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MYKONGLONG
实验二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基础回放·要点整合 基本实验要求 1.实验原理 弹簧受到拉力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外力大小相等;弹簧的伸长量越大 弹力也就越大 2.实验器材 铁架台、弹簣、钩码、刻度尺、坐标纸 3.实验步骤 (1)安装实验仪器(见实验原理图) (2)测量弹簧的伸长量(或总长)及所受的拉力(或所挂钩码的质量),列表 实验原理图 作出记录,要尽可能多测几组数据 (3)根据所测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以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为横坐标 (4)按照在图中所绘点的分布与走向,尝试作出一条平滑的曲线包括直线),所画的点不 定正好在这条曲线上,但要注意使曲线两侧的点数大致相同 (5)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曲线所代表的函数,首先尝试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再考虑二次函数 MYKONGLONG
基本实验要求 1.实验原理 弹簧受到拉力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外力大小相等;弹簧的伸长量越大, 弹力也就越大. 2.实验器材 铁架台、弹簧、钩码、刻度尺、坐标纸. 3.实验步骤 (1)安装实验仪器(见实验原理图). (2)测量弹簧的伸长量(或总长)及所受的拉力(或所挂钩码的质量),列表 作出记录,要尽可能多测几组数据. (3)根据所测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以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为横坐标. (4)按照在图中所绘点的分布与走向,尝试作出一条平滑的曲线(包括直线),所画的点不一 定正好在这条曲线上,但要注意使曲线两侧的点数大致相同. (5)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曲线所代表的函数,首先尝试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再考虑二次函数. 基础回放·要点整合 实验原理图
基础回放·要点整合 ⊙规律方法总结 1.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1)列表法 将测得的F、x填入设计好的表格之中,可以发现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比值 在误差范围内是相等的 (2)图象法 以弹簧伸长量x为横坐标,弹力F为纵坐标,描出F、x各组数据相应的点, 作出的拟合曲线,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 (3)函数法 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满足F=kx的关系 MYKONGLONG
1.实验数据处理方法 (1)列表法 将测得的 F、x 填入设计好的表格之中,可以发现弹力 F 与弹簧伸长量 x 的比值 在误差范围内是相等的. (2)图象法 以弹簧伸长量 x 为横坐标,弹力 F 为纵坐标,描出 F、x 各组数据相应的点, 作出的拟合曲线,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 (3)函数法 弹力 F 与弹簧伸长量 x 满足 F=kx 的关系. 基础回放·要点整合 规律方法总结
基础回放·要点整合 2.注意事项 (1)不要超过弹性限度:实验中弹簧下端挂的钩码不要太多,以免弹簧被过分拉伸, 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 (2)尽量多测几组数据:要使用轻质弹簧,且要尽量多测几组数据 (3)观察所描点的走向:本实验是探究性实验,实验前并不知道其规律,所以描点以后所 作的曲线是试探性的,只是在分析了点的分布和走向以后才决定用直线来连接这些点 (4)统一单位: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 3.误差分析 (1)钩码标值不准确,弹簧长度测量不准确带来误差 (2)画图时描点及连线不准确也会带来误差 MYKONGLONG
2.注意事项 (1)不要超过弹性限度:实验中弹簧下端挂的钩码不要太多,以免弹簧被过分拉伸, 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 (2)尽量多测几组数据:要使用轻质弹簧,且要尽量多测几组数据. (3)观察所描点的走向:本实验是探究性实验,实验前并不知道其规律,所以描点以后所 作的曲线是试探性的,只是在分析了点的分布和走向以后才决定用直线来连接这些点. (4)统一单位: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 3.误差分析 (1)钩码标值不准确,弹簧长度测量不准确带来误差. (2)画图时描点及连线不准确也会带来误差. 基础回放·要点整合
课堂探究·考点突破 考点一对实验注意事项的考查 【例1】(1)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 的是 C AB A.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 B.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簣施加拉力,应保证弹簧位于竖直位置且处 于平衡状态 C.用直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 D.用几个不同的弹簧,分别测出几组拉力与伸长量,得出拉力与伸长 量之比相等 MYKONGLONG
考点一 对实验注意事项的考查 【例 1】(1)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 的是 ( ) A.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 B.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应保证弹簧位于竖直位置且处 于平衡状态 C.用直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 D.用几个不同的弹簧,分别测出几组拉力与伸长量,得出拉力与伸长 量之比相等 AB 课堂探究·考点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