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水资源量 降水量2018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6825mm,比多年平均 值偏多6.2%,比2017年增加2.7% 与2017年比较,7个水资源一级区降水量增加,其中松花江 区增加26.4%;珠江区、长江区、西南诸河区分别减少4.7%、3.2% 和1.1% 地表水资源量2018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63232亿m3, 折合年径流深278.0mm,比多年平均值偏少1.4%,比2017年减 少5.1% 与2017年比较,辽河区、黄河区、海河区、松花江区地表水 资源量分别增加30.0%以上,淮河区增加10.0%;东南诸河区、长 江区、珠江区、西北诸河区、西南诸河区减少,其中东南诸河区、 长江区分别减少16.3%和119%。 2018年,从国境外流入我国境内的水量205.7亿m3,从我国 流出国境的水量6109.1亿m3,流入界河的水量1255.5亿m3;全 国入海水量155987亿m3 地下水资源量2018年,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矿化度≤2gL) 8246.5亿m3,比多年平均值偏多2.2%。其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 量18487亿m3,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6700.1亿m3,平原区与山 丘区之间的重复计算量302.3亿m3 全国平原浅层地下水总补给量19206亿m3。南方4区平原浅 12018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为约18000个雨量站观测资料的评价结果
2018 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一、水资源量 降水量 2018 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1682.5mm,比多年平均 值偏多 6.2%,比 2017 年增加 2.7%。 与 2017 年比较,7 个水资源一级区降水量增加,其中松花江 区增加 26.4%;珠江区、长江区、西南诸河区分别减少 4.7%、3.2% 和 1.1%。 地表水资源量 2018 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 26323.2 亿 m3, 折合年径流深 278.0mm,比多年平均值偏少 1.4%,比 2017 年减 少 5.1%。 与 2017 年比较,辽河区、黄河区、海河区、松花江区地表水 资源量分别增加 30.0%以上,淮河区增加 10.0%;东南诸河区、长 江区、珠江区、西北诸河区、西南诸河区减少,其中东南诸河区、 长江区分别减少 16.3%和 11.9%。 2018 年,从国境外流入我国境内的水量 205.7 亿 m3,从我国 流出国境的水量 6109.1 亿 m3,流入界河的水量 1255.5 亿 m3;全 国入海水量 15598.7 亿 m3。 地下水资源量 2018 年,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矿化度≤2g/L) 8246.5 亿 m3,比多年平均值偏多 2.2%。其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 量 1848.7 亿 m3,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 6700.1 亿 m3,平原区与山 丘区之间的重复计算量 302.3 亿 m3。 全国平原浅层地下水总补给量 1920.6 亿 m3。南方 4 区平原浅 1 2018 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为约 18000 个雨量站观测资料的评价结果。 深圳
层地下水计算面积占全国平原区面积的9%,地下水总补给量3425 亿m3;北方6区计算面积占91%,地下水总补给量15781亿m3。 水资源总量2018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74625亿m3,与多 年平均值基本持平,比2017年减少4.5%。其中,地表水资源量 263232亿m3,地下水资源量8246.5亿m3,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 重复量为11393亿m3。全国水资源总量占降水总量425%,平均单 位面积产水量为290万m3/km2 二、蓄水动态 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2018年,根据全国669座大型水库和 3602座中型水库的数据统计,水库年末蓄水总量4104.3亿m3, 比年初蓄水总量减少380亿m3。其中,大型水库年末蓄水量为 36482亿m3,比年初减少473亿m3;中型水库年末蓄水量456.1 亿m3,比年初增加9.3亿 湖泊蓄水动态2018年,根据常年监测的56个湖泊数据统计, 湖泊年末蓄水总量1416.3亿m3,比年初蓄水总量增加42.4亿m3。 其中,青海湖和太湖蓄水量分别增加27.1亿m3和8.8亿m3;洪 泽湖蓄水量减少5.8亿m3。 地下水动态2018年,根据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 平原区的2731个地下水监测站分析,71万km2平原区地下水埋深 总体稳定,局部减少。 水资源开发利用 供水量2018年,全国供水总量60155亿m3,占当年水资源 总量的219%。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49527亿m3,占供水总量
