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产业结构的概念及产业划分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组合关系 产业划分是研究产业结构的基础,它是按一定的标准对社会各行各业进行 归并分类。标准不同,所划分的产业类别也不同。常见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以下 几种: 1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部门的相互依存关系划分 2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的划分 3按各生产活动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划分 4.按经济活动的各部门中资源密集程度的划分 5按社会部门的性质划分
第二节 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一、产业结构的概念及产业划分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组合关系。 产业划分是研究产业结构的基础,它是按一定的标准对社会各行各业进行 归并分类。标准不同,所划分的产业类别也不同。常见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以下 几种: 1.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部门的相互依存关系划分 2.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的划分 3.按各生产活动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划分 4.按经济活动的各部门中资源密集程度的划分 5.按社会部门的性质划分
(一)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部门的相互依存关系划分 1.生产资料生产部类;农业部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部门 业如门 业如门律如门本通邮门离业卖 (二)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的划分 从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在按传统分类进行统计的同时,也采用三次产业分类, 际业校垃国宠公让10QE1n日完的坛 我国一次产业的划分 )按各生产活动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划分 主导产业又叫支柱产业 rL- I BI 气等) (四)按经济活动的各部门中资源密集程度的划分 自然资源密集型(简称资源密集型)产业; 行业 是流通部门 资金密集型产业; 括交通运输 劳动密集型产业 生产和生活 技术密集型产业。 、居民服务 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第三层次:为提髙科学文 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 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 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
从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在按传统分类进行统计的同时,也采用三次产业分类, 以便国际比较。按国家统计局1985年10月制定的标准,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如下: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等) 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上述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它各业。由于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 多、范围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门:一是流通部门, 二是服务部门,具体又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 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推销和仓储业。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 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服务 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 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 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 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 (一)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部门的相互依存关系划分 1.生产资料生产部类;农业部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部门; 农业部门, 工业部门,建筑业部门,交通部门,商业部门; 2. (消费资料生产部类。 二)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的划分 (三)按各生产活动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划分 主导产业又叫支柱产业; 辅助产业又称配套产业,或关联产业; 基础性产业。 (四)按经济活动的各部门中资源密集程度的划分 自然资源密集型(简称资源密集型)产业; 资金密集型产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 技术密集型产业
(五)按社会部门的性质划分 我国现行国民经济部门划分: 联合国工业组织分类: 1.农、林、牧、渔业 1.农业、狩猎业、林业和渔业 2.采掘业; 3.制造业; 2.矿业和采矿业 4.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3.制造业; 5.建筑业 4.电力、煤气、供水业; 6.地质勘探业、水利管理业; 7.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 5.建筑业 8.批发和零售贸易、饮食业; 6.批发与零售业、餐馆与旅店业; 9.金融保险业; 10.房地产业 7.运输、仓储业和邮电业; 社会服务业 8.金融业、不动产业、保险业和商业性服目 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 务业; 13.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 9.社会团体、社会及个人的服务业 14.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 15.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 10.不能分类的其它活动。 16.其它行业
——联合国工业组织分类: 1.农业、狩猎业、林业和渔业; 2.矿业和采矿业; 3.制造业; 4.电力、煤气、供水业; 5.建筑业; 6.批发与零售业、餐馆与旅店业; 7.运输、仓储业和邮电业; 8.金融业、不动产业、保险业和商业性服 务业; 9.社会团体、社会及个人的服务业; 10.不能分类的其它活动。 ——我国现行国民经济部门划分: 1.农、林、牧、渔业; 2.采掘业; 3.制造业; 4.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5.建筑业; 6.地质勘探业、水利管理业; 7.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 8.批发和零售贸易、饮食业; 9.金融保险业; 10.房地产业; 11.社会服务业; 12.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 13.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影电视业; 14.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 15.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 16.其它行业。 (五)按社会部门的性质划分
二、产业结构分析的内容 (一)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因素 1社会消费; 2.资源状况 3.科技水平; A础上在 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条件 1.是否充分利用了区域资源; 2.区域产业的技术结构是否合理 3.区域内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关联协调如何; 4.区域产业结构是否有较强的转换能力和应变 能力; 5.现状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是高还是低
1.社会消费; 2.资源状况; 3.科技水平; 4. 基础与传统; 5.区际联系与区域分工。 二、产业结构分析的内容 (一)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因素 (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条件 1.是否充分利用了区域资源; 2.区域产业的技术结构是否合理; 3.区域内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关联协调如何; 4.区域产业结构是否有较强的转换能力和应变 能力; 5.现状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是高还是低
(三)区域产业结构深化的趋势 如果用A、B、C分别代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部门,大体上有三个发展 阶段,每个阶段又可分为两个类型,即: 第一阶段,A占 第二阶段,B占 第三阶段,C占 首位,包括 首位,包括 首位,包括 ①A>C>B ①B>A>C ①C>A>B ②A>B>C ②B>C>A ②C>B>A 具体地分析一个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化趋势,不但要考察产业结构演化的历史 趋势,更重要的还要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考察下列导致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 、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 2、区域主导专业化部门市场容量和市场寿命; 3、主导专业化部门的技术生命周期; 4、区域资源供应状况的变化
(三)区域产业结构深化的趋势 如果用A、B、C分别代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部门,大体上有三个发展 阶段,每个阶段又可分为两个类型,即: 第二阶段,B占 首位,包括: ①B>A>C ②B>C>A 具体地分析一个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化趋势,不但要考察产业结构演化的历史 趋势,更重要的还要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考察下列导致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 1、 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 2、 区域主导专业化部门市场容量和市场寿命; 3、主导专业化部门的技术生命周期; 4、区域资源供应状况的变化。 第一阶段,A占 首位,包括: ①A>C>B ②A>B>C 第三阶段,C占 首位,包括: ①C>A>B ②C>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