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一张一翕:形容呼吸时一张一合。 43.杳无消息:远得不见踪影,没有消息。 16.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44.巧妙绝伦:灵巧高明,超过寻常的,没 17.相映成趣:互相衬托 有比得上它的。 18.祸不单行: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45.惟妙惟肖:形容描绘得十分精妙逼真。 19.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肖:相似 里感到悲伤。怀:心 46.雍容典雅:形容文雅大方,优美而不粗 20.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俗。雍:和谐。 21.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47.错落有致:交错纷杂,富有情趣。致 2.手足无措:形容举动慌乱或没有办法应情趣 付 48.浑然一体:完整不可分割地构成一个整 23.猝不及防:事情突然袭发生,来不及防体。 备 49.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 24.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50.错综复杂:形容头绪繁多,情况复杂 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51.千头万绪:形容事情头绪很多。绪:事 觑:看 情的开端 25.饥肠辘辘:形容非常饥饿, 52.不无裨益:不是没有益处。 26.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53.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想中的美好世界 54.孜孜不倦:勤勉地工作,不知疲倦。 27.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55.无边无垠:宽阔没有边际。垠:界限 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亳不敢疏忽 边际。 28.碌碌无为:平庸,没有特殊能力。 56.坦荡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坦荡:宽 29.血雨腥风:指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广平坦。 动派对革命人民的血腥镇压 57.潜滋暗长: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滋: 30.取义成仁:这里指为真理为中国人民的生出。 解放事业而英勇牺牲。取选取。义:正义。58.旁逸斜出:(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 31.敝帚自珍: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出来。 十分珍惜。敝:破旧。珍:贵重爱借 59纵横决荡: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32.幕天席地:把天空当作幕,把大地当作60.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消失 席 点也不存在 33.天壤之别:比喻差别极大。壤:地 61.不可名状:不能用语言形容。名:说出。 34.弹指而过: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弹一下62.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手指头就过了很多年 63.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毛:指草 35.栩栩如生: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木 36.才华横溢:形容很有文艺才能,并显露|64.改邪归正:不再做坏事,走向正路 出来 65.气势恢宏:形容气势极其雄伟。恢宏 37.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极点。恶:厌广大,宽广 恶。疾:痛恨。 66.心腹之患:比喻致命的祸害。心腹:喻 38.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响声,耳聋的人要害。 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67.生灵涂炭: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 人。聩:耳聋。 地。涂:泥沼:炭:炭火 39.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68.放荡不羁:行动随便,不受约束。放荡 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不受拘束:羁:约束。 40.溘然长逝:突然死去。 69.安然无恙:平安无事,没有遭到损害 41.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转折、和谐悦恙:病。 耳 70.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 42.自出心裁:出于自心的创造和裁断。 空阔;怡:和悦愉快