层地下水计算面积占全国平原区面积的9%,地下水总补给量342.5 亿 m3;北方 6 区计算面积占 91%,地下水总补给量 1578.1 亿 m3。 水资源总量 2018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7462.5亿m3,与多 年平均值基本持平,比2017年减少4.5%。其中,地表水资源量 26323.2亿m3,地下水资源量8246.5亿m3,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 重复量为1139.3亿m3。全国水资源总量占降水总量42.5%,平均单 位面积产水量为29.0万m3 /km2。 二、蓄水动态 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 2018 年,根据全国 669 座大型水库和 3602 座中型水库的数据统计,水库年末蓄水总量 4104.3 亿 m3, 比年初蓄水总量减少 38.0 亿 m3。其中,大型水库年末蓄水量为 3648.2 亿 m3,比年初减少 47.3 亿 m3;中型水库年末蓄水量 456.1 亿 m3,比年初增加 9.3 亿 m3。 湖泊蓄水动态 2018 年,根据常年监测的 56 个湖泊数据统计, 湖泊年末蓄水总量 1416.3 亿 m3,比年初蓄水总量增加 42.4 亿 m3。 其中,青海湖和太湖蓄水量分别增加 27.1 亿 m3 和 8.8 亿 m3;洪 泽湖蓄水量减少 5.8 亿 m3。 地下水动态 2018 年,根据 19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主要 平原区的 2731 个地下水监测站分析,71 万 km2平原区地下水埋深 总体稳定,局部减少。三、水资源开发利用 供水量 2018 年,全国供水总量 6015.5 亿 m3,占当年水资源 总量的 21.9%。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 4952.7 亿 m3,占供水总量
的82.3%;地下水源供水量9764亿m3,占供水总量的162%;其 他水源供水量864亿m3,占供水总量的1.5%。与2017年相比, 供水总量减少279亿m3;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增加72亿m 地下水源供水量减少40.3亿m3,其他水源供水量增加5.2亿m3 全国海水直接利用量11258亿m3,主要作为火(核)电的冷 却用水。海水直接利用量较多的为广东、浙江、福建、辽宁、山 东、江苏和海南,分别为3919亿m3、2363亿m3、210.1亿m3、 722亿m3、706亿m3、55.1亿m3和385亿m3,其余沿海省份大 都也有一定数量的海水直接利用量。 用水量208年,全国用水总量60155亿m3。其中,生活用 水8599亿m3,占用水总量的143%;工业用水12616亿m3,占 用水总量的210%;农业用水3693.1亿m3,占用水总量的614%; 人工生态环境补水200.9亿m3,占用水总量的33%。与2017年 相比,用水总量减少279亿m3,其中,农业用水量减少73.3亿 m3,工业用水量减少154亿m3,生活用水量及人工生态环境补水 量分别增加21.8亿m3和39.0亿m3。 耗排水量2018年,全国耗水总量32076亿m3,耗水率53.3% 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750亿t 用水指标2018年,全国人均综合用水量432m3,万元国内生 产总值(当年价)用水量66.8m3。耕地实际灌溉亩均用水量365m3,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54,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用水 量41.3m3,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含公共用水)225L/d,农村居 民人均生活用水量89Ld
的 82.3%;地下水源供水量 976.4 亿 m3,占供水总量的 16.2%;其 他水源供水量 86.4 亿 m3,占供水总量的 1.5%。与 2017 年相比, 供水总量减少 27.9 亿 m3;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增加 7.2 亿 m3, 地下水源供水量减少 40.3 亿 m3,其他水源供水量增加 5.2 亿 m3 。 全国海水直接利用量 1125.8 亿 m3,主要作为火(核)电的冷 却用水。海水直接利用量较多的为广东、浙江、福建、辽宁、山 东、江苏和海南,分别为 391.9 亿 m3、236.3 亿 m3、210.1 亿 m3、 72.2 亿 m3、70.6 亿 m3、55.1 亿 m3和 38.5 亿 m3,其余沿海省份大 都也有一定数量的海水直接利用量。 用水量 2018 年,全国用水总量 6015.5 亿 m3。其中,生活用 水 859.9 亿 m3,占用水总量的 14.3%;工业用水 1261.6 亿 m3,占 用水总量的 21.0%;农业用水 3693.1 亿 m3,占用水总量的 61.4%; 人工生态环境补水 200.9 亿 m3,占用水总量的 3.3%。与 2017 年 相比,用水总量减少 27.9 亿 m3,其中,农业用水量减少 73.3 亿 m3,工业用水量减少 15.4 亿 m3,生活用水量及人工生态环境补水 量分别增加 21.8 亿 m3和 39.0 亿 m3 。 耗排水量 2018 年,全国耗水总量 3207.6 亿 m3,耗水率 53.3%。 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 750 亿 t。 用水指标 2018 年,全国人均综合用水量 432m3,万元国内生 产总值(当年价)用水量 66.8m3。耕地实际灌溉亩均用水量 365m3,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0.554,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用水 量 41.3m3,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含公共用水)225L/d,农村居 民人均生活用水量 89L/d
