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目的是_ 149.浓缩DNA的方法有:(1) (2) 150.通常可在三种温度下保存DNA:4~5℃、-20℃、—70℃,其中以 最好 151.用于分离质粒DNA的细菌培养浓度达到0.8×10°细胞/m1时,即可通过离心收 集菌体。收集菌体使用定角转子,离心的速度以 为宜。 152.引物在基因工程中至少有4个方面的用途:(1) 153. Clark发现用7 ag dna聚合酶得到的PCR反应产物不是平末端,而是有一个突出 碱基末端的双链DNA分子。根据这一发现设计了克隆PCR产物的 154.在用SDS分离DNA时,要注意SDS的浓度,0.1%和1级的SDS的作用效果是 不同的,前者 后者 155.碱解法和清亮裂解法是分离质粒的两种常用的方法,二者的原理是不同的,前者 是根据 后者则是根据 156.在DNA分离过程中,通常要进行透析,其目的是 157.在分离质粒DNA的菌体培养过程中,加入氯霉素有两个好处:(1) 158.在DNA分离过程中造成DNA分子断裂的因素很多,主要有(1) 159.在分离DNA时,常用 法 及 法等方法去除蛋白质。 160.在DNA保存液中,常加一滴氯仿,主要是起」 作用。 161.按照人们的意愿,改变基因中碱基的组成,以达到 的技术 称为 162.1955年,英国剑桥大学的 第一个合成了具有3’,5’一磷酸二 酯键的TpT和pTpT,为此获得了 的诺贝尔奖。 163.可以用 除去DNA溶液中的氯化绝。 164.在cDNA的合成中要用到S1核酸酶,其作用是切除在 165.在简并引物的设计中,常常要用到dI(次黄嘌呤),原因是 166.在分离DNA时,要戴手套操作,原因是 167.乙醇沉淀DNA的原理是 168.简并引物PCR主要是根据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设计 引物来合成 相应的基因 169.超离心法纯化质粒DNA时,选用CsCl作介质的优点是:
61 其目的是 。 149.浓缩 DNA 的方法有:(1) ;(2) ;(3) (4) 。 150.通常可在三种温度下保存 DNA:4~5℃、—20℃、—70℃,其中以 最好。 151.用于分离质粒 DNA 的细菌培养浓度达到 0.8×109 细胞/ml 时,即可通过离心收 集菌体。收集菌体使用定角转子,离心的速度以 为宜。 152.引物在基因工程中至少有 4 个方面的用途:(1) ; (2) ; (3) ;(4) 。 153.Clark 发现用 Taq DNA 聚合酶得到的 PCR 反应产物不是平末端,而是有一个突出 碱基末端的双链 DNA 分子。根据这一发现设计了克隆 PCR 产物的 。 154.在用 SDS 分离 DNA 时,要注意 SDS 的浓度,0.1%和 l 级的 SDS 的作用效果是 不同的,前者 ,后者 。 155.碱解法和清亮裂解法是分离质粒的两种常用的方法,二者的原理是不同的,前者 是根据 ,后者则是根据 。 156.在 DNA 分离过程中,通常要进行透析,其目的是 。 157.在分离质粒 DNA 的菌体培养过程中,加入氯霉素有两个好处:(1) (2) 。 158.在 DNA 分离过程中造成 DNA 分子断裂的因素很多,主要有(1) (2) (3) 。 159.在分离 DNA 时,常用 法、 法、 法 及 法等方法去除蛋白质。 160.在 DNA 保存液中,常加一滴氯仿,主要是起 作用。 161.按照人们的意愿,改变基因中碱基的组成,以达到 的技术 称为 。 162.1955 年,英国剑桥大学的 第一个合成了具有 3’,5’—磷酸二 酯键的 TpT 和 pTpT,为此获得了 年的诺贝尔奖。 163.可以用 除去 DNA 溶液中的氯化绝。 164.在 cDNA 的合成中要用到 S1 核酸酶,其作用是切除在 。 165.在简并引物的设计中,常常要用到 dI(次黄嘌呤),原因是 。 166.在分离 DNA 时,要戴手套操作,原因是 。 167.乙醇沉淀 DNA 的原理是 。 168.简并引物 PCR 主要是根据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设计 引物来合成 相应的基因。 169.超离心法纯化质粒 DNA 时,选用 CsCl 作介质的优点是: (1)
