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水准 测量
第二章 水准 测量
§2-1水准测量原理 1、基本原理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 平视线,对立于待测定高差的两 点上的水准尺上读数,以测得两 点间的高差,进而由已知点的高 程推算未知点的高程
§2-1 水准测量原理 1、基本原理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 平视线,对立于待测定高差的两 点上的水准尺上读数,以测得两 点间的高差,进而由已知点的高 程推算未知点的高程
■A,B两点上竖立水准尺,读数分别a、数b, H=H+a=hp +b 则A,B两点的高差为 AB B - b Aa- ■而B点的高程为: HB=HA+hAB 这里高差用hA表示,其含义是由A到B的高差; 若写成h则指从B到A的高差。若水准测量是 从A点向B点进行的,则称A点为后视点,其 水准尺读数为后视尺读数;称B点为前视点, 其水准尺读数为前视尺读数。两点间的高差: hAB=后视读数a前视读数b=ab
◼ A, B两点上竖立水准尺,读数分别a、数b, ◼ ∵Hi=HA+a= HB +b ◼ 则A,B两点的高差为: ◼ hAB= HB -HA =a-b ◼ 而B点的高程为: ◼ HB=HA+hAB ◼ 这里高差用hAB表示,其含义是由A到B的高差; 若写成hBA则指从B到A的高差。若水准测量是 从A点向B点进行的,则称A点为后视点,其 水准尺读数为后视尺读数;称B点为前视点, 其水准尺读数为前视尺读数。两点间的高差: hAB=后视读数a-前视读数b=a-b
2、测站、转点 ■架一次仪器,称为一个测站。当地面两点 相距较远或高差太大时,设一站无法测定 其高差,中间需要加设若干个临时的立尺 点,作为传递高程的过度点,称为转点 此时需连续设站若干次,分别测定各站的 高差取其累计代数和作两点间的高差
2、 测站、转点 ◼ 架一次仪器,称为一个测站。当地面两点 相距较远或高差太大时,设一站无法测定 其高差,中间需要加设若干个临时的立尺 点,作为传递高程的过度点,称为转点。 此时需连续设站若干次,分别测定各站的 高差取其累计代数和作两点间的高差
测量原理 图中,设3个转点,连续设4个测站,则AB两点间的 高差为4站高差之和: haB=h1+h2+h3+h4=(a1-b1)+(a2-b2)+(a3-b +(a4-b4 其通用公式可表示成: 式中的最后一部分可作为计算正确性的检核公式 内AB=∑=∑(-B)=∑a一∑h
图中,设3个转点,连续设4个测站,则AB两点间的 高差为4站高差之和: hAB = h1 +h2 + h3 +h4 =(a1 -b1)+(a2 -b2)+(a3 -b3) +(a4 -b4) 其通用公式可表示成: 式中的最后一部分可作为计算正确性的检核公式。 测量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