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八市2015年高三年级三月联考 语文 本试题卷共8页,六大题23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亲昵(ni)菁(jing)华翘首以待(qiao)事务繁冗(r6ng) B.干涸(he)痤(cuo)疮前倨(j)后恭愀然不乐(qi6o) C.傀(kui)儡洞穴(xue)毁家纾难(shu)方枘(ru)圆凿 D.拓(ta)片殷(yan)红泾(jng)渭分明自惭形秽(hui)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赃款告罄木版画言简意赅 B.秉承禅联显像管珊珊可爱 C.谩骂贻误金刚钻雍荣华贵 D.穹庐服帖衍生品一如继往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腊梅比红梅色雅而秀清,价钱并不比红梅贵多少。那么 有一盆腊梅罢 腊梅在阳光的照耀下 着芬芳,把几枝疏脱的影子漫画在新洒扫的蓝砖地 上,如漆墨画。 ②词中的越王台、刺桐花、大象等南方风物,使这首词着一种南国情调, 令人赏心悦目。词的作者是早期来华的波斯人后裔,汉、波斯文化对他的交互作 用,使李珣的词作在西蜀文坛上 A.虽然散发充满别具一格B.就算散发洋溢别开生面 C.就算荡漾洋溢别具一格D.虽然荡漾充满别开生面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会谈中上级领导指出,我市各级党委在落实“两个责任”问题上还存在认 识水平上需要进一步提高,落实力度上需要进一步加强,体制机制上需要进一步 完善。 B.“杨立光油画艺术展”在湖北美术馆开展,80余幅有“湖北油画奠基人”之 称的杨立光生前精品之作展出,展览方表示,这些作品无论是从学术价值还是市 场价值,都可以说是价值连城。 C.该公司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共赢的理念,履行努力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 好型企业的职责,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竭诚为建设湖北作贡献。 D.经在市繁华路段测试,原来1分钟内有19人乱扔垃圾,现在20分钟内仅1 人乱扔垃圾,另外车窗抛物率也明显减少,市城管局组织的环境整治活动已初见 成效。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白光》开篇就写陈士成看榜,这个连续考了十多次都未考中的老童生,在 “金榜题 名”的幻想中耗尽了青春,最后精神失常落水而亡。这篇小说控诉了科举制度对 知识分子的残害 B.《红楼梦》中的探春是贾政与赵姨娘所生,她精明能干,富有心机,能决断。 但同时
湖北省八市 2015 年高三年级三月联考 语 文 本试题卷共 8 页,六大题 23 小题。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 ★祝考试顺利★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 15 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亲昵(nì) 菁(jīng)华 翘首以待(qiào) 事务繁冗(rǒng) B.干涸(hé) 痤(cuò)疮 前倨(jù)后恭 愀然不乐(qiǎo) C.傀(kuǐ)儡 洞穴(xuè) 毁家纾难(shū) 方枘(ruì)圆凿 D.拓(tà)片 殷(yān)红 泾(jīng)渭分明 自惭形秽(hu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赃款 告罄 木版画 言简意赅 B.秉承 禅联 显像管 珊珊可爱 C.谩骂 贻误 金刚钻 雍荣华贵 D.穹庐 服帖 衍生品 一如继往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腊梅比红梅色雅而秀清,价钱并不比红梅贵多少。那么,_____有一盆腊梅罢, 腊梅在阳光的照耀下______着芬芳,把几枝疏脱的影子漫画在新洒扫的蓝砖地 上,如漆墨画。 ②词中的越王台、刺桐花、大象等南方风物,使这首词_____着一种南国情调, 令人赏心悦目。词的作者是早期来华的波斯人后裔,汉、波斯文化对他的交互作 用,使李珣的词作在西蜀文坛上____。 A.虽然 散发 充满 别具一格 B.就算 散发 洋溢 别开生面 C.就算 荡漾 洋溢 别具一格 D.