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七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 的定量关系 MYKONGLONG
实验七 探究导体电阻与其影响因素 的定量关系
实验基础储备 、螺旋测微器的使用 D 1.构造:如图1所示,B为固定刻度,E为可动刻度 (图1 2.原理:测微螺杆F与固定刻度B之间的精密螺纹的螺距为0.5mm,即旋钮D每旋转一 周,F前进或后退05mm,而可动刻度E上的刻度为50等份,每转动一小格, F前进或后退001mm,即螺旋测微器的精确度为0.01mm读数时估读到毫米的 千分位上,因此,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 3.读数:(1)测量时被测物体长度的半毫米数由固定刻度读出,不足半毫米部分由可动刻 度读出 (2测量值(mm)=固定刻度数mm注意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可动刻度 数(估读一位)×0.01(mm) (3如图2所示,固定刻度示数为2.0mm,半毫米刻度线未露,而从可动刻度上读的示数 为15.0,最后的读数为:2.0mm+150×0.01mm=250mm (图2) MYKONGLONG
实验基础储备 一、螺旋测微器的使用 1.构造: 如图 1 所示,B 为固定刻度,E 为可动刻度. 2.原理: 3.读数: 测微螺杆 F 与固定刻度 B 之间的精密螺纹的螺距为 0.5 mm,即旋钮 D 每旋转一 周 ,F 前进或后退 0.5 mm,而可动刻度 E 上的刻度为 50 等份,每转动一小格, F 前进或后退 0.01 mm,即螺旋测微器的精确度为 0.01 mm.读数时估读到毫米的 千分位上,因此,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 (1)测量时被测物体长度的半毫米数由固定刻度读出,不足半毫米部分由可动刻 度读出. (2)测量值(mm)=固定刻度数(mm)(注意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可动刻度 数(估读一位)×0.01(mm). (图1 ) (3)如 图 2 所示,固定刻度示数为 2.0 mm,半毫米刻度线未露,而从可动刻度上读的示数 为 15.0,最后的读数为:2.0 mm+15.0×0.01 mm=2.150 mm. (图2 )
实验基础储备 游标卡尺 内测量爪 尺身 紧固螺钉 1.构造:主尺、游标尺(主尺和游标尺上各有一 深度尺 个内、外测量爪)、游标尺上还有一个 深度尺.(如图3所示) 游标尺 图3 2.用途:测量厚度、长度、深度、内径、外径 外测量爪 3.原理:利用主尺的最小分度与游标尺的最小分度的差值制成, 不管游标尺上有多少个小等分刻度,它的刻度部分的总长度比主尺上的同样多的小等分刻度 少1mm常见的游标卡尺的游标尺上小等分刻度有10个的、20个的、50个的,其读数见下 表:「刻度格数分度)刻度总长度「每小格与1mm的差值」精确度可准确到) 9 0. 1 mm 0.1 mm 19 mm 0.05mm 0.05mm 49 mm 0.02mm 0.02mm 4.读数:若用x表示从主尺上读出的整毫米数,K表示从游标尺上读出与主尺上某刻线对齐的游标 的格数,则记录结果表达为(x+KX精确度)mm MYKONGLONG
实验基础储备 二、游标卡尺 1.构造: 3.原理: 2.用途: 4.读数:主尺、游标尺(主尺和游标尺上各有一 个内、外测量爪)、游标尺上还有一个 深度尺.(如图 3 所示) 测量厚度、长度、深度、内径、外径. 利用主尺的最小分度与游标尺的最小分度的差值制成. 不管游标尺上有多少个小等分刻度,它的刻度部分的总长度比主尺上的同样多的小等分刻度 少 1 mm.常见的游标卡尺的游标尺上小等分刻度有 10 个 的、20 个的、50 个的,其读数见下 表: 刻度格数(分度) 刻度总长度 每小格与 1 mm 的差值 精确度(可准确到) 10 9 mm 0.1 mm 0.1 mm 20 19 mm 0.05 mm 0.05 mm 50 49 mm 0.02 mm 0.02 mm 若用 x 表示从主尺上读出的整毫米数,K 表示从游标尺上读出与主尺上某一刻线对齐的游标 的格数,则记录结果表达为(x+K×精确度)mm. 图3
实验基础储备 、常用电表的读数 对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问题, 首先要弄清电表量程,即指针指到最大刻度时电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压或电流值, 然后根据表盘总的刻度数确定精确度,按照指针的实际位置进行读数即可 (1)0~3V的电压表和0~3A的电流表读数方法相同,此量程下的精确度是01V或 01A,看清楚指针的实际位置,读到小数点后面两位 (2对于0~15V量程的电压表,精确度是0.5V,在读数时只要求读到小数点后面一位, 即读到0.1V. (3)对于0~0.6A量程的电流表,精确度是0.02A,在读数时只要求读到小数点后面两位, 这时要求“半格估读”,即读到最小刻度的一半0.01A. MYKONGLONG
实验基础储备 三、常用电表的读数 对于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问题, 首先要弄清电表量程,即指针指到最大刻度时电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压或电流值, 然后根据表盘总的刻度数确定精确度,按照指针的实际位置进行读数即可. (1)0~3 V 的电压表和 0~3 A 的电流表读数方法相同,此量程下的精确度是 0.1 V 或 0.1 A,看清楚指针的实际位置,读到小数点后面两位. (2)对 于 0~1 5 V 量程的电压表,精确度是 0.5 V,在读数时只要求读到小数点后面一位, 即读到 0.1 V. (3)对 于 0~0.6 A 量程的电流表,精确度是 0.02 A,在读数时只要求读到小数点后面两位, 这时要求“半格估读” ,即读到最小刻度的一半 0.01 A
基础回放·要点整合 Q基本实验要求 实验原理根据电阻定律公式知道只要测量出金属丝的长度和它的直径山,计算出横截面积S,并用 伏安法测出电阻R3,即可计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 2.实验器材被测金属丝,直流电源(4V,电流表(0~.6A,电压表(0~3V,滑动变阻器509,开关, 导线若干,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 3.实验步骤(用螺旋测微器在被测金属丝上的三个不同位置各测一次直径,求出其平均值d (2接好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 3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丝的有效长度,反复测量三次,求出其平均 值L (4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节到使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最大的位置 (5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读出几组相应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Ⅰ和U的值,填 入记录表格内. 将测得的R、厶d值,代入公x次SnU 中,计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 MYKONGLONG
基本实验要求 1. 实验原理 2. 实验器材 3. 实验步骤 基础回放·要点整合 根据电阻定律公式知道只要测量出金属丝的长度和它的直径 d,计算出横截面积 S,并 用 伏安法测出电阻 Rx,即可计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 被测金属丝,直流电源(4 V),电流表(0~0.6 A),电压表(0~3 V),滑动变阻器(50 Ω),开关, 导线若干,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 (1)用螺旋测微器在被测金属丝上的三个不同位置各测一次直径,求出其平均值 d. (2)接好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电路. (3)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丝的有效长度,反复测量三次,求出其平均 值 l. (4)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节到使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最大的位置. (5)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读出几组相应的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 I 和 U 的 值,填 入记录表格内. (6)将测得的 Rx、l、d 值,代入公式 ρ=Rx S l = πd 2 U 4lI 中,计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