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有什么因素影响翻译活动?·文化语境与社会因素要求学生了解影响翻译活动的各种内外·意识形态与政治因素62部、主客观因素,并形成正确的认识。·翻译动机与翻译观念·语言关系与翻译能力翻译活动会遇到什么矛盾?要求学生探讨翻译过程中会遇到的三对矛.可译vs.不可译7盾及其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在具体实践中2·形vs.神做出正确的处理。.异vs.同翻译有什么用?要求学生对“译何为”的间题展开理论思·翻译的历史定位8考,审视翻译的历史定位、文化功用,并2。翻译的文化之用基于此,产生译员职业自豪感和责任感。·翻译价值面面观如何评价翻译?要求学生了解翻译批评的本质,掌握正确·翻译批评的主体9评价译文的原则和方法,避免主观的、经2·翻译批评的标准验式的感悟评论。翻译批评的原则如何在多元文化语境下认识翻译要求学生结合全球现实,思考如何在多元与研究翻译?文化语境下翻译的使命,以及如何通过翻102·文化多元与语言多元译实践促进全球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翻译使命新技术如何推动翻译?培养学生的技术意识,让学生有意识地在·新技术的界定与种类11翻译实践过程中主动寻求相关技术或工具提高工作效率,提升AI赋能的翻译能力。·新技术与翻译9
9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6 有什么因素影响翻译活动? 文化语境与社会因素 意识形态与政治因素 翻译动机与翻译观念 语言关系与翻译能力 要求学生了解影响翻译活动的各种内外 部、主客观因素,并形成正确的认识。 2 7 翻译活动会遇到什么矛盾? 可译 vs.不可译 形 vs.神 异 vs.同 要求学生探讨翻译过程中会遇到的三对矛 盾及其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在具体实践中 做出正确的处理。 2 8 翻译有什么用? 翻译的历史定位 翻译的文化之用 翻译价值面面观 要求学生对“译何为”的问题展开理论思 考,审视翻译的历史定位、文化功用,并 基于此,产生译员职业自豪感和责任感。 2 9 如何评价翻译? 翻译批评的主体 翻译批评的标准 翻译批评的原则 要求学生了解翻译批评的本质,掌握正确 评价译文的原则和方法,避免主观的、经 验式的感悟评论。 2 10 如何在多元文化语境下认识翻译 与研究翻译? 文化多元与语言多元 翻译使命 要求学生结合全球现实,思考如何在多元 文化语境下翻译的使命,以及如何通过翻 译实践促进全球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的人类 命运共同体。 2 11 新技术如何推动翻译? 新技术的界定与种类 新技术与翻译 培养学生的技术意识,让学生有意识地在 翻译实践过程中主动寻求相关技术或工具 提高工作效率,提升 AI 赋能的翻译能力
翻译如何管理?要求学生加强对与语言服务行业现状的了·翻译项目的基本流程及其管理12解,大致熟悉语言服务企业或语言服务岗位的操作流程。·行业现状与展望现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翻译?·社会需求要求学生熟悉行业现状,了解学科与社会·译员准入机制13以及市场需求的对接,初步确定职业发展规划和方向。·语言服务行业的业务类别·市场需求如何利用翻译进行跨文化交际与传播?要求学生进一步理解跨文化跨交际的特性14和本质,正确认识翻译的使命,关注文化2·翻译与传播和社会现实,发挥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跨文化译介与传播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如何做翻要求学生了解翻译在国家形象构建方面的译?重要现实和战略意义,树立文化自信,并152·翻译的国家战略意义增强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中国文化走出出去与翻译要求学生基于课程内容,就某一话题或知16课程总结、思考与汇报识点展开思考,并以课堂展示的方式进行2汇报。实验部分必开/实验学实验内容、要求及时间安排、仪器要序号实验项目名称时求选开类型三、教学方法采用任务型教学法,部分内容由学生自主学习后在课堂展示,学生自学以阅读和讨论为主,翻译基本理论和翻译实践相结合,教师指导、点评,引导学生关注学术规范和研究方法,辅助授课方式包括教师授课和课堂讨论。10
10 12 翻译如何管理? 翻译项目的基本流程及其管理 行业现状与展望 要求学生加强对与语言服务行业现状的了 解,大致熟悉语言服务企业或语言服务岗 位的操作流程。 13 现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翻译? 社会需求 译员准入机制 语言服务行业的业务类别 市场需求 要求学生熟悉行业现状,了解学科与社会 以及市场需求的对接,初步确定职业发展 规划和方向。 14 如何利用翻译进行跨文化交际与 传播? 翻译与传播 跨文化译介与传播 要求学生进一步理解跨文化跨交际的特性 和本质,正确认识翻译的使命,关注文化 和社会现实,发挥理论研究的现实意义。 2 15 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如何做翻 译? 翻译的国家战略意义 中国文化走出出去与翻译 要求学生了解翻译在国家形象构建方面的 重要现实和战略意义,树立文化自信,并 增强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感和责任 感。 2 16 课程总结、思考与汇报 要求学生基于课程内容,就某一话题或知 识点展开思考,并以课堂展示的方式进行 汇报。 2 实验部分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 时 实验内容、要求及时间安排、仪器要 求 必开/ 选开 实验 类型 三、教学方法 采用任务型教学法,部分内容由学生自主学习后在课堂展示,学生自学以阅读和讨论为主,翻译基本 理论和翻译实践相结合,教师指导、点评,引导学生关注学术规范和研究方法,辅助授课方式包括教师授 课和课堂讨论