15.一张一翕:形容呼吸时一张一合。 16.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 17.相映成趣:互相衬托。 18.祸不单行:表示不幸的事接连发生。 19.触目伤怀:看到(家庭败落的情况)心 里感到悲伤。怀:心。 20.狼吞虎咽: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 21.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22.手足无措:形容举动慌乱或没有办法应 付。 23.猝不及防:事情突然袭发生,来不及防 备。 24.面面相觑:你看我,我看你,形容大家 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望着,都不说话。 觑:看 25.饥肠辘辘:形容非常饥饿。 26.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 想中的美好世界。 27.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 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 28.碌碌无为:平庸,没有特殊能力。 29.血雨腥风:指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 动派对革命人民的血腥镇压。 30.取义成仁:这里指为真理为中国人民的 解放事业而英勇牺牲。取选取。义:正义。 31.敝帚自珍: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 十分珍惜。敝:破旧。珍:贵重爱惜。 32.幕天席地:把天空当作幕,把大地当作 席。 33.天壤之别:比喻差别极大。壤:地。 34.弹指而过: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弹一下 手指头就过了很多年。 35.栩栩如生: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 36.才华横溢:形容很有文艺才能,并显露 出来。 37.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极点。恶:厌 恶。疾:痛恨。 38.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响声,耳聋的人 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 人。聩:耳聋。 39.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 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40.溘然长逝:突然死去。 41.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转折、和谐悦 耳。 42.自出心裁:出于自心的创造和裁断。 43.杳无消息:远得不见踪影,没有消息。 44.巧妙绝伦:灵巧高明,超过寻常的,没 有比得上它的。 45.惟妙惟肖:形容描绘得十分精妙逼真。 肖:相似。 46.雍容典雅:形容文雅大方,优美而不粗 俗。雍:和谐。 47.错落有致:交错纷杂,富有情趣。致: 情趣。 48.浑然一体:完整不可分割地构成一个整 体。 49.丰功伟绩:伟大的功绩。 50.错综复杂:形容头绪繁多,情况复杂。 51.千头万绪:形容事情头绪很多。绪:事 情的开端。 52.不无裨益:不是没有益处。 53.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54.孜孜不倦:勤勉地工作,不知疲倦。 55.无边无垠:宽阔没有边际。垠:界限; 边际。 56.坦荡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坦荡:宽 广平坦。 57.潜滋暗长: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滋: 生出。 58.旁逸斜出:(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 出来。 59.纵横决荡: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60.荡然无存: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消失,一 点也不存在。 61.不可名状:不能用语言形容。名:说出。 62.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63.不毛之地:不长草木的地方。毛:指草 木。 64.改邪归正:不再做坏事,走向正路。 65.气势恢宏:形容气势极其雄伟。恢宏: 广大,宽广。 66.心腹之患:比喻致命的祸害。心腹:喻 要害。 67.生灵涂炭: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 地。涂:泥沼;炭:炭火。 68.放荡不羁:行动随便,不受约束。放荡 不受拘束;羁:约束。 69.安然无恙:平安无事,没有遭到损害。 恙:病。 70.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旷: 空阔;怡:和悦愉快