虽然 荡漾 充满 别开生面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会谈中上级领导指出,我市各级党委在落实“两个责任”问题上还存在认 识水平上需要进一步提高,落实力度上需要进一步加强,体制机制上需要进一步 完善。 B.“杨立光油画艺术展”在湖北美术馆开展,80 余幅有“湖北油画奠基人”之 称的杨立光生前精品之作展出,展览方表示,这些作品无论是从学术价值还是市 场价值,都可以说是价值连城。 C.该公司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共赢的理念,履行努力成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 好型企业的职责,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竭诚为建设湖北作贡献。 D.经在市繁华路段测试,原来 1 分钟内有 19 人乱扔垃圾,现在 20 分钟内仅 1 人乱扔垃圾,另外车窗抛物率也明显减少,市城管局组织的环境整治活动已初见 成效。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白光》开篇就写陈士成看榜,这个连续考了十多次都未考中的老童生,在 “金榜题 名”的幻想中耗尽了青春,最后精神失常落水而亡。这篇小说控诉了科举制度对 知识分子的残害。 B.《红楼梦》中的探春是贾政与赵姨娘所生,她精明能干,富有心机,能决断。 但同时
在处世为人上,很懂得退让,她的攒珠螺丝金凤首饰被下人拿去赌钱,也不追究, 说:“宁可没有了,又何必生气。” C.作为散文,《孟子》长于论辩,能得心应手地运用比喻论证,有时又欲擒故 纵,反复 诘难,迂回曲折地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如《齐桓晋文之事》。 D.伍尔夫是意识流小说的早期主要代表人物。她的小说《墙上的斑点》充斥着 大量的梦呓般的联想,幻觉般的画面,以及大量的议论和抒情,宣扬和贯彻了伍 尔夫自己认同的小说理念。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大约在公元前800至前200年之间,在诸多古代文明中,中国、印度和希腊产生 出了今天我们称为哲学的学问。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注意到了人类精神发展在 历史地理上的这种共同性,提出了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概念,将这一时期看 作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中国,诞生了孔子、老子、庄子、墨子等 各派思想家;在印度,出现了《奧义书》和佛陀( Buddha),探究了怀疑主义、唯 物主义、诡辩派和虚无主义等晢学思想;在伊眀,出现了査拉图斯特拉创立的琐 罗亚斯德教(亦称袄教),将人世生活视为善与恶的斗争;巴勒斯坦出现了以利 亚、以赛亚等先知;希腊则贤哲如云,其中有荷马,哲学家巴门尼德、赫拉克利 特和柏拉图,许多悲剧作者,以及修昔底德和阿基米德等。 雅斯贝尔斯认为,中国、印度和西方几乎同时产生哲学思想的原因在于:伴随着 古代文明的神话时代过去了,人类体验到世界的恐怖和自身的软弱,看到了自己 能力的限度,在力求解放和拯救的努力中意识到了自己整体的存在及其根本性的 问题,于是,反思产生了,思想成为它自己的对象。在对最高目标绝对的追求中 有了对自我和历史的认识,人类创立了赖以生存的世界宗教,迈出了走向普遍性 的步伐。直至今日,向这一历史性开端的复归是中国、印度和西方不断发生的事 情 雅斯贝尔斯关于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的论述,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尽管 世界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差异是巨大的,但是人类文明的发展总是有着一定的 共同性,哲学所思的根本问题,本质上是一致的,而这些根本问题一旦被人类自 觉意识到,就会成为不同民族和地区哲学发展史中反复被研究的共同问题 雅斯贝尔斯的这个看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以中西哲学思想的历史发展为例,尽管 旨趣、思路、内容、特点多有不同,但是其内在的共同性是客观存在的。第一, 哲学所思的根本问题都是天、地、人、神共同构成的世界之存在的本性问题。这 里讲的“神”,不是说哲学要塑造一个哲学的神或论证神如何创世,而是要对未 知的神秘领域或神学的宗教意识进行哲学分析。第二,哲学所思的基本趋向都是 形而上。用中国哲学的话讲就是要研究“道”而非“器”的问题。