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PQL指标体系 PQL是物质生活质量指数的英文缩写。该指标体系由莫里斯 (M.D. Morris)于1977年提出。PQLI是由一些容易获得并能够反映大多数人 的不同基本需要的一系列指标组成的较为简便的综合指数。这些指标包括预期 寿命、婴儿死亡率和识字率等。每个指标都由1~100之间的一个数字表示其好 坏程度得分,1表示最坏,100表示最好。预期寿命的最髙分100对应的是77岁 (为瑞典1973年的水平),最低分1对应的是28岁(几内亚比绍1950年的水平), 中间分50分对应的是52岁。用同样的方法对婴儿死亡率也作了评判 婴儿死亡率的最高分100定为9%(瑞典1973年的水平),最低分1定为 299%(加蓬1950年的水平)。识字率用1~100的百分比直接划分等级。当 所有指标的得分都按1~100等级定分出来后,计算出各指标的平均值或加权平 均值,便可计算出一个国家或区域的PQLI
PQLI是物质生活质量指数的英文缩写。该指标体系由莫里斯 (M.D.Morris)于1977年提出。PQLI是由一些容易获得并能够反映大多数人 的不同基本需要的一系列指标组成的较为简便的综合指数。这些指标包括预期 寿命、婴儿死亡率和识字率等。每个指标都由1~100之间的一个数字表示其好 坏程度得分,1表示最坏,100表示最好。预期寿命的最高分100对应的是77岁 (为瑞典1973年的水平),最低分1对应的是28岁(几内亚比绍1950年的水平), 中间分50分对应的是52岁。用同样的方法对婴儿死亡率也作了评判。 婴儿死亡率的最高分100定为9%(瑞典1973年的水平),最低分1定为 299%(加蓬1950年的水平)。识字率用1~100的百分比直接划分等级。当 所有指标的得分都按1~100等级定分出来后,计算出各指标的平均值或加权平 均值,便可计算出一个国家或区域的PQLI。 2.PQLI指标体系
3.刘再兴的指标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刘再兴教授选择了由9个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 一个衡量全国各省市区(不包括台湾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该 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内容: ①区域经济总规模:用区域国民生产总值指数表示 ②经济增长活力:以一定时期内(如1953-1989年)社会总产值的年递 增率表刁 ③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地区实际积累率/地区资金占用系数) ④工业化结构比重数:由下列公式算出 工业化结构比重数 区域工业总产值区域工业劳动者 区域社会总产值区域社会劳动者 ⑤结构转换条件:以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为主导指标,并兼顾人口规模、资源 丰度和现有结构层次
3.刘再兴的9指标体系。 中国人民大学刘再兴教授选择了由9个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 一个衡量全国各省市区(不包括台湾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该 指标体系包括以下内容: ①区域经济总规模:用区域国民生产总值指数表示; ②经济增长活力:以一定时期内(如1953—1989年)社会总产值的年递 增率表示; ③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地区实际积累率/地区资金占用系数); ④工业化结构比重数:由下列公式算出 工业化结构比重数= ⑤结构转换条件:以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为主导指标,并兼顾人口规模、资源 丰度和现有结构层次, 区域社会劳动者 区域工业劳动者 区域社会总产值 区域工业总产值
⑥人口文化素质(百人中大学文化程度以上人口数/百人中文盲半文盲人口数) ⑦技术水平指数:技术水平指数由下列公式算出 技术水平指数=地区工业劳动生产率×地区资金产出率 全国工业劳动生产率x全国资金产出率 ⑧城市化水平:由下列公式算出 城市化水平=区域城市市区人口区域城市市区工业产值 区域总人口 区域工业总产值 ⑨居民生活质量:以居民消费水平指数表示。居民消费水平指数=区域居民消费 水平/全国居民消费水平。 上述9个指标全部计算出来以后,再计算其几何平均数m,该几何平均数即区域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综合指数
⑥人口文化素质(百人中大学文化程度以上人口数/百人中文盲半文盲人口数) ⑦技术水平指数:技术水平指数由下列公式算出: 技术水平指数= ⑧城市化水平:由下列公式算出 城市化水平= ⑨居民生活质量:以居民消费水平指数表示。居民消费水平指数=区域居民消费 水平/全国居民消费水平。 上述9个指标全部计算出来以后,再计算其几何平均数m,该几何平均数即区域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综合指数。 全国工业劳动生产率 全国资金产出率 地区工业劳动生产率 地区资金产出率 区域工业总产值 区域城市市区工业产值 区域总人口 区域城市市区人口
、区域发展的阶段分析 (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 美国经济学家兼经济史学家罗斯托(w.w. Rostow)在1960年出 版的《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一书中,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分 为六个“经济成长阶段”: 1.传统社会阶段。 2.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 3.起飞阶段。 4.向成熟推进阶段。 5.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二、区域发展的阶段分析 (一)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 美国经济学家兼经济史学家罗斯托(w.w.Rostow)在1960年出 版的《经济成长的阶段:非共产党宣言》一书中,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分 为六个“经济成长阶段” : 1. 传统社会阶段。 2.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 3.起飞阶段。 4.向成熟推进阶段。 5.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二)我国学者关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 我国关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研究开展的较晚,但这方面也不乏 见解。如有的学者就曾将经济发展的阶段划分为四个,即: 1.发展阶段,或称为不发育阶段; 2.成长阶段; 3.成熟阶段; 4.衰退阶段。 还有的学者根据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情况,从区域发展战略的角度,把 我国划分成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三个地区: 1.处于待开发(或不发育)阶段的地区 2.处于成长阶段的地区。 3.处于成熟或发达阶段的地区
(二)我国学者关于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 我国关于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研究开展的较晚,但这方面也不乏 见解。如有的学者就曾将经济发展的阶段划分为四个,即: 1. 发展阶段,或称为不发育阶段; 2. 成长阶段; 3. 成熟阶段; 4. 衰退阶段。 还有的学者根据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情况,从区域发展战略的角度,把 我国划分成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三个地区: 1. 处于待开发(或不发育)阶段的地区 。 2. 处于成长阶段的地区。 3. 处于成熟或发达阶段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