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考试要求:了解异步电动机的构造及其作用:正确理解异步电动机的转动原理、转差率 的意义及旋转磁场的形成:掌握转矩特性的意义和特点,了解起动转矩、最大转矩和额定转矩 的意义及它们与转差率的关系:熟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数据和含义,掌握起动的特点和方 法。 第十章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10分值 1、考试内容:常用控制电器,鼠笼式电动机直接起动的控制线路,鼠笼式电动机正反转的 控制线路,行程控制,时间控制,控制电路绘制与读图方法。 2、考试要求:掌握电磁式接触器、继电器、热继电器及时间继电器等电器的结构原理和控 制作用:明确点动、自锁、互锁和保护等基本环节的作用和表示法:掌握三相鼠笼式电动机的 起停控制、正反转控制、时间控制、行程控制及两台电动机的顺序控制等基本环节和基本线路: 学会阅读异步电动机简单控制线路图,并能判别正误和分析它们的工作过程。 第十二章工业企业用电与安全用电 5分值 1、考试内容:发电和输电,工业企业配电,安全用电知识。 2、考试要求:了解配电的意义及配电负荷的计算原则:掌握选样导线截面积和熔断器的原 则和计算方法;了解触电的机理以及可能造成触电的原因:掌握几种安全用电的措施及其原理 五、考试方式及时间 闭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一般在课程结束一周内进行。 六、考试题型结构及分值分布 判断题:5~10%单项选择题:15一30%简答题:10一15%电路图读图题:10一15% 计算分析题:45一60% 七、成绩综合评定办法 学生最后总成绩由平时作业+平时实验成绩+理论闭卷考试成绩的总和确定。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山《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高等教有出版社,2009年 2《电工电子实验指导教程》,陈文光主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年 2、主要参考书: [山《电工学》(第三版),唐介主编,高等救有出版社,2009年 执笔人:李可生 系室审核人:宾斌 31
31 2、考试要求:了解异步电动机的构造及其作用;正确理解异步电动机的转动原理、转差率 的意义及旋转磁场的形成;掌握转矩特性的意义和特点,了解起动转矩、最大转矩和额定转矩 的意义及它们与转差率的关系;熟悉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数据和含义,掌握起动的特点和方 法。 第十章 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 10 分值 1、考试内容:常用控制电器,鼠笼式电动机直接起动的控制线路,鼠笼式电动机正反转的 控制线路,行程控制,时间控制,控制电路绘制与读图方法。 2、考试要求:掌握电磁式接触器、继电器、热继电器及时间继电器等电器的结构原理和控 制作用;明确点动、自锁、互锁和保护等基本环节的作用和表示法;掌握三相鼠笼式电动机的 起停控制、正反转控制、时间控制、行程控制及两台电动机的顺序控制等基本环节和基本线路; 学会阅读异步电动机简单控制线路图,并能判别正误和分析它们的工作过程。 第十二章 工业企业用电与安全用电 5 分值 1、考试内容:发电和输电,工业企业配电,安全用电知识。 2、考试要求:了解配电的意义及配电负荷的计算原则;掌握选样导线截面积和熔断器的原 则和计算方法;了解触电的机理以及可能造成触电的原因;掌握几种安全用电的措施及其原理。 五、考试方式及时间 闭卷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一般在课程结束一周内进行。 六、考试题型结构及分值分布 判断题:5~10% 单项选择题:15~30% 简答题:10~15% 电路图读图题:10~15% 计算分析题:45~60% 七、成绩综合评定办法 学生最后总成绩由平时作业+平时实验成绩+理论闭卷考试成绩的总和确定。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1]《电工学》(第七版)(上册),秦曾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年 [2]《电工电子实验指导教程》,陈文光主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 年 2、主要参考书: [1]《电工学》(第三版),唐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年 执笔人:李可生 系室审核人:宾斌
《电工电子技术C》课程实践教学大纲 Electrotechnics and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 课程编号:130206004 课程类别:非独立开设实验课程 学时:48(总学时48实验学时8) 学分:3 适用对象:安全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给水排水工程、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化学工程与 工艺、环境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矿物资源工程、土木工程、制药工程。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大学物理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该课程可以支掉毕业要求第1、2、3、4条的达成。《电工电子技术C》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 础课程。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实验,同样要掌握这门知识和技能也离不开实验。所以本 实验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1)掌握电工电子技术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能熟练地使用常用的电子 仪器和仪表。 (2)初步掌握验证电工理论的方法,熟悉基本电子线路的功能,加深对电工电子理论知识 的理解。 (3)通过实验课,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实事求是 、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学风。 二、教学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电工电子实验的训练,使学生能正确使用常用电子仪器,掌握基本的测试技术,明了 电路理论的正确性,以及初步掌握理论知识如何应用到实际中去的基本方法。能针对简单的技 术要求进行电路设计,合理选择出元器件,并进行组装和调试,做出相应的实验结果,并对实 验结果进行分析,写好实验报告。 三、考核方式及办法 1.考察学生做实验时的动手能力,根据学生所写实验报告的质量,结合学习态度及出勤 情况,由实验教师和任课教师综和评分。 2.实验考勒占实验成绩的60%,实验报告占实验成绩的40%。 3.实验成绩以15%计入《电工电子技术C》课程的总成绩中。 32