71.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98.司空见惯:表示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别 99.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 72.执迷不悟:坚持错误而不觉悟 难。冲:要冲。(重要道路会合的地方) 73.开卷有益:读书就有好处 100.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74.跃然纸上:形容活跃地呈现在纸上 101.老态龙钟: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 75.无精打采:形容不高兴、不振作。采:便的样子。这里形容桌子破旧。 精神;神色。 102.嗟来之食:今泛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76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103.拍案而起:拍着桌子愤怒地站起来。 来谈论或看待。 104.惩前毖后:把以前的失败作为教训, 77.大事渲染:大力夸张形容。事:作;渲使以后不再重犯。惩:警戒:毖:谨慎,小 染:绘画方法,引申为夸张形容的意思。 心 78.声名狼藉:形容名声坏到了极点。狼藉:105.屡见不鲜:多次见到,已经不新奇了 乱七八糟。 鲜:新奇 79.习以为常:长期都这样,就把它当成了106.不攻自破:不用攻打,自己就溃败了 常规。 形容防御薄弱,不堪一击。 80.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名望很大。 107.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动的水不会 81.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不肯改进 腐臭,转动着的门轴不会被虫蛀蚀。户枢 82,偃旗息鼓:放倒旗子,停止敲鼓。比喻门轴:蠹:这里是蛀蚀的意思。 事情终止。这里指停止竞选。偃:放倒。 108.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尽管意见不完 83.甘拜下风:真心佩服。比喻自愿承认不全正确,提意见的人并没有罪,听取意见的 如人家。甘:甘愿、乐意:下风:风向的下人即使没有对方所说的错误,也可以拿听到 风 的话来警惕自己。 84.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109.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有这个缺点就 磨 改正,没有就在以后注意。 85.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害11.姹紫嫣红:形容各种好看的花。姹: 怕繁重的。拈:用手指拿东西 美丽。嫣:娇艳 86.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漠 11l(精神)矍铄:形容老年人很有精神的 冷淡 样子 87.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11.挑拨离间:在人与人之间搬弄是非 主意。本课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异:制造隔阂,使互相猜忌,产生矛盾。挑拨: 另外的;迁:变动。 搬弄是非,引起纠纷。离间:拆散,隔开 88.精益求精:好了还要求更好。益:更加。(课文中:搬弄是非,引起纠纷,破坏团结。) 89.滔滔不绝:形容话很多,连续不断。滔11.声色俱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显得 滔:波浪滚滚。 非常严厉 90.投机取巧:指用狡猾的手段谋取个人利11..烛夜谈:点着蜡烛深夜交谈。秉烛 益 拿着点着的蜡烛。 91.通宵达旦:从天黑到天亮 115.才疏学浅:见识不广学问不深。疏: 92.为富不仁:有钱而心狠,残酷地剥削、粗,空虚 压迫穷人 116.深居简出:平日老在家里呆着,很少 93.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出门。简:少 94.不辍劳作:不停止劳动。辍:停止。 117.终南捷径:这里指达到目的的便捷途 95.无可奈何:没有办法可想 径 96.无独有偶:形容罕见的事物不只一件,11.自命不凡:自以为不平凡。形容高傲 居然还有和它同时出现的。 自负的样子。自命:自认为。 97.见微知著:看到一点苗头,就知道它的19.循序渐进:按一定的顺序逐渐推进。 实质和发展趋势。微:微小:著:明显。 循:按照