从而使不同分子量的DNA分子得以分开。 170.缺失突变的原理是缺失了 171.用核酸酶Bal31作系列缺失突变,得到的产物是: 172.SSC是由NaCl和柠檬酸钠组成的试剂,其中NaC1的作用是使_ 柠檬酸钠的作用是 173.在重蒸酚中加入0.1%的8一羟基喹啉及少量β-硫基乙醇,不仅可以防止酚的氧 化,还可以 的活性及 作用。 174.对于HB101及其衍生株不宜用煮沸法分离质粒DNA,其原因是 175.克隆策略有三层涵义:(1)第一层是」 (2)第二层涵义是 (3)第三层涵义就是 176.假定克隆一个编码某种蛋白质的基因,必须考虑其表达的三个基本条件: 177.现有的基因克隆策略大体上分为三类 178.受体细胞的感受态是 179.DNA重组连接的方法大致分为四种:(1) (4) 180.平末端连接法( blunt end ligation)的连接效率比粘性末端连接的效率低得多 所以通常在连接反应体系中适量添加促进大分子凝聚的凝聚剂,以提高平末端 DNA连接的效率。常用的凝聚剂是 181.一个细菌的表面大约有 个同DNA结合的位点。 182.1984年,Hung和 Wes ink发现如果两个不同的5’粘性末端通过部分填补得到如 下的单链突出末端,即可有效地相互连接:(1) 183.将含有外源基因组一个酶切片段的质粒称之为含有一个 各种此类质 粒的集合体称之为构建了一个 184.将含有一个mRNA的DNA拷贝的克隆称作一个 源于同一批RNA制备 物的克隆群则构建了一个 185.在构建CDNA克隆之前,可以用 来富集一特殊的核苷酸序列。做法 是:用来自于能够产生目的蛋白的细胞mRNA分子同来自于另一类型细胞(不产 生这种蛋白质,但亲缘关系密切)的过量mRNA分子杂交。 186.一旦克隆了一个遗传定位的基因,就可以用 技术来鉴定基因 组DNA文库中与之相邻的基因克隆。 187.只要知道基因组中某一特定区域的部分核苷酸组成,用 可以将这段
62 (2) ,从而使不同分子量的 DNA 分子得以分开。 170.缺失突变的原理是缺失了 。 171.用核酸酶 Bal 31 作系列缺失突变,得到的产物是: 。 172.SSC 是由 NaCl 和柠檬酸钠组成的试剂,其中 NaCl 的作用是使 ,而 柠檬酸钠的作用是 。 173.在重蒸酚中加入 0.1%的 8—羟基喹啉及少量β-硫基乙醇,不仅可以防止酚的氧 化,还可以 的活性及 作用。 174.对于 HB101 及其衍生株不宜用煮沸法分离质粒 DNA,其原因是 。 175.克隆策略有三层涵义:(1)第一层是 ; (2)第二层涵义是 ; (3)第三层涵义就是 。 176.假定克隆一个编码某种蛋白质的基因,必须考虑其表达的三个基本条件: (1) (2) (3) (4) 。 177.现有的基因克隆策略大体上分为三类: 、 、 。 178.受体细胞的感受态是 。 179.DNA 重组连接的方法大致分为四种:(1) (2) (3) (4) 。 180.平末端连接法(blunt end ligation)的连接效率比粘性末端连接的效率低得多, 所以通常在连接反应体系中适量添加促进大分子凝聚的凝聚剂,以提高平末端 DNA 连接的效率。常用的凝聚剂是 。 181.一个细菌的表面大约有 个同 DNA 结合的位点。 182.1984 年,Hung 和 Wesink 发现如果两个不同的 5’粘性末端通过部分填补得到如 下的单链突出末端,即可有效地相互连接:(1) (2) (3) 。 183.将含有外源基因组一个酶切片段的质粒称之为含有一个 ,各种此类质 粒的集合体称之为构建了一个 。 184.将含有一个 mRNA 的 DNA 拷贝的克隆称作一个 ,源于同一批 RNA 制备 物的克隆群则构建了一个 。 185.在构建 CDNA 克隆之前,可以用 来富集一特殊的核苷酸序列。做法 是:用来自于能够产生目的蛋白的细胞 mRNA 分子同来自于另一类型细胞(不产 生这种 蛋白质,但亲缘关系密切)的过量 mRNA 分子杂交。 186.一旦克隆了一个遗传定位的基因,就可以用 技术来鉴定基因 组 DNA 文库中与之相邻的基因克隆。 187.只要知道基因组中某一特定区域的部分核苷酸组成,用 可以将这段
