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 辞远,一生妤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疊云锦张。影落明湖」 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峯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沓 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 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因庐 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 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汘漫九垓上,愿接卢 敖游太清。 高士咏·楚狂接舆夫妻吴筠 接舆耽冲玄,伉俪亦真逸。傲然辞征聘,耕绩代禄秩。凤歌诫文宣, 龙德遂隐密。一游峨嵋上,千载保灵术 寓兴鲍溶 念来若望神,追往如话梦。梦神不无迹,谁使烦心用。鲁圣虛泣鳞, 楚狂浪歌凤。那言阮家子,更作穷途恸。 灵宝县西侧津吴融 碧溪潋潋流残阳,睛沙两两眠鸳鸯。柳花无赖苦多暇,蛱蝶有情长 自忙。千里宦游成底事,每年风景是他乡。高歌一曲垂鞭去,尽日无人 识楚狂。 送李四校书元孚 朱丝写别鹤泠泠,诗满红笺月满庭。莫学楚狂隳姓字,知音还有子 期听 赠韦金吾李绅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 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疊云锦张。影落明湖 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峯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厓沓 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 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因庐 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疊 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 敖游太清。 高士咏·楚狂接舆夫妻 吴筠 接舆耽冲玄,伉俪亦真逸。傲然辞征聘,耕绩代禄秩。凤歌诫文宣, 龙德遂隐密。一游峨嵋上,千载保灵术。 寓兴 鲍溶 念来若望神,追往如话梦。梦神不无迹,谁使烦心用。鲁圣虚泣鳞, 楚狂浪歌凤。那言阮家子,更作穷途恸。 灵宝县西侧津 吴融 碧溪潋潋流残阳,晴沙两两眠鸳鸯。柳花无赖苦多暇,蛱蝶有情长 自忙。千里宦游成底事,每年风景是他乡。高歌一曲垂鞭去,尽日无人 识楚狂。 送李四校书 元孚 朱丝写别鹤泠泠,诗满红笺月满庭。莫学楚狂隳姓字,知音还有子 期听。 赠韦金吾 李绅
自报金吾主禁兵,腰间宝剑重横行。接舆也是狂歌客,更就将军乞 论语新解钱穆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 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 不得与之言。 楚狂接舆:楚之贤人,佯狂避世,失其姓名,以其接孔子之车而歌,故 称之曰接舆,犹晨门荷某丈人长沮莱溺之例。或说其人接氏舆名。今不 从。或曰:狂者,孔子所与,故称其人曰狂接舆,今从之 歌而过孔子:此当是孔子乘车在途中,接舆歌而过孔子之车。或说歌而 过孔子之门。或本有之门二字。 何德之衰:古俗相传,世有道则风鸟见,无道则隐。接舆以凤比孔子, 世无道而不能隐,为德衰。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既往之事不可再谏,继今而来者犹可追及, 谓今尚可隐而去 已而已而:已,止义。而,语助辞。犹云罢了罢了
自报金吾主禁兵,腰间宝剑重横行。接舆也是狂歌客,更就将军乞 一声。 论语新解钱穆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 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 不得与之言。 楚狂接舆:楚之贤人,佯狂避世,失其姓名,以其接孔子之车而歌,故 称之曰接舆,犹晨门荷某丈人长沮莱溺之例。或说其人接氏舆名。今不 从。或曰:狂者,孔子所与,故称其人曰狂接舆,今从之。 歌而过孔子:此当是孔子乘车在途中,接舆歌而过孔子之车。或说歌而 过孔子之门。或本有之门二字。 何德之衰:古俗相传,世有道则凤鸟见,无道则隐。接舆以凤比孔子, 世无道而不能隐,为德衰。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既往之事不可再谏,继今而来者犹可追及, 谓今尚可隐而去。 已而已而:已,止义。而,语助辞。犹云罢了罢了
