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上海市长宁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转型创新 和谐发展的关键之年。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区 人民在中共长宁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 展观、积极落实囯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坚持“精品虹桥、国 际商都、智慧高地、活力城区”发展方针,按照“六个着力” 的要求,大力推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圆满完成全国文明城 区的创建任务,区域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加 快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取得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合阶 综合 全年实现长宁区生产总值(GDP)720.74亿元,按可比价 格计算,比上年増长8.1%(见说明2)。其中,第二产业增加 值50.36亿元,下降2.3%;第三产业增加值670.38亿元,增 长9.0%,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93.0%,比上年提 高0.5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可统计范围增加值340.84亿元, 增长10.0%(见说明3)。 全年完成财政收入221.13亿元(见图1),比上年增长 15.6%。其中,增值税44.54亿元,增长27.9%;营业税46.45 亿元,增长7.6%;个人所得税36.67亿元,增长22.4%;企业 所得税22.08亿元,增长1.9%。区级财政收入88.51亿元, 增长19.8%,区级税收完成81.90亿元,增长30.1%。全年财 政支出98.77亿元,增长15.5%。其中,教育支出14.09亿元
1 2011 年上海市长宁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1 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转型创新、 和谐发展的关键之年。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全区 人民在中共长宁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 展观、积极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坚持“精品虹桥、国 际商都、智慧高地、活力城区”发展方针,按照“六个着力” 的要求,大力推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圆满完成全国文明城 区的创建任务,区域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加 快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取得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一、综 合 全年实现长宁区生产总值(GDP)720.74 亿元,按可比价 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8.1%(见说明 2)。其中,第二产业增加 值 50.36 亿元,下降 2.3%;第三产业增加值 670.38 亿元,增 长 9.0%,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 93.0%,比上年提 高 0.5 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可统计范围增加值 340.84 亿元, 增长 10.0%(见说明 3)。 全年完成财政收入 221.13 亿元(见图 1),比上年增长 15.6%。其中,增值税 44.54 亿元,增长 27.9%;营业税 46.45 亿元,增长 7.6%;个人所得税 36.67 亿元,增长 22.4%;企业 所得税 22.08 亿元,增长 1.9%。区级财政收入 88.51 亿元, 增长 19.8%,区级税收完成 81.90 亿元,增长 30.1%。全年财 政支出 98.77 亿元,增长 15.5%。其中,教育支出 14.09 亿元
增长27.7%;公共安全支出6.81亿元,增长3.4%;社会保障 和就业支出8.95亿元,增长45.2%;医疗卫生支出4.11亿元 增长11.7%;科学技术支出3.71亿元,增长16.7%。 (亿元) 88.51 72.08 14.2 6295 14.5 0 2007 2010 2011 区级财政收入一比上年增长 图12007-2011年财政收入及其增速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4.68亿元(见图2), 比上年增长8.1%。其中,基础建设和改造投资12.78亿元, 下降42.8%;商品房投资51.90亿元,增长38.4%。商品房投 资中,住宅投资22.13亿元,增长6.3%。从产业投向看,第 三产业投资63.78亿元,增长7.0%,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 98.6%,下降1个百分点 (亿元) 595 497152453 8.1 54321 2007 2008 2009 201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一◆比上年增长 图22007-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总额及其增速