32 《电工电子技术 C》课程实践教学大纲 Electrotechnics and Electronics Technology C 课程编号:130206004 课程类别:非独立开设实验课程 学时:48(总学时 48 实验学时 8) 学分:3 适用对象:安全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给水排水工程、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化学工程与 工艺、环境工程、矿物加工工程、资源勘查工程、矿物资源工程、土木工程、制药工程。 先修课程:大学物理、大学物理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该课程可以支撑毕业要求第 1、2、3、4 条的达成。《电工电子技术 C》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 础课程。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实验,同样要掌握这门知识和技能也离不开实验。所以本 实验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1) 掌握电工电子技术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能熟练地使用常用的电子 仪器和仪表。 (2) 初步掌握验证电工理论的方法,熟悉基本电子线路的功能,加深对电工电子理论知识 的理解。 (3) 通过实验课,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以及实事求是 ﹑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学风。 二、教学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电工电子实验的训练,使学生能正确使用常用电子仪器,掌握基本的测试技术,明了 电路理论的正确性,以及初步掌握理论知识如何应用到实际中去的基本方法。能针对简单的技 术要求进行电路设计,合理选择出元器件,并进行组装和调试,做出相应的实验结果,并对实 验结果进行分析,写好实验报告。 三、考核方式及办法 1. 考察学生做实验时的动手能力,根据学生所写实验报告的质量,结合学习态度及出勤 情况,由实验教师和任课教师综和评分。 2. 实验考勤占实验成绩的 60%,实验报告占实验成绩的 40%。 3.实验成绩以 15%计入《电工电子技术 C》课程的总成绩中
四、实验项目名称与学时分配: 《电工电子技术C》实验安排一览表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必开或实验分组 分配选开 类型人数 1 戴维宁定理 2必开验证2 2 RC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2必开验证2 3 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2 必开验证2 三相交流电路中电压及电流的 2 测量 必开验证 12 五、实验项目的具体内容 实验一维宁定理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1)验证戴维宁定理的正确性,加深对该定理的理解 (2)掌提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一般方法。 2.实践内容或原理 (1)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测x和R: (2)半电压法测内阻R: (3)负载实验: (4)验证戴维宁定理。 3.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 ①可调直流稳压电源:②可调直流恒流源:③直流数字电压表:④直流数字毫安表 ⑤万用表:⑥可调电阻箱:⑦电位器:⑧戴维宁定理实验电路板。 4.实践步骤或环节 (1)调节电源值,连接电路: (2)测开路电压x和短路电流【: (3)调节负载R,当负载电压为x的一半时,读出的R值即为被测有源二端网络的等 效内阻: (4)改变,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的外特性 (5)用值为x的电压源和内阻为R的串联电路代营(3)中的有源二端网络,重复实验 33
33 四、实验项目名称与学时分配: 《电工电子技术 C》实验安排一览表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分配 必开或 选开 实验 类型 分组 人数 1 戴维宁定理 2 必开 验证 2 2 RC 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 2 必开 验证 2 3 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 2 必开 验证 2 4 三相交流电路中电压及电流的 测量 2 必开 验证 2 五、实验项目的具体内容: 实验一 戴维宁定理 1. 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1) 验证戴维宁定理的正确性,加深对该定理的理解; (2) 掌握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等效参数的一般方法。 2. 实践内容或原理 (1) 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法测 UOC和 R0; (2) 半电压法测内阻 R0; (3) 负载实验; (4) 验证戴维宁定理。 3. 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 ①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②可调直流恒流源;③直流数字电压表;④直流数字毫安表; ⑤万用表;⑥可调电阻箱;⑦电位器;⑧戴维宁定理实验电路板。 4. 实践步骤或环节 (1) 调节电源值,连接电路; (2) 测开路电压 UOC和短路电流 ISC; (3) 调节负载 RL,当负载电压为 UOC的一半时,读出的 RL值即为被测有源二端网络的等 效内阻; (4) 改变 RL,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的外特性; (5) 用值为 UOC的电压源和内阻为 R0的串联电路代替(3)中的有源二端网络,重复实验
