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B OH OH H3c Hac N OH OHX3 2C| WP631 WP652 OCH HO OH 双柔红霉素类化合物WP631和WP652的化学结构
双柔红霉素类化合物WP631和WP652的化学结构
B 双柔红霉素类化合物与DNA的结合模型 A:WP631-A0 GTACGT复合物;B:WP652- TGTACA复合物
双柔红霉素类化合物与DNA的结合模型 A:WP631-ACGTACGT复合物;B:WP652-TGTACA复合物
L-N-MeVal A L-Ala L-N-MeCys H3 CH3 CH3 N一CH-c一N一cHc一N一cH cN一cH H3C CH D-Ser CH CH C 一HGN一G一cH一N一g-cH-N % C CH3 CHa L-N-MeCys L-Ala L-N-MeVal triostin A R=-CH2-S-S-CH2- echinomycin R=-CH-S- CH2 SCH 丙霉素A和刺霉素的化学结构
丙霉素A和刺霉素的化学结构
丙霉素A与DNA的嵌入模式
丙霉素A与DNA的嵌入模式
蒽环类抗生素的其他一些作用机制 般地,蒽环类抗生素对DNA和RNA具有较高的亲 和力,因此认为这类抗生素通过将其分子非极性 插入到DNA双螺旋的碱基来发挥抗肿瘤的作用,故 也称之为如上所述的嵌入型DNA结合机制。 ■但根据对这类抗生素的结构、理化特性和毒副作 用的研究,发现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机制:线粒 体作为亚细胞作用靶位。 其可能通过以下机制来影响线粒体
三、蒽环类抗生素的其他一些作用机制 ◼ 一般地,蒽环类抗生素对DNA和RNA具有较高的亲 和力,因此认为这类抗生素通过将其分子非极性 插入到DNA双螺旋的碱基来发挥抗肿瘤的作用,故 也称之为如上所述的嵌入型DNA结合机制。 ◼ 但根据对这类抗生素的结构、理化特性和毒副作 用的研究,发现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机制:线粒 体作为亚细胞作用靶位。 ◼ 其可能通过以下机制来影响线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