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为华夏民族朝代的频繁更替而叹息,甚至失望,朝代频繁更替的原因何在,却是我们应该注 重的问题。国家有乱臣贼子而不讨伐,便是纵容乱臣贼子,便是放弃道义。纵容乱臣贼子,岂能避免乱臣 贼子猖獗?放弃道义,骑能避免“胜者王侯败者贼”?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说:“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历史每多一次兴亡,百姓的苦难也就增加了。频繁的兴亡,天下也就只能有短暂的稳定 而更多的则是动荡不安、民不聊生! 张岱《四书遇》: 袁了凡曰:孔子非不知哀公之不能讨,亦非不知三子之不欲讨,而必以告者,欲明大义于三家也。纵无益 于齐,而君臣之大防,犹可默夺强臣之魄 沈无回曰:春秋之世,杀君三十六。讨贼之义,泯灭于人心久矣。夫子以告老之大夫,提揭于天下,而万 世之下知陈恒为漏网之大逆,三家为未露之陈恒。当麟经绝笔之后,而复读出一段《春秋》,夫子之功, 岂不伟与 论语·微子第十八·楚狂章 18-5楚狂接舆(1)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 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注释」 (1)楚狂接舆:一说楚国的狂人接孔子之车;一说楚国叫接舆的狂人;一说楚国狂人 姓接名舆。本书采用第二种说法。 「译文」 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走过,他唱道:“凤凰啊,凤凰啊,你的德运怎么 这么衰弱呢?过去的己经无可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算了吧,算了吧。今天的执政者 危乎其危!”孔子下车,想同他谈谈,他却赶快避开,孔子没能和他交谈 楚狂接舆①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②往者不可谏,来者犹 可追③。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4)之 不得与之言
我们常常为华夏民族朝代的频繁更替而叹息,甚至失望,朝代频繁更替的原因何在,却是我们应该注 重的问题。国家有乱臣贼子而不讨伐,便是纵容乱臣贼子,便是放弃道义。纵容乱臣贼子,岂能避免乱臣 贼子猖獗?放弃道义,骑能避免“胜者王侯败者贼”?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说:“兴,百姓苦; 亡,百姓苦。”历史每多一次兴亡,百姓的苦难也就增加了。频繁的兴亡,天下也就只能有短暂的稳定, 而更多的则是动荡不安、民不聊生! 张岱《四书遇》: 袁了凡曰:孔子非不知哀公之不能讨,亦非不知三子之不欲讨,而必以告者,欲明大义于三家也。纵无益 于齐,而君臣之大防,犹可默夺强臣之魄。 沈无回曰:春秋之世,杀君三十六。讨贼之义,泯灭于人心久矣。夫子以告老之大夫,提揭于天下,而万 世之下知陈恒为漏网之大逆,三家为未露之陈恒。当麟经绝笔之后,而复读出一段《春秋》,夫子之功, 岂不伟与! 论语·微子第十八·楚狂章 18-5 楚狂接舆(1)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 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注释」 (1)楚狂接舆:一说楚国的狂人接孔子之车;一说楚国叫接舆的狂人;一说楚国狂人 姓接名舆。本书采用第二种说法。 「译文」 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走过,他唱道:“凤凰啊,凤凰啊,你的德运怎么 这么衰弱呢?过去的已经无可挽回,未来的还来得及改正。算了吧,算了吧。今天的执政者 危乎其危!”孔子下车,想同他谈谈,他却赶快避开,孔子没能和他交谈。 楚狂接舆①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②往者不 可谏,来者犹 可追③。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4)之, 不得与之言