为什么哲学研 究会追问“道”?这与人的理性相关。康德曾指出,对事物运动变化终极原因和 条件追求的形而上学倾向是人类理性的本性。海德格尔也说:“只消我们存在, 我们就总是已经处于形而上学中的”。第三,哲学所思的本质特征都是概念思维。 即使像西方早期哲学家讲的“水”、“火”、“数”,中国早期哲学典籍所说的 “太极”、“易”、“象”等,虽然有一些感性的特征,但都已经是哲学的概念 哲学的这些共同性,是我们将中国和西方的哲学都称之为哲学的学理根据,也是 我们可以设想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化的哲学的基本前提。哲学的这种共同性,是 人类文明共同性的重要体现。但是,由于各个民族、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道路不
在处世为人上,很懂得退让,她的攒珠螺丝金凤首饰被下人拿去赌钱,也不追究, 说:“宁可没有了,又何必生气。” C.作为散文,《孟子》长于论辩,能得心应手地运用比喻论证,有时又欲擒故 纵,反复 诘难,迂回曲折地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如《齐桓晋文之事》。 D.伍尔夫是意识流小说的早期主要代表人物。她的小说《墙上的斑点》充斥着 大量的梦呓般的联想,幻觉般的画面,以及大量的议论和抒情,宣扬和贯彻了伍 尔夫自己认同的小说理念。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 9 分,共 3 小题,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6—8 题。 大约在公元前 800 至前 200 年之间,在诸多古代文明中,中国、印度和希腊产生 出了今天我们称为哲学的学问。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注意到了人类精神发展在 历史地理上的这种共同性,提出了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概念,将这一时期看 作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中国,诞生了孔子、老子、庄子、墨子等 各派思想家;在印度,出现了《奥义书》和佛陀(Buddha),探究了怀疑主义、唯 物主义、诡辩派和虚无主义等哲学思想;在伊朗,出现了查拉图斯特拉创立的琐 罗亚斯德教(亦称袄教),将人世生活视为善与恶的斗争;巴勒斯坦出现了以利 亚、以赛亚等先知;希腊则贤哲如云,其中有荷马,哲学家巴门尼德、赫拉克利 特和柏拉图,许多悲剧作者,以及修昔底德和阿基米德等。 雅斯贝尔斯认为,中国、印度和西方几乎同时产生哲学思想的原因在于:伴随着 古代文明的神话时代过去了,人类体验到世界的恐怖和自身的软弱,看到了自己 能力的限度,在力求解放和拯救的努力中意识到了自己整体的存在及其根本性的 问题,于是,反思产生了,思想成为它自己的对象。在对最高目标绝对的追求中 有了对自我和历史的认识,人类创立了赖以生存的世界宗教,迈出了走向普遍性 的步伐。直至今日,向这一历史性开端的复归是中国、印度和西方不断发生的事 情。 雅斯贝尔斯关于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的论述,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尽管 世界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差异是巨大的,但是人类文明的发展总是有着一定的 共同性,哲学所思的根本问题,本质上是一致的,而这些根本问题一旦被人类自 觉意识到,就会成为不同民族和地区哲学发展史中反复被研究的共同问题。 雅斯贝尔斯的这个看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以中西哲学思想的历史发展为例,尽管 旨趣、思路、内容、特点多有不同,但是其内在的共同性是客观存在的。第一, 哲学所思的根本问题都是天、地、人、神共同构成的世界之存在的本性问题。这 里讲的“神”,不是说哲学要塑造一个哲学的神或论证神如何创世,而是要对未 知的神秘领域或神学的宗教意识进行哲学分析。第二,哲学所思的基本趋向都是 形而上。用中国哲学的话讲就是要研究“道”而非“器”的问题。为什么哲学研 究会追问“道”?这与人的理性相关。康德曾指出,对事物运动变化终极原因和 条件追求的形而上学倾向是人类理性的本性。海德格尔也说:“只消我们存在, 我们就总是已经处于形而上学中的”。第三,哲学所思的本质特征都是概念思维。 即使像西方早期哲学家讲的“水”、“火”、“数”,中国早期哲学典籍所说的 “太极”、“易”、“象”等,虽然有一些感性的特征,但都已经是哲学的概念。 哲学的这些共同性,是我们将中国和西方的哲学都称之为哲学的学理根据,也是 我们可以设想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化的哲学的基本前提。哲学的这种共同性,是 人类文明共同性的重要体现。但是,由于各个民族、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道路不