71.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 别。 72.执迷不悟:坚持错误而不觉悟。 73.开卷有益:读书就有好处。 74.跃然纸上:形容活跃地呈现在纸上。 75.无精打采:形容不高兴、不振作。采: 精神;神色。 76.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 来谈论或看待。 77.大事渲染:大力夸张形容。事:作;渲 染:绘画方法,引申为夸张形容的意思。 78.声名狼藉:形容名声坏到了极点。狼藉: 乱七八糟。 79.习以为常:长期都这样,就把它当成了 常规。 80.德高望重:品德高尚,名望很大。 81.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不肯改进。 82.偃旗息鼓:放倒旗子,停止敲鼓。比喻 事情终止。这里指停止竞选。偃:放倒。 83.甘拜下风:真心佩服。比喻自愿承认不 如人家。甘:甘愿、乐意;下风:风向的下 风。 84.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 磨。 85.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害 怕繁重的。拈:用手指拿东西。 86.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漠: 冷淡。 87.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 主意。本课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异: 另外的;迁:变动。 88.精益求精:好了还要求更好。益:更加。 89.滔滔不绝:形容话很多,连续不断。滔 滔:波浪滚滚。 90.投机取巧:指用狡猾的手段谋取个人利 益。 91.通宵达旦:从天黑到天亮。 92.为富不仁:有钱而心狠,残酷地剥削、 压迫穷人。 93.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很多艰难困苦。 94.不辍劳作:不停止劳动。辍:停止。 95.无可奈何:没有办法可想。 96.无独有偶:形容罕见的事物不只一件, 居然还有和它同时出现的。 97.见微知著:看到一点苗头,就知道它的 实质和发展趋势。微:微小;著:明显。 98.司空见惯:表示某事常见,不足为奇。 99.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 难。冲:要冲。(重要道路会合的地方) 100.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应有尽有。 101.老态龙钟: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灵 便的样子。这里形容桌子破旧。 102.嗟来之食:今泛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103.拍案而起:拍着桌子愤怒地站起来。 104.惩前毖后:把以前的失败作为教训, 使以后不再重犯。惩:警戒;毖:谨慎,小 心。 105.屡见不鲜:多次见到,已经不新奇了。 鲜:新奇。 106.不攻自破:不用攻打,自己就溃败了, 形容防御薄弱,不堪一击。 107.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流动的水不会 腐臭,转动着的门轴不会被虫蛀蚀。户枢: 门轴;蠹:这里是蛀蚀的意思。 108.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尽管意见不完 全正确,提意见的人并没有罪,听取意见的 人即使没有对方所说的错误,也可以拿听到 的话来警惕自己。 109.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有这个缺点就 改正,没有就在以后注意。 110.姹紫嫣红:形容各种好看的花。 姹: 美丽。 嫣:娇艳。 111.(精神)矍铄:形容老年人很有精神的 样子 112.挑拨离间:在人与人之间搬弄是非, 制造隔阂,使互相猜忌,产生矛盾。 挑拨: 搬弄是非,引起纠纷。 离间:拆散,隔开。 (课文中:搬弄是非,引起纠纷,破坏团结。) 113.声色俱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显得 非常严厉 114.秉烛夜谈:点着蜡烛深夜交谈。 秉烛: 拿着点着的蜡烛。 115.才疏学浅:见识不广学问不深。 疏: 粗,空虚。 116.深居简出:平日老在家里呆着,很少 出门。 简:少 117.终南捷径:这里指达到目的的便捷途 径。 118.自命不凡:自以为不平凡。形容高傲 自负的样子。 自命:自认为。 119.循序渐进:按一定的顺序逐渐推进。 循:按照
120.举一反三:举出一件或一方面已知的淫:迷惑。 事理,可以退之与其同类的许多事理。反:147.贫贱不能移:不因贫穷低贱而改变志 推演 向。移:改变(志向)。 121.明哲保身:原指明智的人不参与可能148威武不能屈:在权势、压力面前不屈 给自己带来得危险的事。这里指一种个人主服。屈:屈服。 义的待人、处事态度,计较个人利害,回避149.旁征博引:为了表示论证充足而广泛 原则斗争 地引用材料 122.风烛残年:比喻临近死亡的晚年(风150.振振有辞(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 烛:风中之烛) 说个不休 123.不可救药:病重到不可救治。比喻人 或事物坏得没有法儿挽救(药:治) 关于传统对联的一些常识 124.大步流星:形容脚步迈得大,走得快 125.月朗星稀:月光明朗,星星稀少 首先,作对联,要合于下列五大规律: 126.无缘无故:没有什么原因,平白无故 )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 127.变卖典质:典质:用土地、房屋或其复的字。 它东西作为抵压向人借钱。 (二)上联的末一句必须是仄声,下一联 128.碌碌无为:平庸无能,无所作为。 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 129.成群结队:指聚集到一起,形成了队(三)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 伍 结构相应)。 