DNA进行百万倍的扩增 188.SD序列是mRNA分子中同 结合的序列,其结构特征是 的全部或一部分。 189.环状质粒的转化效率很低,通常是线性双链DNA转化效率的 190.cDNA技术是进行真核生物基因克隆的一种通用方法,因为它可以用 为模 板通过反转录合成一个双链的、无 的基因,因而有利于在原核细胞中 进行功能表达。 191.产生平末端的方法通常有:(1) 192.不同细菌出现感受态的时期是不同的,如肺炎球菌感受态出现的时期 是 而枯草杆菌感受态的出现是在 193.人工感受态的大肠杆菌细胞在温度为 时吸附DNA, 摄入DNA。 194.感受态细胞是可以诱导的,诱导的方法有 195.影响酶切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底物DNA,底物的影响包括 196.salI是识别6个核苷酸的酶,其识别切割的理论值是 个碱基就有 个切点,但在哺乳动物中,大约 才有一个切点。 197.在精简基因组文库中,用标记的 同末标记的杂交,最后 建成的是 库 198.构建基因组文库时连接方法主要是 而构建cDNA文库, 可用 或 199.将携带有外源基因并能持久传递给子代的动物称为 些外源基因就叫做 200.为了提高重组DNA分子对E.coli转化效率,通常可采取 处 理和 201.重组体的筛选有两层涵义,一是将 二是将 202.目前,在重组体的筛选中,已经发展了许多构思巧妙、具有极高准确性的筛选方 法。大致可以分为:(1) 203.噬菌斑形成选择法有两种判断标准, 二是 204.PCR扩增筛选重组体是比较简便的筛选方法,它适合于 205.核酸杂交探针可分为两大类:DNA探针和RNA探针。其中DNA探针又分为 探针和 探针
63 DNA 进行百万倍的扩增。 188.SD 序列是 mRNA 分子中同 结合的序列,其结构特征是 的全部或一部分。 189.环状质粒的转化效率很低,通常是线性双链 DNA 转化效率的 。 190.cDNA 技术是进行真核生物基因克隆的一种通用方法,因为它可以用 为模 板通过反转录合成一个双链的、无 的基因,因而有利于在原核细胞中 进行功能表达。 191.产生平末端的方法通常有:(1) (2) (3) 。 192. 不 同 细 菌 出 现 感 受 态 的 时 期 是 不 同 的 , 如 肺 炎 球 菌 感 受 态 出 现 的 时 期 是 、而枯草杆菌感受态的出现是在 。 193. 人工感受态的大肠杆菌细胞在温度为 时吸附 DNA, 时 摄入 DNA。 194.感受态细胞是可以诱导的,诱导的方法有 、 、 。 195.影响酶切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底物 DNA,底物的影响包括 , , , 。 196.sal Ⅰ是识别 6 个核苷酸的酶,其识别切割的理论值是 个碱基就有一 个切点,但在哺乳动物中,大约 才有一个切点。 197.在精简基因组文库中,用标记的 同末标记的杂交,最后 建成的是 库。 198.构建基因组文库时连接方法主要是 ;而构建 cDNA 文库, 可用 或 。 199.将携带有外源基因并能持久传递给子代的动物称为 动物,这 些外源基因就叫做 。 200.为了提高重组 DNA 分子对 E.coli 转化效率,通常可采取 处 理和 。 201.重组体的筛选有两层涵义,一是将 , 二是将 。 202.目前,在重组体的筛选中,已经发展了许多构思巧妙、具有极高准确性的筛选方 法。大致可以分为:(1) (2) (3) (4) 等。 203.噬菌斑形成选择法有两种判断标准,一是 , 二是 。 204. PCR 扩增筛选重组体是比较简便的筛选方法,它适合于 。 205.核酸杂交探针可分为两大类: DNA 探针和 RNA 探针。其中 DNA 探针又分为 探针和 探针
206.如果用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切割双链DNA产生3’突出的粘性末端,则可以用」 进行3’末端标记。如果用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切割DNA产生的是3’突 出的粘性末端,可以用 行3’末端标记 207.单链DNA探针的标记可以采用下列方法:(1) 208.根据 Northern杂交的结果可以说明: 209.