【注释】 ①楚狂接舆:楚国的狂人接舆,实际上是假装疯狂的隐士。“接舆”的称呼 既不是姓名也不是字,而是以事命名,《论语》中的隐上多是这样,如看门的 称“晨门”,执杖的称“丈人”,所以,接孔子车(舆)的就称“接舆”。② 风兮,凤兮,何德之衰:古代人认为,天下有道时凤凰才出现,天下无道时就 隐去。接舆以凤凰喻孔子,讽刺他在天下无道时却不隐去,是一种德行衰败的 表现。③犹可追:还来得及的意思。(4)辟:同。“避” 【译文】 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经过,他唱道:“凤呀!凤呀!为什么 你的德行竟如此衰败?已往的事情不可挽回,未来的却还来得及。算了吧!算 了吧!今天的从政人物太危险了!”孔子下车,想和他谈谈,他却赶快避开, 使孔于没有能够和他谈。 【读解】 楚狂接舆的形象真有点给人以嬉皮士味道,一路唱着一路跑。至于是不是 “裸奔”,那可就不知道了。 但他所唱的内容却是非常严肃非常深刻的,尤其是,“往者不可谏,来考 犹可追”两句,成为了后世的名言。那意思其实也正合于孔子在《八佾》篇里 所说的“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精神。“往者不可谏”就是“遂事 不谏”。用我们的今天的话来说,就叫,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了吧,关键是要 抓住未来。“来者犹可追”就是抓住未来。不过,抓住未来干什么?这依然是
【注释】 ①楚狂接舆:楚国的狂人接舆,实际上是假装疯狂的隐士。“接舆”的称 呼 既不是姓名也不是字,而是以事命名,《论语》中的隐上多是这样,如看门 的 称“晨门”,执杖的称“丈人”,所以,接孔子车(舆)的就称“接舆”。 ②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古代人认为,天下有道时凤凰才出现,天下无 道时就 隐去。接舆以凤凰喻孔子,讽刺他在天下无道时却不隐去,是一种德 行衰败的 表现。③犹可追:还来得及的意思。(4)辟:同。“避”。 【译文】 楚国的狂人接舆唱着歌从孔子的车旁经过,他唱道:“凤呀! 凤呀!为什么 你的德行竟如此衰败?已往的事情不可挽回,未来 的却还来得及。算了吧!算 了吧!今天的从政人物太危险了!” 孔子下车,想和他谈谈,他却赶快避开, 使孔于没有能够和 他谈。 【读解】 楚狂接舆的形象真有点给人以嬉皮士味道,一路唱着一路跑。 至于是不是 “裸奔”,那可就不知道了。 但他所唱的内容却是非常严肃非常深刻的,尤其是,“往者不 可谏,来考 犹可追”两句,成为了后世的名言。那意思其实也正 合于孔子在《八佾》篇里 所说的“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 咎”精神。“往者不可谏”就是“遂事 不谏”。用我们的今天的话 来说,就叫,过去了的就让它过去了吧,关键是要 抓住未来。“来 者犹可追”就是抓住未来。不过,抓住未来干什么?这依然是
个问题,在接舆看来,如果你要抓住未来去从政,那还是不可取的,还是糊 涂。因为“今之从政者殆而!”就是现在从政的人都是非常危险的了,你又还 “累累如丧家之犬”一样地汲汲于奔走各国干什么呢? 其实,我们看到,接舆的观点与子路宿于石门时那个“晨门”的说法是 致的,都认为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所以要加以讽刺劝喻 当然,道不同,不相为谋。至于孔子是否听他们的劝喻,那又完全是另一 回事了 脱离开具体的所指,我们今天来理解“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那还 是很有启发的。不说历史,不说社会这样大的话题,就是我们处理个人生活中 的事情,总结自己人生道路上的成败得失等等,也都是很有意义的借鉴。 论语解读顾鸿安 185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①:“风兮凤兮②,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③,来者犹可追④。已而已而⑤ 今之从政殆而⑥!”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⑦,不得与之言 论语解读 【今译】楚国有位狂人接舆,唱着歌经过孔子的车旁,他唱道:“凤凰呀,凤凰呀!你为何这样不识时务? 过去的事无可挽回,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算了吧,算了吧!如今执政的人不可救治了。”孔子下车,想 同他交谈。接與赶快走开,以回避孔子。孔子不能和他交谈。【注释】①楚狂:楚国的狂人。接舆:春秋 时代楚国隐士,见楚昭王政事无常,乃披发佯狂不仕。②凤:凤凰。古代传说,世有道则风鸟现,无道则 隐。此比喻孔子。接舆认为世无道而不能隐,故说“德衰”。衰:衰微。③谏:规劝,使改正错误。④犹可 追:尚可补救,还来得及改正。⑤而:语助词,相当于“矣”。⑥殆:危险,不可救治。⑦辟:同“避”。【评 点】接舆是一个隐士。所谓隐士,乃是不满社会现实,眼看政治无可挽救而知难隐退的人。本章记孔子传