130就地取材:在当地选取材料。就当地选(四)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 用人才。 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 131郑重其事:严肃认真地对待这件事 样(平:平声字;仄,仄声字,包括上、 132.世人瞩目:世界上的人都注视(目)。 去、入三声的字) 133强施威:显示自己能力强,施展威风。(五)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 134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也说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 悬心吊胆 对联和律诗中间的对仗有继承演进的 135.满腔义愤:充满心中,对违反正义的事关系,律诗的平仄格律和“、三、五不论 情所产生的愤怒 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也适用于对联 136.节衣缩食:省吃省穿,泛指节俭 至于每副对联的字数,并无限制,由四字、 137.鬼鬼祟祟: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五字、六字、七字、八字、九字到几十字、 138报仇雪恨:采取行动,打击仇敌,洗雪几百字,只要有话可说,能成对偶就行。下 仇恨。 面举例以见一斑: 139.妄自尊大:狂妄的自高自大 祖国山河壮;人民岁月新 140不攻自破:不用攻打,自己就溃败了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形容防御薄弱,不堪一击,也指论点活情节 上联的“祖国”、“山河”和下联的“人民”、 漏洞百出,经不起反驳。 岁月”都是名词,上联的末字“壮”和下联的 141.百废待举:许多荒废了的事情都等待着末字新”,都是形容词,上下相对,平仄协 去做。 调,内容与形式都与上述的五条规律符合。 142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拒绝听 我们可以把以上内容归结为“四讲”,即 取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字数讲相等,字音讲平仄,词语讲对仗, 143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极点。疾首:头句法讲对称”。同时,上下联内容要有一定 痛 的联系,但不能雷同或重复,雷同的对句俗 144.疾风知劲草:疾:急速,猛烈 称为“合掌对”,如“新年迎五福,春节接三 145.荼毒生灵:残害人民。荼毒:毒害 多”,其中的“新年”和“春节”、“迎”和“接” 残害。生灵:人民。 都同意,传统上认为这样的楹联犯制作楹联 146.富贵不能淫:不为金钱地位所迷惑。 的大忌
120.举一反三:举出一件或一方面已知的 事理,可以退之与其同类的许多事理。 反: 推演 121.明哲保身:原指明智的人不参与可能 给自己带来得危险的事。这里指一种个人主 义的待人、处事态度,计较个人利害,回避 原则斗争。 122.风烛残年:比喻临近死亡的晚年(风 烛:风中之烛) 123.不可救药:病重到不可救治。比喻人 或事物坏得没有法儿挽救(药:治) 124.大步流星:形容脚步迈得大,走得快。 125.月朗星稀:月光明朗,星星稀少。 126.无缘无故:没有什么原因,平白无故 127.变卖典质:典质:用土地、房屋或其 它东西作为抵压向人借钱。 128.碌碌无为:平庸无能,无所作为。 129.成群结队:指聚集到一起,形成了队 伍 130.就地取材:在当地选取材料。就当地选 用人才。 131.郑重其事:严肃认真地对待这件事。 132.世人瞩目:世界上的人都注视(目)。 133.逞强施威:显示自己能力强,施展威风。 134.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也说 悬心吊胆。 135.满腔义愤:充满心中,对违反正义的事 情所产生的愤怒。 136.节衣缩食:省吃省穿,泛指节俭。 137.鬼鬼祟祟: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138.报仇雪恨:采取行动,打击仇敌,洗雪 仇恨。 139.妄自尊大:狂妄的自高自大。 140.不攻自破:不用攻打,自己就溃败了, 形容防御薄弱,不堪一击,也指论点活情节 漏洞百出,经不起反驳。 141.百废待举:许多荒废了的事情都等待着 去做。 142.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拒绝听 取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143.痛心疾首:形容痛恨到极点。疾首:头 痛。 144.疾风知劲草:疾:急速,猛烈。 145.荼毒生灵:残害人民。荼毒:毒害、 残害。生灵:人民。 146.富贵不能淫:不为金钱地位所迷惑。 淫:迷惑。 147.贫贱不能移:不因贫穷低贱而改变志 向。移:改变(志向)。 148.威武不能屈:在权势、压力面前不屈 服。屈:屈服。 149.旁征博引:为了表示论证充足而广泛 地引用材料。 150.振振有辞(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 说个不休。 关于传统对联的一些常识 首先,作对联,要合于下列五大规律: (一) 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不能用重 复的字。 (二) 上联的末一句必须是仄声,下一联 的末一字必须是平声。 (三) 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词类相当, 结构相应)。 (四)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立,上联要用平 声字的地方,下联就得用仄声字,反过来也 一样(平:平声字;仄,仄声字,包括上、 去、入三声的字)。 (五)上下联意思可以相近或相反,可以只 说一事,也不妨分说两事。 对联和律诗中间的对仗有继承演进的 关系,律诗的平仄格律和“一、三、五不论, 二、四、六分明”的原则,也适用于对联。 至于每副对联的字数,并无限制,由四字、 五字、六字、七字、八字、九字到几十字、 几百字,只要有话可说,能成对偶就行。下 面举例以见一斑: 祖国山河壮;人民岁月新。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上联的“祖国”、“山河”和下联的“人民”、 “岁月”都是名词,上联的末字“壮”和下联的 末字“新”,都是形容词,上下相对,平仄协 调,内容与形式都与上述的五条规律符合。 我们可以把以上内容归结为“四讲”,即 “字数讲相等,字音讲平仄,词语讲对仗, 句法讲对称”。同时,上下联内容要有一定 的联系,但不能雷同或重复,雷同的对句俗 称为“合掌对”,如“新年迎五福,春节接三 多”,其中的“新年”和“春节”、“迎”和“接” 都同意,传统上认为这样的楹联犯制作楹联 的大忌
(以上介绍的是传统楹联的作法及程于山光水色之中 式,随着对联艺术的逐步成熟和发展,各种 新奇的作法跟句式也不断出现,还出现了所二、反复 谓非正宗楹联,是指不过分强调平仄、工仗、 为把所要叙述的事物表达的更加形象 用韵的楹联。我们应该予以充分肯定和推生动,将同样一个或几个字在楹联中间隔地 荐,也应该提倡用灵活的格式撰写传统的楹运用或者重复地运用,使之既紧相连结而意 联。比如我们现在在许多学校常见到这样义不尽相同的一种作联方法,称之为反复 副联语 法。反复法作的楹联,有时是联意的反复,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有时是用字的反复,但决不是重复。如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在新城,演新戏,欢迎新同志,迎接新 这是194年12月郭沫若为南京晓庄师胜利; 范校园内陶行知先生墓门所题写的楹联。再 除旧貌,破旧习打倒旧军阀,摧毁旧 如,1930年12月,红军总前委在宁都县召开世界。 军民誓师大会时,毛泽东在主席台两旁亲撰 据《井冈山的武装割据——革命历史资 联 料丛书之二》所载,这是1928年12月11日,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红五军到达宁冈县新城,在欢庆红四军和红 我迫,游击战里操胜算 五军会师的万人大会上,讲台两侧贴的楹 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联。这副楹联上联反复用了四个“新”字,使 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欢迎新战友的气氛更加热烈;下联反复用了 其次,一些传统对联的主要制作方法,四个“旧”字,表达了红军战士推毁旧世界的 摘录如下 坚强决心。又如: 叠字 开关早,关关迟,迎过客过关 叠字,又名“重言”,系指由两个相同的 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 字组成的词语。在楹联创作中,叠字法的运 这副楹联看似平常,实则暗藏机巧。其 用是非常广泛的,几乎随处可见。比如: 中“关”字与“对”字均为复字,而“关关”与“对 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对”又貌似叠字,其实前一个“关”与“对”是作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动词用,后一个“关”与“对”是作名词用,意 这是苏州网师园的一副叠字楹联,上联义各不相同,整副楹联叙事简明又富有情 化用李清照词《声声慢》,使联语独具特色。趣 全联从纵和横的角度描写了该园山重水复 也有几个字在联语中间间隔地出现的 鸟语花香的美景和游客流连忘返、恋人们卿如 卿我我的境况。该联读来声韵铿锵,语句含 三十年前,县考无名,府考无名,道考 义丰富深长,为游人增添了无限情趣。再如:无名,人眼不开天眼见; 南南北北,文文武武,争争斗斗,时时 八十日里,乡试第一,京试第一,殿试 杀杀砍砍,搜搜刮刮,看看干干净净; 第一,蓝袍脱下紫袍归。 户户家家,女女男男,孤孤寡寡,处处 相传清朝大余县有个戴衢亨,勤奋好 惊惊慌慌,哭哭啼啼,真真娈凄惨惨 学,才华颇高,可因县官不识才,到30余岁 这副楹联在解放前流传一时,它形象地|连个秀才也没捞到。他的朋友出于义愤为他 嘲讽了国民党统治下旧中国的凄惨景象,把买了个秀才,得以取得乡试资格。在80天里, 当时的社会现实暴露无遗。再如大家十分他由乡试到京试再到殿试,连中三元,被点 熟悉的西湖联 为状元,衣锦归乡,感慨之余,写下了这副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楹联。联语中“考无名”与“试第一”各自间隔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出现三次,形象地表述了自己仕宦途中的坎 联句立意新颖,用字娇嫩,将此联用于|坷经历,同时警告了那些玩忽职守、埋没人 西湖这一特定景观之中,非常自然、贴切。才的官吏,堪称联坛佳话,联中上品。 西湖美景如在眼帘,使游人留连忘返,陶醉|三、复叠