今之从政者殆而:殆,危义。今之从政者皆危殆不可复救治,不足与有 为。或谓孔子若从政,则仕路风波之忧,此失之。 孔子下:下车。或说:下堂。 趋而避之:接舆急行避孔子,不欲闻孔子之辩白。以下数章,皆孔子之 不忍于避世。接舆诸人,高蹈之风不可及,其所讥于孔子者,亦非谓孔 子趋慕荣禄,同于俗情,但以世不可为,可劳劳车马,为孔子惜耳。顾 孔子之意,则天下无不可为之时,在我亦有不忍绝之情,有不可逃之义。 孔子与诸人旨趣不相投,然孔子终惓惓于此诸人,欲与之语,期以广大 其心志,此亦孔子深厚仁心之一种流露。 白话试译 楚中一狂人,接在孔子车后而歌,越过孔子车而前。他歌道:“凤啊! 凤啊!怎么你德如是般衰呀!已往的莫说了,方来的还可追呀!算了! 算了!当今那些从事政治的哪一不是危殆之人怎可与之有为呀!”孔子 听他歌,下车来,想和他说话。那狂人急行避去,不得和他说。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 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 不得与之言
今之从政者殆而:殆,危义。今之从政者皆危殆不可复救治,不足与有 为。或谓孔子若从政,则仕路风波之忧,此失之。 孔子下:下车。或说:下堂。 趋而避之:接舆急行避孔子,不欲闻孔子之辩白。以下数章,皆孔子之 不忍于避世。接舆诸人,高蹈之风不可及,其所讥于孔子者,亦非谓孔 子趋慕荣禄,同于俗情,但以世不可为,可劳劳车马,为孔子惜耳。顾 孔子之意,则天下无不可为之时,在我亦有不忍绝之情,有不可逃之义。 孔子与诸人旨趣不相投,然孔子终惓惓于此诸人,欲与之语,期以广大 其心志,此亦孔子深厚仁心之一种流露。 白话试译 楚中一狂人,接在孔子车后而歌,越过孔子车而前。他歌道:“凤啊! 凤啊!怎么你德如是般衰呀!已往的莫说了,方来的还可追呀!算了! 算了!当今那些从事政治的哪一不是危殆之人怎可与之有为呀!”孔子 听他歌,下车来,想和他说话。那狂人急行避去,不得和他说。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 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 不得与之言
楚狂接舆:楚之贤人,佯狂避世,失其姓名,以其接孔子之车而歌,故 称之曰接舆,犹晨门荷某丈人长沮莱溺之例。或说其人接氏舆名。今不 从。或曰:狂者,孔子所与,故称其人曰狂接舆,今从之。 歌而过孔子:此当是孔子乘车在途中,接舆歌而过孔子之车。或说歌而 过孔子之门。或本有之门二字。 何德之衰:古俗相传,世有道则凤鸟见,无道则隐。接舆以凤比孔子, 世无道而不能隐,为德衰。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既往之事不可再谏,继今而来者犹可追及, 谓今尚可隐而去。 已而已而:已,止义。而,语助辞。犹云罢了罢了。 今之从政者殆而:殆,危义。今之从政者皆危殆不可复救治,不足与有 为。或谓孔子若从政,则仕路风波之忧,此失之 孔子下:下车。或说:下堂 趋而避之:接舆急行避孔子,不欲闻孔子之辩白。以下数章,皆孔子之 不忍于避世。接舆诸人,高蹈之风不可及,其所讥于孔子者,亦非谓孔 子趋慕荣禄,同于俗情,但以世不可为,可劳劳车马,为孔子惜耳。顾 孔子之意,则天下无不可为之时,在我亦有不忍绝之情,有不可逃之义。 孔子与诸人旨趣不相投,然孔子终惓惓于此诸人,欲与之语,期以广大 其心志,此亦孔子深厚仁心之一种流露
楚狂接舆:楚之贤人,佯狂避世,失其姓名,以其接孔子之车而歌,故 称之曰接舆,犹晨门荷某丈人长沮莱溺之例。或说其人接氏舆名。今不 从。或曰:狂者,孔子所与,故称其人曰狂接舆,今从之。 歌而过孔子:此当是孔子乘车在途中,接舆歌而过孔子之车。或说歌而 过孔子之门。或本有之门二字。 何德之衰:古俗相传,世有道则凤鸟见,无道则隐。接舆以凤比孔子, 世无道而不能隐,为德衰。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既往之事不可再谏,继今而来者犹可追及, 谓今尚可隐而去。 已而已而:已,止义。而,语助辞。犹云罢了罢了。 今之从政者殆而:殆,危义。今之从政者皆危殆不可复救治,不足与有 为。或谓孔子若从政,则仕路风波之忧,此失之。 孔子下:下车。或说:下堂。 趋而避之:接舆急行避孔子,不欲闻孔子之辩白。以下数章,皆孔子之 不忍于避世。接舆诸人,高蹈之风不可及,其所讥于孔子者,亦非谓孔 子趋慕荣禄,同于俗情,但以世不可为,可劳劳车马,为孔子惜耳。顾 孔子之意,则天下无不可为之时,在我亦有不忍绝之情,有不可逃之义。 孔子与诸人旨趣不相投,然孔子终惓惓于此诸人,欲与之语,期以广大 其心志,此亦孔子深厚仁心之一种流露
