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都的秋 郁达夫
故都的秋 秋 教学目标 有关资料 课文朗读 质疑问难 思考讨论 课外作业
故都的秋 教学目标 课文朗读 质疑问难 有关资料 思考讨论 课外作业 感秋意 听声 赏景 品秋味
教学目标 秋 梳理文脉,感受散文缘情;写景,意味 永的韵致。 揣摩语言,体会作者因景;寄伤,色彩冷 清的情感。 永
教学目标 感秋意 闻声 赏景 品秋味 梳理文脉,感受散文缘情;写景,意味隽 永的韵致。 揣摩语言,体会作者因景;寄伤,色彩冷 清的情感
作者简介 郁达夫(1896-1945)原名 郁文,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 生于书香家庭,3岁丧父。1913 年留学日本。1921年与郭沫若等 成立“创造社”。1928年加入太 阳社,同年发起成立中国左翼作 家联盟。主要作品有《沉沦》 《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 到在不同程度上,揭露社会罪恶 表露内心苦闷,意义积极,或有 颓丧情绪。其作品情景交触,文 笔优美,自成一家
郁达夫(1896-1945)原名 郁文,现代作家。浙江富阳人, 生于书香家庭,3岁丧父。1913 年留学日本。1921年与郭沫若等 成立“创造社” 。1928年加入太 阳社,同年发起成立中国左翼作 家联盟。主要作品有《沉沦》 《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 在不同程度上,揭露社会罪恶, 表露内心苦闷,意义积极,或有 颓丧情绪。其作品情景交触,文 笔优美,自成一家。 作者简介
从1921年到1933年,郁达夫 月 简介 以极大热情参加左联活动进行 文学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 怖等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 由上海迁居杭州,闲居独处, 在游历山水中排遣现实带给他 的苦闷。作者提倡静的文学 写的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 文学”。1934年7月,郁达夫 不远干里辗转从杭州经青岛去 北平,再品故都秋“味”,写 下散文《故都的秋》
从1921年到1933年,郁达夫 背景简介 以极大热情参加左联活动进行 文学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 怖等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 由上海迁居杭州,闲居独处, 在游历山水中排遣现实带给他 的苦闷。作者提倡静的文学, 写的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 文学” 。1934年7月,郁达夫 不远千里辗转从杭州经青岛去 北平,再品故都秋“味”,写 下散文《故都的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