(3)。 5.教学方式 黑板板书、现场指导。 6.考核要求 结合实验预习情况、平时实验的操作记录和撰写实验报告的情况来综合评定成绩。 7.实践教学报告要求 (1)根据实验内容(3)和(4),分别绘出曲线,验证戴维宁定理的正确性,并分析产生 误差的原因: (2)将测量值与预习时电路计算值的结果做比较,得出结论: (3)归纳、总结实验结果。 实验二RC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1)测定C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及全响应: (2)学习电路时间常数的测量方法: (3)掌握有关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的概念: (4)进一步学会用示波器观测图形。 2。实践内容或原理 (1)求测时间常数x: (2)积分电路: (3)微分电路 3.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 ①脉冲信号发生器:②双踪示波器:③动态电路实验板。 4.实践步骤或环节 (1)连接电路,令R=10k2,C=3300pF,绘制波形并求测时间常数t (2)令R=10k2,C-0.1uF,观察并描绘响应的波形,增大C值,定性观察对响应的影响: (3)令R=1002,C=0.01uF,观察并描绘响应的波形,调节R值,定性观察对响应的影响。 5.教学方式 黑板板书、现场指导。 6.考核要求 34
34 (3)。 5. 教学方式 黑板板书、现场指导。 6. 考核要求 结合实验预习情况、平时实验的操作记录和撰写实验报告的情况来综合评定成绩。 7. 实践教学报告要求 (1)根据实验内容(3)和(4),分别绘出曲线,验证戴维宁定理的正确性,并分析产生 误差的原因; (2)将测量值与预习时电路计算值的结果做比较,得出结论; (3)归纳、总结实验结果。 实验二 RC 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1)测定 RC 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及全响应; (2)学习电路时间常数的测量方法; (3)掌握有关微分电路和积分电路的概念; (4)进一步学会用示波器观测图形。 2. 实践内容或原理 (1)求测时间常数 ; (2)积分电路; (3)微分电路。 3. 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 ①脉冲信号发生器;②双踪示波器;③动态电路实验板。 4. 实践步骤或环节 (1)连接电路,令 R=10k ,C=3300pF,绘制波形并求测时间常数 ; (2)令 R=10k ,C=0.1uF,观察并描绘响应的波形,增大 C 值,定性观察对响应的影响; (3)令 R=100 ,C=0.01uF,观察并描绘响应的波形,调节 R 值,定性观察对响应的影响。 5. 教学方式 黑板板书、现场指导。 6. 考核要求
结合实验预习情况、平时实验的操作记录和撰写实验报告的情况来综合评定成绩。 7.实践教学报告要求 (1)根据实验观测结果,绘出波形,得出π值,并与计算结果做比较,分析误差原因: (2)根据实验观测结果,归纳、总结积分电路和微分电路的形成条件,阐明波形变换的特 征。 实验三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1)研究正弦稳态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相量之间的关系: (2)掌握日光灯电路的接线: (3)理解改善电路功率因数的意义并掌握其方法 2.实践内容或原理 (1)日光灯电路接线与测量: (2)电路功率因数的改善 一并联电容 3.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 ①交流电压表:②电流电流表;③功率表:④白耦调压器:⑤镇流器:⑥电容器: ⑦启辉器:⑧日光灯灯管。 4.实践步骤或环节 (1)联接日光灯电路并测量数据: (2)灯管两端并联电容,改变电容值,测量功率因数。 5.教学方式 黑板板书、现场指导。 6考核要求 结合实验预习情况、平时实验的操作记录和撰写实验报告的情况来综合评定成绩。 7.实践教学报告要求 (1)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绘出电压、电流相量图,验证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 (2)讨论改善电路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 (3)装接日光灯电路的心得体会。 实验四 三相交流电路中电压及电流的测量 35
35 结合实验预习情况、平时实验的操作记录和撰写实验报告的情况来综合评定成绩。 7. 实践教学报告要求 (1)根据实验观测结果,绘出波形,得出 值,并与计算结果做比较,分析误差原因; (2)根据实验观测结果,归纳、总结积分电路和微分电路的形成条件,阐明波形变换的特 征。 实验三 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1)研究正弦稳态交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相量之间的关系; (2)掌握日光灯电路的接线; (3)理解改善电路功率因数的意义并掌握其方法。 2. 实践内容或原理 (1)日光灯电路接线与测量; (2)电路功率因数的改善——并联电容。 3. 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 ①交流电压表;②电流电流表;③功率表;④自耦调压器;⑤镇流器;⑥电容器; ⑦启辉器;⑧日光灯灯管。 4. 实践步骤或环节 (1)联接日光灯电路并测量数据; (2)灯管两端并联电容,改变电容值,测量功率因数。 5. 教学方式 黑板板书、现场指导。 6. 考核要求 结合实验预习情况、平时实验的操作记录和撰写实验报告的情况来综合评定成绩。 7. 实践教学报告要求 (1)根据实验数据,分别绘出电压、电流相量图,验证相量形式的基尔霍夫定律; (2)讨论改善电路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 (3)装接日光灯电路的心得体会。 实验四 三相交流电路中电压及电流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