( 以上介绍的是传统楹联的作法及程 式,随着对联艺术的逐步成熟和发展,各种 新奇的作法跟句式也不断出现,还出现了所 谓非正宗楹联,是指不过分强调平仄、工仗、 用韵的楹联。我们应该予以充分肯定和推 荐,也应该提倡用灵活的格式撰写传统的楹 联。 比如我们现在在许多学校常见到这样 一副联语: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这是1944年12月郭沫若为南京晓庄师 范校园内陶行知先生墓门所题写的楹联。再 如,1930年12月,红军总前委在宁都县召开 军民誓师大会时,毛泽东在主席台两旁亲撰 一联: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 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 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 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 其次,一些传统对联的主要制作方法, 摘录如下: 一、叠字 叠字,又名“重言”,系指由两个相同的 字组成的词语。在楹联创作中,叠字法的运 用是非常广泛的,几乎随处可见。比如: 风风雨雨,暖暖寒寒,处处寻寻觅觅。 莺莺燕燕,花花叶叶,卿卿暮暮朝朝; 这是苏州网师园的一副叠字楹联,上联 化用李清照词《声声慢》,使联语独具特色。 全联从纵和横的角度描写了该园山重水复、 鸟语花香的美景和游客流连忘返、恋人们卿 卿我我的境况。该联读来声韵铿锵,语句含 义丰富深长,为游人增添了无限情趣。再如: 南南北北,文文武武,争争斗斗,时时 杀杀砍砍,搜搜刮刮,看看干干净净; 户户家家,女女男男,孤孤寡寡,处处 惊惊慌慌,哭哭啼啼,真真凄凄惨惨。 这副楹联在解放前流传一时,它形象地 嘲讽了国民党统治下旧中国的凄惨景象,把 当时的社会现实暴露无遗。 再如大家十分 熟悉的西湖联: 山山水水,处处明明秀秀; 晴晴雨雨,时时好好奇奇。 联句立意新颖,用字娇嫩,将此联用于 西湖这一特定景观之中,非常自然、贴切。 西湖美景如在眼帘,使游人留连忘返,陶醉 于山光水色之中。 二、反复 为把所要叙述的事物表达的更加形象 生动,将同样一个或几个字在楹联中间隔地 运用或者重复地运用,使之既紧相连结而意 义不尽相同的一种作联方法,称之为反复 法。反复法作的楹联,有时是联意的反复, 有时是用字的反复,但决不是重复。如: 在新城,演新戏,欢迎新同志,迎接新 胜利; 除旧貌,破旧习,打倒旧军阀,摧毁旧 世界。 据《井冈山的武装割据——革命历史资 料丛书之二》所载,这是1928年12月11日, 红五军到达宁冈县新城,在欢庆红四军和红 五军会师的万人大会上,讲台两侧贴的楹 联。这副楹联上联反复用了四个“新”字,使 欢迎新战友的气氛更加热烈;下联反复用了 四个“旧”字,表达了红军战士摧毁旧世界的 坚强决心。又如: 开关早,关关迟,迎过客过关; 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 这副楹联看似平常,实则暗藏机巧。其 中“关”字与“对”字均为复字,而“关关”与“对 对”又貌似叠字,其实前一个“关”与“对”是作 动词用,后一个“关”与“对”是作名词用,意 义各不相同,整副楹联叙事简明又富有情 趣。 也有几个字在联语中间间隔地出现的。 如: 三十年前,县考无名,府考无名,道考 无名,人眼不开天眼见; 八十日里,乡试第一,京试第一,殿试 第一,蓝袍脱下紫袍归。 相传清朝大余县有个戴衢亨,勤奋好 学,才华颇高,可因县官不识才,到30余岁 连个秀才也没捞到。他的朋友出于义愤为他 买了个秀才,得以取得乡试资格。在80天里, 他由乡试到京试再到殿试,连中三元,被点 为状元,衣锦归乡,感慨之余,写下了这副 楹联。联语中“考无名”与“试第一”各自间隔 出现三次,形象地表述了自己仕宦途中的坎 坷经历,同时警告了那些玩忽职守、埋没人 才的官吏,堪称联坛佳话,联中上品。 三、复叠
在同一联语中,既用叠字又用反复的制 装谁象谁,谁装谁,谁就象谁。 联方法称为复叠法。用复叠法写作的楹联往 这副顶真楹联概括力极强,仅用了八个 往能兼有复字法和叠字法的艺术效果。请字,就把戏剧演员忘掉自我、逼真肖人的精 看 彩表演描述出来了,该联对仗工稳,精巧风 年年难过年年过 趣,联意隽永,是一副绝妙戏联。 处处无家处处家 五、析字 这是在旧社会流传很广的一副对联,联 在楹联创作中,将楹联中的汉字的形体 中的“年年”、“处处”为叠字,“过”、“家”为分拆或合并,巧妙地制作联语的一种方法叫 复字,这副楹联把旧社会穷苦人流离失所的拆拼法。在制作时有一定难度,但是制得好 痛苦处境和对旧社会的不满与抗议充分地的拆拼楹联,能使语言曲折有致,而又耐人 表达在联语的字里行间。再看: 咀嚼,富于趣味性。好的拆拼楹联实有画龙 军阀跑,国防跑,富绅跑,跑跑跑,看点睛之妙,从而使联语达到某种特殊的艺术 着跑垮刮民党; 效果。析字包括拆字和合字两种形式。 工人来,农民来,士兵来,来来来,共1拆字 同来建苏维埃 鸿是江边鸟; 这副楹联相传是一个私塾先生所写。联 蚕为天下虫。 语通过“跑”字和“来”字间隔出现和重叠运 用,对革命形势的发展作了高度形象的概 鳳山山出鳳,鳳非凡鸟; 括,这是一副通俗易懂,思想性、艺术性俱 龙口口回龙,龙本宠身。 佳的上乘之作。请看 这相传出句是广西凤山县第八代土官 松声竹声钟馨声,声声自在 之女韦小姐所撰。其人才貌过人,及笄之年 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求婚者络绎不绝,韦小姐想觅一匹配郎君 这是吴忠礼题南京弘济寺的一副对联。遂出上联征偶。求婚者绞尽脑汁,却无一应 作者在创作中将复字法和叠字法重复使用,对,故此韦小姐也遗憾终身而命归九泉。