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开展融预防、医疗、保健、康 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等为一体的,经济有效的、综合便捷的基层卫生服务。 2.亚健康人群: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 3重点人群: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需要在社区得到系统保健的人群,包括:儿童、 妇女、老年人、残障以及慢性病患者等需要重点保健服务的人群。 4.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家庭、氏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某一 个领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 5初级卫生保健:是指由基层卫生人员(1分)为社区居民(1分)提供的最基本 (1分)、必须的(1分)卫生保健。 四、简答题 1.社区卫生服务的特征? 公益性、主动性、综合性、连续性、可及性、协调性 2.何谓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是以人群健康为中心,以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老幼妇残为重 点,需求为导向,将预防、保健、诊疗、护理、康复、健康教育融为一体,提供 连续、综合、公平、及时、方便、经济的新型卫生保健模型。 第二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一、选择题 1.社区健康教育是以 为教育对象?(D A.社区慢性病病人 B.社区健康人 C社区老年人 D.社区人 群 2.“帮助教育对象排列健康教育需求的次序”应在社区健康教育程序哪一个步骤 内完成?(B A.社区健康教育需求评估B.社区健康教育诊断 C.制定社区健康教育计划D.实施社区健康教育计划 3.健康信念模式认为个体改变不良行为的关键在于( D A.知觉到易感性B.知觉到严重性C.知觉到行为益处D.健康信念的形 成 4.社区护士计划对小学二年级学生实施刷牙方法的教育,下列哪一方法最有
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开展融预防、医疗、保健、康 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等为一体的,经济有效的、综合便捷的基层卫生服务。 2.亚健康人群: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 3.重点人群: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需要在社区得到系统保健的人群,包括:儿童、 妇女、老年人、残障以及慢性病患者等需要重点保健服务的人群。 4.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家庭、氏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某一 个领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 5.初级卫生保健:是指由基层卫生人员(1 分)为社区居民(1 分)提供的最基本 (1 分)、必须的(1 分)卫生保健。 四、简答题 1.社区卫生服务的特征? 公益性、主动性、综合性、连续性、可及性、协调性 2.何谓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是以人群健康为中心,以社区为范围,家庭为单位,老幼妇残为重 点,需求为导向,将预防、保健、诊疗、护理、康复、健康教育融为一体,提供 连续、综合、公平、及时、方便、经济的新型卫生保健模型。 第二章 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一 、选择题 1. 社区健康教育是以 为教育对象?( )D A. 社区慢性病病人 B.社区健康人 C.社区老年人 D.社区人 群 2. “帮助教育对象排列健康教育需求的次序”应在社区健康教育程序哪一个步骤 内完成?( )B A. 社区健康教育需求评估 B. 社区健康教育诊断 C. 制定社区健康教育计划 D. 实施社区健康教育计划 3. 健康信念模式认为个体改变不良行为的关键在于( )D A. 知觉到易感性 B. 知觉到严重性 C. 知觉到行为益处 D. 健康信念的形 成 4. 社区护士计划对小学二年级学生实施刷牙方法的教育,下列哪一方法最有
