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按描述内容的角度将课文划分为两部分。 提示:作者按忆( 看 )思路结构全文。课文共有14段, 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2、思 考 第一部分 (1)概括第一部分的内容 (2)选文对小燕子的描写是从哪四个方面着笔的?字里行间流 露出作者对小燕子和故乡 怎样的情感? 四个方面: 情感: 春天时描写了哪些景物?写出了故乡春天怎样的特点?描写故 乡的春天有 什么作用? 景物: 特点: 作用: (4)选文记叙的顺序是( (5)请在选文中找出最能表现文章主旨的一句话。 巩固·延伸 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一语段对 的小燕子在 ”里活动的情景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2、作者为小燕子的出场提供了一幅美丽的背景图画。从语段中 找出关键词语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下列事物特征进行描写的。 春 风 (2)春雨: 春 柳
- 16 - 1、按描述内容的角度将课文划分为两部分。 提 示 : 作 者 按 忆 ( ) —— 看 ( )思路结构全文。课文共有 14 段, 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2、思 考: 第一部分 (1)概括第一部分的内容。 (2)选文对小燕子的描写是从哪四个方面着笔的?字里行间流 露出作者对小燕子和故乡 怎样的情感? 四个方面: 情感: 春天时描写了哪些景物?写出了故乡春天怎样的特点?描写故 乡的春天有 什么作用? 景物: 特点: 作用: (4)选文记叙的顺序是( ) (5)请在选文中找出最能表现文章主旨的一句话。 巩固·延伸 阅读课文第一部分,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 、 这 一 语 段 对 的 小 燕 子 在 “ ”里活动的情景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2、作者为小燕子的出场提供了一幅美丽的背景图画。从语段中 找出关键词语,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下列事物特征进行描写的。 ( 1 ) 春 风: (2)春雨: ( 3 ) 春 柳:
(4)春花 (5)春草: 4、作者描绘烂漫无比的春景图为写小燕子起 作用。 5、作者写小燕子的外形时写了小燕子 的 6、作者为了更细致地描绘小燕子从动、静两方面入手。写飞翔 的小燕子时,不仅写了在 中飞翔的小燕子,也写了 在由 中飞翔的小燕子,描写顺序是 到 写静态的小燕子分别写了 憩息在 和 里的小燕子。 7、作者写小燕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举例说明。 8、作者写小燕子突出了小燕子 的特点。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研读文章的第二部分,学习阅读状物记叙文的 般方法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文章的主题。 学习重点:1、2 学习难点:1、2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1、熟读课文第二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 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并说说作者怎么会把海上的小燕子误 认为故乡的小燕子。 外形活动背景飞翔憩息 故乡的小燕子 海上的小燕子 、学习·研讨
- 17 - (4)春花: (5)春草: 4 、 作 者 描 绘 烂 漫 无 比 的 春 景 图 为 写 小 燕 子 起 了 作用。 5 、作者写小燕子的外形时写了小燕子 的 、 、 。 6、作者为了更细致地描绘小燕子从动、静两方面入手。写飞翔 的小燕子时,不仅写了在 中飞翔的小燕子,也写了 在 中飞翔的小燕子,描写顺序是 由 到 。写静态的小燕子分别写了 憩息在 和 里的小燕子。 7、作者写小燕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举例说明。 8、作者写小燕子突出了小燕子 的特点。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研读文章的第二部分,学习阅读状物记叙文的一 般方法。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理解文章的主题。 学习重点:1、2 学习难点:1、2 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熟读课文第二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 根据课文内容填写下表,并说说作者怎么会把海上的小燕子误 认为故乡的小燕子。 外形 活动背景 飞翔 憩息 故乡的小燕子 海上的小燕子 二、学习·研讨
(一)导入新课 (二)研读第二部分 思考: 1、概括选文内容 2、同写故乡的小燕子一样,选文也描写了它活动的背景,作者 描写了海上的哪些景象?这些景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3、作者对海上的小燕子哪两个方面进行了描写?着重写了小燕 子的哪些行为? 4、请找出能表明全文线索的词语。 5、文章突出海燕的什么性格特征?描写上有什么特点? 6、作者满怀思乡情,但他并没有直抒胸臆,而是将浓浓的“乡 愁”寄托在小小的海燕身上,这种写法叫什么? 三、巩固·延伸 、作者从动、静两方面描写海上的燕子,各举一例。 动态: 静态 2、作者描绘海上小燕子的活动背景时先写 然后写 这是作者远眺;然后作者(描写 角度 写天的 ,天上 的 ,构成一幅“ 图 3、作者喜爱小燕子,进而关心小燕子。用横线在原文标出最能 体现作者对小燕子十分关心的语句 4、体现语段主旨的语句是: 5、语段中两次提到“乡愁”,而且说它是“青烟似的”,“一 缕两缕”,这样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青烟似的”说明这种思乡之情很淡,不是很浓厚的。 (2)“一缕两缕”说明作者的思乡之情不是很强烈的。 (3)青烟可挥去,一缕两缕可剪断,理出头绪,说明作者看轻 这份感情