上 上联突出一“声”字,下联突出一“色”字,既|联以当地地名出句,环环相扣,又将“出” 是写景,又是写情,楹联虽短而寓意深刻 鳳”析出。由二三字组成第四字,第五字又 与浙江天台山方广寺“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与第一、第六字相同,八、九两字合起来又 呗声,总和三百六十击钟鼓声,无声不寂;构成第六字。下联为今人所作,龙口为山东 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兼四万八千丈 市名,以龙对凤,对工得体,有龙凤呈祥 峰峦色有色皆空”的长联有异曲同工之妙。之意。回字又析出两口字,同出句相比有异 四、顶真 曲同工之妙。“宠身”所指“龙”字,比较上联 顶真法又叫联珠法,是将前一句或前 不失风采,可谓出句之佳对。 节奏的尾字又作为后一句或后一节奏的首 2合字 字,使两个音节或两个句子首尾相连,前后 日在东,月在西,天上生成明字; 承接,产生上递下接的效果,好像串珠子似 女居左,子居右,世间配成好人 的一种制联方法。请看一副风景联 下联是乾隆和纪昀的一副应答联: 听雨雨住,住听雨楼边,住听雨声,声 心口十思,思子思妻思父母 滴滴,听、听、听; 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观潮潮来,来观潮阁上,来观潮浪,浪 据说乾隆察觉纪昀有思家之意,便出上 涛涛,观、观、观。 联试探他。纪昀以实奏闻,以对句相答 这副顶真对,既有句内顶真,又有分句 在析字联中,有时将拆字与合字用于同 之间的顶真。上联妙用一字两义,“住”一作 联中,达到更为巧妙的艺术效果。如下联 “停止”,一作“住宿”,把听雨观潮之妙趣随 张长弓,骑奇马,单戈独戰; 着语意的跳跃尽纳联中。 嫁家女,孕乃子,生男曰甥 下面一副戏台联堪称顶真联中的佳品: 上联拆拼“张、骑”二字又合并“戰”字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下联拆拼“嫁、孕”二字又合并“甥”字,分别
在同一联语中,既用叠字又用反复的制 联方法称为复叠法。用复叠法写作的楹联往 往能兼有复字法和叠字法的艺术效果。 请 看: 年年难过年年过; 处处无家处处家。 这是在旧社会流传很广的一副对联,联 中的“年年”、“处处”为叠字,“过”、“家”为 复字,这副楹联把旧社会穷苦人流离失所的 痛苦处境和对旧社会的不满与抗议充分地 表达在联语的字里行间。 再看: 军阀跑,国防跑,富绅跑,跑跑跑,看 着跑垮刮民党; 工人来,农民来,士兵来,来来来,共 同来建苏维埃。 这副楹联相传是一个私塾先生所写。联 语通过“跑”字和“来”字间隔出现和重叠运 用,对革命形势的发展作了高度形象的概 括,这是一副通俗易懂,思想性、艺术性俱 佳的上乘之作。 请看: 松声竹声钟馨声,声声自在; 山色水色烟霞色,色色皆空。 这是吴忠礼题南京弘济寺的一副对联。 作者在创作中将复字法和叠字法重复使用, 上联突出一“声”字,下联突出一“色”字,既 是写景,又是写情,楹联虽短而寓意深刻, 与浙江天台山方广寺“风声水声虫声鸟声梵 呗声,总和三百六十击钟鼓声,无声不寂; 月色山色草色树色云霞色,更兼四万八千丈 峰峦色,有色皆空”的长联有异曲同工之妙。 四、顶真 顶真法又叫联珠法,是将前一句或前一 节奏的尾字又作为后一句或后一节奏的首 字,使两个音节或两个句子首尾相连,前后 承接,产生上递下接的效果,好像串珠子似 的一种制联方法。请看一副风景联: 听雨雨住,住听雨楼边,住听雨声,声 滴滴,听、听、听; 观潮潮来,来观潮阁上,来观潮浪,浪 涛涛,观、观、观。 这副顶真对,既有句内顶真,又有分句 之间的顶真。上联妙用一字两义,“住”一作 “停止”,一作“住宿”,把听雨观潮之妙趣随 着语意的跳跃尽纳联中。 下面一副戏台联堪称顶真联中的佳品: 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 装谁象谁,谁装谁,谁就象谁。 这副顶真楹联概括力极强,仅用了八个 字,就把戏剧演员忘掉自我、逼真肖人的精 彩表演描述出来了,该联对仗工稳,精巧风 趣,联意隽永,是一副绝妙戏联。 五、析字 在楹联创作中,将楹联中的汉字的形体 分拆或合并,巧妙地制作联语的一种方法叫 拆拼法。在制作时有一定难度,但是制得好 的拆拼楹联,能使语言曲折有致,而又耐人 咀嚼,富于趣味性。好的拆拼楹联实有画龙 点睛之妙,从而使联语达到某种特殊的艺术 效果。析字包括拆字和合字两种形式。 1.拆字 鸿是江边鸟; 蚕为天下虫。 鳳山山出鳳,鳳非凡鸟; 龙口口回龙,龙本宠身。 这相传出句是广西凤山县第八代土官 之女韦小姐所撰。其人才貌过人,及笄之年, 求婚者络绎不绝,韦小姐想觅一匹配郎君, 遂出上联征偶。求婚者绞尽脑汁,却无一应 对,故此韦小姐也遗憾终身而命归九泉。上 联以当地地名出句,环环相扣,又将“出”、 “鳳”析出。由二三字组成第四字,第五字又 与第一、第六字相同,八、九两字合起来又 构成第六字。下联为今人所作,龙口为山东 一市名,以龙对凤,对工得体,有龙凤呈祥 之意。回字又析出两口字,同出句相比有异 曲同工之妙。“宠身”所指“龙”字,比较上联, 不失风采,可谓出句之佳对。 2.合字 日在东,月在西,天上生成明字; 女居左,子居右,世间配成好人。 下联是乾隆和纪昀的一副应答联: 心口十思,思子思妻思父母; 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王。 据说乾隆察觉纪昀有思家之意,便出上 联试探他。纪昀以实奏闻,以对句相答。 在析字联中,有时将拆字与合字用于同 一联中,达到更为巧妙的艺术效果。如下联: 张长弓,骑奇马,单戈独戰; 嫁家女,孕乃子,生男曰甥。 上联拆拼“张、骑”二字又合并“戰”字, 下联拆拼“嫁、孕”二字又合并“甥”字,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