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名词:一个图G或有向图D中的点数,记作P(G)或P(D),简记作P,边数或者弧数,记作(G)或者q(D)简记作q。如果边[v;,v,]E,那么称i,V;是边的端点或者vi,v;是相邻的。如果一个图G中,一条边的两个端点是相同的,那么称为这条边是环,如图8.4中的边[,]是环。如果两个端点之间有两条以上的边,那么称为它们为多重边,如图8.4中的边[,] ,[v,]。一个无环,无多重边的图称为简单图,一个无环,有多重边的图称为多重图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名词: 一个图G或有向图D中的点数,记作P(G)或 P(D),简记作P,边数或者弧数,记作q(G)或者q(D), 简记作q 。 如果边[vi ,vj] E ,那么称vi , vj 是边的端点, 或者vi ,vj是相邻的。如果一个图G中,一条边的两 个端点是相同的,那么称为这条边是环,如图8.4 中的边[v3 ,v3]是环。如果两个端点之间有两条以 上的边,那么称为它们为多重边,如图8.4中的边 [v1 ,v2 ] ,[v2 ,v1]。一个无环,无多重边的图称为简 单图,一个无环,有多重边的图称为多重图
以点~为端点的边的个数称为点的度,记作 d(v),如图 8-4 中 d(v)=3 ,d(v2)=4, d(v3)=4,d(v4)=3 。度为零的点称为弧立点,度为1的点称为悬挂点。悬挂点的边称为悬挂边。度为奇数的点称为奇点,度为偶数的点称为偶点。端点的度 d(v):点 作为端点的边的个数奇点:d(v)=奇数;
以点v为端点的边的个数称为点v的度, 记 作 d(v), 如 图 8—4 中 d(v1 )=3 , d(v2 )=4,d(v3 )=4,d(v4 )=3。 度为零的点称为弧立点,度为1的点称为 悬挂点。悬挂点的边称为悬挂边。度为奇数 的点称为奇点,度为偶数的点称为偶点。 端点的度 d(v):点 v 作为端点的边的个数 奇点:d(v)=奇数;
偶点:d(v)=偶数;悬挂点: d(v)=l;悬挂边:与悬挂点连接的边:孤立点:d(v)=0 ;空图:E=①,无边图D26
偶点:d(v) = 偶数; 悬挂点:d(v)=1; 悬挂边:与悬挂点连接的边; 孤立点:d(v)=0; 空图:E = ,无边图 v1 v2 v3 v4 v5 v6
V=[Vi, V2, V3, V4, Vs,V6 , V]D5d(v)=3 ; d(v2)=5 ;d(v3)=4 ; d(v4)=4 ;Vd(vs)=1 ; d(vc)=3;d(v7)=0L其中为悬挂点,V为孤立点
v1 v7 v6 v5 v4 v3 v2 V={v1 , v2 , v3 , v4 , v5 ,v6 , v7 } d(v1 )=3 ; d(v2 )=5 ; d(v3 )=4 ; d(v4 )=4 ; d(v5 )=1 ; d(v6 )=3; d(v7 )=0 其中 v5 为悬挂点, v7 为孤立点
V3 (3)(3)(3)VV3 (3)V(2)(2)分(4)Vi(6)V44 (4)(2)多重图简单图定理8.1所有顶点度数之和等于所有边数的2倍。证明:因为在计算各个点的度时,每条边被它的两个端点个用了一次
定理8.1 所有顶点度数之和等于所有边数 的2倍。 证明:因为在计算各个点的度时,每条边 被它的两个端点个用了一次。 v1 v5 v4 v v3 2 简单图 (2) (4) (3) (3) (2) v1 v5 v4 v v3 2 多重图 (4) (6) (3) (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