2 增长 27.7%;公共安全支出 6.81 亿元,增长 3.4%;社会保障 和就业支出 8.95 亿元,增长 45.2%;医疗卫生支出 4.11 亿元, 增长 11.7%;科学技术支出 3.71 亿元,增长 16.7%。 图 1 2007-2011 年财政收入及其增速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64.68 亿元(见图 2), 比上年增长 8.1%。其中,基础建设和改造投资 12.78 亿元, 下降 42.8%;商品房投资 51.90 亿元,增长 38.4%。商品房投 资中,住宅投资 22.13 亿元,增长 6.3%。从产业投向看,第 三产业投资 63.78 亿元,增长 7.0%,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 98.6%,下降 1 个百分点。 49.71 52.45 55.3 59.85 64.68 3.5 5.5 5.4 8.2 8.1 0 10 20 30 40 50 60 70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亿元) 0 1 2 3 4 5 6 7 8 9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比上年增长 图 2 2007-2011 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总额及其增速
现代服务业实现税收142.50亿元(按新口径,见说明4), 比上年增长29.4%,占全区税收收入的68.2%;房地产业实现 税收41.06亿元,下降5.2%,占全区税收的19.7%;现代业态 商业实现税收13.69亿元,增长15.6%,占全区税收的6.6%; 都市型工业实现税收6.67亿元,下降21.7%,占全区税收的 3.2%。 国资委出资监管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93.95亿元,实现 净利润6.53亿元,国资保值增值率115.4%,净资产收益率 12.2%。国资委系统全年实现税收11.86亿元,比上年增长 44.8%;完成20家中小企业改制;推进万宏集团达吉斯、华阳 检测、大裕橡胶等企业改制重组;完成街道政企分开 全年并联审批项目852件,一口收件率98.5%;行政审批 网上受理2.08万件;全区55个部门,1113项行政审批事项, 经前后六批清理,撤销597项、调整177项,改革率69.5%‰ 编制340余项行政审批业务手册和办事指南 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71.70亿元,比上年增长5.3%;工 业销售产值68.25亿元,下降1.1%,其中,非公经济工业销 售产值51.46亿元,占总量的75.4%;工业产品销售率95.2%, 下降9.3个百分点 区域内在地统计工业企业中,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 材制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 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6个行业共实 现销售产值53.56亿元,占全区工业销售产值的78.5%(见图
3 现代服务业实现税收 142.50 亿元(按新口径,见说明 4), 比上年增长 29.4%,占全区税收收入的 68.2%;房地产业实现 税收 41.06 亿元,下降 5.2%,占全区税收的 19.7%;现代业态 商业实现税收 13.69 亿元,增长 15.6%,占全区税收的 6.6%; 都市型工业实现税收 6.67 亿元,下降 21.7%,占全区税收的 3.2%。 国资委出资监管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 93.95 亿元,实现 净利润 6.53 亿元,国资保值增值率 115.4%,净资产收益率 12.2%。国资委系统全年实现税收 11.86 亿元,比上年增长 44.8%;完成 20 家中小企业改制;推进万宏集团达吉斯、华阳 检测、大裕橡胶等企业改制重组;完成街道政企分开。 全年并联审批项目 852 件,一口收件率 98.5%;行政审批 网上受理 2.08 万件;全区 55 个部门,1113 项行政审批事项, 经前后六批清理,撤销 597 项、调整 177 项,改革率 69.5%; 编制 340 余项行政审批业务手册和办事指南。 二、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 71.70 亿元,比上年增长 5.3%;工 业销售产值 68.25 亿元,下降 1.1%,其中,非公经济工业销 售产值 51.46 亿元,占总量的 75.4%;工业产品销售率 95.2%, 下降 9.3 个百分点。 区域内在地统计工业企业中,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 材制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制 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 6 个行业共实 现销售产值 53.56 亿元,占全区工业销售产值的 78.5%(见图
