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植物分类学 锦装科(Malvaceae) 132 (十五)董菜目(Violales). . 134 l.革荣科(violaceae) 134 (十六)杨柳目(Salicales) 139 杨柳科(Salicaceae) 139 (十七)柽柳目(Tamaricales) 141 141 (十八)白花某目(Capparales) 143 十字花科(Brassicaceae) 143 (十九)杜鹏花目(Ericales) 杜鹃花科(Ericaceae): 151 (二十)报春花目(Primulales) 报春花《P行laee), 153 五、蔷微亚纲(Rosidae) (二十一)著藏目(Ro8ales) 15 155 2.蓝藏科(Rosaccae) 156 (二十二)豆目(Fabales) .164 1.含羞草科(Mimo%aceae) 164 2,云实(苏木)科(Caesalpiniaceae)+.4: ·166 .168 (二十三)山龙眼目(Proteales) 184 胡模子科(Elaeagnaceae) 18 (二十四)桃金娘目(Myrtales) ,185 .186 2.排金n科(Myrtaceae) .186 (二十五)红树目(Rhizophorales) 189 红树科(Rhizophoraceae)一 189 (二十六)卫矛目(Celastrales) 190 190 191 (二十七)大载目(Euphorbiales) 大戟科(Euphorbiacese)*n: .192 (二十八)假李目(Rhamnales) 195 l.鼠李科(Rhamnaceae) 195 .197 (二十九)亚麻目(Linales) .198 198 (三十)无患子目(Sapindales) 199
目录5 L.无患子科(Sopindaceae) .199 .201 3.楼树科(Anacardiaceae)++201 4.芸香科(Rutaceae) 203 206 (三十一)牛儿苗目(Geraniales) 208 搅牛儿苗科(geraniaceae), 209 (三十二)伞形目(Apiales,Umbellales) 210 l,五加f科(araliaceae)·.- 211 2.伞形科(Apiaceae,Umbelliferae 214 六萄亚纲(Asteridae). 220 (三十三)龙胆目(Gentianales) 220 1.龙日科(entianaceae) 220 2.夹竹桃科(Apocynaceae) 22 (三十四)茄目(Solanales) 225 1.茄科(Solanaceae). 225 2.旋花科(Convolvulaceae) 230 3,花艺科(Polemoniaceae) 233 (三十五)唇形目(1 amiales) 233 l.紫草科(Boraginaceae) 233 .唇形科(Lamiaceae,Labiatne 237 (三十六)车前目(Plantaginales) .24 +244 (三十七)玄参目(Scrophulariales》 245 1.木科(eacene) 245 2.玄参科(Scrophulariaccac). ·246 3.列当科(Orobanchaceae) 250 (三十八)桔梗目(Campanulales) 251 桔梗科(Campanulaceae)ta+, 252 (三十九)若草目(Rubiales】 .253 黄草科(Rubiaceae)+ ·253 (四十)川续断目(Dipsacales) .254 忍冬科(Caprifoliaceae)+ 254 (四十-)菊目(Asterales) 4+44255 菊科《Asteraccae,Compositae)+ .255 第二节单子叶植物纲(Monocotyledones)或百合纲(Liliopsida). .274 七、泽泻亚纲(Alismatidae). .274 (四十二)泽泻目(Alismatales) 274 泽得科(Alismataceae) 274 八槟(棕榈)亚纲(Arecidae) 276
6植物分类学 (图十三)疾掷目(Arecales) 277 槟榔科(Arecaceac)(棕榈科Palmae) 277 (四十四)天南星目(Arales) . .278 天南星科(Araceae) 278 九、鸭跖草亚纲(Commelinidae). 280 (四十五)将跖草目(Commelinales) 280 鸭跖草科(Commelinaceae) 280 (四十六)灯心草目(Juncales) 281 灯心草科(小uncaceae) 28 (四十七)莎草目(Cyperales) 282 上.莎草科(Cyperaccae). 28 2.禾本科(Poaceae,Gramineae) .290 (四十八)香蒲目(Typhales)44.+ 323 324 十、差亚纲(Z石ngiberidae) 324 (四十九)姜目(Zingiberales) 325 1.苞蕉科(Musaceae) 325 326 十一、百合亚纲(L,iliidae)) 328 (五十)百合目(Liliales .328 1.百合科(1 liacese) 328 2.鸢尾科(Iridaceae) 334 (五十一)兰目(Orchidales). .335 第三节被子植物的起源与系统演化. .341 一、被子植物的起源. ·341 二、被子植物系统演化的主要学说: 343 三、被子植物分类系统简介 ,344 本章提要 354 思考题 357 主要参考文献 359
第一章 总 论 在广阔的自然界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植物,它们共同构成了地球上绚丽多彩、生机勃勃 的植物世界。植物具有光合作用色素,能利用太阳辐射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并作为自 身的营养物质:植物资源在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第一节植物的多样性与植物分类学 地球上植物种类繁多,多样性丰富,已发现的植物约有50万种,包括藻类、菌类、地 衣、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它们有的生活在陆地上,有的生活在水中;有的需要强烈的阳 光,有的则喜欢光弱阴暗的地方等,从平原到高山,从沙漠绿洲到大洋海底,都存在着各种 各样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褐色和红色植物。