四、课程思政内容1.融入中国元素,提升文化自信。通过学习翻译在中国的发展历史,让学生熟悉中国特色翻译理论体系的构成和特点;结合中国传统文学文化的优秀翻译案例,让学生了解在翻译在跨文化译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讲好中国故事的传播价值。2.引入翻译家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课程穿插讲述中国著名翻译家事迹及其精神内涵,引导学生感悟并学习翻译家的求真务实和奉献等精神,让学生了解翻译在国家文化交流和国际形象塑造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3.结合实践案例,培养职业道德和素养。课程结合实际案例,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了解行业基本规范和原则,以及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在翻译工作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五、教学目标达成与评价方式1.“知识能力”通过教师授课、学生研讨达成;达成情况通过课堂展示和课程论文进行评价;2.“科研实践能力”通过学生研讨和翻译实践达成;达成情况通过课堂展示进行评价;3.“创新能力”通过学生研讨达成;达成情况通过课堂讨论和课程论文进行评价;六、课程成绩评定课程成绩=平时成绩40%+期末论文60%。即,课程成绩由两部分构成:第一,平时成绩主要依据课堂讨论、课堂展示等课堂参与度决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认真完成课堂展示;第二,课程采用考查考核方式,课程结束后,学生按照教师要求,提交一份结课论文,要求论文格式上严谨规范,语言流畅通顺,内容能够体现对翻译相关问题的独立和批判性思考。七、建议教材与主要参考书建议教材:《翻译概论》(许钧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0年)参考书:《翻译学概论》(许钧、穆雷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3)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y and Applications(Jeremy Munday,Routledge,2018)八、编制与审核工作内容负责人完成时间朱安博编制(任课教师)2024年6月11日审核(学科、专业负朱安博2024年6月14日责人)批准(主管院长)郑美玲2024年6月14日11
11 四、课程思政内容 1. 融入中国元素,提升文化自信。通过学习翻译在中国的发展历史,让学生熟悉中国特色翻译理论体 系的构成和特点;结合中国传统文学文化的优秀翻译案例,让学生了解在翻译在跨文化译介中的重要作用, 以及讲好中国故事的传播价值。 2. 引入翻译家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课程穿插讲述中国著名翻译家事迹及其精神内涵,引导学生感 悟并学习翻译家的求真务实和奉献等精神,让学生了解翻译在国家文化交流和国际形象塑造中的重要作用, 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3. 结合实践案例,培养职业道德和素养。课程结合实际案例,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了解行业基本 规范和原则,以及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在翻译工作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五、教学目标达成与评价方式 1. “知识能力”通过教师授课、学生研讨达成;达成情况通过课堂展示和课程论文进行评价; 2. “科研实践能力”通过学生研讨和翻译实践达成;达成情况通过课堂展示进行评价; 3. “创新能力”通过学生研讨达成;达成情况通过课堂讨论和课程论文进行评价; 六、课程成绩评定 课程成绩=平时成绩 40%+期末论文 60%。即,课程成绩由两部分构成:第一,平时成绩主要依据课堂 讨论、课堂展示等课堂参与度决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阅读任务,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认真完 成课堂展示;第二,课程采用考查考核方式,课程结束后,学生按照教师要求,提交一份结课论文,要求 论文格式上严谨规范,语言流畅通顺,内容能够体现对翻译相关问题的独立和批判性思考。 七、建议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建议教材: 《翻译概论》(许钧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0 年) 参考书: 《翻译学概论》(许钧、穆雷等,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3)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y and Applications(Jeremy Munday, Routledge,2018) 八、编制与审核 工作内容 负责人 完成时间 编制(任课教师) 朱安博 2024 年 6 月 11 日 审核(学科、专业负 责人) 朱安博 2024 年 6 月 14 日 批准(主管院长) 郑美玲 2024 年 6 月 14 日
《基础笔译》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基础笔译课程编码TRL504Basics考核方式英文名称口考试口考查ofTranslation公共必修课学分2口专业必修课口公共选修课课程性质口专业选修课32总学时口补修课口其他口本研一体化课程口特色课程口学科交叉融合课程口全英文授课课程课程特点实验学时0口双语授课课程口案例课程口校企联合课程口其他-先修课程(已具翻译概论备知识能力)适用学科/专业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学位类别(领域)一、课程教学目标(说明:根据培养目标,紧密结合本课程特性与内涵,概括性的确定出学习者学习该课程后,在知识、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与要求。)本课程是翻译专业硕士教育的核心课程。本课程旨在加强学生对翻译的基本认识,熟知翻译的核心概念,重视翻译的目的与功能,掌握主要翻译方法与技巧,了解相关行业知识与规范,提高翻译能力。本课程以翻译过程为导向,结合文本类型和翻译目的,讲授翻译的基本理论、策略、方法和技巧,通过译例评析、文本比较和实践操练,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翻译知识和技能,解决翻译间题,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打好必要的基础,为继续修学其他相关的笔译课程作好铺垫。(1)知识能力:学生知晓译者素养的内涵,了解汉英两种语言特点和文化差异,了解翻译质量标准,掌握翻译的基本理论、策略、方法和技巧。12