3)。其中,医药制造业实现销售产值13.98亿元,占全区共业 销售总产值的20.6%;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实现销售产值 10.1亿元,占14.9%。全区高新技术销售产值30.79亿元,增 长8.9%,占全区工业销售产值的45.1% 其他 医药制造业 20.6 纺织服装 通信设备计算机 鞋帽制造业 及其他电子设备 9.8% 食品制造业 机械 11.4% 及器材制造业 交通运输 14.9% 设备制造业 13.1% 图32011年工业各行业销售产值比重 年末,全区在地统计具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193户,其中, 特级资质企业1户,一级资质企业22户,二级资质企业53 户,三级资质企业90户,劳务分包资质企业23户,其他资质 企业4户。全年建筑企业完成施工产值200.75亿元,比上年 增长10.6%;施工面积197.8万平方米,增长4.4%;竣工面 积390.5万平方米,增长2.4%。建筑企业按总产值计算的全 员劳动生产率为人均31.24万元。 批发、零售和旅游业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3.70亿元,比上年增长 11.5%。其中,吃的商品零售总额65.20亿元,占比27.9%; 穿的商品零售总额38.91亿元,占16.6%;用的商品零售总额
4 3)。其中,医药制造业实现销售产值 13.98 亿元,占全区共业 销售总产值的 20.6%;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实现销售产值 10.1 亿元,占 14.9%。全区高新技术销售产值 30.79 亿元,增 长 8.9%,占全区工业销售产值的 45.1%。 其他 21. 2% 食品制造业 11. 4% 通信设备计算机 及其他电子设备 9. 1% 医药制造业 20. 6% 电气机械 及器材制造业 交通运输 14. 9% 设备制造业 13. 1% 纺织服装 鞋帽制造业 9. 8% 图 3 2011 年工业各行业销售产值比重 年末,全区在地统计具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 193 户,其中, 特级资质企业 1 户,一级资质企业 22 户,二级资质企业 53 户,三级资质企业 90 户,劳务分包资质企业 23 户,其他资质 企业 4 户。全年建筑企业完成施工产值 200.75 亿元,比上年 增长 10.6%;施工面积 1977.8 万平方米,增长 4.4%;竣工面 积 390.5 万平方米,增长 2.4%。建筑企业按总产值计算的全 员劳动生产率为人均 31.24 万元。 三、批发、零售和旅游业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33.70 亿元,比上年增长 11.5%。其中,吃的商品零售总额 65.20 亿元,占比 27.9%; 穿的商品零售总额 38.91 亿元,占 16.6%;用的商品零售总额
121.52亿元,占52.0%;烧的商品零售总额8.06亿元,占3.4%。 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2941.84亿元,比上年增长13.5% 至年末,各类市场共51家,其中,农副产品市场37家,消费 品市场14家。 至年末,全区连锁商业网点580家,其中,连锁超市门店 65家,便利店300家。全区连锁商业零售额75.70亿元,比 上年增长5.3%,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32.3‰ 至年末,全区旅行社71家(见表1),全年组团130.36 万人次,比上年下降38.1%;接待71.28万人次,下降37.3‰ 菅业收入63.75亿元,增长5.0%。主要景点接待游客252.73 万人次,增长17.7%。 全区星级宾馆27家,其中,五星级10家、四星级4家 区52家主要宾馆(饭店)全年菅业收入32.01亿元,下降3.1%; 接待人数213.45万人次,下降1.6% 表12011年旅游业情况 单位2011年增长(%) 、旅行社 #国内 1.5 国际 1000 营业收入 亿元 63.75 自组团人数万人次130.36 38.0 接待人数 万人次71.28 37.3 、宾馆 持平 营业收入 亿元 32.01 接待总人数 万人次21345 1.6 虹桥机场全年起降航班2.98万次,比上年增长5.0%, 占全市两大机场起降航班总量的40.0%;国内进出港旅客 3311.65万人次,增长5.8%,占全市国内航线进出港旅客总量
5 121.52 亿元,占 52.0%;烧的商品零售总额 8.06 亿元,占 3.4%。 全年实现商品销售总额 2941.84 亿元,比上年增长 13.5%。 至年末,各类市场共 51 家,其中,农副产品市场 37 家,消费 品市场 14 家。 至年末,全区连锁商业网点 580 家,其中,连锁超市门店 65 家,便利店 300 家。全区连锁商业零售额 75.70 亿元,比 上年增长 5.3%,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 32.3%。 至年末,全区旅行社 71 家(见表 1),全年组团 130.36 万人次,比上年下降 38.1%;接待 71.28 万人次,下降 37.3%; 营业收入 63.75 亿元,增长 5.0%。主要景点接待游客 252.73 万人次,增长 17.7%。 全区星级宾馆 27 家,其中,五星级 10 家、四星级 4 家, 区 52 家主要宾馆(饭店)全年营业收入 32.01 亿元,下降 3.1%; 接待人数 213.45 万人次,下降 1.6%。 表 1 2011 年旅游业情况 单位 2011 年 增长(%) 一、旅行社 户 71 2.9 #国内 户 69 1.5 国际 户 2 100.0 营业收入 亿元 63.75 5.0 自组团人数 万人次 130.36 -38.0 接待人数 万人次 71.28 -37.3 二、宾馆 户 52 持平 营业收入 亿元 32.01 -3.1 接待总人数 万人次 213.45 -1.6 虹桥机场全年起降航班 22.98 万次,比上年增长 5.0%, 占全市两大机场起降航班总量的 40.0%;国内进出港旅客 3311.65 万人次,增长 5.8%,占全市国内航线进出港旅客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