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五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MYKONGLONG
实验五 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基础回放·要点整合 基本实验要求 实验目的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打点计时器 橡皮筋 2.实验原理 小车 (1)一根橡皮筋作用在小车上移动距离s—做功为W. (2)两根橡皮筋作用在小车上移动距离s做功应为2W实验原理图 (3)三根橡皮筋作用在小车上移动距离s—做功应为3W. (4)利用打点计时器求出小车离开橡皮筋的速度,列表、作图,即可求出-W关系 3.实验器材 橡皮筋、小车、木板、打点计时器、 纸带、铁钉等 橡友 打点计时器 MYKONGLONG
基础回放·要点整合 基本实验要求 1.实验目的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2.实验原理 (1)一根橡皮筋作用在小车上移动距离 s——做功为 W. (2)两根橡皮筋作用在小车上移动距离 s——做功应为 2W. (3)三根橡皮筋作用在小车上移动距离 s——做功应为 3W. (4)利用打点计时器求出小车离开橡皮筋的速度,列表、作图,即可求出 v-W 关系 3.实验器材 橡皮筋、小车、木板、打点计时器、 纸带、铁钉等. 实验原理图
基础回放·要点整合 4.实验步骤 (1)用一条橡皮筋拉小车—做功W (2)用两条橡皮筋拉小车做功2W (3)用三条橡皮筋拉小车—做功3W. (4)测出每次小车获得的速度 (5)分别用各次实验测得的和W 绘出H-v、W-n2,H-o3-关系图 5.实验结论 物理 找出乙与W间的关系W=m2 MYKONGLONG
4.实验步骤 (1)用一条橡皮筋拉小车——做功 W. (2)用两条橡皮筋拉小车——做功 2W. (3)用三条橡皮筋拉小车——做功 3W. (4)测出每次小车获得的速度. (5)分别用各次实验测得的 v 和 W 绘出 W-v、W-v 2,W-v 3、W- v关系图. 5.实验结论 找出 v 与 W 间的关系 W= 1 2 mv 2 . 基础回放·要点整合
基础回放·要点整合 ⊙规律方法总结 实验注意事项 (1)将木板一端垫高,使小车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摩擦阻力平衡.方法是轻推 小车,由打点计时器打在纸带上的点的均匀程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找到长 木板的一个合适的倾角 (2)测小车速度时,应选纸带上的点均匀的部分,也就是选小车做匀速运动的部分 (3)橡皮筋应选规格一样的.力对小车做的功以一条橡皮筋做的功为单位即可,不必 计算出具体数值 (4)小车质量应大一些,使纸带上打的点多一些 2.实验探究的技巧与方法 (1)不直接计算W和的数值,而只是看第2次、第3次…实验中的W和乙是第 1次的多少倍,简化数据的测量和处理 (2)用W-a2图象处理实验数据,这比W-v图象更加直观、明了 MYKONGLONG
1.实验注意事项 (1)将木板一端垫高,使小车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摩擦阻力平衡.方法是轻推 小车,由打点计时器打在纸带上的点的均匀程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找到长 木板的一个合适的倾角. (2)测小车速度时,应选纸带上的点均匀的部分,也就是选小车做匀速运动的部分. (3)橡皮筋应选规格一样的.力对小车做的功以一条橡皮筋做的功为单位即可,不必 计算出具体数值. (4)小车质量应大一些,使纸带上打的点多一些. 2.实验探究的技巧与方法 (1)不直接计算 W 和 v 的数值,而只是看第 2 次、第 3 次……实验中的 W 和 v 是第 1 次的多少倍,简化数据的测量和处理. (2)用 W-v 2图象处理实验数据,这比 W-v 图象更加直观、明了. 基础回放·要点整合 规律方法总结
课堂探究·考点突破 考点一对实验原理及误差分析的考查 【例1】探究力对原来静止的物体做的功与物体获得的速度的关 系,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实验主要过程如下: (1)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W、2W、3W、…; (2)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求出小车的速度U1、四2、U3、…; (3)作出W-草图 (4)分析W-图象.如果W-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W∝v;如 果不是直线,可考虑是否存在W∝u2、W∝、W∝等关系 小车 橡皮筋 打点计时器 图1 MYKONGLONG
考点一 对实验原理及误差分析的考查 【例 1】 探究力对原来静止的物体做的功与物体获得的速度的关 系,实验装置如图 1 所示,实验主要过程如下: (1)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 W、2W、3W、…; (2)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求出小车的速度 v1、v2、v3、…; (3)作出 W-v 草图; (4)分析 W-v 图象.如果 W-v 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 W∝v;如 果不是直线,可考虑是否存在 W∝v 2、W∝v 3、W∝ v等关系. 图1 课堂探究·考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