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佛山市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佛山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佛山调查队 2019年3月27日 2018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精神为统领,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 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稳增长 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积极实现“四个走 在全国前列”和当好“两个重要窗口”,全年全市经济社会保持 健康稳定发展 综合 年末常住人口790.5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4.90万人,增 长3.25%;出生率12.53‰,死亡率3.25‰;自然增长率9.28‰
1 2018 年佛山市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佛山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佛山调查队 2019 年 3 月 27 日 2018 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精神为统领,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 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稳增长、 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积极实现“四个走 在全国前列”和当好“两个重要窗口”,全年全市经济社会保持 健康稳定发展。 一、综 合 年末常住人口 790.57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24.90 万人,增 长 3.25%;出生率 12.53‰,死亡率 3.25‰;自然增长率 9.28‰
表12018年年末常住人口数及其构成 年末常住人口数 指标 比重(% (万人) 常住人口 其中:城镇 农村 初步核算,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9935.88亿元,比上年 增长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4.45亿元,增长5.8%;第 产业增加值5614.00亿元,增长6.1%;第三产业增加值4177.43 亿元,增长6.6%。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 5.1%,批发和零售业增长5.3%,住宿和餐饮业增长3.8%,金 融业增长3.6%,房地产业下降2.3%,其他服务业增长13.8%。 三次产业结构为1.5:56.5:42.0。现代服务业增加值2496.25 亿元,增长7.6%。民营经济增加值6209.95亿元,占全市生产总 值的比重为62.5%
2 表 1 2018 年年末常住人口数及其构成 指标 年末常住人口数 (万人) 比重(%) 常住人口 790.57 100 其中:城镇 750.92 94.98 农村 39.65 5.02 初步核算,2018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 9935.88 亿元,比上年 增长 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44.45 亿元,增长 5.8%;第二 产业增加值 5614.00 亿元,增长 6.1%;第三产业增加值 4177.43 亿元,增长 6.6%。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 5.1%,批发和零售业增长 5.3%,住宿和餐饮业增长 3.8%,金 融业增长 3.6%,房地产业下降 2.3%,其他服务业增长 13.8%。 三次产业结构为 1.5:56.5:42.0。现代服务业增加值 2496.25 亿元,增长 7.6%。民营经济增加值 6209.95 亿元,占全市生产总 值的比重为 62.5%
图12014-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地区生产总值一比上年增长 12000 935.88 10000 9398.52 8000 7561.37 8133.6 6000 4000 2000 2015 2016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 2.0%,服务价格上涨1.9%。分类别看,医疗保健类上涨6.8%, 交通和通信类上涨2.5%,食品烟酒类上涨2.4%,居住类上涨 1.3%,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8%,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7%, 衣着类上涨0.6%,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0.3%。工业生产者出 厂价格上涨1.9%,其中轻工业上涨0.8%,重工业上涨2.8%。 表22018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指标 价格指数 比上年涨跌 (上年=100) 幅度(%)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2.0 食品烟酒 102.4 其中:粮食 100.4 0.4 鲜菜 5.2 畜肉类 禽肉类 102.6 2.6
3 图1 2014-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速度 8133.66 9398.52 9935.88 7561.37 8757.72 8.3 8.3 6.3 8.3 8.1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亿元 0 5 10 15 20 25 % 地区生产总值 比上年增长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2.0%,其中消费品价格上涨 2.0%,服务价格上涨 1.9%。分类别看,医疗保健类上涨 6.8%, 交通和通信类上涨 2.5%,食品烟酒类上涨 2.4%,居住类上涨 1.3%,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上涨0.8%,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 0.7%, 衣着类上涨 0.6%,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上涨 0.3%。工业生产者出 厂价格上涨 1.9%,其中轻工业上涨 0.8%,重工业上涨 2.8%。 表 2 2018 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指标 价格指数 (上年=100) 比上年涨跌 幅度(%)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 102.0 2.0 食品烟酒 102.4 2.4 其中:粮食 100.4 0.4 鲜菜 105.2 5.2 畜肉类 97.9 -2.1 禽肉类 102.6 2.6