同,历史文化传统不同,哲学思想在各个民族、国家的存在和发展也必然会有自 己的不同特点。 节选自《历史中的哲学与哲学中的历史》 6.下列关于“轴心时代”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注意到了人类精神发展在历史地理上哲学的共同性 提出了人 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概念 B.“轴心时代”大约在公元前800至前200年之间,这一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 的重大突破时期 C.在“轴心时代”,中国、印度和西方同时产生了哲学思想,并各自都出现了 伟大的精神导师。 D.“轴心时代”的论述表明,尽管世界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存在巨大差异, 但是哲学所思的根本问题,本质上是一致的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西哲学思想在历史发展中的旨趣、思路、内容、特点等方面有许多不同, 但是其内在的共同性是客观存在的 B.中国哲学研究“道”而非“器”,这种对“道”的研究倾向形而上学,与人 的理性有关系 C.西方早期哲学家讲的“水”、“火”、“数”,中国早期哲学典籍所说的“太 极 易 象”等,都已经是哲学的概念 D.哲学所思的根本问题是不同民族和地区哲学发展史中反复被研究的共同问题, 是我们可以设想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化的哲学的基本前提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轴心时代”的中国哲学,大体是指先秦的中国哲学思想,以春秋战国时期 诸子百家的兴起为最盛。 B.雅斯贝尔斯认为,古代文明的神话时代过去后,人类意识到了自己整体的存 在及其根本性的问题,在反思中产生了哲学思想 C.哲学思想在各个民族、国家的存在和发展有自己的不同特点,所以各个民族、 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就呈现出多样性 D.“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文化一直影响到今天,中国、印度和西方的人们常常 会回过头去,看看“轴心时代”的先哲们是怎么说的。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吕祖泰,字泰然,吕夷简六世孙,吕祖俭从弟,寓常之宜兴。性疏达,尚气谊, 学问该洽。遍游江、淮,交当世知名士,得钱或分挈以去,无吝色。饮酒至数斗 不醉,论世事无所忌讳,闻者或掩耳而走。 庆元初,祖俭以言事安置韶州。既移瑞州,祖泰徒步往省之,留月余,语其友王 深厚曰:“自吾兄之贬,诸人箝口。我虽无位,义必以言报国,当少须之,今未 敢以累吾兄也。”及祖俭没贬所,嘉泰元年,周必大降少保致仕,祖泰愤之,乃 诣登闻鼓院上书,论韩侂胄有无君之心,请诛之以防祸乱。其略曰:“愿亟诛侂 胄及师旦、周筠,而罢逐自强之徒。独周必大可用,宜以代之,不然,事将不测。” 书出,中外大骇。有旨:“吕祖泰挟私上书,语言狂妄,拘管连州。”右谏议大 夫程松与祖泰狎友,惧曰:“人知我素与游,其谓预闻乎?”乃独奏言:“祖泰
同,历史文化传统不同,哲学思想在各个民族、国家的存在和发展也必然会有自 己的不同特点。 节选自《历史中的哲学与哲学中的历史》 6.下列关于“轴心时代”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注意到了人类精神发展在历史地理上哲学的共同性, 提出了人 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概念。 B.“轴心时代”大约在公元前 800 至前 200 年之间,这一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 的重大突破时期。 C.在“轴心时代”,中国、印度和西方同时产生了哲学思想,并各自都出现了 伟大的精神导师。 D.