- 18 - (一)导入新课 (二)研读第二部分 思考: 1、概括选文内容。 2、同写故乡的小燕子一样,选文也描写了它活动的背景,作者 描写了海上的哪些景象?这些景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图画? 3、作者对海上的小燕子哪两个方面进行了描写?着重写了小燕 子的哪些行为? 4、请找出能表明全文线索的词语。 5、文章突出海燕的什么性格特征?描写上有什么特点? 6、作者满怀思乡情,但他并没有直抒胸臆,而是将浓浓的“乡 愁”寄托在小小的海燕身上,这种写法叫什么? 三、巩固·延伸 1、作者从动、静两方面描写海上的燕子,各举一例。 动态: 静态: 2、作者描绘海上小燕子的活动背景时先写 , 然后写 ,这是作者远眺;然后作者(描写 角度) ,写天的 ,天上 的 ,构成一幅“ ”图。 3、作者喜爱小燕子,进而关心小燕子。用横线在原文标出最能 体现作者对小燕子十分关心的语句。 4、体现语段主旨的语句是: 5、语段中两次提到“乡愁”,而且说它是“青烟似的”,“一 缕两缕”,这样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青烟似的”说明这种思乡之情很淡,不是很浓厚的。 (2)“一缕两缕”说明作者的思乡之情不是很强烈的。 (3)青烟可挥去,一缕两缕可剪断,理出头绪,说明作者看轻 这份感情
(4)作者的思乡之情,像烟雾缭绕,挥之不去;像乱麻“剪不 断,理还乱”。这是一种举重若轻的写法。 3、白鹅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字;理解、积累并学会运用 部分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 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感悟用词的准确、描写的风趣及 写话训练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 有关白鹅的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白鹅吗?想说些什么吗?(播放有关 鹅各种神态及活动的录像,展示课文中的白鹅图。) 2.简介作者丰子恺。 二、检査预习情况,整体感知课文
- 19 - (4)作者的思乡之情,像烟雾缭绕,挥之不去;像乱麻“剪不 断,理还乱”。这是一种举重若轻的写法。 3、白 鹅 教学目标 1.认识 8 个生字,会写 12 个字;理解、积累并学会运用 部分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 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在感悟用词的准确、描写的风趣及 写话训练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教学准备 有关白鹅的音像资料、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白鹅吗?想说些什么吗?(播放有关 鹅各种神态及活动的录像,展示课文中的白鹅图。) 2.简介作者丰子恺。 二、检查预习情况,整体感知课文
1.出示卡片,读生字、新词。 强调读准“颈、吭、倘、供”的字音和“看守、净角、譬 如、窥伺、侍候、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狂吠、倘 若、供养不周”等词语,特别注意翘舌音、多音字的读音。 2.知道什么是“净角”吗?(播放“净角”脸谱图像)“角” 是多音字,在“角色”中读“je”,而不是“jao”。自己读 两遍 (点评:字词是构建语文大厦的基石。四年级的阅读课, 识字教学也不能放松。) 3.自由大声读课文,碰到难读的字词句多读几遍。说说白 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在读通、读熟的基础上感知文本中的白鹅形象。) 4.小结,肯定同学们能从不同的角度了解白鹅某方面的特 点 三、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课文是怎么写的?自己读第一、二自然段,你认为哪些 句子很重要,和全篇课文有联系的?用横线画下来。(自学) 说说你画了哪些句子,为什么? 2.学生谈体会,老师小结:整篇课文都围绕“好一个高傲 的动物”来写。第二自然段也很重要,它不仅连接第一段的内 容,还告诉我们后面几个自然段分别从鹅的叫声、步态、吃相 几方面写出了鹅高傲的特点。 相机板书:好一个高傲的白鹅叫声步态吃相
- 20 - 1.出示卡片,读生字、新词。 强调读准“颈、吭、倘、供”的字音和“看守、净角、譬 如、窥伺、侍候、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狂吠、倘 若、供养不周”等词语,特别注意翘舌音、多音字的读音。 2.知道什么是“净角”吗?(播放“净角”脸谱图像) “角” 是多音字,在“角色”中读“jue”,而不是“jiao”。自己读 两遍。 (点评:字词是构建语文大厦的基石。四年级的阅读课, 识字教学也不能放松。) 3.自由大声读课文,碰到难读的字词句多读几遍。说说白 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在读通、读熟的基础上感知文本中的白鹅形象。) 4.小结,肯定同学们能从不同的角度了解白鹅某方面的特 点。 三、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课文是怎么写的?自己读第一、二自然段,你认为哪些 句子很重要,和全篇课文有联系的?用横线画下来。(自学) 说说你画了哪些句子,为什么? 2.学生谈体会,老师小结:整篇课文都围绕“好一个高傲 的动物”来写。第二自然段也很重要,它不仅连接第一段的内 容,还告诉我们后面几个自然段分别从鹅的叫声、步态、吃相 几方面写出了鹅高傲的特点。 相机板书:好一个高傲的白鹅叫声步态吃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