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學說·卷二 能審進退之時也。故孔子歎爲時也。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揚雄法言云:龍之潛亢,不獲中矣。過中則惕,不及中則曜, 其近於屮乎?注云,二五得中,故有利見之占。 鄭康成曰:五於三才場天道.天者清明无形.而龍在焉,飛之 象也。 孔穎達臼:陽氣盛至於天,猶若聖人有龍德飛騰而居天位。 胡瑷曰:雊有聖人之位,必得大才大德之人辅佐,以成天下 之治 王安石曰:二五之辭皆稱利見大人,言二爻之相求也 語類云:王昭素對太祖常人占此之間,臼陛下是飛龍在天 臣等利見大人。此說最好。易之用所以不窮。 包彬日:易言利之事,始於利見大人。中庸言利者宜也,尊 賢爲大,此之謂也 劉沅日:天者龍之正位,陽德極盛,爲飛龍在天之象。占者 得之,在上則利見有德之大人,如見舜;下則利見有德位之 大人,如舜見堯 李士鉁凵1:九五剛健中正居一卦之尊,變化飛騰,施澤於大 下.故稱飛龍。 上九,亢龍有悔。 買誼曰:亢龍往而不返,故冂有悔。潛龍入而不能出,故日 勿用。龍之神也,其爲蜚龍乎! 荀爽曰:升極當降,欤有悔。 劉濂日:陽極盛而陰生,龍既飛而思潛.此自然之理,故曰有 侮
乾卦第一@_ 張履祥曰:有悔乃以无亢 姚配中曰:居六爻之極,動而之九,故亢。在上失位,改有 悔 劉沉H:上者,最上一爻之名。窮高曰亢。高而危,滿而損, 故有悔。(王肅曰:知進忘退,故悔也。) 李王:鉁曰:過剛而不在位,无助无應,(彪謹案:初與四應,二 與五應,三與上應。又必一陰一陽相感然後應。俱陰俱陽則不 應。故亢龍有悔。戒剛之太過也 馬其昶曰:此言上之常變也 用九,見群龍无首,吉。 劉向日:易曰无首古,此蓋人君之公也。夫以公與天下,其 德大矣推之於此,行之於彼。(馬其昶曰:乾元入坤,不可見其 首。散佈諸卦,各有乾元,是郎推此行彼也。元者善之長,吳先 生謂劉以无首爲公,蓋善舆人同之義。)萬姓之所載,後世之所則 也 鄭康成曰:六爻皆體乾,群龍之象也 朱子日:用九用六,歐公說爲揲蓍之變卦凡例。蓋陽爻旨用 九,陰爻皆用六·而不用七八。特以乾坤純陽純陰居篇首,故就 此發之 陳應潤臼:乾坤易之缊.荀不以爻變之法通乾坤之緹,則乾 自乾,坤自坤,何以神變化之妙?故易爻皆以變動取義。乾之用 九,坤之用六,爻變之細也 折中云:乾雖不變,而用九之理自在,故乾元无端郎无首之 妙也。坤雖不變,而用六之理自在,故坤貞能安·郾永貞之道也。 胡煦曰:九之用亨也。諸卦所由,各成其體者.皆由元之 亨來。九何用?用於坤。六何用?用於乾
周易學說·卷 姚配中曰:用九者,乾元用九也。凡陽皆乾元之用,凡陰皆 坤元之用。 劉沅冂:承上亢龍有悔而言。群龍者,湑見躍飞之龍也。凡 卦初爲足,上爲首,則上九群龍之首。不見其首,以柔濟剛,則 進退存亡而不失其正。居上九而爲九所用,不能用九,故至於 亢。用几則窮上返下.易飛爲潛。乾元之理,終始循環,无所忄 利。非泛言諸阳爻之通例。 李:鉁曰:易陽爻用九,陰爻用六、故於乾坤二卦,發其凡而 緊之占也。九,老陽之數,分之皆一合之无一。陽氣普徧,所謂 元者·隱於其中而不可見,故取象於群龍无首。群龍並兒,而 无爲之首者,所謂聖人不自用,而川群賢,故吉也。天之道分著 於四時,四時不名天,无在非天之道也。乾之元發揮於六爻,六 爻不名元,无在非元之用也。聖人之治分任於群臣,聖人无名 无在非聖人之功也。九者陽敷之盛,而不可過,過則又焉-,所 謂終郎始也。