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目录 第六节纪律控制 .(90】 第四章衙役. (95) 第一节组织.(96》 第二节职能.(101) 第三节地位、征募及服务期限.(104) 第四节经济待遇.(107) 第五节贪赃形式.(112) 第六节纪律控制.(118) 第五章长随.(124) 第一节长随的种类. (126) 第二节职能. (128) 第三节地位和招募. (143) 第四节经济待遇.(145) 第五节 贪赃形式.(147) 第六节纪律控制.(151) 第六章幕友.(154) 第一节对行政专家的需求.(154) 第二节 幕友的种类及其职能. (159 第三节地位和招募. (175) 第四节服务期限.(184) 第五节经济待遇.(186) 第六节监督控制.(们88) 第七章司法.(192) 第一节州县官的司法权.(193) 第二节 民事案件· .(196) 第三节刑事案件. .(197) 第四节审理和判决. (206) 第五节错判之惩罚. (211)
目录·3· 第八章征税.(215) 第一节地丁银.(217) 第二节漕粮. (233) 第三节杂税 (241) 第四节盐税. (243) 第五节茶税. (246) 第九章其他行政.(248) 第一节户口编查.(248) 第二节治安.(250) 第三节邮驿服务.(258) 第四节公共工程.(261) 第五节公共福利 .(263) 第六节教育和教化. (272) 第七节祭祀仪式. (276) 第八节杂务.(279) 第十章士绅与地方行政.(282) 第一节作为非正式权力的士绅.(282) 第二节“士绅”的定义.(284) 第三节士绅的声望和特权.(293) 第四节 士绅发挥影响力的渠道.(297) 第五节士绅家庭. .(301) 第六节士绅在地方行政中的地位. .(305 第七节营私和不法行径. (314) 第八节官绅间的合作与冲突.(326) 结语 (331) 附录一 本书引据中文文献书目.(340) 附录二 本书引据西文著作目录索引.(354)
·4·目 录 附录三本书引据日文著作书目. (363) 附录四本书重要名词中英文对照.(366) 附录五本书重要名词索引.(385) 附录六瞿同祖与法律社会史研究 一瞿同祖先生访谈录.(王健撰)(403) 附录七瞿同祖先生学术著作及讲稿目录.(417)
引言 这本书打算描述、分析和诠释中国清代州县级地方政府的结 构与运作。 清代的州县是实际执行政令,直接管理百姓的地方政府层级。 了解它们如何运作,也就能了解,在中华帝国,普通百姓如何被政 府统治。关于这一主题,至今没有系统综合的著作出版,无论是中 文、日文还是任何西方语文。从前虽有少量关于中国政府的研究 论著,但仅仅讨论到对地方政府执行着监督职能中央政府或省级 政府为止。 有志于中西政府比较研究的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们,其研究 一直因为缺乏中国方面的资料而受阻。我希望本书有助于人们理 解清代中国政治制度,有助于未来关于政府问题的比较研究。 虽然这本书并不直接讨论官僚的行为,但我希望它能为官僚 政治与行政的研究提供一些资料。在社会科学界,研究官僚政治 的兴趣正日趋强烈。然而,迄今为止,这一领域的大多数著作只是 理论性的或纯推理性的。正如R.K.麦尔顿所言,在关于官僚政 治的学理性研究和经验性资料之间,有着一定差距。〔1】无疑,所 有行为分析必须放到特定的情境中进行,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按照 任何行为在具体社会和政治条件中实际显示的情形来思考分析 它。从这种意义上讲,在特定政治环境中的中国官僚的行为模式, 〔1)R.K.麦尔顿,《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 伊利诺斯州,格仑科市,1949年,第3卷,118页
·2·清代地方政府 一般说来也应能说明中国行政管理及官僚行为的一般规律。〔2) 本书中的某些基本概念可以作如下概述。 在讨论地方政府的功能时,必须将它们由行政法典及政府命 令规定的功能与它们实际执行的功能区别开来。将后者作为主要 着眼点,就有下列问题:地方政府的实际功能是什么?如何执行并 由谁来执行这些功能?谁是决策人? 州县官的重要性久已被承认。但他们的幕友的重要角色功 能,总的说来,一直被忽视。他们值得我们特别注意。作为州县官 的主要顾问,他们是我们理解地方政府运作的关键。 法律法令总是关于政治行为的考查资料的一部分,因为它们 规定并在某些情况下制约了官吏们及其管辖下的人民的行为。但 是,对一个政治体制的研究,如果仅凭据法律法令,总是不全面不 充分的。法律法令并不总是被遵守,文字上的法与现实中的法经 常是有差距的。因为这一缘故,我力图超越法律及行政典章来勾 画实际运作中的地方政府之轮廓。 读者将会看到,本书并不单独讨论正式构建的政府。按照C, E.麦瑞安的观点,所谓政府,应视为“统治过程的参与”,因而它既 包括“正式的”政府,也包括“非正式的”政府。〔3】毫无疑问,非正 式政府存在于不同的社会和政治结构之中。在中国,它在被称为 “士绅”即地方精英的权力集团的掌握中。因为士绅参与地方行 政,影响甚至决定了地方政策,所以本书专用一章考察他们的角 【2)这一观点暗示:对官僚体制的历史性研究不仅对于历史学者是重要的,而 且,用CJ.弗里德里希的话说,也“作为关于那被抽象为官僚体制的社会现象的实证性 资料的推-.基础。关于一·个正在运用的概念,究竟应该强调它的哪个方面或标准,这 一问题必须解决,但只能依靠相关历史文献,而不能仅凭直觉蒙猜。”[《韦伯官僚体制 论的儿点观察》,载R.K.麦尔顿等编《官僚体制的解读者》(Reader in Bureaucracy),伊 利诺斯州,格仑科市,1952年,第3卷,29页]。 〔3)C.E.麦瑞安,《制度政治学》(Systematic Politics),芝加哥,1945年,l18页