一 个问题,在接舆看来,如果你要抓住未来去从政,那还是不可取 的,还是糊 涂。因为“今之从政者殆而!”就是现在从政的人都是 非常危险的了,你又还 “累累如丧家之犬”一样地汲汲于奔走各 国干什么呢? 其实,我们看到,接舆的观点与子路宿于石门时那个“晨 门”的说法是一 致的,都认为孔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所 以要加以讽刺劝喻。 当然,道不同,不相为谋。至于孔子是否听他们的劝喻,那 又完全是另一 回事了。 脱离开具体的所指,我们今天来理解“往者不可谏,来者犹 可追”,那还 是很有启发的。不说历史,不说社会这样大的话题, 就是我们处理个人生活中 的事情,总结自己人生道路上的成败得 失等等,也都是很有意义的借鉴。 论语解读顾鸿安 18 5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①:“凤兮凤兮②,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③,来者犹可追④。已而已而⑤! 今之从政殆而⑥!”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⑦,不得与之言。 论语解读 【今译】楚国有位狂人接舆,唱着歌经过孔子的车旁,他唱道:“凤凰呀,凤凰呀!你为何这样不识时务? 过去的事无可挽回,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算了吧,算了吧!如今执政的人不可救治了。”孔子下车,想 同他交谈。接舆赶快走开,以回避孔子。孔子不能和他交谈。【注释】①楚狂:楚国的狂人。接舆:春秋 时代楚国隐士,见楚昭王政事无常,乃披发佯狂不仕。②凤:凤凰。古代传说,世有道则凤鸟现,无道则 隐。此比喻孔子。接舆认为世无道而不能隐,故说“德衰”。衰:衰微。③谏:规劝,使改正错误。④犹可 追:尚可补救,还来得及改正。⑤而:语助词,相当于“矣”。⑥殆:危险,不可救治。⑦辟:同“避”。【评 点】接舆是一个隐士。所谓隐士,乃是不满社会现实,眼看政治无可挽救而知难隐退的人。本章记孔子传
道济世的心情不被接舆所理解,接舆善意地讽喻孔子急流勇退。古人认为,凤凰是一种有德行的鸟,它在 天下太平时出现,而在乱世时隐藏不出。楚狂人把凤凰比作孔子这是对孔子的尊重,意思是说,现在是乱 世,你为什么还要寻求出仕呢?难道凤凰的德行衰微了吗?现在避世隐居还来得及。接與在乱世时知难而 退了,还想对孔子的处世态度起点提示劝阻作用,实际上,他是不可能理解孔子传道济世的理想和作法。 论语讲要李炳南雪庐老人)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 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 与之言。 孔子周游列国,在陈蔡之间被困绝粮,后由楚昭王出兵迎接,到了 楚国。昭王欲以书社地七百里封孔子,但被楚令尹子西阻止。后来昭王 卒,孔子尚在楚国时,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事见史记孔子世家。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孔安国注:“接舆,楚人,佯狂而来歌, 欲以感切孔子。”接舆,人名,是一位隐士。他想用歌来感动孔子,天 下无道,不如归隐,所以唱歌而过孔子的寓所门前。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自此至以下“殆而”句是歌辞。接舆问凤鸟 说,你的德为何如此衰微。孔安国注:“比孔子于凤鸟。”凤是神瑞之鸟, 唯在圣君时代出现。而今孔子游说诸侯,无圣君可遇,犹如凤鸟非时而 出,所以说:“何德之衰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往者,事已过去,不可谏阻。来者, 未来的还可以追及,而能止之。孔安国说,此即劝告孔子避乱隐居
