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比较原始的住宅大致有两种。一种以木材为墙基,上面造木构架,以芦苇束编墙, 外面抹泥或者不抹。屋顶也有用芦苇束密排而成的,微呈拱形。这一种在下埃及比较多。 上埃及的以卵石为墙基,用土坏砌墙,密排圆木成屋顶,再铺上一层泥土,外形象一座有 收分的长方形土台。建于第三王朝,约公元前28世纪。 古埃及人迷信人死之后,灵魂不灭,只要保护住尸体,三千年后就会在极乐世界里复活永 生。因此他们特别重视建造陵墓。有财有势的人家的陵墓很考究。早在公元前四千纪,除了庞 大的地下墓室之外,还在地上用砖造了祭祀的厅堂,其形式可能源于当时贵族的长方形平台式 砖石住宅的模仿。内有厅堂,墓室在地下,后来的金字塔是从此发展起来的
古埃及比较原始的住宅大致有两种。一种以木材为墙基,上面造木构架,以芦苇束编墙, 外面抹泥或者不抹。屋顶也有用芦苇束密排而成的,微呈拱形。这一种在下埃及比较多。 上埃及的以卵石为墙基,用土坏砌墙,密排圆木成屋顶,再铺上一层泥土,外形象一座有 收分的长方形土台。 建于第三王朝,约公元前28世纪。 古埃及人迷信人死之后,灵魂不灭,只要保护住尸体,三千年后就会在极乐世界里复活永 生。因此他们特别重视建造陵墓。有财有势的人家的陵墓很考究。早在公元前四千纪,除了庞 大的地下墓室之外,还在地上用砖造了祭祀的厅堂,其形式可能源于当时贵族的长方形平台式 砖石住宅的模仿。内有厅堂,墓室在地下,后来的金字塔是从此发展起来的
金字塔文化及其谜团 萨卡拉的昭赛尔金字 塔 第一座石头的金字塔是萨卡 拉的昭赛尔金字塔,大约造 于公元前三千年,它的基底 东西长126米,南北长106米, 高约60米。它是台阶形的, 分为6层。周围有庙宇,整个 建筑群占地约547×278米。 但是,昭赛尔金字塔的祭祀 厅堂,围墙和其他附属建筑 物还没有摆脱传统的束缚, 它们依然模拟用木材和芦苇 造的宫殿,用石材刻出那种 宫殿建筑的种种细节,不过, 这做法也有一定的艺术效果, 它们的纤细华丽把金字塔映 村得更端重,单纯,纪念性 吏强。 昭赛尔金字塔建筑群的入口 在围墙东南角,从这里进入 一个狭长的、黑暗的甬道, 走出甬道,就是院子,明亮 的天空和金字塔同时呈现在 眼前。这个建筑处理的用意 在造成从现世走到了冥界的 假象。而死后有皇帝仍然在 冥界统治着。光线的明暗和 空间的开阖的强烈对比,同 时震撼着人们的心,着力渲 染皇帝的“神性
金字塔文化及其谜团 • 萨卡拉的昭赛尔金字 塔 • 第一座石头的金字塔是萨卡 拉的昭赛尔金字塔,大约造 于公元前三千年,它的基底 东西长126米,南北长106米, 高约60米。它是台阶形的, 分为6层。周围有庙宇,整个 建筑群占地约547×278米。 • 但是,昭赛尔金字塔的祭祀 厅堂,围墙和其他附属建筑 物还没有摆脱传统的束缚, 它们依然模拟用木材和芦苇 造的宫殿,用石材刻出那种 宫殿建筑的种种细节,不过, 这做法也有一定的艺术效果, 它们的纤细华丽把金字塔映 衬得更端重,单纯,纪念性 吏强。 • 昭赛尔金字塔建筑群的入口 在围墙东南角,从这里进入 一个狭长的、黑暗的甬道, 走出甬道,就是院子,明亮 的天空和金字塔同时呈现在 眼前。这个建筑处理的用意 在造成从现世走到了冥界的 假象。而死后有皇帝仍然在 冥界统治着。光线的明暗和 空间的开阖的强烈对比,同 时震撼着人们的心,着力渲 染皇帝的“神性
金字塔文化及其谜团 麦登金字塔 (Pyramid at Meydum)建于第 三王朝末朝,塔 底边144.5米见 方,高约90米, 塔身下部斜度呈 51°0
金字塔文化及其谜团 • 麦登金字塔 (Pyramid at Meydum)建于第 三王朝末朝,塔 底边144.5米见 方,高约90米, 塔身下部斜度呈 51°
金字塔文化及谜团 金字塔建造之谜:人力所为还是 神力而成? 在古埃及,为什么方形锥体的金 字塔最为普遍?一般认为这一形 状最为科学,埃及沙漠中的沙丘 多呈方锥体,有人做过这样一个 试验,取一定量的沙土,用漏斗 从上往下慢慢地倒在地上,便会 形成一个圆锥形的土堆,等它固 定后,它的顶锥角是52°。实验 证明,任何一堆碎砖或其它物质 按同样的方法成形,都会构成这 个角度,人们称这样的角度为 “自然塌落”现象的极限角,方 锥体金字塔正是以这种角度建筑 的,这样建成后的金字塔十分坚 固,虽经历千年沧桑,任凭风沙 袭击,地震摇撼,却依然不走样。 公元前三千纪中叶,在三角洲的 吉萨(Giza),造了三座大金字 塔,是古埃及金字塔最成熟的代 表,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大金 字塔,在今开罗近郊,主要由大 金字塔(Khufu)、哈夫拉金字 塔(Khafra)、孟卡拉金字塔 (Menkaura)及大狮身人面像 (Great Sphinx)组成。周围还 有许多“玛斯塔巴”与小金字塔
金字塔文化及谜团 • 金字塔建造之谜:人力所为还是 神力而成? • 在古埃及,为什么方形锥体的金 字塔最为普遍?一般认为这一形 状最为科学,埃及沙漠中的沙丘 多呈方锥体,有人做过这样一个 试验,取一定量的沙土,用漏斗 从上往下慢慢地倒在地上,便会 形成一个圆锥形的土堆,等它固 定后,它的顶锥角是52°。实验 证明,任何一堆碎砖或其它物质 按同样的方法成形,都会构成这 个角度,人们称这样的角度为 “自然塌落”现象的极限角,方 锥体金字塔正是以这种角度建筑 的,这样建成后的金字塔十分坚 固,虽经历千年沧桑,任凭风沙 袭击,地震摇撼,却依然不走样。 • 公元前三千纪中叶,在三角洲的 吉萨(Giza),造了三座大金字 塔,是古埃及金字塔最成熟的代 表,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大金 字塔,在今开罗近郊,主要由大 金字塔(Khufu)、哈夫拉金字 塔(Khafra)、孟卡拉金字塔 (Menkaura)及大狮身人面像 (Great Sphinx)组成。周围还 有许多“玛斯塔巴”与小金字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