效?( )D A.组织学生参观牙刷厂B.放幻灯 C.与学生面谈 D.示范刷牙 5.健康教育是一项 的健康教育活动。() C A.有评估、有计划、有评价 B.有评估、有诊断、有评价 C.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 D.有评估、有计划、有实施 6.在对社区中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时,应侧重于下列哪方面知识的 教育?()B A.卫生保健知识 B预防性卫生教育 C糖尿病康复知识 D.家庭照顾教育 7.格林模式共有九个阶段,其中最注重的是哪一阶段?()B A.第三阶段行为与环境诊断 B.第四阶段教育与组织诊断 C.第五阶段管理与政策阶段 D.第六阶段实施教育计划 8.确定教育对象的学习方式应在健康教育程序中的哪一个步骤完成?( A.健康教育评估 B.健康教育问题 C.健康教育计划 D 健康教育实施 9.偏瘫患者轮椅使用的健康教育最好采用的方法是()D A.专题讲座 B.板报或宣传栏 C.交流 D.演示 10.根据格林模式,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A A教育因素B强化因素C促成因素D倾向因素 11.下列哪项是健康教育的格林理论模式特点()D A个体行为改变为主 B对健康知识的认知 C以心理学为基础,解释健康相关行为 D社会环境与政策与健康教育联系 在一起 12.健康促进的基本内涵包括()D A.个人行为改变 B.集体行为改变 C.政府行为改变 D.个人及政府行为改变 13.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 )C
效?( )D A. 组织学生参观牙刷厂 B. 放幻灯 C. 与学生面谈 D. 示范刷牙 5. 健康教育是一项 ______ 、 ______ 、 ______ 的健康教育活动。 ( ) C A. 有评估、有计划、有评价 B. 有评估、有诊断、有评价 C. 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 D. 有评估、有计划、有实施 6. 在对社区中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进行健康教育时,应侧重于下列哪方面知识的 教育?( )B A. 卫生保健知识 B.预防性卫生教育 C.糖尿病康复知识 D.家庭照顾教育 7. 格林模式共有九个阶段,其中最注重的是哪一阶段?( )B A. 第三阶段 行为与环境诊断 B. 第四阶段 教育与组织诊断 C. 第五阶段 管理与政策阶段 D. 第六阶段 实施教育计划 8. 确定教育对象的学习方式应在健康教育程序中的哪一个步骤完成?( )A A.健康教育评估 B.健康教育问题 C.健康教育计划 D. 健康教育实施 9.偏瘫患者轮椅使用的健康教育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D A. 专题讲座 B. 板报或宣传栏 C. 交流 D. 演示 10.根据格林模式,下列哪项不是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 )A A 教育因素 B 强化因素 C 促成因素 D 倾向因素 11.下列哪项是健康教育的格林理论模式特点( )D A 个体行为改变为主 B 对健康知识的认知 C 以心理学为基础,解释健康相关行为 D 社会环境与政策与健康教育联系 在一起 12.健康促进的基本内涵包括( )D A.个人行为改变 B.集体行为改变 C.政府行为改变 D.个人及政府行为改变 13. 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 )C
A.增进人们的健康知识 B.使人们自愿地采取健康生活方式 C.改善、维护和促进个人、家庭、社区的健康 D.使人民有效地利用现有卫生资源 14.对临终病人的健康教育应侧重()C A.疾病的康复知识 B.预防性卫生教育 C.正确对待死亡的态度 D.战胜疾病的信心 15.格林模式认为促使某种动机得以实现的因素是()A A.促成因素 B.倾向因素 C.强化因素 D.物资激励因素 16.向目标人群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是希望改变影响行为的:()A A.倾向因素 B.促成因素 C.强化因素 D.环境因素 17.健康教育的核心是()A A.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 B.宣传卫生保健知识 C.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D.预防疾病 18、社区健康教育步骤第一步为:()C A.教育 B.设计 C.评估 D.实施
A.增进人们的健康知识 B.使人们自愿地采取健康生活方式 C.改善、维护和促进个人、家庭、社区的健康 D.使人民有效地利用现有卫生资源 14. 对临终病人的健康教育应侧重( )C A.疾病的康复知识 B.预防性卫生教育 C.正确对待死亡的态度 D.战胜疾病的信心 15. 格林模式认为促使某种动机得以实现的因素是( )A A.促成因素 B.倾向因素 C.强化因素 D.物资激励因素 16. 向目标人群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是希望改变影响行为的:( )A A.倾向因素 B.促成因素 C.强化因素 D.环境因素 17. 健康教育的核心是( )A A.促使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的健康行为 B.宣传卫生保健知识 C.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D.预防疾病 18、社区健康教育步骤第一步为:( )C A.教育 B.设计 C.评估 D.实施