“轴心时代”的论述表明,尽管世界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存在巨大差异, 但是哲学所思的根本问题,本质上是一致的。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西哲学思想在历史发展中的旨趣、思路、内容、特点等方面有许多不同, 但是其内在的共同性是客观存在的。 B.中国哲学研究“道”而非“器”,这种对“道”的研究倾向形而上学,与人 的理性有关系。 C.西方早期哲学家讲的“水”、“火”、“数”,中国早期哲学典籍所说的“太 极”、“易”、“象”等,都已经是哲学的概念。 D.哲学所思的根本问题是不同民族和地区哲学发展史中反复被研究的共同问题, 是我们可以设想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化的哲学的基本前提。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轴心时代”的中国哲学,大体是指先秦的中国哲学思想,以春秋战国时期 诸子百家的兴起为最盛。 B.雅斯贝尔斯认为,古代文明的神话时代过去后,人类意识到了自己整体的存 在及其根本性的问题,在反思中产生了哲学思想。 C.哲学思想在各个民族、国家的存在和发展有自己的不同特点,所以各个民族、 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就呈现出多样性。 D.“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文化一直影响到今天,中国、印度和西方的人们常常 会回过头去,看看“轴心时代”的先哲们是怎么说的。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34 分,共 7 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吕祖泰,字泰然,吕夷简六世孙,吕祖俭从弟,寓常之宜兴。性疏达,尚气谊, 学问该洽。遍游江、淮,交当世知名士,得钱或分挈以去,无吝色。饮酒至数斗 不醉,论世事无所忌讳,闻者或掩耳而走。 庆元初,祖俭以言事安置韶州。既移瑞州,祖泰徒步往省之,留月余,语其友王 深厚曰:“自吾兄之贬,诸人箝口。我虽无位,义必以言报国,当少须之,今未 敢以累吾兄也。”及祖俭没贬所,嘉泰元年,周必大降少保致仕,祖泰愤之,乃 诣登闻鼓院上书,论韩侂胄有无君之心,请诛之以防祸乱。其略曰:“愿亟诛侂 胄及师旦、周筠,而罢逐自强之徒。独周必大可用,宜以代之,不然,事将不测。” 书出,中外大骇。有旨:“吕祖泰挟私上书,语言狂妄,拘管连州。”右谏议大 夫程松与祖泰狎友,惧曰:“人知我素与游,其谓预闻乎?”乃独奏言:“祖泰
有当诛之罪,且其上书必有教之者,今纵不杀,犹当杖黥窜远方。”殿中侍御史 陈谠亦以为言。乃杖之百,配钦州牢城收管 初,监察御史林采言伪习之成,造端自必大,故有少保之命。祖泰知必死,冀以 身悟朝廷,无惧色。既至府廷,尹为好语诱之曰:“谁教汝共为章?汝试言之, 吾且宽汝。”祖泰笑曰:“公何问之愚也。吾固知必死,而可受教于人,且与人 议之乎?”尹曰:“汝病风丧心邪?”祖泰曰:“以吾观之,若今之附韩氏得美 官者,乃病风丧心耳 祖泰既贬,道出潭州,钱文子为醴陵令,私赆其行。侂胄使人迹其所在,祖泰乃 匿襄、郢间。侂胄诛,朝廷访得祖泰所在,诏雪其冤,特补上州文学,改授迪功 郎、监南岳庙。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一十四回·忠义十》有删改)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寓常之宜兴寓:居住 B.当少须之,今未敢以累吾兄也须:等待 C.造端自必大造端:开始 D.侂胄使人迹其所在迹:踪迹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吕祖泰耿直正义的一组是(3分) ①得钱或分挈以去,无吝色②论世事无所忌讳③我虽无位,义必以言报国 ④乃诣登闻鼓院上书⑤吕祖泰挟私上书⑥若今之附韩氏得美官者,乃病风丧心 耳 A.①②④B.①③⑥C.②③⑤D.③④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吕祖泰性情疏旷豁达,崇尚意气,学问广博,擅饮酒,论述当世的事情无所顾忌, 以至 于有人听到后捂着耳朵跑开。 B.嘉泰元年,周必大被降职少保并被要求退休回家,吕祖泰就到登闻鼓院上书, 请求诛杀权臣韩侂胄来防止祸乱的发生,朝廷内外都非常震惊。 C.吕祖泰受审毫无惧色,严词拒绝府尹宽恕罪行的劝诱,痛斥依附韩氏得到高 官厚禄的人,表现了他宁死不屈的精神。 D.吕祖泰被贬斥后,韩侂胄并没有善罢甘休,吕祖泰于是躲藏在襄阳、郢州之 间,等 到韩侂胄被杀,他的冤屈才得以洗雪。