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钢尺长度检定 ■钢尺尺面注记长度称为名义长度,两端 点刻划线间所代表的真长为钢尺的实际 长度,名义长度与实际长度的差值为 (尺长改正数)。通过钢尺检定,可求 出及尺长方程式 式中:1。—钢尺的名义长度(m) 尺长改正数(mm)(为钢尺检定时值) 钢尺线性膨胀系数,值为 0.01160.0125m/(m°C) t 检定钢尺时的温度(标准温 度,°C);t—一量边时温度°C;
1、钢尺长度检定 ◼ 钢尺尺面注记长度称为名义长度,两端 点刻划线间所代表的真长为钢尺的实际 长度,名义长度与实际长度的差值为 (尺长改正数)。通过钢尺检定,可求 出及尺长方程式: ◼ 式中:l0—钢尺的名义长度(m); — 尺长改正数(mm)(为钢尺检定时值); ◼ α—— 钢 尺 线 性 膨 胀 系 数 , 值 为 0.0116~0.0125mm/(m·°C); ◼ t0——检定钢尺时的温度(标准温 度, °C); t——量边时温度°C; l
2、精密量距法 ■精密量距由5人进行:记录1人,前后尺施尺各1人, 前后读数各1人。每尺段量距方法如下:后尺员持 钢尺零端,并挂拉力计,前尺员持钢尺末端,使 钢尺贴于标志顶面,前尺员喊“预备”,在施加 到标准拉力时,后尺施尺员喊“好”,两读数员 同时读得前、后尺端当前读数,读数至毫米,其 差即为尺段一次测量值,并立即记入手簿。测量3 次,互差不得超过3m。每次丈量前后应各测记 次温度并取平均值
2、精密量距法 ◼ 精密量距由5人进行:记录1人,前后尺施尺各1人, 前后读数各1人。每尺段量距方法如下:后尺员持 钢尺零端,并挂拉力计,前尺员持钢尺末端,使 钢尺贴于标志顶面,前尺员喊“预备”,在施加 到标准拉力时,后尺施尺员喊“好”,两读数员 同时读得前、后尺端当前读数,读数至毫米,其 差即为尺段一次测量值,并立即记入手簿。测量3 次,互差不得超过3mm。每次丈量前后应各测记一 次温度并取平均值
3、钢尺量距的成果整理 ■成果整理时,先对尺段单程测量长度加入各种改 正,累加尺段长度计算出一段距离往测或返测长 度,相对精度符合要求时,取往返测均值作该距 离的最终长度值 (1).尺长改正 设尺长方程式中的尺长改正值,钢尺名义长度10, 实测得尺段长度L,则该尺段的尺长改正: AC、a
3、钢尺量距的成果整理 ◼ 成果整理时,先对尺段单程测量长度加入各种改 正,累加尺段长度计算出一段距离往测或返测长 度,相对精度符合要求时,取往返测均值作该距 离的最终长度值。 ◼ (1).尺长改正 ◼ 设尺长方程式中的尺长改正值,钢尺名义长度l0, 实测得尺段长度L,则该尺段的尺长改正: ◼
(2).温度改正 将丈量时的平均温度t与标准温度t0 之差乘以钢尺的线性膨胀系数及量得长 度L,得到该尺段的温度改正: △L1=a(t-t0)L (3).倾斜改正 ■当沿倾斜地面丈量后,用水准仪测得两 端点的高差h,尺段倾斜长为L,DL为尺 段平距,则倾斜改正值为:△DL=DL-L ■(4).改正后的尺段水平长度
◼ (2).温度改正 ◼ 将丈量时的平均温度t与标准温度t0 之差乘以钢尺的线性膨胀系数及量得长 度L,得到该尺段的温度改正: ◼ (3).倾斜改正 ◼ 当沿倾斜地面丈量后,用水准仪测得两 端点的高差h,尺段倾斜长为L,DL为尺 段平距,则倾斜改正值为:ΔDL= DL-L。 ◼ (4).改正后的尺段水平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