它们的大小、形态、结构、寿命、生活 习性、营养方式、繁殖方式和生态特性等都是多种多样的,共同组成了复杂的植物界 例如,最小的支原体直径仅0.1m:而北美洲的巨杉,高可达142m:种子植物中,银杏 的寿命可长达3000多年,而短命菊则仅需1周时间就完成了整个生活史。这些不同类型 的植物多样性来自连续不断的物种形成过程,是植物有机体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经 过长期不断的遗传变异、适应和选择等一系列的物质运动,有规律地演化而成的。现已 知地球上种子植物有25万种以上,求属于12600多属,约400科我国幅员辽阔,植物 资源丰富,种子植物30000余种,隶属于3400余属,301科,因此对其分类(classifica- tion)成为必要 植物分类学是研究整个植物界不同类群的分类地位及其起源、来源关系以及进化发展规 律的一门基础学科。广义的植物分类学(plant taxonomy)是研究植物的进化过程、进化规 律并对植物进行具体分类的科学。如果把研究植物的进化过程和进化规律划分为植物系统学 (plant systematics),而狭义的植物分类学则是研究植物的具体分类,包括种、种以上和种 以下的分类。它的基本内容是提出一个能反映植物界各种群间性状异同、亲缘关系和进化历 程的分类系统,借以对植物进行分类鉴别。植物分类学不仅是植物地理学、植物生态学的基 础,也是植物资源学、植物遗传学、植物生物化学和中草药学等学科的基础,并在开发利用 植物资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植物分类学最基本的工作内容包括分类、命名和鉴定3个方面。 分类(classification)即分门别类,用比较、分析和归纳的方法,依据植物的演化规律 及亲缘关系,建立一个合乎逻辑的分类阶元系统(system of categories)。每个阶元系统可 以包括有任何数量的植物有机体,用于反映每一种植物的系统地位和归属 命名(nomenclature)是把地球上的各种植物按照《国际植物命名法则》给予正确的名 称:包括对植物有机体命名的制度和方法,以及对各种命名规则的建立、解释、应用等进行 研究。 鉴定(identification or determination)是确定植物分类地位和名称的过程,也是植物学
2植物分类学 科中的一项基本技能 植物分类学的任务,就是要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研究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植物类群及 其亲缘关系,研究各分类群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目的在于使人们更好地认识植物。 利用植物和改造植物,从而为人类服务。 第二节植物分类学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 一、植物分类学的发展历史 植物分类学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学科,它是在人类识别植物和利用植物的社会实 践中发展起来的。随着时代的推进,内容的更新和方法的进步,以及人类认识水平的提 高,使它持续发展而不断地发生变化。回顾植物分类学的历史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4 个时期:史前与“本草学”时期、人为分类系统时期、自然分类系统时期和系统发育分 类系统时期。 1.史前与“本草学”时期人类对于植物分类知识的积累和应用,早在有历史记载以 前就开始了。原始人类采摘植物的果实和种子,挖掘植物的根和块茎等作为食物,还寻找药 草来治疗疾病,因而接触并认识了一些植物。人类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和向疾病作斗争 中,逐渐地积累了许多认识和利用植物的经验,这可以从我国及世界各地出土的古代遗物中 得到证实。例如,我国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中,就发现有大量经 过栽培的稻谷:在瑞士新石器时代的水上住宅里,也曾发现有小麦、豌豆、亚麻、梨和苹果 等种子。随着古代农业与医学的进步,植物分类的知识也就逐渐地发展起来 我国是世界研究植物最早的国家。6000一7000年前,西安半坡遗址,就有了“花、 草、谷物、树、叶”的雕绘。早在西周遗著《诗经》(前600)里就记载植物达200种以上 “植物”一词来自公元前475一前221年的周礼。《尔雅》(前476一前221)为最早的训诂 书,载有植物近300种,并将植物分为草本和木本两类。我国纯植物分类的典籍,最早为西 晋嵇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状》(304),列举了亚热带至热带植物80种,将植物分为草、木、 果和竹4类,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区域性植物志。 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斗争的实践中,创建了我国医药学这个伟大宝库。自6世纪 至16世纪,我国的本草典籍很多,对植物分类学的发展也做出了巨大贡献。从我国有史可 考的第一一部本草一《神农本草经》可世以来,本草书籍不下400种(可惜有许多已经失传 了)。东汉末年(25一200)《神农本草经》,记载植物药254种,并以药效为标准进行分类, 分为上品、中品和下品3类。唐代李劫等著《唐新修本草》(659)记载药用植物844种,并 有插图,将植物分为草、木、果、菜和米谷等目。宋代唐慎徽著《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1082)记载药物1748种,其中植物部分,先分草、木两部,每部再分上、中、下三品, 蕨类与苔类亦均加人,具有现代药物学的形式。明代李时珍(1518一1593)是16世纪我国 杰出的植物学家与伟大的医药学家。他博览前代诸家本草与古书800多种,历经27年长 期上山采药,不但总结明代以前的药物学和植物学知识与经验,又以自己所收集的或是 通过自己实践所获得的丰富资料,加以补充和发挥,终于著成《本草纲目》(1590)。全 书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有药用植物1195种。该书以植物的生态、生长习性、用途和 含有物等作为分类依据,以纲、目、部、类和种作为分类等级,将植物分为木部、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