白话试译 楚中一狂人,接在孔子车后而歌,越过孔子车而前。他歌道:“凤啊! 凤啊!怎么你德如是般衰呀!已往的莫说了,方来的还可追呀!算了! 算了!当今那些从事政治的哪一不是危殆之人怎可与之有为呀!”孔子 听他歌,下车来,想和他说话。那狂人急行避去,不得和他说 论语注疏何晏集解邢疏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孔曰:“接舆,楚人。佯狂而来歌,欲以感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孔曰:“比孔子於凤鸟。凤鸟待圣君乃见,非孔子周行求合,故曰衰。")往者不可谏,(孔曰:“已往所 行,不可复谏止。”)来者犹可追。(孔曰:“自今已来,可追自止,辟乱隐居。”)已而,已而,今之从政 者殆而!”(孔曰:“已而已而者,言世乱己甚,不可复治也。再言之者,伤之深也。")孔子下,欲与之言。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包曰:“下,下车。”) [疏『楚狂”至“之言”。。正义曰:此章记接舆佯狂感切孔子也。“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者,接舆,楚人,姓 陆名通,字接舆也。昭王时,政令无常,乃被发佯狂,不仕,时人谓之楚狂也。时孔子楚,与接舆相遇 而接舆行歌从孔子边过,欲感切孔子也。“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 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者,此其歌辞也。知孔子有圣德,故比孔子於凤。但凤鸟待圣君乃见,今孔子周行求 合诸国,而每不合,是凤德之衰也。谏,止也。言已往所行者,不可复谏止也。自今已来,犹可追而自止 欲劝孔子辟乱隐居也。“已而,已而”者,言世乱已甚,不可复治也。再言之者,伤之深也。殆,危也。言 今之从政者皆无德,自将危亡无日,故曰殆而。而皆语辞也。“孔子下,欲与之言”者,下,谓下车。孔子 感其言,故下车,欲与语。“而辟之,不得与之言”者,,谓疾行也。疾行以辟孔子,故孔子不得与之言 云尘子《论语说解》: 8.5楚狂接舆(1),歌而过孔子(2),曰:“风兮(3)!何德之衰(4)?往者不可谏(5) 来者犹可追(6)。已而(7)!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8)!”孔子下(9),欲与之言(10) 趋而辟之(11),不得与之言 注释: (1)楚狂:楚国的傲世而志向高远的人,名接舆。(2)歌而过孔子:唱着歌走过孔子车旁。(3) 凤:比喻孔子。(4)何德之衰(cui1):为什么当今大道会衰败,意思是凤凰不能展翅飞翔,时机不到 而大道不能实行。(5)往者:过去的事情。不可谏:劝谏也无法改变。(6)来者犹可追:后世还可以
白话试译 楚中一狂人,接在孔子车后而歌,越过孔子车而前。他歌道:“凤啊! 凤啊!怎么你德如是般衰呀!已往的莫说了,方来的还可追呀!算了! 算了!当今那些从事政治的哪一不是危殆之人怎可与之有为呀!”孔子 听他歌,下车来,想和他说话。那狂人急行避去,不得和他说。 论语注疏 何晏集解 邢昺疏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孔曰:“接舆,楚人。佯狂而来歌,欲以感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孔曰:“比孔子於凤鸟。凤鸟待圣君乃见,非孔子周行求合,故曰衰。”)往者不可谏,(孔曰:“已往所 行,不可复谏止。”)来者犹可追。(孔曰:“自今已来,可追自止,辟乱隐居。”)已而,已而,今之从政 者殆而!”(孔曰:“已而已而者,言世乱已甚,不可复治也。再言之者,伤之深也。”)孔子下,欲与之言。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包曰:“下,下车。”) [疏]“楚狂”至“之言”。○正义曰:此章记接舆佯狂感切孔子也。“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者,接舆,楚人,姓 陆名通,字接舆也。昭王时,政令无常,乃被发佯狂,不仕,时人谓之楚狂也。时孔子 楚,与接舆相遇, 而接舆行歌从孔子边过,欲感切孔子也。“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 而,今之从政者殆而”者,此其歌辞也。知孔子有圣德,故比孔子於凤。但凤鸟待圣君乃见,今孔子周行求 合诸国,而每不合,是凤德之衰也。谏,止也。言已往所行者,不可复谏止也。自今已来,犹可追而自止。 欲劝孔子辟乱隐居也。“已而,已而”者,言世乱已甚,不可复治也。再言之者,伤之深也。殆,危也。言 今之从政者皆无德,自将危亡无日,故曰殆而。而皆语辞也。“孔子下,欲与之言”者,下,谓下车。孔子 感其言,故下车,欲与语。“ 而辟之,不得与之言”者, ,谓疾行也。疾行以辟孔子,故孔子不得与之言 也。 云尘子《论语说解》: 原文: 18.5 楚狂接舆(1),歌而过孔子(2),曰∶“凤兮(3)!何德之衰(4)?往者不可谏(5), 来者犹可追(6)。已而(7)!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8)!”孔子下(9),欲与之言(10), 趋而辟之(11),不得与之言。 注释: (1)楚狂:楚国的傲世而志向高远的人,名接舆。(2)歌而过孔子:唱着歌走过孔子车旁。(3) 凤:比喻孔子。(4)何德之衰(cui1):为什么当今大道会衰败,意思是凤凰不能展翅飞翔,时机不到 而大道不能实行。(5)往者:过去的事情。不可谏:劝谏也无法改变。(6)来者犹可追:后世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