四、水资源质量 河流水质2018年,对全国262万km的河流水质状况进行了 评价,Ⅰ~Ⅲ类、Ⅳ~V类、劣V类水河长分别占评价河长的816%、 129和55%,主要污染项目是氨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与2017 年同比,Ⅰ~Ⅲ类水河长比例上升1.0个百分点,劣V类水河长比 例下降1.3个百分点。 湖泊水质2018年,对124个湖泊共3.3万km2水面进行了水 质评价,Ⅰ~Ⅲ类、Ⅳ~Ⅴ类、劣Ⅴ类湖泊分别占评价湖泊总数 的250%、589%和16.1%。主要污染项目是总磷、化学需氧量和 高锰酸盐指数。121个湖泊营养状况评价结果显示,中营养湖泊占 26.5%;富营养湖泊占73.5%。与2017年同比,Ⅰ~Ⅲ类水质湖 泊比例下降1.6个百分点,劣V类比例下降3.3个百分点,富营养 湖泊比例下降1.7个百分点 水库水质2018年,对1129座水库进行了水质评价,I~Ⅲ 类、Ⅳ~Ⅴ类、劣Ⅴ类水库分别占评价水库总数的87.3%、10.1% 和26%。主要污染项目是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和五日生化需氧量 等。1097座水库营养状况评价结果显示,中营养水库占69.6%, 富营养水库占304%。与2017年同比,Ⅰ~Ⅲ类水质水库比例上 升1.5个百分点,劣V类比例持平,富营养比例上升3.1个百分点。 水功能区水质2018年,全国评价水功能区6779个,满足水 域功能目标的4503个,占评价水功能区总数的664%。其中,满 足水域功能目标的一级水功能区(不包括开发利用区)占718%; 二级水功能区占626% 省界断面水质2018年,全国544个重要省界断面中,I Ⅲ类、Ⅳ~V类、劣V类断面比例分别占评价断面总数的699%
四、水资源质量 河流水质 2018 年,对全国 26.2 万 km 的河流水质状况进行了 评价,Ⅰ~Ⅲ类、Ⅳ~Ⅴ类、劣V类水河长分别占评价河长的81.6%、 12.9%和 5.5%,主要污染项目是氨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与 2017 年同比,Ⅰ~Ⅲ类水河长比例上升 1.0 个百分点,劣Ⅴ类水河长比 例下降 1.3 个百分点。 湖泊水质 2018 年,对 124 个湖泊共 3.3 万 km2水面进行了水 质评价,Ⅰ~Ⅲ类、Ⅳ~Ⅴ类、劣Ⅴ类湖泊分别占评价湖泊总数 的 25.0%、58.9%和 16.1%。主要污染项目是总磷、化学需氧量和 高锰酸盐指数。121 个湖泊营养状况评价结果显示,中营养湖泊占 26.5%;富营养湖泊占 73.5%。与 2017 年同比,Ⅰ~Ⅲ类水质湖 泊比例下降 1.6 个百分点,劣Ⅴ类比例下降 3.3 个百分点,富营养 湖泊比例下降 1.7 个百分点。 水库水质 2018 年,对 1129 座水库进行了水质评价,Ⅰ~Ⅲ 类、Ⅳ~Ⅴ类、劣Ⅴ类水库分别占评价水库总数的 87.3%、10.1% 和 2.6%。主要污染项目是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和五日生化需氧量 等。1097 座水库营养状况评价结果显示,中营养水库占 69.6%, 富营养水库占 30.4%。与 2017 年同比,Ⅰ~Ⅲ类水质水库比例上 升 1.5 个百分点,劣Ⅴ类比例持平,富营养比例上升 3.1 个百分点。 水功能区水质 2018 年,全国评价水功能区 6779 个,满足水 域功能目标的 4503 个,占评价水功能区总数的 66.4%。其中,满 足水域功能目标的一级水功能区(不包括开发利用区)占 71.8%; 二级水功能区占 62.6%。 省界断面水质 2018 年,全国 544 个重要省界断面中,Ⅰ~ Ⅲ类、Ⅳ~Ⅴ类、劣Ⅴ类断面比例分别占评价断面总数的 69.9%
21.1%和90%。主要污染项目是总磷、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与2017 年同比,Ⅰ~Ⅲ类断面比例上升26个百分点,劣V类比例下降 39个百分点 浅层地下水水质2018年,对全国2833眼地下水监测井进行 了水质评价,监测层位以浅层地下水为主。Ⅰ~Ⅲ类、Ⅳ类、V 类水质监测井分别占评价监测井总数239%、292%和46.9%。主 要污染项目有锰、铁、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氨氮、氟化物、 铝、碘化物、硫酸盐和硝酸盐氮等。其中锰、铁、铝等重金属项 目和氟化物、硫酸盐等无机阴离子项目可能受水文地质化学背景 影响。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2018年,31个省(直辖市、自治 区)共评价1045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全年水质合格率在80% 及以上的水源地占评价总数的835%。与2017年同比,上升1.2 个百分点。 说明:《公报》中涉及的全国性数据,均未包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 区和台湾省
21.1%和 9.0%。主要污染项目是总磷、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与 2017 年同比,Ⅰ~Ⅲ类断面比例上升 2.6 个百分点,劣Ⅴ类比例下降 3.9 个百分点。 浅层地下水水质 2018 年,对全国 2833 眼地下水监测井进行 了水质评价,监测层位以浅层地下水为主。Ⅰ~Ⅲ类、Ⅳ类、Ⅴ 类水质监测井分别占评价监测井总数 23.9%、29.2%和 46.9%。主 要污染项目有锰、铁、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氨氮、氟化物、 铝、碘化物、硫酸盐和硝酸盐氮等。其中锰、铁、铝等重金属项 目和氟化物、硫酸盐等无机阴离子项目可能受水文地质化学背景 影响。 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 2018 年,31 个省(直辖市、自治 区)共评价 1045 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全年水质合格率在 80% 及以上的水源地占评价总数的 83.5%。与 2017 年同比,上升 1.2 个百分点。 说明:《公报》中涉及的全国性数据,均未包含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 区和台湾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