陽之道循環无端,反復不已,惟无所終、故无所始 老子曰,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此所以用九而无首也。 馬其昶曰:乾坤二卦,獨有用九用六者,乃造化之本根,六 四卦由此而成也。 彪謹案:陽能用九而濟以陰,則不偏於陽。陰能用六而濟以 陽,則不偏於陰。陰陽父相爲用,所以神明變化,其用不窮。乾 坤二卦變爲六十四卦,其用大矣。四時陰陽之變,乃天之用九用 六也。聖人教人法天,以神其用。惟聖人乃能合天也 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 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 以御天。 劉瓛曰:彖者,斷也,斷一卦之才也
乾卦第 朱震曰:文王卦下之辭謂之彖,孔子序述其彖之意,故名其 篇臼彖。(彪謹案:本呂祖謙說。) 石守道日:孔子作彖象於六爻前,小象係逐爻下,惟乾悉屬 之於後者,讓也 荀爽曰:六十四皆受始於乾,猶萬物之生本於天。(吳汝綸 曰:禮統云,天地者元氣之所生,萬物之祖。元氣生天生地,故能 統天御天。) 朱子曰:元包四德而焉首,買乎天德之始終,故凵統大。此 首釋元之義也。雲雨二句,釋乾之亨。 楊萬里曰:彖不言亨,蓋雲行雨施郎氣之宁也,品物流形郎 形之亨也。 項安世日:元氣一動,屯而爲雲解而爲雨,皆生於大一之 水,自元而享者象之 虞翻曰:雲雨,坎也。大明,離也。乾卦而舉坎雒,言其變 也 侯果曰:大明,日也。大明以晝夜爲終始。乾鑿度云,日月 終始萬物。 吳澄曰:夫子傳彖,獨於十二卦發其凡,贊其時與時義、時用 之大。一卦一時,一爻一時,各有所值,引伸觸類,萬變无窮。吾 所以時其時者,則一前已。 沈起元曰:禮記大明生於東,鄭注大明日也,管傳順而麗乎 大明 朱子曰:不終則无以焉始,不貞則无以昌元。六爻由此而 立,各以其時而成
10 圈 周易學說·卷 趙彥肅曰:乘六龍者乾元。 劉沅日:彖者,文之詞。孔子贊之而爲傳,後人因加彖日 二字以異之。文王只言占象,孔∫乃發明羲文未盡之意、而此特 以天道明乾義也。品物,物各分類,流形,物生不已而成形。終 始陰陽消長之幾。時,陰陽寒暑之時、乾元雖无形象,而實形 象所自生。乃理氣之至純至粹,實統天以行而成其健。大者 元而已,元之理循環不已。生物成形,乃判終始,陰陽之理 固无終始也。時御天機,莫非乾元自然之用也。 沈善登曰:陽爲光,陰鄢氣。氣得光而靈,是始終爲光明之 能事此舉全經通例 馬其昶曰:陰陽一氣而已。氣聚而光生,則陽之發也。氣堅 啊成質,则陰之凝也:光不離乎氣,而亦不雛乎氣。在天場明 命,在人爲明德,在易爲光明。 彪謹案:彖言乾元之大,可以統灭而无不賅,此仝體也。及 乎乾元入於坤卦之中位,成坎水商爲雲雨.因之元氣相交。坤元 人於乾卦之中位,成離火而爲大明,終始萬物,流行不息,得以御 天而无不攝。此大用也。惟其能統,所以能御,莫非元氣之所 爲。坎獨得乾之中氣離獨得坤之中氣,不偏不倚,超出於六子 之中.以坤其用。此體用相資之義,即乾坤坎離之妙也。彖於此 首揭明之。 又案:統天者·無所不包,言其氣魄之大。衔天者,無所不 通,言其變化之神。 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 夲義云:太和陰陽會合沖和之氣也,各正者,得於有生之 初。保合者,全於有生之後。(彪謹案:變者,化之漸。化者,變 之成。物所受爲性,夭所赋爲命。保合太和、天地萬物皆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