差示杂交( differen tial hy bridization)技术需要 210.RNA分子经凝胶电泳后按大小不同分开,然后被转移到一张硝酸纤维素膜(尼龙 膜)上,同一放射DNA探针杂交的技术称 211.在技术中,DNA限制性片段经凝胶电泳分离后,被转移到硝酸 纤维素膜(或尼龙膜)上,然后与放射性的DNA探针杂交 212. 使用核酸探针检测细胞和组织中特定核苷酸序列的位置。 213.为了鉴定某一具有特殊功能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用一个容易检测的报告蛋白制 备 然后跟踪报告蛋白在细胞中的行为即可 214.可用T4DNA聚合酶进行平末端的DNA标记,因为这种酶具有 的活性 215.硝酸纤维素膜(NC)结合DNA的能力为 尼龙膜( Ny lon) 为 216.如果对一个克隆的基因进行遗传操作,使互补的链转录,会产生同正常的RNA转 录物互补的 分子 217.在 Southern印迹中,DNA转移的速度取决于 和 218.根据噬菌斑的清晰程度筛选重组体主要是cI基因的」 219.用不对称PCR合成单链DNA探针时。两个引物的浓度比为 220.微细胞是一种E.coli的突变体,通常只有正常细胞的 且不含 221.点杂交的主要缺点是 222.根据外源片段提供的遗传表型筛选重组体,必需考虑三种因素:(1) (3) 223.阻断翻译杂交法是 的杂 交 224在切口移位标记探针时, DNAase I处理DNA的温度应控制在 温度过高 ,不利于标记 225. Northern印迹和 Southern印迹有两点根本的区别 226.放射免疫筛选原理基于以下三点:(1)
64 206. 如果用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切割双链 DNA 产生 3’突出的粘性末端,则可以用 进行 3’末端标记。如果用限制性内切核酸酶切割 DNA 产生的是 3’突 出的粘性末端,可以用 行 3’末端标记。 207.单链 DNA 探针的标记可以采用下列方法:(1) (2) (3) 。 208.根据 Northern 杂交的结果可以说明: 。 209.差示杂交(differential hybridization)技术需要 。 210.RNA 分子经凝胶电泳后按大小不同分开,然后被转移到一张硝酸纤维素膜(尼龙 膜)上,同一放射 DNA 探针杂交的技术称 。 211.在 技术中, DNA 限制性片段经凝胶电泳分离后,被转移到硝酸 纤维素膜(或尼龙膜)上,然后与放射性的 DNA 探针杂交。 212. 使用核酸探针检测细胞和组织中特定核苷酸序列的位置。 213.为了鉴定某一具有特殊功能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用一个容易检测的报告蛋白制 备 ,然后跟踪报告蛋白在细胞中的行为即可。 214.可用 T4 DNA 聚合酶进行平末端的 DNA 标记,因为这种酶具有 和 的活性。 215.硝酸纤维素膜(NC)结合 DNA 的能力为 ,尼龙膜(Nylon) 为 。 216.如果对一个克隆的基因进行遗传操作,使互补的链转录,会产生同正常的 RNA 转 录物互补的 分子。 217.在 Southern 印迹中, DNA 转移的速度取决于 和 。 218.根据噬菌斑的清晰程度筛选重组体主要是 cI 基因的 。 219.用不对称 PCR 合成单链 DNA 探针时。两个引物的浓度比为: 。 220.微细胞是一种 E.coli 的突变体,通常只有正常细胞的 、而 且不含 。 221.点杂交的主要缺点是 。 222.根据外源片段提供的遗传表型筛选重组体,必需考虑三种因素:(1) (2) (3) 。 223.阻断翻译杂交法是 同 的杂 交。 224.在切口移位标记探针时,DNAaseⅠ处理 DNA 的温度应控制在 温度过高, ,不利于标记。 225.Northern 印迹和 Southern 印迹有两点根本的区别: (1) (2) 。 226.放射免疫筛选原理基于以下三点:(1) (2) (3)