12 《基础笔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基础笔译 课程编码 TRL504 英文名称 Basics ofTranslation 考核方式 ☑考试 □考查 课程性质 □公共必修课 ☑专业必修课 □公共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 □补修课 □其他_ 学分 2 总学时 32 课程特点 □本研一体化课程 □特色课程 □学科交叉融合课程 □全英文授课课程 □双语授课课程 □案例课程 □校企联合课程 ☑其他_ 实验学时 0 先修课程(已具 备知识能力) 翻译概论 适用学科/专业 学位类别(领域) 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一、课程教学目标 (说明:根据培养目标,紧密结合本课程特性与内涵,概括性的确定出学习者学习该课程后,在知识、 科研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与要求。) 本课程是翻译专业硕士教育的核心课程。本课程旨在加强学生对翻译的基本认识,熟知翻译的核心概 念,重视翻译的目的与功能,掌握主要翻译方法与技巧,了解相关行业知识与规范,提高翻译能力。本课 程以翻译过程为导向,结合文本类型和翻译目的,讲授翻译的基本理论、策略、方法和技巧,通过译例评 析、文本比较和实践操练,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翻译知识和技能,解决翻译问题,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打好必 要的基础,为继续修学其他相关的笔译课程作好铺垫。 (1) 知识能力:学生知晓译者素养的内涵,了解汉英两种语言特点和文化差异,了解翻译质量标准, 掌握翻译的基本理论、策略、方法和技巧
(2)科研实践能力:学生能够运用翻译策略、方法和技巧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词汇、句子和篇章翻译任务,提高翻译实践能力;能够探讨翻译策略在翻译任务中的应用效果,并进行反思性评价。(3)创新能力:学生能够批判性地评估翻译策略在具体翻译场景中的适用情况,能够探索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翻译实践,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能够判断译文质量优劣并提供理据,提出改进建议,或提出替代性方案。二、课程教学内容提要与基本要求理论部分序号学时教学内容提要基本要求第一单元课程导论·清楚本课程的性质和要求1.课程简介?了解翻译理论的多元性,正确认识翻译的本2.考核要求质;123.翻译的定义·了解翻译理论“学”与“术”的区别。4.翻译理论中的“学”与“术”第二单元翻译的句法策略理解汉英两种语言句子结构的异同;?精要。掌握英译汉中常用的句法策略;1.顺句操作.能够有效运用恰当的句法策略进行英汉翻译22.变词为句实践;103.句式重构?掌握汉译英的常用句法策略;4.增删重组能够有效运用恰当的句法策略进行汉英翻译实践。第三单元翻译的语义策略掌握语义引申的概念及理据;精要。能够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语义引申的翻译实践;1.语义引申?掌握语义阐述的概念及理据;2.语义阐述·能够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语义阐述的翻译实践;3103.语义变通(一)掌握语义变通的概念及理据;语义变通(二)能够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语义变通的翻译实践。4.13
13 (2) 科研实践能力:学生能够运用翻译策略、方法和技巧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词汇、句子和篇章翻 译任务,提高翻译实践能力;能够探讨翻译策略在翻译任务中的应用效果,并进行反思性评价。 (3)创新能力:学生能够批判性地评估翻译策略在具体翻译场景中的适用情况,能够探索如何利用人 工智能技术辅助翻译实践,提高翻译效率和质量,能够判断译文质量优劣并提供理据,提出改进建议,或 提出替代性方案。 二、课程教学内容提要与基本要求 理论部分 序号 教学内容提要 基本要求 学时 1 第一单元 课程导论 1. 课程简介 2. 考核要求 3. 翻译的定义 4. 翻译理论中的“学”与 “术” 清楚本课程的性质和要求 了解翻译理论的多元性,正确认识翻译的本 质; 了解翻译理论“学”与“术”的区别。 2 2 第二单元 翻译的句法策略 精要 1. 顺句操作 2. 变词为句 3. 句式重构 4. 增删重组 理解汉英两种语言句子结构的异同; 掌握英译汉中常用的句法策略; 能够有效运用恰当的句法策略进行英汉翻译 实践; 掌握汉译英的常用句法策略; 能够有效运用恰当的句法策略进行汉英翻译 实践。 10 3 第三单元 翻译的语义策略 精要 1. 语义引申 2. 语义阐述 3. 语义变通(一) 4. 语义变通(二) 掌握语义引申的概念及理据; 能够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语义引申的翻译实践; 掌握语义阐述的概念及理据; 能够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语义阐述的翻译实践; 掌握语义变通的概念及理据; 能够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语义变通的翻译实践。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