水产品 104.6 4.6 蛋类 鲜瓜果 107.0 衣着 100.6 居住 101.3 生活用品及服务 100.7 交通和通信 102.5 教育文化和娱乐 100.8 医疗保健 106.8 其他用品和服务 100.3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8.57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54万 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2.4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36%。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03.14亿元,比上年增长6.3% 其中税收收入518.17亿元,增长10.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806.91亿元,增长4.0% 二、农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42万亩,比上年增长17.4%;蔬 菜种植面积48.84万亩,增长5.9%;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7.62 万亩,增长16.2% 全年粮食产量4.28万吨,比上年增长15.1%;蔬菜产量83.22 万吨,增长4.4%;水果产量4.27万吨,下降0.8%
4 水产品 104.6 4.6 蛋类 109.1 9.1 鲜瓜果 107.0 7.0 衣着 100.6 0.6 居住 101.3 1.3 生活用品及服务 100.7 0.7 交通和通信 102.5 2.5 教育文化和娱乐 100.8 0.8 医疗保健 106.8 6.8 其他用品和服务 100.3 0.3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 8.57 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3.54 万 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 2.46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2.36%。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703.14 亿元,比上年增长 6.3%, 其中税收收入 518.17 亿元,增长 10.8%。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806.91 亿元,增长 4.0%。 二、农业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12.42 万亩,比上年增长 17.4%;蔬 菜种植面积 48.84 万亩,增长 5.9%;经济作物播种面积 17.62 万亩,增长 16.2%。 全年粮食产量 4.28 万吨,比上年增长 15.1%;蔬菜产量 83.22 万吨,增长 4.4%;水果产量 4.27 万吨,下降 0.8%
全年肉类总产量19.20万吨,比上年下降3.5%。其中猪肉产 量8.98万吨,下降8.6%;禽肉产量10.18万吨,增长1.6%。全 年水产品产量67.51万吨,增长4.9%。全年三鸟饲养量7506.71 万只,下降1.0%;生猪饲养174.33万头,下降11.2% 表3主要农产品产量情况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量 比上年增长(%) 粮食 万吨 4.28 15.1 其中:稻谷 万吨 3.13 -4.6 蔬菜 万吨 4.4 水果 万吨 4.27 0.8 肉类总产量 万吨 19.20 其中:猪肉 万吨 8.98 8.6 禽肉 万吨 1.6 水产品 万吨 67.51 4.9 三鸟饲养量 万只 7506.71 -1.0 生猪饲养量 万头 11.2 生猪年末存栏量 万头 57.60 13.9 、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1%。规模以上工业(以下 口径相同)增加值增长6.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0.5%, 民营企业增长7.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5.4%,股份制 企业增长7.0%,集体企业下降10.1%,股份合作制企业增长
5 全年肉类总产量 19.20 万吨,比上年下降 3.5%。其中猪肉产 量 8.98 万吨,下降 8.6%;禽肉产量 10.18 万吨,增长 1.6%。全 年水产品产量 67.51 万吨,增长 4.9%。全年三鸟饲养量 7506.71 万只,下降 1.0%;生猪饲养 174.33 万头,下降 11.2%。 表 3 主要农产品产量情况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 量 比上年增长(%) 粮食 万吨 4.28 15.1 其中:稻谷 万吨 3.13 -4.6 蔬菜 万吨 83.22 4.4 水果 万吨 4.27 -0.8 肉类总产量 万吨 19.20 -3.5 其中:猪肉 万吨 8.98 -8.6 禽肉 万吨 10.18 1.6 水产品 万吨 67.51 4.9 三鸟饲养量 万只 7506.71 -1.0 生猪饲养量 万头 174.33 -11.2 生猪年末存栏量 万头 57.60 -13.9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6.1%。规模以上工业(以下 口径相同)增加值增长6.3%。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 0.5%, 民营企业增长 7.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 5.4%,股份制 企业增长 7.0%,集体企业下降 10.1%,股份合作制企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