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惧曰:“人知我素与游,其谓预闻乎?”(3分) (2)祖泰知必死,冀以身悟朝廷,无惧色。(3分) (3)祖泰既贬,道出潭州,钱文子为醴陵令,私赆其行。(3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 分) (祖泰)丧母无以葬,至都谋于诸公,得寒疾,索纸书曰吾与吾兄共攻权臣今权 臣诛吾死不憾独吾生还无以报国且未能葬吾母为可憾耳。乃卒。尹王柟为具棺敛 归葬焉。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一十四回·忠义十》) 14.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西陵峡
有当诛之罪,且其上书必有教之者,今纵不杀,犹当杖黥窜远方。”殿中侍御史 陈谠亦以为言。乃杖之百,配钦州牢城收管。 初,监察御史林采言伪习之成,造端自必大,故有少保之命。祖泰知必死,冀以 身悟朝廷,无惧色。既至府廷,尹为好语诱之曰:“谁教汝共为章?汝试言之, 吾且宽汝。”祖泰笑曰:“公何问之愚也。吾固知必死,而可受教于人,且与人 议之乎?”尹曰:“汝病风丧心邪?”祖泰曰:“以吾观之,若今之附韩氏得美 官者,乃病风丧心耳。” 祖泰既贬,道出潭州,钱文子为醴陵令,私赆其行。侂胄使人迹其所在,祖泰乃 匿襄、郢间。侂胄诛,朝廷访得祖泰所在,诏雪其冤,特补上州文学,改授迪功 郎、监南岳庙。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一十四回·忠义十》有删改)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寓常之宜兴 寓:居住 B.当少须之,今未敢以累吾兄也 须:等待 C.造端自必大 造端:开始 D.侂胄使人迹其所在 迹:踪迹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表明吕祖泰耿直正义的一组是(3 分) ①得钱或分挈以去,无吝色 ②论世事无所忌讳 ③我虽无位,义必以言报国 ④乃诣登闻鼓院上书 ⑤吕祖泰挟私上书 ⑥若今之附韩氏得美官者,乃病风丧心 耳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吕祖泰性情疏旷豁达,崇尚意气,学问广博,擅饮酒,论述当世的事情无所顾忌, 以至 于有人听到后捂着耳朵跑开。 B.嘉泰元年,周必大被降职少保并被要求退休回家,吕祖泰就到登闻鼓院上书, 请求诛杀权臣韩侂胄来防止祸乱的发生,朝廷内外都非常震惊。 C.吕祖泰受审毫无惧色,严词拒绝府尹宽恕罪行的劝诱,痛斥依附韩氏得到高 官厚禄的人,表现了他宁死不屈的精神。 D.吕祖泰被贬斥后,韩侂胄并没有善罢甘休,吕祖泰于是躲藏在襄阳、郢州之 间,等 到韩侂胄被杀,他的冤屈才得以洗雪。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 分) (1)惧曰:“人知我素与游,其谓预闻乎?”(3 分) (2)祖泰知必死,冀以身悟朝廷,无惧色。(3 分) (3)祖泰既贬,道出潭州,钱文子为醴陵令,私赆其行。(3 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文言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 6 处)(3 分) (祖泰)丧母无以葬,至都谋于诸公,得寒疾,索纸书曰吾与吾兄共攻权臣今权 臣诛吾死不憾独吾生还无以报国且未能葬吾母为可憾耳。乃卒。尹王柟为具棺敛 归葬焉。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一十四回·忠义十》) 14.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8 分) 西 陵峡
孙原湘 滩声过一滩催,一日舟行几百回 郢树①碧从帆底尽,楚台②青向橹前来 奔雷峡断风常怒,障日峰多雾不开。 险绝正当奇绝处,壮游毋使客心哀 【注】①郢:古代楚国的地名,郢树推江岸上的树木。②楚台:古代楚国地名。 在今湖北 姊归县东 (1)“郢树碧从帆底尽,楚台青向橹前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作分析。(4 分) (2)本诗是如何体现“壮游”的?试以诗歌后两联加以分析。(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如答题超 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5分) (1)见贤思齐焉, (《<论语〉十则》) (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庄子·逍遥 游》) (3),余不忍为此态也。