19.下列评价指标,属于人群对卫生保健工作态度的评价指标的是()A A.对戒烟的支持率 B.卫生知识及格率 C.社区健康教育覆盖率 D.不良行为习惯转变率 20.统计“5.31无烟日”知识竞赛活动的参与人数,属于:()B A.形成评价 B.过程评价 C.近期效果评价 D.中期效果评价 21.下列哪项指标不能反映社区人群的健康状况()C A.发病率与患病率 B.死亡率与平均寿命 C.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D.人均期望寿命 22.下列关于促进健康的原则哪项是陈述正确的()C A.健康促进强调个人对健康影响因素的控制能力 B.保护健康主要工作为预防疾病,免受疾病的侵袭 C.制定健康相关政策、营造支援健康的环境是促进健康的原则 D.提供精确诊断和必需的卫生保健服务是初级卫生保健的原则 23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改变个体和群体的C A.知识 B.态度 C.行为 D.价值观 E信念 24.“知信行”模式是有关行为改变教成熟的模式,其间的关系是A A知是基础、信是动力、行是目标 B.知是动力、信是基础、行是目标 C.知是目标、信是动力、行是基础 D.知是基础、信是目标、行是动力 25.健康相关行为是指C A.是指个体与健康有关的行为
19. 下列评价指标,属于人群对卫生保健工作态度的评价指标的是( ) A A.对戒烟的支持率 B.卫生知识及格率 C.社区健康教育覆盖率 D.不良行为习惯转变率 20. 统计“5.31 无烟日”知识竞赛活动的参与人数,属于:( )B A.形成评价 B.过程评价 C.近期效果评价 D.中期效果评价 21. 下列哪项指标不能反映社区人群的健康状况( )C A.发病率与患病率 B.死亡率与平均寿命 C.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D.人均期望寿命 22. 下列关于促进健康的原则哪项是陈述正确的( )C A.健康促进强调个人对健康影响因素的控制能力 B.保护健康主要工作为预防疾病,免受疾病的侵袭 C.制定健康相关政策、营造支援健康的环境是促进健康的原则 D.提供精确诊断和必需的卫生保健服务是初级卫生保健的原则 23.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改变个体和群体的 C A. 知识 B. 态度 C. 行为 D. 价值观 E.信念 24.“知信行”模式是有关行为改变教成熟的模式,其间的关系是 A A.知是基础、信是动力、行是目标 B.知是动力、信是基础、行是目标 C.知是目标、信是动力、行是基础 D.知是基础、信是目标、行是动力 25.健康相关行为是指 C A.是指个体与健康有关的行为
B.是指团体与健康有关的行为 C.是指个体或团体与健康有关的行为 D.是指个体或团体与疾病有关的行为 26.与C型行为模式关系最密切的疾病是B A.冠心病 B.恶性肿瘤 C.糖尿病 D.高血压 27.危险行为中范围最广、危害最大的是B A.不良的心理行为模式 B.不良的生活方式与习惯 C.高危险行为 D不良的疾病行为 28.讳疾忌医属于C A.不良生活方式 B.不良心理行为模式 C.不良疾病行为 D.危害健康行为 29.1995年WH0健康促进的含义是C A.是促使人们提高,维护和改善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 B.是指一切能促使行为生活条件向有益于健康改变 C.个人、家庭、社区、国家一起采取措施鼓励健康行为,增强人们改进和处理自 身健康问题的能力 D.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使人类健康从基本健康状态发展到完美健康状态的 过程 30.在下列传播形式中,反馈效果最差的是A A.广播 B.劝服 C.指导 D.小组讨论 31.健康促进的工作主体是A A政府或政策制定者 B.社会各个领域和部门 C.各种规模的医疗机构 D.社区 32.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关系是C A等同关系 B.并行关系 C.包容与被包容关系 D.先后关系 33.新的公共卫生方法的精髓是B A健康教育 B.健康促进 C卫生宣教 D预防接种
B.是指团体与健康有关的行为 C.是指个体或团体与健康有关的行为 D.是指个体或团体与疾病有关的行为 26.与 C 型行为模式关系最密切的疾病是 B A.冠心病 B.恶性肿瘤 C.糖尿病 D.高血压 27.危险行为中范围最广、危害最大的是 B A.不良的心理行为模式 B.不良的生活方式与习惯 C.高危险行为 D.不良的疾病行为 28.讳疾忌医属于 C A.不良生活方式 B.不良心理行为模式 C.不良疾病行为 D.危害健康行为 29.1995 年 WHO 健康促进的含义是 C A.是促使人们提高,维护和改善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 B.是指一切能促使行为生活条件向有益于健康改变 C.个人、家庭、社区、国家一起采取措施鼓励健康行为,增强人们改进和处理自 身健康问题的能力 D.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使人类健康从基本健康状态发展到完美健康状态的 过程 30.在下列传播形式中,反馈效果最差的是 A A.广播 B.劝服 C.指导 D.小组讨论 31.健康促进的工作主体是 A A.政府或政策制定者 B.社会各个领域和部门 C.各种规模的医疗机构 D.社区 32.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的关系是 C A.等同关系 B.并行关系 C.包容与被包容关系 D.先后关系 33.新的公共卫生方法的精髓是 B A.健康教育 B.健康促进 C.卫生宣教 D.预防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