吸收和输导功能, 5.吸收根 着生在须根尖端的未木栓化的白色新根。为初生结构组织。 在根系旺盛生长期,此类根发生较多,但寿命较短,主要功能是吸收作用。 6.过渡根 由吸收根转变成的浅灰色初生结构的根,过一定时间就自疏 死亡;但也有的经过一段时间,变为次生结构的输导根。 7.输导根 由过渡根转变为黄褐色次生结构根。它的功能是起输导作用。 8.根毛 着生在白色吸收根上。需挖掘带根土块,用水轻轻冲洗,在解 剖镜下镜检。 9.菌根 盘旋着生在白色吸收根上。需挖掘带根土块,带回室内,用水 轻轻冲洗,在解剖镜下观察其形态。 (二)根系观察方法 1.壕沟法 又叫奥斯坎普(OskamP)法或部分挖根法。 从果树主干开始,自内往外每隔 1 米,挖宽为 60cm 的土壤剖面,剖面深 度以根深为准,剖面的数量决定于水平根的长度、挖掘剖面先从树冠最外围, 估计在水平根的尖端开始向树干处挖掘,要避免在相邻果树根系交叉处挖掘 剖面,最好选在果园缺株方向挖掘,或者在边行树进行。挖掘前先用皮卷尺 从树干往外拉一直线,距干二米处开始。每隔 1 米在皮卷尺两边各 30cm 处打 小木桩,然后两木桩间拉一线绳,以标志挖掘剖面部位。从树冠最外围的剖 面开始挖掘。挖时先距线绳 3 一 4cm 处下铁锹,以便修平剖面。挖出剖面, 修理平整,然后将根系观察框立于剖面上,用卡尺测量每方格内根的粗度和 分布位置。按 10﹕1 的比例,以一定符号标记在座标纸上。一般根系标记的 符号为: ·表示 2mm 以下的细根; 0 表示 2——10mm 的根; ①表示 10mm 以上的粗根; ×表示死根。 同时标明每一剖面中的土壤质地的差异情况。把完最后一个剖面,就可 得出水平根分布的大概情况。 2.扇形法 在果树树干的南侧或东侧作一垂直线,沿垂直线两边划出等 边三角形,每边 1 米,再沿三角形的两角作出两条平行线,向外延伸至估计 根系最远分布区。由外往内的每 1 平方米内用手锄仔细扒开土壤 20cm 深,露
出根系作为第一层根系分布。在座标纸上画出根系分布位置。然后再挖同样 深度的第二层,并依次挖掘到没有根系分布为止。在座标纸上画出各层根系 分布位置。并得出垂直和水平根的分布图。 3.方块定期取根法 常用于了解果树不同时期的根系生长动态。在树冠 边缘根系集中分布层内,取 20 ×20×20cm 的土样,用水冲洗。将土样内的 全部根系仔细取出,记载生长根、吸收根、过渡根及输导根的数量和长度。 每次取样重复 3—5 次,求出各类根的比数。在根系生长季可 3—7 日测一次, 也可分层取样,可看出新根生产量,了解不同深度根系生长动态。调查方法 如下: 在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下面放一张方格坐标纸,选择适当大小的须根,放 在培养皿中展开,分别统计吸收根(白色),过渡根(黄色)和输导根(褐 色)的数量和长度,计算吸收根的平均长度,吸收根占总根数的比例,1 米 长须根上着生的吸收根数。各类根的长度分别归类统计(表 7)。 表 7 根系分类统计表 须根号 吸收根(条) 过渡根(条) 输导根(条) 1 2 合计 条数 长度 四、作 业 1.根据实际观察绘制果树根系结构图,并注明根系各部的名称。 2.绘制所用观察方法获得的根系分布图。 实验 6 果树树体结构和枝芽特性 的观察 一、 目的要求