(屈原《离骚》 (4)雁阵惊寒 (王勃《滕王阁序》) 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 (7)舞幽壑之潜蛟, (苏轼《赤壁赋》) (8)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四、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不回头 刘墉 到滇缅边界的腾冲办签售会,等着签名的队伍很长,一直排到书店门外,有个女 孩签完却不走,坚持要问我一个问题 “我刚考上大学,再过一个月就要去北京了,留在腾冲的这段日子,我该怎么 “好好跟爸爸妈妈过啊!”我说,“想想,你这一离开就是多远、多久,还不快 把握机会跟父母聚聚!” 女生的双眼突然泛上泪光,但又一下子换成坚毅的表情:“我不能留在家里,因 为爸爸妈妈疼我的时候,我会伤心。虽然我舍不得他们,但是非走不可 朋友请我吃饭,在座还有他们刚学成归国的女儿。 “您知道吗!两年前她出国的时候,我们两口子为她整理行李,她大小姐动都不 动,好像出国的不是她。走的那天,我太太坐在行李上压着,由我拉拉链,那么 费力,她也不过来帮一把。送到机场,上车下车全是我们老两口抬她的行李。终 于送进去了,我们被挡在外面,还舍不得走,远远看着她验关,关员一指行李, 好像要她打开来检査,我们急死了!天哪!她怎么提得动?却见这大小姐手一伸, 轻轻松松就把行李抬上了检査台,打开检査完,又两三下拉上拉链,把行李交运
孙原湘 一滩声过一滩催,一日舟行几百回。 郢树①碧从帆底尽,楚台②青向橹前来。 奔雷峡断风常怒,障日峰多雾不开。 险绝正当奇绝处,壮游毋使客心哀。 【注】①郢:古代楚国的地名,郢树指江岸上的树木。②楚台:古代楚国地名。 在今湖北 姊归县东。 (1)“郢树碧从帆底尽,楚台青向橹前来”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作分析。(4 分) (2)本诗是如何体现“壮游”的?试以诗歌后两联加以分析。(4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 5 个小题作答,如答题超 过 5 个,按所答的前 5 个小题计分)(5 分) (1)见贤思齐焉,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则》) (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庄子·逍遥 游》) (3) ,余不忍为此态也。(屈原《离骚》) (4)雁阵惊寒, 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滕王阁序》) (5)_____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吴楚东南坼,_____ 。(杜甫《登岳阳楼》) (7)舞幽壑之潜蛟,___ ____。(苏轼《赤壁赋》) (8)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四、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共 20 分,共 4 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6—19 题。 不 回头 刘 墉 一 到滇缅边界的腾冲办签售会,等着签名的队伍很长,一直排到书店门外,有个女 孩签完却不走,坚持要问我一个问题: “我刚考上大学,再过一个月就要去北京了,留在腾冲的这段日子,我该怎么 过?” “好好跟爸爸妈妈过啊!”我说,“想想,你这一离开就是多远、多久,还不快 把握机会跟父母聚聚!” 女生的双眼突然泛上泪光,但又一下子换成坚毅的表情:“我不能留在家里,因 为爸爸妈妈疼我的时候,我会伤心。虽然我舍不得他们,但是非走不可。” 二 朋友请我吃饭,在座还有他们刚学成归国的女儿。 “您知道吗!两年前她出国的时候,我们两口子为她整理行李,她大小姐动都不 动,好像出国的不是她。走的那天,我太太坐在行李上压着,由我拉拉链,那么 费力,她也不过来帮一把。送到机场,上车下车全是我们老两口抬她的行李。终 于送进去了,我们被挡在外面,还舍不得走,远远看着她验关,关员一指行李, 好像要她打开来检查,我们急死了!天哪!她怎么提得动?却见这大小姐手一伸, 轻轻松松就把行李抬上了检查台,打开检查完,又两三下拉上拉链,把行李交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