道济世的心情不被接舆所理解,接舆善意地讽喻孔子急流勇退。古人认为,凤凰是一种有德行的鸟,它在 天下太平时出现,而在乱世时隐藏不出。楚狂人把凤凰比作孔子这是对孔子的尊重,意思是说,现在是乱 世,你为什么还要寻求出仕呢?难道凤凰的德行衰微了吗?现在避世隐居还来得及。接舆在乱世时知难而 退了,还想对孔子的处世态度起点提示劝阻作用,实际上,他是不可能理解孔子传道济世的理想和作法。 论语讲要李炳南(雪庐老人)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 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 与之言。 孔子周游列国,在陈蔡之间被困绝粮,后由楚昭王出兵迎接,到了 楚国。昭王欲以书社地七百里封孔子,但被楚令尹子西阻止。后来昭王 卒,孔子尚在楚国时,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事见史记孔子世家。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孔安国注:“接舆,楚人,佯狂而来歌, 欲以感切孔子。”接舆,人名,是一位隐士。他想用歌来感动孔子,天 下无道,不如归隐,所以唱歌而过孔子的寓所门前。 “凤兮凤兮,何德之衰。”自此至以下“殆而”句是歌辞。接舆问凤鸟 说,你的德为何如此衰微。孔安国注:“比孔子于凤鸟。”凤是神瑞之鸟, 唯在圣君时代出现。而今孔子游说诸侯,无圣君可遇,犹如凤鸟非时而 出,所以说:“何德之衰。”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往者,事已过去,不可谏阻。来者, 未来的还可以追及,而能止之。孔安国说,此即劝告孔子避乱隐居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邢昺疏意,罢了,罢了,世乱已甚, 今之从政者,无德,危殆,无可救治。三个“而”字,皆是语助辞。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孔子下堂出门,想 和这位唱歌的人言谈。然而,接舆急趋而避之,孔子因而不得与他谈话。 孔子世家说:“于是孔子自楚反乎卫。是岁也,孔子年六十三,而鲁哀 公六年也。” 论语讲读 查正贤 【文学链接】 狂歌客楚狂接舆风歌接舆狂歌过孔子,在后世文学中成为一个典型 的狂狷形象,屡屡形诸吟咏中。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曰 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山中逢道士云公孟浩然 春余草木繁,耕种满田园。酌酒聊自劝,农夫安与言。忽闻荆山子, 时岀桃花源。采樵过北谷,卖药来西村。村烟日云夕,榛路有归客。杖 策前相逢,依然是畴昔。邂逅欢觏止,殷勤叙离隔。谓予抟扶桑,轻举 振六翮。奈何偶昌运,独见遗草泽。既笑接舆狂,仍怜孔丘厄。物情趋 势利,吾道贵闲寂。偃息西山下,门庭罕人迹。何时还清溪,从尔炼丹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李白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邢昺疏意,罢了,罢了,世乱已甚, 今之从政者,无德,危殆,无可救治。三个“而”字,皆是语助辞。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孔子下堂出门,想 和这位唱歌的人言谈。然而,接舆急趋而避之,孔子因而不得与他谈话。 孔子世家说:“于是孔子自楚反乎卫。是岁也,孔子年六十三,而鲁哀 公六年也。” 论语讲读查正贤 【文学链接】 狂歌客 楚狂 接舆 凤歌 接舆狂歌过孔子,在后世文学中成为一个典型 的狂狷形象,屡屡形诸吟咏中。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 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山中逢道士云公 孟浩然 春余草木繁,耕种满田园。酌酒聊自劝,农夫安与言。忽闻荆山子, 时出桃花源。采樵过北谷,卖药来西村。村烟日云夕,榛路有归客。杖 策前相逢,依然是畴昔。邂逅欢觏止,殷勤叙离隔。谓予抟扶桑,轻举 振六翮。奈何偶昌运,独见遗草泽。既笑接舆狂,仍怜孔丘厄。物情趋 势利,吾道贵闲寂。偃息西山下,门庭罕人迹。何时还清溪,从尔炼丹 液。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