出根系作为第一层根系分布。在座标纸上画出根系分布位置。然后再挖同样 深度的第二层,并依次挖掘到没有根系分布为止。在座标纸上画出各层根系 分布位置。并得出垂直和水平根的分布图。 3.方块定期取根法 常用于了解果树不同时期的根系生长动态。在树冠 边缘根系集中分布层内,取 20 ×20×20cm 的土样,用水冲洗。将土样内的 全部根系仔细取出,记载生长根、吸收根、过渡根及输导根的数量和长度。 每次取样重复 3—5 次,求出各类根的比数。在根系生长季可 3—7 日测一次, 也可分层取样,可看出新根生产量,了解不同深度根系生长动态。调查方法 如下: 在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下面放一张方格坐标纸,选择适当大小的须根,放 在培养皿中展开,分别统计吸收根(白色),过渡根(黄色)和输导根(褐 色)的数量和长度,计算吸收根的平均长度,吸收根占总根数的比例,1 米 长须根上着生的吸收根数。各类根的长度分别归类统计(表 7)。 表 7 根系分类统计表 须根号 吸收根(条) 过渡根(条) 输导根(条) 1 2 合计 条数 长度 四、作 业 1.根据实际观察绘制果树根系结构图,并注明根系各部的名称。 2.绘制所用观察方法获得的根系分布图。 实验 6 果树树体结构和枝芽特性 的观察 一、 目的要求
果树树体结构和枝芽特性直接影响到果树生长结果规律、产量、品质和 栽培管理技术。通过本次实习应达到下列要求: 1、 明确果树树体结构及各部分的名称。 2、 熟悉果树枝芽的类型和特点。 二、 材料用具 材料 选择苹果(或梨)、桃(或李、杏)生长正常的幼树和盛果期植株。 用具 皮尺,钢卷尺,扩大镜等。 三、 实验内容 本实习应根据不同物候期分次进行。 (一)观察乔木果树地上部的基本结构,明确各部分的名称 主干,中心 干,主枝,侧枝,骨干枝,延长枝,结果枝组。 1.主干 地面至第一主枝。 2.中心干 树冠中的主干垂直延长部分。 3.主枝 中心干上的永久性枝。 4.侧枝 主枝上的永久性分枝。 5.骨干枝 组成树冠骨架的永久性枝的统称。例如中心干、主枝、侧枝 等均称骨干枝。 6.延长枝 各级骨干枝先端的延长部分。 7.结果枝组 由结果枝和生长枝组成的一组枝条。 (二)观察果树枝条和芽的类型 1.枝条类型 二年生枝,一年生枝,新梢,副梢,春梢,秋梢,一次枝, 二次枝,营养枝(生长枝),徒长技,叶丛枝,结果枝,果台,果台副梢
果树树体结构和枝芽特性直接影响到果树生长结果规律、产量、品质和 栽培管理技术。通过本次实习应达到下列要求: 1、 明确果树树体结构及各部分的名称。 2、 熟悉果树枝芽的类型和特点。 二、 材料用具 材料 选择苹果(或梨)、桃(或李、杏)生长正常的幼树和盛果期植株。 用具 皮尺,钢卷尺,扩大镜等。 三、 实验内容 本实习应根据不同物候期分次进行。 (一)观察乔木果树地上部的基本结构,明确各部分的名称 主干,中心 干,主枝,侧枝,骨干枝,延长枝,结果枝组。 1.主干 地面至第一主枝。 2.中心干 树冠中的主干垂直延长部分。 3.主枝 中心干上的永久性枝。 4.侧枝 主枝上的永久性分枝。 5.骨干枝 组成树冠骨架的永久性枝的统称。例如中心干、主枝、侧枝 等均称骨干枝。 6.延长枝 各级骨干枝先端的延长部分。 7.结果枝组 由结果枝和生长枝组成的一组枝条。 (二)观察果树枝条和芽的类型 1.枝条类型 二年生枝,一年生枝,新梢,副梢,春梢,秋梢,一次枝, 二次枝,营养枝(生长枝),徒长技,叶丛枝,结果枝,果台,果台副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