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细菌和病毒的遗传
第七章 细菌和病毒的遗传
细菌和蓝绿藻属于原核生物: 个线条状或环状染色体(单倍体结构) 无典型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染色体传递和重组方式与真核生物不同。 病毒: 比细菌更简单; 在寄主细胞内以集团形式产生; 属于只有一条染色体的单倍体
细菌和蓝绿藻属于原核生物: 一个线条状或环状染色体(单倍体结构); 无典型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染色体传递和重组方式与真核生物不同。 病毒: 比细菌更简单; 在寄主细胞内以集团形式产生; 属于只有一条染色体的单倍体
第一节细菌和病毒遗传研究的意义 、细菌: 1.大小:细胞较小、长约1.2um、宽约0.5um 2.结构:鞭毛、细胞壁、质膜、间体、核质体、核糖体 3.遗传物质:单个主染色体、一个或多个小染色体(质粒) 核质体 核糖体 间体 细胞壁质膜 鞭毛 图7-1大肠杆菌(EC1i)結构的模式图
第一节 细菌和病毒遗传研究的意义 1.大小:细胞较小、长约1.2um 、宽约0.5um; 2.结构:鞭毛、细胞壁、质膜、间体、核质体、核糖体 3.遗传物质:单个主染色体、一个或多个小染色体(质粒) 一、细菌:
研究细菌遗传的方法:主要是对细菌菌落形态的遗传研究 (如图,霉菌菌落) 原则上说,培养皿中每个细菌长成的菌落应具有共同的遗 传组成,但是由于偶然发生的突变:形态性状的突变,生 理特性的突变或抗性的突变,而使这些突变后的细菌所形 成的菌落与其他的菌落有所不同。 菌落形态性状的突变包括:菌落的形状、 颜色和大小等。 (如图,菌落形态性状)
研究细菌遗传的方法:主要是对细菌菌落形态的遗传研究 (如图,霉菌菌落) 原则上说,培养皿中每个细菌长成的菌落应具有共同的遗 传组成,但是由于偶然发生的突变:形态性状的突变,生 理特性的突变或抗性的突变,而使这些突变后的细菌所形 成的菌落与其他的菌落有所不同。 菌落形态性状的突变包括:菌落的形状、 颜色和大小等。 (如图,菌落形态性状 )
4.涂布和繁殖:每个细胞在较短时间内(如一夜)能裂殖到 107个子细胞→成为肉眼可见的菌落或克隆( Clone)。 涂布玻璃棒 细菌悬浮液 培养1-2天 培养皿 单细 可见菌落 (肉眼看不见) (每个是相应单细胞的克隆 图7—2细菌的平板培养
4.涂布和繁殖:每个细胞在较短时间内(如一夜)能裂殖到 107个子细胞 → 成为肉眼可见的菌落或克隆(Cl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