227.分子遗传学认为,生物体的第I类遗传信息是指 。第Ⅱ类遗 传信息是指 228.E. coli Trp合成酶的 Attenuator存在于 序列中, Attenuator序列的结 构特点是 。当Trp饥饿时, Attenuater开启转录的机理 是 229.核基因组mRNA内含子剪接的 Chambon rule是 SnRNA的作用 是 切除内含子不需能量,仅由内含子中的A发生 反应来完 230.卫星DNA形成的理论主要有 231.基因表达在转录水平上的调控机制中,调节蛋白的 特性与调节区序 列的特性 与调节区序列的 特征相统一,调节蛋白中的特 异氨基酸识列DNA双螺旋体 内的特异碱基序列 232.真核生物成熟mRNA的Cap结构特点是 加尾识别序列是 233.真核生物基因启动子包括 原核生物基因启动子包括 234.检测某DNA分子具有呼吸作用,这意味着,该DNA分子的序列具有 特点 235.采用双脱氧法进行DNA序列分析时,在A系统反应中,每一DNA片段的3 末端是 核苷酸,这是因为 236.在自发和化学诱发引起的取代突变中以 类型为主。 237.a1……as是5个不同位点发生突变而表型相同的突变型,分析互补测验的结果, 你认为分属 个顺反子,其关系是 238.多肽链的第一个氨基酸多数情况下是 其密码是 相对 应于DNA反意链上的序列是 在真核生物中,如果某一mRNA中 这种密码子在多处出现,由于 核糖 体会选择第一密码进行准确翻译 239. 年 对T噬菌体γⅡ区的突变研究提出了顺 反子假说。 对玉米胚乳色斑不稳定遗传现象进行研 究提出了基因跳跃的概念 对E.coli半乳糖 代谢操纵子突变型硏究重新发现了基因跳跃现象 对人工合成的3(dG-dC)核苷酸研究提出DNA存在Z一DNA构象 240.原核生物的SD序列在 SIRNA的 端,它是富含 序 列 241.原核生物的启动子包括有 site,它们分别是 以RNA的第一个Nt是 242.真核生物mRNA的加尾识别序列是 243.在 Northern blot的分子杂交过程中,被固定在纤维膜上的是 酸片段
65 227.分子遗传学认为,生物体的第 I 类遗传信息是指 。第 II 类遗 传信息是指 。 228.E. coli Trp 合成酶的 Attenuator 存在于 序列中,Attenuator 序列的结 构特点是 。当 Trp 饥饿时,Attenuater 开启转录的机理 是 。 229. 核基因组 mRNA 内含子剪接的 Chambon rule 是 。snRNA 的作用 是 。切除内含子不需能量,仅由内含子中的 A 发生 反应来完 成。 230.卫星 DNA 形成的理论主要有 、 、 。 231.基因表达在转录水平上的调控机制中,调节蛋白的 特性与调节区序 列的特性 与调节区序列的 特征相统一,调节蛋白中的特 异氨基酸识列 DNA 双螺旋体 内的特异碱基序列。 232.真核生物成熟 mRNA 的 Cap 结构特点是 ,加尾识别序列是 。 233.真核生物基因启动子包括 , , Box, 原核生物基因启动子包括 , , box。 234.检测某 DNA 分子具有呼吸作用,这意味着,该 DNA 分子的序列具有 特点 235.采用双脱氧法进行 DNA 序列分析时,在 A 系统反应中,每一 DNA 片段的 3’- 末端是 核苷酸,这是因为 。 236.在自发和化学诱发引起的取代突变中以 类型为主。 237.a1……a5 是 5 个不同位点发生突变而表型相同的突变型,分析互补测验的结果, 你认为分属 个顺反子,其关系是 。 238.多肽链的第一个氨基酸多数情况下是 ,其密码是 相对 应于 DNA 反意链上的序列是 。在真核生物中,如果某一 mRNA 中 这种密码子在多处出现,由于 核糖 体会选择第一密码进行准确翻译。 239. 年 对 T.噬菌体γⅡ区的突变研究提出了顺 反子假说。 年 对玉米胚乳色斑不稳定遗传现象进行研 究提出了基因跳跃的概念。 年 对 E. coli 半乳糖 代 谢 操 纵 子 突 变 型 研 究 重 新 发 现 了 基 因 跳 跃 现 象 。 年 对人工合成的 3(dG—dC)核苷酸研究提出 DNA 存在 Z—DNA 构象。 240.原核生物的 S. D 序列在 S rRNA 的 端,它是富含 序 列。 241 . 原 核 生 物 的 启 动 子 包 括 有 个 site , 它 们 分 别 是 以 RNA 的第一个 Nt 是 或 。 242.真核生物 mRNA 的加尾识别序列是 。 243.在 Northern Blot 的分子杂交过程中,被固定在纤维膜上的是 核 酸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